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刑4年的手办,是二次元该有的“福报”吗?

坊间传言:如果你的手机里藏着某个粉色APP,那你死前做的最后一件事肯定是“格式化手机”。

这个传言有点绝对,但整体意思是到位的——人可以战死、饿死、憋死,唯独不能“社死”......

哪怕刚在大马路上和“百吨王”零距离搏杀,最后也要拖着残躯,用仅剩的力气点下手机的格式化按钮。

不过手机上的历史记录可以格式化,现实中的那些社死小物件却不能一键消除。

对于爱玩手办的二次元爱好者来说,自家房间里的一系列手办,里头总有几个是能“毁人清白”的。

如果它们正巧被收拾房间的老妈看到,那更是会发展成百口莫辩的家庭社死奇观。

但比起这所谓的“毁人清白”手办,还有一些手办更加重量级——它们已经达到“能判刑”的高度了......

根据人民日报的消息,最近某个手办工厂因为“制作、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从老板到文员共12名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九个月到缓刑一年不等)。

FGO玩家在看到这报道的一瞬间,已经弯了好多年的腰板,终于碎成了满地渣子。

玩过FGO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自家的“酒吞童子”曾因为服装太涩而上过央视。

而如今在一众官方媒体的报道中,又有一名FGO角色在事件中荣登C位,不管是微博话题还是微信大图,皆有显赫战绩。

此刻如果再去看游戏里的角色立绘,莫名有种吃错药般的混沌感。

“耶~”

当然,角色是角色,手办是手办。

大多数FGO玩家并不用担心哪天被喊进法庭,然后公开展示自己的角色图鉴。

上述报道中的角色手办,其本身也不是官方制作的,来源是国内的一个小型工厂。

另外,在人民日报的原文中,上述的这款手办其实还被标注了一句“存在争议”,话到底是没有说死。

大概是因为有争议,才特地被拿出来说?

那么这里的“存在争议”具体是指什么?

其实就是指——咱们还没有一个明确判别“手办”和“淫秽物品”的标准。

正常的手办作为人物模型,本身就会牵涉一些形体特征,米开朗琪罗来了也绕不开这一点。

角色手办难免涉及形体特征

大多情况下,咱们只会去针对那些经过魔改的可脱手办......但这方面依旧没有一个权威的判断依据。

毕竟在此之前,咱们要是谈到“淫秽物品”,那基本是指神奇小视频或者涩涩画本。

把手办当作“淫秽物品”的刑法案例,到目前来说大概也只有上述的这个事件(算是首例)。

一般“淫秽物品”都是指视频和图片

既然是首例,那自然会有争议。

在此之前,要说把“淫秽手办”这件事闹得最大的,大概就是2023年的某期《焦点访谈》。

甚至在那期《焦点访谈》之后,百度百科上还单列了一个大事件,专门用来记载事件经过。

载入赛博史册

在那期《焦点访谈》中,节目曝光了一家制作可脱手办的盗版厂家。

由于顶着“盗版+淫秽”的双重Debuff,同时还疑似向未成年售卖产品,最后相关厂商都迎来了一波严打。

不过在那次的事件里,有的厂商只是接受行政处罚,也有的厂商是因为“盗版问题”而入刑。

所以总的来说,相关手办在那时还没有在刑法层面上被判定为“淫秽物品”。

......当然,如果那时候有兄弟顶风作案,坚持带着可疑手办坐火车,那该被教育的还是会被教育。

无法判定涩情,但可以公开处刑

把话说回来......既然这次真的有人因为“淫秽手办”被判刑了,那过程中肯定是有具体依据的。

这里还是引用人民日报的说法,给大家说明一下。

事件中法院认定淫秽物品的依据,是公安机关的鉴定结论,以及两名证人对于案涉手办的处置方式——“两名证人购买案涉手办后亦认为有色情内容而羞于展示,淫秽性质显而易见”。

羞于展示

这种混合式的判定方法,有部分依据来源于第三方证人。

由于大家都是纯情小初楠,所以面对羞耻感拉满的可脱手办(耻物),下意识都会怂一下,然后从心地进行遮掩。

因为这个原因,之前还有不少人在网上购买BJD服饰,在“人工打码”上各显神通。

......最后硬生生把可脱手办玩成了“芭比娃娃”。

当然,法院那边进行裁决的依据,更主要的还是看公安机关的鉴定结论。

在这方面,一些主要的参考依据大概是:衣服是否可脱卸、是否对外宣传“可脱、软体、仿真”、是否特意突出敏感器官、有无许可证和版权证等。

只要涉及上述敏感条件,哪怕叫来的证人是位敢当众玩《碧蓝航线》国际服的狠人,手办厂家照样得被肘进牢里。

不过依照上面的参考条件,开头提到的那款“美露莘”手办,就的的确确存在一些争议......

毕竟根据买家的留言,这款手办虽然可脱卸,但对敏感器官的刻画比较含糊,本身还具有重庆市版权局颁发的版权登记证。

要说哪里有问题,大概就是网上一些UP主在展示这款手办时,确实会下意识地进行遮掩......某种程度也算是“第三方证人”了。

B站@老王说手办

但“美露莘”的手办存在争议,这家厂商的其它手办就不好说了。

按照官方的说法,这家厂商自2022年起共销售上述经鉴定的手办2万余件,销售金额达200余万元。

基于这种情况,这大量商品中总有那么几款是能触及底线的,最终拿到4年牢饭免单券。

总而言之,这次的“手办判刑”事件,大概率是能作为以后相关事件的参考了。

我在这也只能卑微地祈祷一下:未来的判定标准能更严格一点,防止正常的二次元手办也遭受波及,从而大规模下架。

今年3月的上海黄浦区就曾发布过一个“指引”,要求商家不得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二次元衍生商品。

而在2023年的《焦点访谈》中,官方也是以“青少年”作为起手,由此带来了诸多讨论。

只能说,但凡是和“青少年”挂钩的问题,就没有什么小事......哪怕涉及的对象只是个塑料小人。

通常来讲,国内的游戏厂商都是禁止自家角色的模型被用来搞涩涩的,更别提是做成可脱手办贩卖了。

但“国产手办”要是真怵官方,那它也不至于长期以盗版问题而闻名了......

这几年虽然确实有一些国内手办厂变得正规,但整体上“国产手办”依旧属于一种灰色玩笑。

这种灰色玩笑,说实话还是挺考验人的。

一方是正义立场的官方手办,但它的价格未必能让大多数人接受;另一方是混乱阵营的盗版商家,但它的价格反倒能惠及更多玩家。

在这种极致拉扯之中,玩家自身也不好义正词严地抨击盗版手办,只能视而不见、又或是装聋作哑。

但这种立场上的拉扯,最终还是得向底线低头——总不能真向未成年卖大尺度手办吧?

在这方面,淘宝上倒是有个“青少年模式”,不知道有没有兄弟评价一下实际效果?

而对于咱们来讲,平时在讨论手办的时候,大概也需要留心一下社区的平均年龄......有些话是真别说嗷。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