正文
今天我们的主角,名字叫欧内斯特·加里·吉盖克斯。他于1938年出生在芝加哥。和其他小孩一样,很普通。他合群,与小镇上的不少人相处的都很好。但是他也有自己熊孩子的本性,总是打架,因此后来一家人搬到了威斯康辛州。
他的父亲是个瑞士移民,非常会讲故事,每天都会为小加里讲述自己想出来的睡前故事,那些幻想故事中的英雄们拥有魔法戒指和隐身斗篷。而他的母亲也会为他讲述一些冒险故事,她会为他讲一些汤姆·索亚与哈克贝利·费恩的故事。
20世纪50年代是科幻的黄金期,加里变成了一个科幻奇幻迷,那时他就展现出了自己对战棋游戏的热爱,他还与自己的好朋友唐·凯一起设计过自己的战棋游戏。
加里五年级时就因为讨厌学校与纪律,连续一个月被课后留校。在高二时他决定退学,之后他做过打包员,洗过盘子,做过剧院引座员,帮酒吧采购过啤酒,最后的最后,他发现他更擅长玩游戏。
十八岁的那一年,他搬回了芝加哥。他和他的朋友开始用桌面娱乐游戏重现著名战役。19岁时,加里在芝加哥上夜校,听从导师的劝说,他申请到了在芝加哥大学上课的资格。因为家庭的压力,他最终还是决定全职推销保险。直到他在1958年结了婚,在1961年成为了两个孩子的父亲,他仍然热衷于通过信件与全国各地的兵棋玩家们一起进行游戏。那时,他还从事着保险工作,但他放不下自己的爱好,受到一些流行的战棋游戏的启发,他开始在粉丝圈里活跃起来,撰写了很多游戏文章发表在报刊杂志上,并开始设计自己的“外交策略”游戏。
加里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冒险者。他与同伴游玩游戏时,随心所欲,如果一个玩家说他与规则发生了冲突,他就会直言不讳地说:“那这条规则就该修改了。”在他与小伙伴一同设计以二战为背景的原创坦克游戏时,他受到威尔斯《微型战争》的影响,为了使得判定更加的精准,加里扔掉了骰子,让玩家们从20个编号筹码中随机抽取一枚。很快,他就找到了这种笨拙系统的替代品——学校用具中的二十面骰。
传承至今
搬回日内瓦湖后,加里开始热衷于在地下室游玩游戏,他和自己玩游戏的朋友们自称为“日内瓦湖战术研究协会。”1968年,加里举办了第一届日内瓦湖游戏大会Gen Con,美国与加拿大的各路玩家们摩拳擦掌,来此对决,Gen Con游戏大会也在后世发展为北美第一大的桌游展会。在大会上加里接触到越来越多现有游戏的调整版本和修改版本,这为后来加里设计的游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灵感。
至今存在的GenCon
1968年的一个晚上。加里的朋友,杰夫·佩伦拿来几个微缩模型,它们属于一个名为《围攻博登伯格》的中世纪兵棋游戏。佩伦为此撰写了四页的规则,而加里将它扩充为了拥有16页说明的全新游戏。
这款游戏的名字,叫《链甲》(也称《锁子甲》)。而这款游戏,被视为《龙与地下城》的前身。
《链甲》与其他游戏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拥有了“英雄”或“超级英雄”的概念——这些角色拥有超乎常人的能力。为了让《链甲》显得更有乐趣,加里设计了一套补充规则,凸显神奇的幻想元素,而这套规则中,拥有巨龙、精灵、巫师、火球。
加里是罗伯特·E·霍华德的《蛮王柯南》系列的粉丝,他希望能在兵棋游戏中重现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约在1954年出版,那时已风靡欧美的《魔戒》,却因为没有战斗场面,对他来说毫无吸引力。
1970年,加里与唐·凯等人一同创立了一个游戏社团“战术规则研究协会”,总部设立在加里家的地下室,不久之后加里失去了保险推销员的工作,变为了一个补鞋匠。加里因此十分开心,因为有更多的时间设计与制作游戏了。
最初的时候,喜爱历史与军事的兵棋玩家们根本接受不了这种游戏,加里只得一边当补鞋匠养家糊口,一边闲暇时不断完善自己的游戏。直到1971年,加里加入了自己一个朋友创立的游戏公司旗手游戏(Guidon Games),《链甲》得以出版。这本书很快成为了公司最畅销的产品,一个月卖了100多本。加里此时意识到,设计游戏可能并不只是一项业余爱好。
只是对加里来说,能够开启人们通往奇幻世界的,这至今也未曾关闭过的传送门,还需要一个人的帮助。
时间倒推回1969年8月,那时加里举办了第二届Gen Con,这一次参与的人比第一届要多一些,最重要的是,他在这次的Gen Con展上,遇到了一位玩家。那时的加里正撰写一套以1812年美英战争为背景的海战规则。而那个玩家能迅速说出那个时期的步枪、口粮和护卫舰的价格。加里感到十分的佩服,加上他感受到了对方对游戏的热情,于是加里邀请他一起来创作游戏。
这个人的名字叫戴夫·安纳森,他1947年生,比加里小了两岁。戴夫很小就暴露了自己的宅男属性,沉迷于战棋游戏之中。戴夫早晨是明尼苏达大学历史系的学生,晚上则是一位保安。他兼职来的收入经常用来给和自己一同玩桌面游戏的死党们买汽水。戴夫成天泡在学校的图书馆中查阅资料,试图让自己的兵棋游戏更加逼真,同时经常在课上顶撞老师,争论一些历史细节。戴夫很敬佩加里,他认为加里是整个美国中西部兵棋游戏界最具影响力的人之一。在后来戴夫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立刻认识到了《链甲》重要意义的兵棋玩家。
他接受了加里的邀请。戴夫与加里在日内瓦湖城的住处见面。两人一见如故,他们开始一同创作起了一款兵棋航海游戏。随着两人的关系越来越近,两人的性格差异也愈发明显。加里有奇怪的强迫症,他把每一个细节都写进了游戏,以至于规则中总会有许多用不上的冗杂条目。戴夫不是一个爱冒险的人,他更像是一位书生。但,不同的性格并不影响两人对游戏的共同热爱。
1971年,随着《链甲》的发售,戴夫看到《链甲》时,就被这种自由即兴的游戏方式吸引了。他根据团队的需求,开始逐步调整《链甲》的内容,他将战斗引向了地下的世界,就像汉默公司做出的那些廉价幽闭恐怖电影一般。地下拥有看不着边际闭塞的走廊,通向深渊似的隧道,以及各式各样回响着古怪声响的洞穴。戴夫认为地下城是一处绝佳的独立场所,玩家无法跑去村子嬉戏,主持人也能因此控制住局面。
戴夫找来自己的团队测试修改《链甲》,根据他们的反馈进行修改,让规则更加有趣。戴夫想到了很多改进方向,比如游戏的结束方式。在兵棋游戏中,扮演特定角色会为玩家们带来极大的乐趣,他们不愿意在进行一次游戏过后就舍弃它们。因此为了将角色能扩展到多次游戏,戴夫设计了经验值系统,角色获得的经验点数取决于他在游戏中的成就,获得一定成就后,角色便会“升级”。还有,为了推进故事,戴夫设计了相较于兵棋游戏中解决纠纷的仲裁者承担更加复杂工作的角色,他被称之为地下城主——负责设置场景,将玩家引向任务。
戴夫在明尼苏达州与自己的团队花费了近半年时间来开发与完善这一款名为《黑色荒原》的新游戏。1972年底,戴夫与几个朋友回到日内瓦湖,向加里和他的同伴演示了这款新游戏。
这一场游戏在午夜时分结束。
加里同样立刻意识到了这部还未拥有称谓的兵棋游戏的价值,他爱死了这款游戏。体验完后,加里掏出了一本相似背景设定的游戏,也就是后世有名的《灰鹰》。他与戴夫很快决定再次合作,整合两人的设定,制作一个崭新的游戏。回到家后,戴夫用父亲的施乐复印机复印了自己的笔记并寄给了加里,加里也很快寄来一些草稿给戴夫过目,他们之间经常通电话,以至于两人的电话费账单暴增。加里将戴夫的笔记逐渐整理成了一部规则,虽然在戴夫眼里,加里认为的能写出一部应对任何情况的规则的想法是不合理的。戴夫始终认为,这个游戏有太多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它要求人们运用想象力的时候。
同样在1972年,加里成立了自己新游戏的兴趣小组,一年的时间这个兴趣小组就发展到了足足有12人的规模,加里与戴夫扩充了职业、武器、游戏房间、随机遭遇事件、力量智力感知体制敏捷魅力类的人物基础属性等一系列基础设定。虽然这些琐碎的细节大都是加里坚持制作的。也就是在作品逐步成型的那段时间里,这个作品才拥有了自己的名字。
《龙与地下城》。
在《龙与地下城》诞生后,加里知道不仅他们正在制作这样的游戏,一些类似的游戏设定也正在开发中,因此他想要立刻出版这款新游戏。而当他们找到后来兵棋行业的龙头老大——阿瓦隆山时,阿瓦隆山的负责人员却无法理解《龙与地下城》的设计理念,加里吃了个闭门羹。
1973年10月,加里和自己的发小唐·凯创立了TSR公司,也就是Tactical Studies Rules,即为“战术研究规则”。
加里与唐意识到了抢先推出这款游戏系统刻不容缓,他们俩筹措了1000美金用于当做初始资金,但这远远不够,因此他们又找到了他们的熟人,布莱恩·布鲁姆。他成了TSR公司的第三个合伙人。
布莱恩是一个富二代,加里和唐看中的就是他的钱。有了他的支持,加之加里将《龙与地下城》的规则从50页扩充到了150页,1974年,《龙与地下城》被印制了1000册,正式得到了出版。
这一年发售的龙与地下城被我们称之为ODND,它包含三个小册子,人与魔法,怪物与宝藏,地底与野外冒险。
ODND在出版后,被标价10美元的《龙与地下城》,包含可能额外拥有被标价为3.5美元的高级骰子,不到一年就卖完了。
1975年1月,TSR印制了第二批册子,这次只花了五六个月就全部售罄,《龙与地下城》的人气愈发走高。此时,加里将自己的《灰鹰》与戴夫的《黑色荒原》作为官方设定加入到了ODND里,战役相当于《龙与地下城》规则中的一些具体的舞台,而《灰鹰》与《黑色荒原》就是DND的最早的两个战役。
值得一提的是,像刺客、圣骑士、德鲁伊这种脍炙人口的职业,像蛛网术、魔法飞弹这种著名的魔法,还有DND里最著名的版权怪物,眼魔。都是首次出现于《灰鹰》这本战役设定集里的。
ODND在规则上十分的不完善,其中大量沿用了《链甲》的设定,也没有将种族和职业进行区分。许多玩家在ODND的规则基础上设定了许多自己原创的东西。TSR公司意识到了玩家参与创作的重要性,他们发行了两套杂志《龙》与《战略评论》,汇编玩家的原创内容,这使得DND后世拥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戴夫虽然并不是TSR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但是他通过《黑色荒原》和一些模组一直参与着DND的开发与完善工作,为DND的初期完善提供了非常多的支持。
同样在1975年,伴随着TSR公司与DND的逐步发展与扩大,唐·凯因为突发心脏病而失去了生命。富二代布莱恩寻找他的父亲布鲁姆购置了唐·凯手中的股份。
1975年7月,加里与布鲁姆父子一起创立了新公司TSR Hobbies,新公司成立不久之后就成为了桌面游戏领域的龙头老大,但是加里只是一个持有30%股份的小股东,公司大股东在布鲁姆将股份转移给自己另一个儿子后,被布鲁姆兄弟取代。
1976年,戴夫以研究主管的身份正式加入TSR Hobbies,但是同年底他就离开了,他作为一个独立设计师设计着游戏。不过,在1977年,他仍然出版了《地下城主索引》,完善着DND的规则与设定。此时的TSR公司一直同意支付DND产品的版税给戴夫。
龙与地下城看似即将一路欣欣向荣的走下去,只是事物的发展必然会遇到阻碍。
1979年8月15日,一位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天才学生失踪了。一位侦探在调查后,对媒体声称这孩子失踪有可能是因为龙与地下城。当侦探寻找到并救回这个孩子时,他因为抑郁与滥用毒品想要自杀,一年后,他还是自杀了。侦探在他自杀五年后将他的死因公开,而媒体却早已不在意真相,他们将矛盾的源头指向了《龙与地下城》。
同年,戴夫向法院提起诉讼,因为当初说好每当有《龙与地下城》的产品推出,都会支付给他版税,但是那一年ADND大卖,他却没有收到任何一点费用。这场官司打了两年。一直到1981年,双方庭外和解,之后出版的《龙与地下城》,一定会标注清楚两人的姓名。而加里·吉盖克斯与戴夫·安纳森在这个时间点,正式分道扬镳。
随着时间过去,家长们开始声称《龙与地下城》是一种诅咒,1982年,一个名叫帕特丽霞的女人家小孩死亡,他房间里有许许多多DND的游戏,他妈妈将责任归咎于游戏上。而那些恶魔的书籍引起了基督徒的注意,认为《龙与地下城》是召唤恶魔的通灵仪式。家长们成立了B.A.D.D组织,抵制这种游戏的出版。这一段时间内,加里频繁受到死亡恐吓,以至于不得不雇佣私人保镖。
同期,富二代布莱恩不满意于加里在生意方面的保守做法,于是与自己的兄弟一起以大股东的身份排挤加里,1982年,加里被迫辞去了CEO的职位,发配去了TSR娱乐公司做起了DND的动画片。
1986年,因为布鲁姆兄弟的决策,公司负债150万美元,他们想要卖掉TSR公司。加里不同意,他使出了一些手段,通过董事会,将布鲁姆兄弟赶了下去,中间还扭亏为盈。但是布鲁姆兄弟为了报复,将自己的股份卖给了罗琳·威廉姆斯。加里又怎么斗得过握着大头股份,金融出生的罗琳·威廉姆斯呢?最终,对TSR公司彻底失望的加里将股份也卖给了罗琳·威廉姆斯,自此,《龙与地下城》的两位创始人,加里与戴夫,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而TSR公司,也自此交给了一位,非常看不起游戏的人。
TSR公司与DND的故事却没有在这里停下脚步。他们面对的困境,也绝不仅仅如此。只是我们跟随的戴夫,此刻正在福赛大学,一所专门教授平面艺术与游戏设计的大学里教书。他感慨着,人的本性涉及到钱时就会发生变化,他们当年在地下室工作室的时候,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而《龙与地下城》,他们的孩子,此刻与他们再无瓜葛。
《龙与地下城》至今存在,而加里与戴夫分别在2008年3月4日,2009年4月7日逝世。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