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往往因爲什麼而終結?

親密關係,顧名思義就是親密的關係,我姑且限定爲“好朋友、兄弟姐妹、家人等感情上較普通社交關係更親近的關係”。

親密關係我認爲應該是雙向的,是互相間動態平衡的,如果因爲單方關係發生變化時,大抵便是兩個結果:一是另一方未察覺,表面看關係仍舊存在;二是被另一方發現,親密關係發生變化。

吶醬的親密關係往往是因爲敷衍而終結的,因爲吶醬對敷衍的態度在某種程度上……還挺敏感?很容易感受到對方的敷衍。而被敷衍後,吶醬會選擇繼續觀察觀察,畢竟有的時候敷衍是事出有因,但如果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後認定這種敷衍是對方完全沒有重視彼此之間的關係,那麼吶醬會選擇主動淡出這段關係——敷衍者也往往意識不到這種淡出,自然也不會意識到“或許我應該重新加熱一下我們的感情”這個問題。

(雖然聽起來有點矯情,但是我還是很討厭那種爲了滿足自己短時的某種情緒/感情需求而隨意的和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然後又因爲興趣的轉移而單方面忽視掉這段關係)

同理,人與人的聯繫之間其實也是通過默契所維繫,這種默契可以是利益關係與政治關係,也可以是情感關係與血緣關係。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是否牢靠與長久,取決於雙方之間最核心的關係紐帶,雙方通過形成默契達成穩態,當一方實際上採取了破壞穩態的行爲並被另一方知曉時,往往帶來的是既有關係的動盪。

當被破壞的實際上是雙方的核心關係紐帶時,通常會造成關係紐帶的破碎——就像“信任危機”、“感情危機”等,影響會遠超破壞者的預期。

聯繫、交易、默契等,講究的是一個相對的關係,在一個平等尊重的前提與認知下,如果一方試圖選擇單方面的利益而忽視對方利益,穩態的失衡乃至破壞就在所難免了。

見微知著,規則的本質就是實現平衡,平衡的達成需要雙方甚至多方之間共同默契或妥協出一個相對的穩態。擁有穩態不一定是一個好現象,但穩態被破壞往往帶來是大框架的動盪,並且對於局內人而言多會是非良性的發展。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