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爲白菜Lame撰寫,其他平臺同ID,未經授權禁隨處轉載。)
感謝小黑盒提供的激活碼~
前言:社交欺騙遊戲的變遷
某一時期,一款現象級社交欺騙桌面遊戲“狼人殺”風靡全國。關於狼人殺的前世今生我們甚至可以追溯到1986年最初的根源,但我們不必知道它的發展經歷。
只需知道,十多年前“狼人殺”這款只在線下風靡一時的聚會桌遊,它曾消失過在大衆視野中。如今《Among us》、《鵝鴨殺》、《冬日計劃》、《Dread Hunger》等新型“類狼人殺”遊戲的出現,並通過直播與視頻的媒介不斷廣乏傳播,再次讓這個極其考驗表達能力的社交欺騙遊戲,成爲了當代最流行的遊戲類型。
Among us是現今最火熱暢銷的社交欺騙遊戲
當然,在這一次次的熱潮之中,並不是所有的“狼人殺”遊戲都能一直保持非凡的熱度。正所謂一款遊戲,玩家人數一旦變多,一些所謂的“自創規則”就慢慢的腐蝕了遊戲的氛圍環境。
環境是另一方面,遊戲性便也是其中之一,官方的運營也佔據很大比重。當這三者因素一旦失衡,迎來的便是玩家們的流失。
我本人便是這股熱潮的參與者。於我而言,這些“類狼人殺”社交欺騙遊戲,已經成爲了我常駐的線上社交工具。上述這四款遊戲,從脫離桌面形式上開始注重場景交互性《Among us》的誕生,到帶有PVP對抗性的《冬日計劃》《Dread Hunger》,以及最終爆火出圈的《鵝鴨殺》等等,這些遊戲從冷門到火爆,再到落寞時我都有一同目睹。即便如此我對這些新型狼人殺遊戲的熱情仍未減滅,在這一股熱潮中除了這四款最具有人氣代表之外,其他同類遊戲並沒有那麼好的運氣。
《冬日計劃》現在的日活量已經蕩然無存,官方也似乎放棄了遊戲後續更新
這時,我就不得不提及一款在國外小有名氣,但在國內是極度冷門的狼人殺遊戲,它今年還推出了續作,並且在玩法上做出了較爲明顯的革新,它便是——《塞勒姆鎮2》(Town of Salem2)
起源:黑幫與村民的決鬥
談及《Town of Salem》,它的初代有些年頭。最初它是基於《星際爭霸2》玩家自制的大廳地圖“黑手黨”製作而成。比起現今側重於場景交互的新式狼人殺遊戲而言,《Town of Salem》更傾向傳統狼人殺的桌遊形式玩法,注重玩家之間的交流與推理,但最大特色是它的角色和機制遠遠比傳統的狼人殺遊戲還要複雜的多。
Town of Salem一代局內界面
它的身份牌,歸根於「鎮民」與「黑手黨」這兩大明暗組織身上,此外還有個「中立」陣營。與其他不同是,這款遊戲是沒有任何“平民”。意思是即便你的立場是好人「鎮民」,但不代表你並不是一個毫無用處啥技能也沒有的“平民”。每一位角色都有可操作的目標與施展的技能,而殺手「黑手黨」與「中立」身份也是如此。
當然,歸根到底《Town of Salem》仍是一款桌面形式的狼人殺欺騙社交遊戲,由於遊戲複雜的機制,加上語言不通。對於我們國內玩家來說要想上手遊玩該遊戲的確需要一定的語言門檻,還要具備一定的英文詞彙量,這樣你才能流暢的與老外鬥智鬥勇。
不過基於《Town of Salem》本在國外狼人殺圈子中積攢了一定人氣。於是製作組便升級了玩法,更換了主題概念,在不同的身份與陣容機制上做出革新。因此續作《Town of Salem2》(塞勒姆鎮2)就此誕生。
續作誕生:要素過多的硬核狼人殺
因爲是續作,製作組頗有野心,爲了吸引其他國家的同好玩家遊玩,最爲顯著的變化是——它追加了14種多語言支持,其中便有簡體中文。
最初的機翻中文
最初《Town of Salem2》的語言只有英文,更新第二個語言便是中文。但那會的簡體中文可以說是完全100%機翻,翻譯全程沒有一句在說人話。但製作組也發現了翻譯問題會極大影響國人玩家體驗,以此請了人工進行了重新翻譯潤色,而現今的1.0.28版本,翻譯完全是人工精確翻譯了。並且也確定了官方中文譯名——《塞勒姆鎮2》(下稱譯名)
現今的精翻中文
相比前作《塞勒姆鎮2》最大的變動,便是主題從原來的黑手黨,變成了契合現實中真實存在塞勒姆鎮原型“女巫”。
並在原有的好人陣營「鎮民」,反派陣營「女巫教團」還有中立陣營「邪惡」與「殺戮」之外,追加了天啓四角色等特殊中立陣容。
《塞勒姆鎮2》殺人方式與傳統狼人殺如出一轍,回合制輪數,天黑時玩家各自返回房屋,可以根據自己的技能來採取行動。而殺死也是在天黑選擇任意一名玩家來進行暗殺。天亮後便來到了公開推理環節。
與前作不同的點,在一代中原本玩家在天黑時返回房屋,無法自由移動,只能在這大廳界面點擊玩家名字來施展相應的技能。
但在續作中,在夜晚你可以在你的房子進行自由移動了。你甚至可以亂串別人玩家的房子來進行祕密交談。
最關鍵是,原本在其他狼人殺遊戲,一位玩家死亡後的信息是全靠玩家自行推理,來分析他/她究竟如何死亡,是被誰殺死的。但在《塞勒姆鎮2》,這些基本死亡訊息都會在天亮之後逐一公開公佈——其中包括玩家死因、身份、遺囑、與殺手留下的筆記等等這些訊息都會完全披露在公衆視野上。
在限時的公開討論環節,玩家無需按照順序發言(這點看玩家們遊玩方式)。到投票環節後,哪位玩家身上票數最多,該位玩家便上中間的絞刑臺來進行自由辯解,在有效的辯解時間你可以用盡所有話術來證明自己清白,玩家在進行辯解時其他人暫且無法發言,你所需要做的就是認真聽他/她的辯詞,然後再次進行投票:有罪、無罪、或棄票。他/她死亡的命運完全交給臺下各位玩家決定。
因爲《塞勒姆鎮2》的特殊機制與開放式的規則,所有玩家都可以發言,甚至還可以跳同個身份。有時候局內的一些特殊身份便會隨機重複出現,這使得在身份爭奪討論過程中場面會更加激烈,讓推理也更加燒腦。
若你的身份是剛好是類似於“牧師”之類的輔助角色,你甚至還可以在夜晚選擇一名玩家釋放保護屏障,使他能擋刀不被輕易暗殺。而在“女巫教團”陣營每位角色手中都具有不同攻擊力的武器,甚至連好人“鎮民”陣營與攪局亂殺人的“中立”陣營身份都有帶刀武器,當天亮後一旦發現有人死亡,你不僅要根據公開的死亡訊息來分析出誰是殺手,而且還要排在場所有帶刀角色的優先級,相比誰的刀攻擊力更高,以及那晚誰的防禦被攻破。這些都是在分析時要顧忌到的事情。
因《塞勒姆鎮2》主題便是被女巫佔領的城鎮,反派殺人陣營“教團”除了手上有基本的武器可以在夜晚中暗殺一位玩家,還有許多不同身份與持有不同BUFF和技能都能在戰局上來靈活變現發揮出不同的作用。其中最離不開的機制爲「死靈之書」,持有「死靈之書」的教團玩家可以掩蓋自己的真實身份,警長在搜查身份牌時會顯示爲好人“鎮民”。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各種花裏胡哨的技能:迷惑信息、擾亂玩家、詛咒、下毒藥、石化、附魔玩家等等對好人與中立所有不利的方式你都能派上用場。
至於天啓四騎士陣營,他們在局內也是中立身份,只不過較爲特殊。在遊戲初期騎士便要完成指定任務提升能力,這樣使你的能力變強,在遊戲中取得絕對優勢。
比如一個提供麪包製造饑荒的烘焙師、在滿月之夜能隨意攻擊玩家的狂戰士、將疾病傳播給所有玩家從而製造瘟疫的疾疫傳播者、吸取他/她人靈魂的汲魂者
由於《塞勒姆鎮2》本身玩法多樣,截至目前共四大陣營,53個身份。而天啓四騎士作爲特殊陣營便放在了特定的遊戲模式中。若玩家遊玩“經典模式”便沒有許多花裏胡哨的角色,也沒有抽象的魔法在到處疊BUFF。其餘模式則被官方分爲「德古拉宮殿(吸血鬼模式)」「流浪之魂」與「排位賽練習」。你可以在這嘗試與傳統桌面型狼人殺完全與衆不同的花樣玩法。
結語:迴歸社交本質的欺騙遊戲
相比側重於場景交互性《Among us》與《鵝鴨殺》,這兩者雖說核心也是注重於發言交流,相互勾心鬥角來決定遊戲勝負,但得以遊戲可以在討論環節之外的空間中自由地來與場景交互,殺人更配合你的技術、謹慎、以及與隊友的配合,以及在好人陣營中獲勝的辦法也不一定要將所有反派全部投票出去,當你在場景中把任務完成後,好人也會勝利。豐富的遊戲性使得整個“狼人殺”內核性質變得更加有娛樂性,也降低了一定的上手門檻。
但《塞勒姆鎮2》便不同,它狼人殺的迴歸到最爲傳統的桌遊本質。即便在二代玩家也可以即時交互,但它的殺人方式仍然還是通過鼠標點擊玩家名單,當擊殺成功後,天亮後這位玩家就直接暴斃在家門口,一具新鮮的屍體供在場所有玩家討論分析。
當你狡辯時你也沒法通過場景信息來說出你的不在場信息,你只能更依賴在場玩家之間的交流信息來隨機應變,通過自身的邏輯推理能力然後再經過你流利的口才來征服所有玩家,這些更側重推理、交流的桌面型“狼人殺”,門檻頗高,但比起傳統狼人殺,它身份更多,玩法花樣更多,更復雜——但同時,也更好玩。
相比更側重於PVP對抗但缺失了一定推理性的《冬日計劃》《Dread Hunger》。我個人更傾向於那種與朋友們一起坐在一張桌上,來共同分析交流,推理出隱藏這14個人之間的真兇。那種更側重於需要交流的“狼人殺”遊戲才能真正體現出社交感。恰好在《塞勒姆鎮2》中我體會到了更有趣、身份牌更豐富、更硬核、更爲奇幻的社交欺騙遊戲。
雖說是個好遊戲,但由於遊戲過於冷門,製作組一直在更新優化內容但壓根沒有做多少宣發,使得在公開大廳壓根沒有幾個房間可供路人加入遊玩,包括現在仍沒有多少國人遊玩這款遊戲。
每天的公開大廳,要麼就只有一個房間,要麼就沒有人。
好在製作組提供了免費試玩Demo,即便是Demo你也可以與朋友共同遊玩。這時朋友的重要性也更加的能體現出來了——要是想在《塞勒姆鎮2》完整的開一把,你仍需要一支親友團,來共同支撐遊戲的最少遊玩人數。
#遊戲超能力##單機遊戲##pc遊戲##steam遊戲##遊戲推薦##狼人殺##社交遊戲##多人聚會遊戲##聯機遊戲#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