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知名coser Yasal和Nari與中國代理“十三月”終止合作的消息在cosplay圈和粉絲羣體中掀起波瀾。這一決定並非突然,背後有着複雜的前因後果,而這一事件也爲整個行業帶來諸多值得思考之處。
事情的導火索是在今年ChinaJoy期間。Yasal、Nari還有Siru原本滿懷期待地來到中國參加活動,卻在行程中狀況百出。本應是自由行與粉絲親密互動,展現自身魅力的時刻,Yasal卻被安排在休息室,甚至被迫提前離場,這讓翹首以盼的粉絲們大失所望,憤怒情緒瞬間點燃 。
而早在英雄聯盟生日會活動時,她們就遭遇了“低俗劇本”爭議。當時安排的活動內容設計低俗化,存在嚴重損害coser形象的風險,像安排她們參與一些明顯格調不高的劇本段子拍攝,在視頻中做一些尷尬、不符合她們形象的舉動 。當這些問題在網絡上發酵後,作爲中國代理的“十三月”,不僅沒有積極回應、妥善處理,反而選擇沉默,甚至刪除網友的評論,這無疑是火上澆油,讓事件進一步惡化,引發了網友們對“十三月”以及coser所屬公司RZCOS的大規模線上討伐 。
隨着輿論風暴愈演愈烈,8月4日凌晨,Yasal在B站發佈了澄清視頻,Nari、Siru一同出鏡。她們在視頻中努力挽回形象,強調B站賬號爲本人持有,地理位置顯示錯誤是因爲e - sim卡商的問題,RZCOS如同家人般支持她們,ChinaJoy相關工作人員也很友善,拍照是自願參與,同時對和粉絲互動不足表示歉意,承諾未來會優化安排 。但此時粉絲對官方聲明的不信任已經根深蒂固,彈幕裏滿是“代運營賬號”“劇本洗白”等質疑。
在整個事件中,“十三月”以及RZCOS的不專業盡顯。從活動安排來看,他們沒有充分預估好Yasal等人的人氣,在韓援口碑的巔峯期,卻做出一系列不合理的安排。前期沒有明確活動腳本的審覈流程,導致coser陷入形象危機。而在事件發生後,又將澄清壓力全部轉嫁給coser本人,這種“甩鍋”行爲不僅加劇了公衆對品牌的不信任,也讓Yasal和Nari面臨掉粉與潛在甲方避雷的雙重困境 。
對於Yasal和Nari來說,與“十三月”終止合作或許是及時止損。在經歷這次事件後,她們在選擇未來合作伙伴時必定會更加謹慎。而對於整個cosplay行業而言,這一事件也是一個警示。代理公司和經紀公司在運營過程中,必須重視對藝人形象的維護,合理安排活動,並且在出現問題時積極承擔責任,而不是逃避和推諉。只有這樣,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贏得口碑,實現coser與公司的雙贏,也才能推動整個行業健康、有序地發展 。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