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青少年的房間,隱藏了太多見不得人的祕密。每次激戰正酣,忘了注意房間外鬼鬼祟祟的腳步聲,等到父母探出頭就爲時已晚。你只能停下手中的動作,以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回禮,迎接即將到來的狂風驟雨。
![]()
所以常看到有人抱怨,在家裏玩電腦很累,深夜膨脹的慾望隨時可能被負面情緒替代。你必須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是爲了深入瞭解屏幕裏的世界,而是不讓屏幕外的世界瞭解我們。
如果做不到,父母突然推門而入,你卻進行着不太正確的行爲。你精心打造的人設就會崩塌,家庭地位一落千丈,連可愛的弟弟妹妹也會倒向父母,不由得讓人悲上心頭。
![]()
這種悲傷超越了國籍、文化和膚色。甚至可以這麼說,和隨時可能會查房的父母鬥智鬥勇,是全世界年輕人都曾面對,並且未來仍將面對的難題。
還有人用火柴人的畫風將類似的場景簡化,從而形成了一個經久不衰的互聯網名梗:Are you winning son(你贏了嗎?兒子)。
但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梗在漫長的傳播過程中悄然發生了許多變化。無數人爲這個簡單的場景潤色修改,結合當下最新最潮的流行元素,給落後於時代的老父親們帶來一點小小的互聯網震撼。
畢竟在這個貴物遍地走,XP怪如狗的年代,你永遠猜不到到門後的世界正在發生什麼。
故事的起源發生在2014年初,距今已有9年時間。彼時某位網友在RPG Codex遊戲論壇的VR板塊上傳了一張自己創作的表情包,這也是Are you winning son梗的初始模板。
傳說就此開始了......嗎?其實還沒有。最初的時候,這梗的形態和現在不太一樣,當時它的受衆普遍有些emo,衍生出的二創版本也大都走一些獵奇和悲傷的路線,包括且不僅限推開門發現孩子自殺、被改造成機器人等等。
把爸爸查房和悲傷獵奇聯繫在一起,聽起來有點難以置信對吧,但原因並非無跡可尋,我們再回頭看最初的那張無厘頭梗圖。
在老父親的認知裏,遊戲無非“輸”和“贏”之分,所以他纔會脫口而出那句“兒子你贏了嗎”。但對於兒子,他的“遊戲”是不分輸贏的,而是逃避和放空自己的另一個世界。居住在同一屋檐下的兩人,卻生活在兩個不同世界中。考慮到這一點,就能理解這梗的悲傷從何而來。
但梗的魅力就在於,它的含義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取決於使用和傳播它的人。2020年5月,Twitter網友“helen”翻出這張陳年老圖,並加了點二次創作,把劇情變成“兒子高呼自己贏了,然後全家開開心心圍坐在一起喫肉丸意麪慶祝”。
這張劇情爛俗到可以直接上春晚的梗圖,卻意外收穫了數以萬計的點贊和轉發,隨後掀起了一陣新的二創狂潮。或許也因爲趕上當時疫情肆虐,無數人被困在家裏,又重新體會到了被家長查房的恐懼。網友們很快發現該梗中的場景實在太接地氣,忍不住在心裏高呼“天啊這根本就是我”。
一點想象力,再加上幾筆潦草的線條,就能完美描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困境,一衆鬼才網友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喜聞樂見的自嘲環節。
人類幼崽在成長中的煩惱是如此相似,以至於你看不懂圖中的文字,也能秒懂房間裏發生了什麼。
對於動作遊戲苦手的玩家來說,如果要給情緒崩潰一個理由,便是他們作爲歪果仁,卻深深地將漢語“死”字刻印在了靈魂裏。
![]()
可那些身體70%由遊戲組成的老鳥們,此刻正面臨虛無主義的拷打,手上擁有一切,卻似乎一無所有。這種感受我懂,比玩小黃油被老爸抓包還要難受得多。
不知何時起,老爸查房梗被和Cheems搞在了一起。可能是因爲,在玩這個梗的時候,我們總是不自覺將自己代入兒子的視角,像極了那個有着3分胡逼、7分頹廢氣質的**。
無論在B站還是油管,你都能看到大量融合Are you winning son和Cheems的二創視頻,裏面Cheems總是被強壯的Doge老爸抓包。有時,你的老爸會化身舔狗獵殺者,對陷入黑暗中的cheems物理炮決。
而有時,你的老爸卻會流下欣慰的眼淚,覺得不開竅的兒子終於長大成人了。故事結局似乎取決於作者的精神狀態,亦或者他們現實中的過往經歷?
一張桌椅一扇門,卻能寄託如此多具有廣泛共鳴的整活,這正是互聯網模因的魅力。當多數人都用同一個表達來代表某件事,所展現出的是對歸屬感的渴望。如果說門外的“老爸”代表着人的理性和世俗視角,門內的“你”則是那無處安放又按捺不住的深邃黑暗幻想。
在門外面的世界,他們可能是醫生、老師、領導、打工人;而關上門,坐在電腦面前,他們都會開啓自己那光怪陸離的小世界。人們心裏都有個小混蛋,但沒關係,借用一張無傷大雅的表情包,他們大可以自我嘲諷,暢所欲言。
有些梗圖能夠長盛不衰,背後的確有它的道理。
不過實際上,爸爸查房梗的魅力又不僅限於以上娛樂內容。通過它的衍生創作,我們還能看到一些超越梗的溫度和現實意義。
其實在這篇文章前面的“梗百科”環節中,我刻意遺漏了一個推動爸爸查房梗爆火的關鍵因素。2020年7月,也就是“喫麪”表情包發佈的兩個月後,油管博主“Day by Dave”以此爲模板創作了一首MV。這支MV在油管上有超過600萬播放量,在B站的搬運視頻播放量甚至超過千萬,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這個梗火出圈。
視頻以走馬燈的形式閃過大量離譜的二創。爸爸不懂小孩子爲何快樂,卻一次又一次推開房門,詢問兒子是否贏了。每次兒子的回答都不盡相同,小時候是天真快樂,長大後對遊戲產生厭倦,進入社會後甚至開始懷疑人生,不明白自己的生命有什麼意義,老父親依舊會來詢問兒子過得怎麼樣。
這個越來越EMO的視頻,最後卻有個感人的結局。二十年後,老父親躺在病牀上奄奄一息,兒子日日夜夜陪在父親身邊,模仿父親以前跟自己的交談,含淚說出“老爸你贏了”。觀衆這時恍然大悟,原來此前那些魔性離譜的表情包,代表着我們曲折荒誕的一生。但最終我們會和世界和解,會意識到父親所做的一切是爲了什麼。
回過頭來,一切還不算太晚。
“你贏了嗎?兒子”,寄託着年輕人當下的煩惱,所以它能爆火。但與此同時,它也記錄了年輕人和父親相處的點點滴滴,溫情的力量最終能蓋過煩惱,所以它能火到今天。
所以在這些視頻下方,你能看到全世界很多網友都在回憶自己和父親的遊戲時光。
![]()
有人想起自己和父親鏖戰電腦版《三國志》的日子; 有人回憶起朋友當初沉迷網遊,無意撞見父親不捨得住旅館的辛酸過往;還有年近50歲的大叔,想起小時候對滑板產生興趣時,父親帶他找遍整座城市,終於買到心儀滑板鞋的故事。
聊到這裏,我想起了早些年遊戲圈一個很知名的故事,源於油管網友“wartheraphy00”分享的親身經歷。在這位網友很小的時候,他的爸爸給他買了一臺最老款的Xbox,兩人經常一起玩一款賽車遊戲。可後來他的爸爸去世了,一直過了十年他纔敢重新打開那臺老舊主機。
你猜他發現了什麼?他發現了父親的“幽靈”。那款賽車遊戲的計時模式中,最快成績會以幽靈車的方式被記錄下來,這正是他當時始終無法超越的父親的成績。後來他一遍又一遍練習,終於超過了父親的幽靈車,但在終點前停住了。
這樣父親就能夠留在遊戲中,以另一種形式永遠陪伴着自己。
![]()
如今的世界日新月異,老父親們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腳步,把對世界的解釋權移交到了我們手中。所以他們纔會一遍遍推開門,看到無法理解的事物。他們看不懂爲何小人們動來動去卻不分輸贏,但還是會輕輕地問上一句:“你贏了嗎?兒子。”
是的,我確實贏了,雖然剛剛被屏幕另一端的傢伙痛揍一場,但我們還擁有某些比勝負更重要的東西,是真實和彌足珍貴的。
所以,朋友,你不應該對老爸回一句:“是的,我贏了”嗎?
![]()
![]()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