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1/4磅芝士堡嗎?" 影食錄【第一期】

 

(本期選取音樂:You Never Can Tell (1964 Single Version,《低俗小說》中的跳舞插曲)

影食錄【第一期】

食物,在影視作品中除了充當道具外,還能反應角色內心變化,推動劇情發展。

而喫戲在影視作品中一直佔據着重要地位,它能用我們熟悉的方式展現複雜的內涵與情感。不少電影中的經典片段也都和食物有關。

影食錄,影視作品中的"美食"系列(每期收錄10部影視作品),旨在收錄、瞭解衆多影視作品中出現的一些食物,還有片中與食物有關的情節。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10部電影中的"美食"。

《熱天午後》

警方給桑尼和人質們送來了可樂和披薩。(關於喝的,桑尼最初要的是啤酒,但被探長拒絕了,探長提議改成可樂)

這裏珍妮煲電話粥時,手中拿着的飲料是可口可樂於1963年推出的低熱量汽水Tab(2020年停產)。

(電影中的故事背景爲1972年)

拿可樂給臉降溫的人質珍妮

這組沙爾與銀行領班對話的畫面可以更加清楚的觀察桌上的汽水,就是可口可樂的首款無糖汽水Tab

低熱量汽水Tab,製造商爲可口可樂公司。

1992 年年中,百事可樂推出Crystal Pepsi(水晶可樂),爲了對抗百事,同年年底,可口可樂推出Tab Clear(Tab的變體)。

(Tab 汽水曾推出黑櫻桃味、草莓味、檸檬味、薑汁味等多種口味)

可口可樂的首款無糖汽水Tab

至於片中出現的披薩和漢堡,這兩種食物大家都很熟悉了。(電影裏出現的信息太少,可能也不是什麼品牌的產品)

(在影片中,食物的到來也使緊張的氣氛得到短暫緩解,桑尼、沙爾和人質展開交流互動)

送披薩的爆炸頭小哥

喫漢堡的探長

《人民英雄》

影片中出現了幾秒新奇士(Sunkist)罐裝汽水特寫鏡頭

新奇士(Sunkist),一個主要生產主橙子味道的軟飲料品牌。

人民英雄特寫鏡頭——新奇士(Sunkist)罐裝汽水

這個牌子可能聽過的人較少,他的主要競爭者是芬達、美年達、Keurig Dr Pepper、Crush (drink)。

除了橙子味,這款汽水還有健怡橙子味、葡萄味、草莓味、櫻桃檸檬水味、菠蘿味、檸檬水味、健怡檸檬水味、桃子味等

目前Sunkist官網上的產品介紹+瓶裝包裝

facebook用戶@Botol Malaya發佈了幾張新奇士(Sunkist)罐裝圖片,其包裝(舊包裝)和電影中的一樣。

圖源@Botol Malaya

圖源@Botol Malaya

《低俗小說》

"你知道1/4磅芝士堡在法國叫什麼嗎?叫皇家芝士堡"🍔

殺手朱爾·溫菲德和文生·韋格來到布萊特的公寓,來幫老闆馬沙·華勒斯取回公事包,並殺死這些拿了馬沙東西的人。

期間朱爾·溫菲德一直通過言語施壓掌握主導權(製造壓迫感),他還喫了桌子上的漢堡和飲料。(飲料是雪碧)

電影中桌子上的漢堡

麪包+牛肉餅+芝士+番茄醬

媽惹法克俠

影片中出現的漢堡叫Big Kahuna Burger(一家虛構的夏威夷主題快餐連鎖店,現實中不存在)

Big Kahuna Burger首次登場於昆汀的《落水狗》,金髮先生喝的汽水包裝就是Big Kahuna Burger。

在《落水狗》的刪減片段中,有邊喫漢堡邊交流的片段,不過畫面中的飲料、漢堡都是空白,沒有圖案和文字信息的。

落水狗刪減片段

圖源@metahollywood

在《殺出個黎明》系列劇中,奧斯汀的 Stallion Grill被改造成了 Big Kahuna Burger

現實中,麥當勞推出過一種盎司牛肉堡(Quarter Pounder),是繼巨無霸後的另一招牌食品。

該漢堡英文名稱的意思是"四分之一磅",因爲牛肉重量大約等如四分之一磅(烹調前計)

盎司牛肉堡在臺灣稱爲四盎司牛肉堡、香港稱爲足三兩。

麥當勞發佈的Quarter Pounder廣告

一個正常的盎司牛肉堡,包括有四分之一磅(113.4克)牛肉(烹調前計)、兩塊芝麻麪包、酸瓜、茄醬及生洋蔥,而很多時候盎司牛肉堡也會有一塊奶酪。

Matt Stonie小哥挑戰喫10個Quarter Pounder

圖源Matt Stonie

影片中文生·韋格和朱爾·溫菲德擺脫麻煩後兩人一起去喫早餐,文生喫的是美式鬆餅(Pancake)+培根。

文生先在每張鬆餅上塗上黃油,再澆上糖漿。(餐盤中還有一片檸檬,可擠檸檬汁塗在餅上食用)

美式鬆餅,也叫班戟(英語:Pancake)、鬆餅,是一種以麪糊在烤盤或平底鍋上烹飪製成的薄扁狀餅。

美式鬆餅有三種關鍵成分:(不含酸酵粉的)低筋白麪粉、雞蛋和牛奶。

圖源@信誓蛋蛋  美國麥當勞的鬆餅和美國餐廳裏賣的鬆餅對比

麥當勞的鬆餅

片中文生和蜜兒在兔寶寶餐廳用餐和跳舞,文生點了Douglas Sirk steak(道格拉斯牛排),文生要Bloody as hell,應該是五分或三分熟。

Douglas Sirk(道格拉斯·西爾克),德國電影導演,主要以在1950年代好萊塢所拍的通俗喜劇情節劇而知名。

這裏導演昆汀用道格拉斯·西爾克的名字給牛排(Douglas Sirk steak)命名。

Douglas Sirk導演

左:蜜兒 右:文生

全生(Raw):完全未經烹煮的生牛肉。

一分熟(Rare):僅表面煎熟,呈灰褐色,剖面爲血紅色,中心呈寶石紅,核心溫度約48.9℃(120℉)。

三分熟(Medium-Rare):外圍呈灰褐色,剖面爲絕大部分爲血紅色,沒有一分熟的中心寶石紅,核心溫度約52.2℃(126℉)。

五分熟(Medium):外圍呈灰褐色,剖面爲粉紅色,核心仍有血紅色,溫度約57.2℃(135℉)。

七分熟(Medium-Well):大部分呈灰褐色,核心爲粉紅色,溫度約62.8℃(145℉)。

全熟(Well-Done):表面稍微烤焦,剖面全熟不見紅,通常西餐廳裏的牛排都會避免全熟,因爲肉質硬韌難咬,爲口感最差的熟度。

圖源網絡

網友復刻的電影中文生點的牛排套餐 圖源@fizzysomaha

點完牛排,文生還要了一杯 Vanilla Coke(香草可樂)。

現實中,可口可樂曾於 2002 年推出香草可口可樂。

原版可口可樂中已經含有少量香草。

至少在美國,在可口可樂中添加香草味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 20 世紀 40 年代,當時當地蘇打水店工人(蘇打水售貨員)會根據要求在一瓶(12-16 盎司)可口可樂蘇打水中添加“一小杯”(大約兩湯匙)香草糖漿。

馬來西亞銷售的香草可樂

蜜兒則點了一個漢堡和一杯5塊錢的奶昔。(5快錢的香草奶昔,只是牛奶+冰淇淋,這價格讓文生挺喫驚的)

蜜兒點的漢堡,就是牛肉堡,牛肉三分熟。

奶昔(Milkshake),一種源自美國的中低等黏度的半液體甜品,主要由牛奶和冰淇淋/刨冰經過晃動混合而成,奶昔通常以做成水果的味道。

奶昔是麥當勞的甜品產品之一,但在2014年9月,由於銷量不佳,中國大陸的麥當勞決定下架該產品。

蜜兒喝香草奶昔

1991年麥當勞在中國香港投放的奶昔廣告

《無間道2》

"今晚打邊爐!"——五位黑幫頭目喫火鍋情節

坤叔死了,又到了每月交數的日子,底下四位大佬相聚喫火鍋商議造反,之後韓琛加入戰局

從實際拍攝上考慮,拍攝前準備火鍋食材方便快捷,成本也不高,哪怕重拍多次或後續補拍,這些食材都可以快速準備好,演員也可以直接煮熟食材真喫,不用擔心這是道具或不新鮮的問題。

(像一些美食題材的影視,一些重要的菜,如果要在拍攝的時候真喫就得找人提前做或現做,和火鍋相比確實比較麻煩)

從電影故事講,這段黑幫喫火鍋,兩個警察喫冰棍,對比暗喻水火不容之勢,兩方對抗即將開始。

而且火鍋大家喫的都是同一鍋東西,各位大佬也不怕有自己人下毒之類的(另一角度解讀)。

這段《無間道2》中火鍋店的取景地爲中國香港鴻福海鮮四季火鍋(開業逾30年的老店),是少有的炭火海鮮火鍋。

鴻福海鮮四季火鍋於2022年結業。

鴻福海鮮四季火鍋

顧客在該店用餐拍攝的圖片,圖源Little Tinkerbell

大家可以坐在一個屋裏頭,坐在一張桌子上面,圍着這一鍋東西,大家在裏面煮着喫,連鍋鬧,這是一種包容。——《舌尖上的中國》火鍋篇

在重慶有一家重慶火鍋博物館,展示了火鍋的起源和發展

火鍋,一種以鍋現場加熱湯或水涮煮食物的烹調方式,其特色爲即煮即喫。(火鍋的雛形爲商朝的"鐘鳴鼎食")

火鍋可以說是最簡單的烹飪方法,處理好食材,煮熟後即可食用(醬料、鍋底的選擇也很豐富)。

如今去超市完全可以買到現成的,處理好的食材,只需拿回去洗一洗就可以開煮。像自熱火鍋這類的就更便捷了,就是味道太差,性價比也很低。

海底撈官網圖

《這個殺手不太冷》

喜歡喝牛奶的Léon🥛

影片中多次出現過兩位主角喝牛奶的鏡頭。

身爲殺手的里昂一直喝牛奶,既營造了反差幽默感,同時也展現出這個角色身上的母性光輝。

影片中他一直把馬蒂爾達守護在自己的羽翼下,避免她受到傷害。

影片中馬蒂爾達幫里昂買牛奶片段

桌子上的Farmland牛奶

RPS網站上的牛奶盒 | Leon,周邊商品,並非真的牛奶產品

通過觀察影片片段,可以看到這款牛奶叫Farmland。

現實中的確有一家名爲Farmland Fresh Dairies乳製品品牌。(最初的品牌名爲Max Goldman's Dairy,成立於 1914 年)

但我並沒有找到影片中的那款紅色包裝盒牛奶,可能影片中的那款牛奶已經停產了,又或者那款牛奶是電影虛構的,只是名字和包裝參考了現實中的Farmland Fresh Dairies品牌。

至於影片中出現的CORN FLAKES,應該是現實中的家樂氏(Corn flakes)。

家樂氏的品牌理念——提供更好喫而且對你的健康更好的早餐。

1894年,W.K. Kellogg開發了即食玉米片(家樂氏玉米片的前身)。

1906年,W.K. Kellogg創立了"Battle Creek Toasted Corn Flake Company"。

牛奶旁邊的CORN FLAKES,還是草莓口味或有草莓果乾在裏面的

早期的Corn flakes玉米片廣告

Corn flakes

《穿越時空的少女》

🍮布丁!

影片中,17歲少女紺野真琴在河邊起跳成功穿越回7月12日,成功喫到了心心念唸的布丁。

少女紺野真琴

布丁(Pudding的音譯),中文也稱"燉蛋"或"甜蒸水蛋",意譯爲奶凍。

(有鹹甜不同做法)

布丁是一種西方各國都有的傳統甜品。

在英國布丁的作用尤其突出、英國菜號稱以一百種以上的布丁見長,甚至英國有專門的布丁全餐、從前菜的野菜沙拉布丁、到主菜的兔子肉布丁、再到甜點的英式烤布蕾布丁應有盡有。

日式焦糖布丁,圖源@MoLaLa Cook

圖源@haru._sun_cf  各種布丁

《回魂夜》

"抓鬼用保鮮膜,打鬼用巧克力"🍫

Leon從他的箱子中拿出來的巧克力球是麥提莎(Maltesers)

右邊Leon手中拿着麥提莎

麥提莎(Maltesers)

麥提莎是美國瑪氏食品(Mars, Inc)旗下品牌之一(M&M s巧克力豆、士力架、德芙等都是該公司的品牌)

麥提莎由 Forrest Mars Sr. 於 1936 年發明,並於 1937 年首次發售,最初以盒裝形式出售,並首次作爲"能量球"進行營銷。

1954 年麥提莎發佈的廣告

最初出品時,麥提莎只有牛奶巧克力味。到2002年推出白巧克力味,另有黑巧克力味。約2006年推出咖啡巧克力味

對於中國的小夥伴來說,提到紅色包裝和巧克力球,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麥麗素(MYLIKES)

"我認得你,伸腿瞪眼丸"

麥麗素,是由江蘇梁豐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推出的,一種裏面充滿真空微孔的麥芽糊精、外面包裹着巧克力的產品。

因價格低廉且香甜可口,麥麗素是許多80後、90後、00後在童年時的流行零食之一。(也經常被用作拍攝道具)

圖源梁豐食品  麥麗素

圖源梁豐食品 麥麗素

豆汁蒸香橙、椒絲腐乳西瓜(小辣)

🍊🍉

以上這兩種"美食"是《回魂夜》中Leon想喫的。(放在現實中頗有點黑暗料理的感覺)

Leon要喫的水果

@天台小竈嘗試做了椒絲腐乳西瓜皮,和電影中有一些不同,他把椒絲、腐乳、西瓜皮一起炒,還放了不少糖+億點鹽。(炒西瓜皮還是挺好喫的,但電影中看Leon的意思,應該是要涼拌做法)

至於豆汁蒸香橙...感興趣的可以自行嘗試。

這豆汁那必須得地道!

圖源@天台小竈

《從21世紀安全撤離》

"乾脆面換暑假作業"

影片中,誠勇的父親選擇拿王炸包裏的乾脆面。

帶有水滸傳英雄卡的乾脆面,毫無疑問,就是現實中的小浣熊乾脆面

影片中出現的小浣熊乾脆面,去掉了logo和一些文字信息,避免侵權

小浣熊乾脆面,統一集團旗下的產品,主要口味有二十多種。

和麥麗素一樣,小浣熊乾脆面也是一代人的童年回憶。

在小浣熊乾脆面發展的第三階段推出了水滸英雄卡、三國英雄卡。

圖源chuai神

喫小浣熊乾脆面,集英雄卡

90年代後期,小浣熊乾脆面風靡中國各大校園,無數學子爲它瘋狂,除了好喫外,還能收集、交換英雄卡。(甚至有的人買了不喫就只爲了拿卡)

小浣熊乾脆面

在王炸把自己揹包中的東西全倒出來後,暫停可以看到除了乾脆面,還有別的零食。

在乾脆面旁邊的,大面積紅色包裝的零食是玉美,包裝LOGO基本完全匹配,粉色的魷魚圖案也有。

(這個玉美系列,基本都是膨化食品,蝦條、香脆餅等)

(這款零食我不記得以前有沒有喫過或見過,網上能查到的資料也十分有限,如果有知道更多詳情的盒友,歡迎在評論區補充)

影片中,乾脆面旁邊的零食BEBE

從包裝來看應該是參考了玉美蝦條,雖然包裝有部分出入

玉美蝦條,圖源網絡

同樣在這段場景中出現的零食還有愛尚咪咪(MIMI)蝦條。

愛尚咪咪成立於1995年,19年來專注蝦條美味事業,以青少年等年輕人羣爲核心,持續保持品牌動感,活力的品牌調性。

雖然一閃而過,但還是可以看出字形的

圖源@steve_chen0

《復仇者聯盟》

第一部《復仇者聯盟》結尾戰鬥結束後,在鋼鐵俠的提議下,衆人去喫Shawarma。

沙威瑪(阿拉伯語:شاورما,英語:Shawarma 或 Shawurma)

沙威瑪是由經過調味的醃製羊肉、羊肉、小牛肉、牛肉、雞肉或火雞肉切成薄片製成的,切片堆疊在大約60釐米長的烤簽上。

通過在堆疊中添加脂肪塊以增加多汁性和風味,電動烤盤在加熱元件前緩慢轉動肉堆,持續烘烤外層,通常用一把廚刀將碎肉從旋轉的肉堆上切下以備上菜。

沙威瑪通常用作三明治或捲餅的餡料,也被加入皮塔餅或烤餅中。

圖源@albert_cancook 

復聯一行人略帶尷尬的聚餐

這段喫Shawarma的戲份是後面補拍的彩蛋。

2012年,當時演員都聚集到洛杉磯的埃爾卡皮坦劇院參加《復聯1》的世界首映禮,藉此機會補拍了這段喫烤肉的彩蛋。

當時美隊的演員克里斯·埃文斯爲了拍《雪國列車》已經留了一臉大鬍子,因此劇組只能通過化妝將他的鬍子掩蓋住。在這段彩蛋中,美隊沒有露出正臉,且一直用手抵住臉部(遮擋)。

《滿漢全席》

一部以美食爲主題的電影,本身也是賀歲片,包含喜慶、搞笑、美食等元素,非常適合過年時觀看。

電影中,黃榮初次來找歐老闆麻煩,兩人切磋展示廚藝。

黃榮做的是【幹炒牛河】(在片中,滿漢樓的夥計看到他做這個,覺得沒什麼含金量,認爲幹炒牛河是低檔貨)

幹炒牛河(牛肉炒河粉),粵菜,很多人都喫過,很多早餐店、飯店、大排檔都有賣。

個人在家也可以做這道菜,屬於上手很容易,但想把握火候做得很好很難,這也是爲什麼影片中歐老闆說這道菜很考驗廚師的功力。

幹炒牛河主要成分:河粉、牛肉、醬油、豆芽(當然如果自己做的話,配菜、醬料這些就按個人口味來了)

幹炒牛河的做法:

先把嫩牛肉炒至半熟後撈起另置。然後下油、蔥及豆芽菜,然後撈起另置,以免易出水的豆芽菜影響幹炒效果。

將半熟牛肉放回鍋中,下河粉快炒拌勻,先後加入生抽(淡醬油)、老抽(濃醬油),加入先前炒過的豆芽菜等,最後再加入韭黃,炒勻即可上桌。

圖源@廚師徐嘉樂  他做的古法幹炒牛河,不用老抽

說白了做幹炒牛河最講究的是火候,要眼疾手快,每條河粉沾的油和上色要均勻,牛肉不能炒老,要香、滑、爽口。

油多就膩,不知道有沒有人喫過放油過多的河粉,一口河粉喫下去都是油味,真的很膩,而且油多會搶去河粉的米香。

圖源@廚師徐嘉樂 他做的古法幹炒牛河,不用老抽

圖源@主廚農國棟  家庭版幹炒牛河

在黃榮做完幹炒牛河後,歐老闆以一道【咕咾肉】回擊。

咕咾肉(酸甜可口),也可以稱爲咕嚕肉、古老肉、咕俚肉、生炒骨,是一道粵菜,原名古滷肉,因其滷汁可循環使用而稱古滷。

影片中的水晶咕咾肉,包裹了一層糖漿

咕咾肉製法:

通常會使用豬的脢頭(豬肩)肉。配料有青椒、紅椒、洋蔥及羅望子。

"咕嚕汁"則以番茄醬、山楂、砂糖及檸檬汁等煮成。咕咾肉的烹調方法,是將豬肉切件醃味,然後沾上生粉,放進油鑊炸至金黃色,再將炸好的肉連同配料和咕嚕汁炒成。

咕咾肉最重要的是那個甜酸汁,不可以搶走肉的鮮味。

正常做法是將肉沾上澱粉後油炸,但電影中的歐老闆爲了不讓澱粉搶走肉味,先將肉油炸後再補澱粉。

圖源@美食作家王剛R

圖源@廚師徐嘉樂 他做的冰鎮咕咾肉 最後加了冰塊

圖源@廚師徐嘉樂

【灌湯黃魚】

電影中,衆人迎接廖傑迴歸時,他所做的正是灌湯黃魚。

不過因爲廖傑頹廢多年,他的味覺已經退化,所以這次做的灌湯黃魚很難喫。

灌湯黃魚,將黃魚去骨,然後將灌湯包入魚腹。當這道菜被端上桌時,灌湯黃魚的湯汁飽滿,魚身完好無損。

影片中的灌湯黃魚

做這道菜最難的就是整魚去骨(用刀沿着骨壁去骨),且灌餡料時也要注意力度,不能破壞黃魚魚皮。

對於一般人來說,想要復刻這道菜有些困難。(有億點費魚)

圖源@師父和我做魯菜  用魯菜手法做灌湯黃魚

圖源@師父和我做魯菜

圖源@記錄生活的蛋黃派  他做的簡化版灌湯黃魚

圖源@記錄生活的蛋黃派

影片最後決戰

第一晚【熊掌】

黃榮做的是"踏雪尋熊",鱘龍魚湯+凍熊掌。(魚和熊掌此刻確實可以兼得)

"踏雪尋熊"

"煮熊掌,不外乎紅燒、黃燒和白燒"

但廖傑的做法是蒸,"一掌乾坤"。

主角團做的熊掌

"一掌乾坤"

在紀錄片【豐澤園王義均老先生——扒熊掌】中,王義均的做法是用火燉。

【豐澤園王義均老先生——扒熊掌】

第二晚【象拔】

廖傑做的是"力拔山河",用紅燒方法來處理象拔,再用天鵝大雁清燉。

"力拔山河"

黃榮做的是"富貴象拔",象拔用乳酪密封半個月,再用人蔘燉雞配象拔切片。

在第二晚的比試中,主角團這邊的器材被黃榮動了手腳,"力拔山河"未能完成,因此第二晚的比試由黃榮拿下。

"富貴象拔"

最後決戰【猴腦】

兩邊當然不可能真的拿猴腦來做,因此最後的對決可以說比的是刀工和調味。

黃榮用羊腦充當猴腦,而主角團這邊則是用豆腐,廖傑的刀法+龍昆寶的調味方法,再加上歐老闆這位經驗豐富的老江湖在旁邊執導,可以說最後一場黃榮是必輸的。

馬上要過年了,祝大家新的一年身體健康,喫嘛嘛香!

 影食錄【第一期】

(每期收錄10部影視作品)

(有喜歡的影視作品中出現的"美食",可在評論區留言推薦。本期封面字體使用麥當勞薯條體)

圖侵刪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