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傳言:如果你的手機裏藏着某個粉色APP,那你死前做的最後一件事肯定是“格式化手機”。
這個傳言有點絕對,但整體意思是到位的——人可以戰死、餓死、憋死,唯獨不能“社死”......
哪怕剛在大馬路上和“百噸王”零距離搏殺,最後也要拖着殘軀,用僅剩的力氣點下手機的格式化按鈕。
不過手機上的歷史記錄可以格式化,現實中的那些社死小物件卻不能一鍵消除。
對於愛玩手辦的二次元愛好者來說,自家房間裏的一系列手辦,裏頭總有幾個是能“毀人清白”的。
如果它們正巧被收拾房間的老媽看到,那更是會發展成百口莫辯的家庭社死奇觀。
但比起這所謂的“毀人清白”手辦,還有一些手辦更加重量級——它們已經達到“能判刑”的高度了......
根據人民日報的消息,最近某個手辦工廠因爲“製作、販賣淫穢物品牟利罪”,從老闆到文員共12名被告人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九個月到緩刑一年不等)。
FGO玩家在看到這報道的一瞬間,已經彎了好多年的腰板,終於碎成了滿地渣子。
玩過FGO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自家的“酒吞童子”曾因爲服裝太澀而上過央視。
而如今在一衆官方媒體的報道中,又有一名FGO角色在事件中榮登C位,不管是微博話題還是微信大圖,皆有顯赫戰績。
此刻如果再去看遊戲裏的角色立繪,莫名有種喫錯藥般的混沌感。
“耶~”
當然,角色是角色,手辦是手辦。
大多數FGO玩家並不用擔心哪天被喊進法庭,然後公開展示自己的角色圖鑑。
上述報道中的角色手辦,其本身也不是官方製作的,來源是國內的一個小型工廠。
另外,在人民日報的原文中,上述的這款手辦其實還被標註了一句“存在爭議”,話到底是沒有說死。
大概是因爲有爭議,才特地被拿出來說?
那麼這裏的“存在爭議”具體是指什麼?
其實就是指——咱們還沒有一個明確判別“手辦”和“淫穢物品”的標準。
正常的手辦作爲人物模型,本身就會牽涉一些形體特徵,米開朗琪羅來了也繞不開這一點。
角色手辦難免涉及形體特徵
大多情況下,咱們只會去針對那些經過魔改的可脫手辦......但這方面依舊沒有一個權威的判斷依據。
畢竟在此之前,咱們要是談到“淫穢物品”,那基本是指神奇小視頻或者澀澀畫本。
把手辦當作“淫穢物品”的刑法案例,到目前來說大概也只有上述的這個事件(算是首例)。
一般“淫穢物品”都是指視頻和圖片
既然是首例,那自然會有爭議。
在此之前,要說把“淫穢手辦”這件事鬧得最大的,大概就是2023年的某期《焦點訪談》。
甚至在那期《焦點訪談》之後,百度百科上還單列了一個大事件,專門用來記載事件經過。
載入賽博史冊
在那期《焦點訪談》中,節目曝光了一家制作可脫手辦的盜版廠家。
由於頂着“盜版+淫穢”的雙重Debuff,同時還疑似向未成年售賣產品,最後相關廠商都迎來了一波嚴打。
不過在那次的事件裏,有的廠商只是接受行政處罰,也有的廠商是因爲“盜版問題”而入刑。
所以總的來說,相關手辦在那時還沒有在刑法層面上被判定爲“淫穢物品”。
......當然,如果那時候有兄弟頂風作案,堅持帶着可疑手辦坐火車,那該被教育的還是會被教育。
無法判定澀情,但可以公開處刑
把話說回來......既然這次真的有人因爲“淫穢手辦”被判刑了,那過程中肯定是有具體依據的。
這裏還是引用人民日報的說法,給大家說明一下。
事件中法院認定淫穢物品的依據,是公安機關的鑑定結論,以及兩名證人對於案涉手辦的處置方式——“兩名證人購買案涉手辦後亦認爲有色情內容而羞於展示,淫穢性質顯而易見”。
羞於展示
這種混合式的判定方法,有部分依據來源於第三方證人。
由於大家都是純情小初楠,所以面對羞恥感拉滿的可脫手辦(恥物),下意識都會慫一下,然後從心地進行遮掩。
因爲這個原因,之前還有不少人在網上購買BJD服飾,在“人工打碼”上各顯神通。
......最後硬生生把可脫手辦玩成了“芭比娃娃”。
當然,法院那邊進行裁決的依據,更主要的還是看公安機關的鑑定結論。
在這方面,一些主要的參考依據大概是:衣服是否可脫卸、是否對外宣傳“可脫、軟體、仿真”、是否特意突出敏感器官、有無許可證和版權證等。
只要涉及上述敏感條件,哪怕叫來的證人是位敢當衆玩《碧藍航線》國際服的狠人,手辦廠家照樣得被肘進牢裏。
不過依照上面的參考條件,開頭提到的那款“美露莘”手辦,就的的確確存在一些爭議......
畢竟根據買家的留言,這款手辦雖然可脫卸,但對敏感器官的刻畫比較含糊,本身還具有重慶市版權局頒發的版權登記證。
要說哪裏有問題,大概就是網上一些UP主在展示這款手辦時,確實會下意識地進行遮掩......某種程度也算是“第三方證人”了。
B站@老王說手辦
但“美露莘”的手辦存在爭議,這家廠商的其它手辦就不好說了。
按照官方的說法,這家廠商自2022年起共銷售上述經鑑定的手辦2萬餘件,銷售金額達200餘萬元。
基於這種情況,這大量商品中總有那麼幾款是能觸及底線的,最終拿到4年牢飯免單券。
總而言之,這次的“手辦判刑”事件,大概率是能作爲以後相關事件的參考了。
我在這也只能卑微地祈禱一下:未來的判定標準能更嚴格一點,防止正常的二次元手辦也遭受波及,從而大規模下架。
今年3月的上海黃浦區就曾發佈過一個“指引”,要求商家不得向8週歲以下未成年人銷售二次元衍生商品。
而在2023年的《焦點訪談》中,官方也是以“青少年”作爲起手,由此帶來了諸多討論。
只能說,但凡是和“青少年”掛鉤的問題,就沒有什麼小事......哪怕涉及的對象只是個塑料小人。
通常來講,國內的遊戲廠商都是禁止自家角色的模型被用來搞澀澀的,更別提是做成可脫手辦販賣了。
但“國產手辦”要是真怵官方,那它也不至於長期以盜版問題而聞名了......
這幾年雖然確實有一些國內手辦廠變得正規,但整體上“國產手辦”依舊屬於一種灰色玩笑。
這種灰色玩笑,說實話還是挺考驗人的。
一方是正義立場的官方手辦,但它的價格未必能讓大多數人接受;另一方是混亂陣營的盜版商家,但它的價格反倒能惠及更多玩家。
在這種極致拉扯之中,玩家自身也不好義正詞嚴地抨擊盜版手辦,只能視而不見、又或是裝聾作啞。
但這種立場上的拉扯,最終還是得向底線低頭——總不能真向未成年賣大尺度手辦吧?
在這方面,淘寶上倒是有個“青少年模式”,不知道有沒有兄弟評價一下實際效果?
而對於咱們來講,平時在討論手辦的時候,大概也需要留心一下社區的平均年齡......有些話是真別說嗷。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