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勇者」不好,只是其他OP更合适
百年葬送,来日方长
《葬送的芙莉莲》是一部怎么样的漫画?其实从漫画第一话的结尾就已经明确表明了整部漫画的基调了——它是一部以寿命论为主题反套路式的异世界漫画。
![]()
我们将跟随长寿种精灵芙莉莲的主视角,在五十年的时光变革下经历悲欢离合,感受同伴们的衰老变化,毫无疑问身边作为普通人类的伙伴们一定会先我们一步离去,就像所有设定是不老不死生物都会有的痛苦一样:和友人相遇、和友人相识、和友人相处、和友人相别,就像原文中芙莉莲所感伤的那样,明明只是短短几十年的相处,这点时光宛如一瞬之间就过去了,这期间的过程一定会是慢热的、感伤的。
![]()
可就是这样一部理应当慢节奏并充满忧伤的动画的主题曲却被网友们争先恐后换成特利迦的OP,或者将原OP-《勇者》拿去给JOJO当OP,最恐怖的是看完之后感觉两个本不该有相交的东西绑在一起时,本应产生的违和感竟然消失的一干二净……
![]()
给《葬送的芙莉莲》换OP的原因
2023年9月29日,漫改动画《葬送的芙莉莲》正式进行第一集的首播放送,一经播出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甚至有望成为10月的霸权番。
![]()
不过除开对于电影级制作的赞叹以外,另一股声音也从人群堆中随动画播出响起:是对于《葬送的芙莉莲》的OP-「勇者」提出批判和质疑的声音。
![]()
「勇者」封面
“太难听了!”
直接把歌曲打为糟粕、难听,都是些比较过激的言论,保守派们更多的则是认为「勇者」这首歌实在不贴切原作《葬送的芙莉莲》的主题,理由是整体的曲调过快过燃,并且特意强调了开头的电音放在中世纪的异世界背景就好像往中药里加辣椒油,还没有一点记忆点,特别是和ED-「Anytime Anywhere」进行对比后,同一部动画的前后两首歌曲,更是让「勇者」的地位更加难堪。
![]()
舆论导向一度从歌曲「勇者」上升到作者本人YOASOBI的批斗会,原作越是精彩,这场批斗会就愈发猛烈——
YOASOBI是谁?
YOASOBI(译名:夜游)并非是单指一个人,而是主唱ikura以及作曲家Ayase的两人搭配组合,如果你不太喜欢记作者名,那我拿两首歌来举例子,《夜に駆ける》、《群青》就是他们的作品,当然如果你还是回忆不起来,那不妨来看看这张张口闭眼的青色宣传图,看起来怎么样?有听见“啊~”的声音了吗?
![]()
群青 ( ぐんじょう )封面
有趣的是YOASOBI这个组合的特色是将在索尼音乐娱乐经营的网站「monogatary」上的原作小说进行音乐化,所以YOASOBI所有作品基本都绑定着一部小说原作,就好像组合出道曲「夜に駆ける」的原作小说是《桑纳托斯的诱惑》、「春紫菀」的原作小说是《即使如此,Happy End》,就连本篇的主题「勇者」的原著也是短篇小說《奏送》(《葬送的芙莉莲》的官方小说)的衍生曲,可以说是对小说改编这个特色给坚持到底了。
![]()
短篇小說《奏送》封面
嗯?我怎么感觉听过?
为什么「勇者」听起来像是「怪物」和「祝福」的融合体,听「春紫菀」又感觉梦回「夜に駆ける」?
从原理上来说YOASOBI歌曲相似度很高的原因是因为作曲者Ayase特别喜欢在创作中滥用王道进行(4536)和丸之内进行(4361)两种和弦,重复将两种和弦进行调整后再加入到歌曲之中,就好像大部分RPG游戏出续作时都会将上一代小怪的立绘和数值进行微调更新后重复使用;你既可以说这是Ayase创作时的个人风格,也可以说他是没活了开始“摆烂”。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bUtCimdtqE
其实除开YOASOBI,从西方追溯到东方,同一歌手的不同作品之间总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小的相似度,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作品内容能一点都不重复、创作水准能一直保持巅峰,正如我们不可能一直处于美好的青春年华一样,人的才华总是会有衰落的时候,至于这个衰落会持续多久,全看作者的态度和心态问题。并且我个人并不认为本次事件的罪魁祸首会是Ayase的创作态度问题。
造神计划
作为2022年日本高中生最喜欢的歌手,索尼音乐娱乐冉冉升起的新星(摇钱树),YOASOBI的处境可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好受。2020年——2022年,YOASOBI总共创作了30首单曲(包括英文翻唱版),而位于日本高中生最喜欢的歌手第二名、第三名的米津玄师以及Official胡子男dism在同样的时间前者创作了6首、后者则创作了12首,这样对比看来YOASOBI简直就像累死的牛在名为SONY音乐的地上耕得死去活来。
![]()
我一直相信只要有一定时间的洗礼,哪怕作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我也能坦然接受,这个道理本身没什么问题,无奈这个所谓的“时间的冲刷并没有到来”。作为一名二次元,2020年我在看「群青」的生草二创,2021年我在《BEASTARS》第二季听「怪物」和「温柔的彗星」,2022年我在《水星的魔女》听「祝福」,2023年上半年我在《我推的孩子》听「偶像」,2023年下半年我在《葬送的芙莉莲》听「勇者」,此刻回过头去才发现“tmd,怎么全是YOASOBI?”几乎从他们出道开始我们这群臭看番的每年基本都离不开ikura的声音,再加上Ayase那久经不变的旋律,以前是恰当好处所以没人说什么,现在难得有一次“开摆”观众的情绪一口气爆发也正常。
![]()
投票来自IGN
找YOASOBI来为《葬送的芙莉莲》创作「勇者」从观众的角度来说毫无疑问是一次错误的决定,从「勇者」本身就可以看出YOASOBI本身的风格完全是和慢热、忧伤正相反的轻快、释放。作为一名观众,作为《葬送的芙莉莲》的粉丝,比起找YOASOBI,我更希望风格比较贴近原作的Sony新生代歌姬-Aimer来唱。作为一名创作者,我也不是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找YOASOBI,无非就是想靠「アイドル」还没有消退的热度来趁热打铁,将YOASOBI作为燃料给《葬送的芙莉莲》“营销燃烧”,至于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就是如今被网友们所批判的“牛头不对马嘴”的局面。
![]()
「アイドル」
终点
同样是在十月,《咒术回战:涩谷事变》因为五条悟之死等种种原因可能风评不尽人意,但是由King Gnu为我们带来的OP「SPECIALZ」所营造出的潮、时尚、诡异正如他原作的剧情“百鬼夜行”一样,为我们制造出了一场视觉盛宴,在心里我也默默将其评为今年我最喜欢的OP。
![]()
而另一边的,无论是风评还是制作水平都要更为优秀的《葬送的芙莉莲》唯独OP被卖给了热度,这种万事俱备东风不来的感觉尤为可惜,「勇者」并非不好听也并非是一首燃尽的废料,他只是没有在正确的地方结果罢了。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