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塔科夫》早已經錯過最佳擴張期,一切都太晚了!

如果俄國人會運營的話,蘇聯也不至於瞬間解體!

搜打撤玩法是如今FPS類最火熱的新玩法之一,不可否認《逃離塔科夫》在整個搜打撤玩法中具有超然的歷史地位,以及標杆性。簡單來說《逃離塔科夫》之於搜打撤,相當於《絕地求生》之於大逃殺。

FPS遊戲圈子有個特點就是會一陣接一陣流行某種玩法,並且這些玩法遊戲中都會出現有標杆性遊戲。例如5V5棋盤式對稱競技的CS、moba+FPS類型的《守望先鋒》、電影化敘事單人戰役的《使命召喚》、團隊PVE合作模式下的《求生之路》、大戰場模式下的《戰地》...等等。

其中搜打撤玩法的標杆就是《逃離塔科夫》,無論是之後的《三角洲行動》、亦或是《暗區突圍》本質上都是在一定意義上學習了塔科夫的設計語言。但是很可惜在一定意義上,由於塔科夫官方的俄式高傲,讓這個本來可以站的更高的遊戲,如今2025年早已經錯過了最佳擴張期。

以《絕地求生》和其它FPS遊戲爲例來聊一聊

爲何以《絕地求生》爲例呢?因爲這兩款遊戲有太多的相似之處,不僅僅只是兩款遊戲在自己玩法領域內相似的地位,兩款遊戲甚至可以說連身世都極爲相似,都是由所謂小作坊出品,然後影響整個業界的作品。

《絕地求生》可以說比塔科夫前期做的好太多了,首發steam平臺,甚至一度發展了電競項目。2017年的《絕地求生》可以說是如日中天,在2017~2018年這期間都算得上是現象級遊戲,這些都是塔科夫沒有到達過的高度。

但是瞭解《絕地求生》遊戲都知道,儘管《絕地求生》做的已經非常好了,對於當時的藍洞,一個十八線小作坊遊戲公司真的已經做了能做的一切。

隨着遊戲圈大廠商入局,《絕地求生》的玩家被接二連三的搶走。比如epic的《堡壘之夜》、EA的《apex》、動視的《使命召喚:戰區》、騰訊的《和平精英》、網易的《永劫無間》。無一列外都從《絕地求生》這個大逃殺玩法最大受益者手上成功分食了大逃殺玩法市場的蛋糕。

很簡單因爲遊戲圈玩法沒有版權這一說,大廠有着更好的平臺,更多的玩家和媒體資源。同時大廠能夠給玩家更好的畫面效果,更強的技術力表現。什麼是技術力表現?就以apex爲例,Apex這款遊戲的技術力非常的強!單看一個機器人鉤鎖在天上亂飛的機制,要換別的廠商來做,要卡出多少bug都不知道了。

看看《三角洲行動》裏面最能卡地圖bug就是威龍,因爲有個噴氣位移的機制。但是比起apex裏面機器人那種位移,威龍無論是位移的距離,還是位移路徑選擇都差很多。要把apex機器人放三角洲裏面,指不定到時候天上全是老6!

我們再來反觀《逃離塔科夫》,2016年8月就發佈俄版。要知道《絕地求生》2017年3月纔在steam平臺發佈,但是由於《絕地求生》現象級的表現,其實當時大部分廠商都在想着怎麼做大逃殺,而不是搜打撤。本質上說一開始塔科夫基本沒有競品,塔科夫從一開始就擁有擴張的藍海,就是自己沒抓住。

其實從2015年開始,全球遊戲公司都漸漸知道中國市場的重要性,2017年也有數據表示從當年開始中國成爲了電子遊戲消費第一大國,第二是美國,人均第一是日本。

2017年的《使命召喚:二戰》,要知道在當時《使命召喚》全系列還處於steam鎖國區的狀態,動視都在遊戲中植入了中文字幕,而且字體還是研究過中國書法,就是爲了讓中國玩家看起來舒服。

要知道這可是大名鼎鼎的《使命召喚》啊,在FPS圈子裏面塔科夫的咖位有COD的十分之一麼?但是2016年就發佈的塔科夫,一直到2020年纔有官方中文。也別說什麼小作坊做中文不容易,《絕地求生》2017年剛發佈時候,藍洞也是小作坊,中文版本不也跟上了麼。

《絕地求生》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選對了平臺,首發登陸steam可以說是這個遊戲最正確的選擇。再來看塔科夫,如今2025年才宣佈要登陸steam,早幹嘛去了?看見《三角洲行動》穩定日活兩千萬數據,現在知道登陸steam了,之前不是挺傲嘛?看見塔科夫要登陸steam的新聞,我覺得很多玩家心裏想的估計不是終於可以玩steam版的塔科夫了,心裏想的其實是"我還是喜歡你之前桀驁不馴的樣子"。

你想想看假如2016塔科夫發佈俄版後,2018年就登陸steam,用大約兩年時間,也就是到2020年左右,在大廠商還在忙於搶佔大逃殺類遊戲市場的時候,就完成PC端上的主要擴張。並且藉助steam平臺的交易市場機制,做一些可交易的槍械皮膚,再隨着所謂賽季重置賬號機制,讓玩家可以通過虛擬幣購買一些絕版收藏品,這些收藏品可以在steam市場交易。然後可以思考是否製作下一部作品,或者繼續像主機端擴張,亦或者進行超大版本更新,這難道不是正確且早該去做的事?

如果塔科夫這麼幹,這遊戲不比現在活的滋潤一百倍?

俄式高傲

電子遊戲是第九藝術,簡單來說遊戲是一種文化產品,文化產品就會表現出製作者的一些特性。在如今國際形式下,俄羅斯的國力早就不似當年蘇聯時期那麼強大了。但是不少俄羅斯人不也照樣一直在和中國人的交流上潛意識裏還覺得自己是大哥,同樣在和美國交流的時候潛意識裏面還是一種正面對抗,不服就乾的態度。

在如今全球遊戲廠商都在討好中國市場的大環境下,塔科夫在擴張的關鍵時期既沒有表現出對於中國市場特別的誠意,也沒有在美國已經非常成功的全球化遊戲平臺上借雞生蛋。其實當2019年《獵殺:對決》登陸steam,並且取得不錯成績的時候,塔科夫就應該反應過來有人已經盯上了"搜打撤"這塊蛋糕。然而現實就是高傲的塔科夫整整八年時間,PC不選對於小廠商最容易成爲黑馬的平臺,不向下擴張出手遊版本,不向上擴張到主機端。

現在手遊領域有競品《暗區:突圍》,端遊有《三角洲行動》。無論是優化、服務器質量、甚至是反外掛方面都比塔科夫優秀不是一點半點。三角洲都日活2000多萬了,現在塔科夫想起上steam了。這種行爲不亞於去高檔餐廳喫西餐,客人們都喫到甜品環節了,你TM突然想起還有個前菜還沒上。

什麼?你說"沒有沒可能塔科夫要結束beta,發佈正式版才上steam"。哎喲不是我說啥,首先steam上beta版本的遊戲多了去了,別自己騙自己嗷。其次塔科夫賣的可不便宜哦,他賣你時候他怎麼不想起自己是beta版了?不能賣的時候賣個光榮價,和日本廠商一樣的自信定價。一說遊戲哪有不足就讓beta出來背鍋,把大夥當猴耍是吧。

我預測塔科夫在接下來的幾年要裏面對來搜打撤市場搶蛋糕的重量級對手大概率不止三角洲、或暗區。很可能EA、2k、育碧、動視、索尼、v社、藍洞...這些公司中的某一個也在憋大招,某天突然對"搜打撤"這塊蛋糕來一刀,然後分走一大塊。畢竟當年apex、或者《使命召喚:戰區》其實都沒怎麼宣發,就像突然閃現出來的一樣,但都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塔科夫確實在搜打撤玩法裏有着無與倫比的歷史地位,後世的搜打撤遊戲依舊會在框架上學習其設計語言。其硬核的遊戲設計,以及寫實的遊戲玩法會讓軍迷和玩家津津樂道。但從遊戲運營角度上來看,塔科夫這麼優秀的遊戲底子本來是有機會可以到達更高的高度,卻一次又一次錯過機會,現在早已經錯過了最佳擴張時期。只能說急也沒有用,晚啦,一切都晚啦。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纔是。這句話出自《三體》,送給如今2025年纔想起來上steam的塔科夫。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