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国内的很多沙文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都喜欢引用这句话,然而其最初的含义真是如同这些扩张狂热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在夸耀国土广阔吗?
![]()
这句话是出自《诗经》中的《 小雅 · 北山 》,全文如下: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我一步步登上高高的北山,一颗颗采撷着红红的枸杞。像我这样身强力壮的士子,每天起早拉晚忙得不停息。国君家的公事无尽又无休,最忧心无闲问候父母起居!
你看广褒无垠的普天之下,没有一处不是国君的封土;你看各处封土的天边尽头,没有一人不是国君的奴仆;可叹那大夫分配劳役不公,唯独让我为国事如此劳苦!
四匹雄壮的马儿奔走蹚蹚,我为国君公事不停地奔忙。国君忙不迭赞我宝刀未老,啧啧称赞我正当年富力强。我自我感觉也是膂力正壮,尽心尽力地奔波经营四方。
但我看到有的人静享安乐,有的人鞠躬尽瘁操劳国事;有的人安睡在床高卧不起,有的人奔波不停劳作不止;
有的人不闻不问百姓号叫,有的人勤政不息忧心烦恼;有的人早睡晚起高枕无忧,有的人忙于国事长期操劳;
有的人完全沉溺饮酒作乐,有的人谨小慎微不敢承担;有的人出来进去高谈阔论,有的人忙里忙外万事都干!
![]()
与很多沙文主义者臆断的不同,此诗并不是诗人夸耀王的土地广阔,而是诗人劳于王事而发出的不平之鸣,其主要内容是怨刺役使不均,“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是诗的主题所在。全诗六章,前三章每章六句,后三章每章四句,运用对比和排比手法批判了上层统治者的骄奢淫逸,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
即使单独看这句话,此句也是比喻最高统治者拥有独揽一切的权力,表现了封建宗法制下王权的至高无上和严格的等级划分,渲染天威浩荡;从作者所处的平民阶层的角度看,则表现出封建等级制度下为人奴隶的痛苦和不平。
![]()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最初所描述的是井田制下的土地“保有权”状态,因为在井田制下,所有人的土地都实际上是周王室的土地,诸侯们被分配的公田拥有的是“使用权”,所以必须为周王室履行义务。这一制度随着西周后期诸侯们自己圈占的不纳税的私田越来越多遭到破坏,最终鲁国率先开始税制改革,直接宣布无论私田还是公田都要纳税,变相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于是,在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后,为了维护封建君主专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又被儒生们强加了新的含义:一、中国的政治传统的“家天下”的传统,“天下是君王的家天下,国家为君王的私有财产”;二、中国的司法传统是不保护私人财产权的传统,臣民的财产都是国王的私产。这使得中国的君主总是能够无理由地没收臣民的家产。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本来是基层小官吏的倒苦水,之后被用于论证君主专制的合法性,再被沙文主义者用于宣传扩张借口等等这些宏观叙事,颇有一种“说尽天下太平事,不肯俯首看苍生”的黑色幽默。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