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國內的很多沙文主義者和民族主義者都喜歡引用這句話,然而其最初的含義真是如同這些擴張狂熱主義者所認爲的那樣是在誇耀國土廣闊嗎?
![]()
這句話是出自《詩經》中的《 小雅 · 北山 》,全文如下:
陟彼北山,言採其杞。偕偕士子,朝夕從事。王事靡盬,憂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鮮我方將。旅力方剛,經營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盡瘁事國;或息偃在牀,或不已於行。
或不知叫號,或慘慘劬勞;或棲遲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樂飲酒,或慘慘畏咎;或出入風議,或靡事不爲。
我一步步登上高高的北山,一顆顆採擷着紅紅的枸杞。像我這樣身強力壯的士子,每天起早拉晚忙得不停息。國君家的公事無盡又無休,最憂心無閒問候父母起居!
你看廣褒無垠的普天之下,沒有一處不是國君的封土;你看各處封土的天邊盡頭,沒有一人不是國君的奴僕;可嘆那大夫分配勞役不公,唯獨讓我爲國事如此勞苦!
四匹雄壯的馬兒奔走蹚蹚,我爲國君公事不停地奔忙。國君忙不迭讚我寶刀未老,嘖嘖稱讚我正當年富力強。我自我感覺也是膂力正壯,盡心盡力地奔波經營四方。
但我看到有的人靜享安樂,有的人鞠躬盡瘁操勞國事;有的人安睡在牀高臥不起,有的人奔波不停勞作不止;
有的人不聞不問百姓號叫,有的人勤政不息憂心煩惱;有的人早睡晚起高枕無憂,有的人忙於國事長期操勞;
有的人完全沉溺飲酒作樂,有的人謹小慎微不敢承擔;有的人出來進去高談闊論,有的人忙裏忙外萬事都幹!
![]()
與很多沙文主義者臆斷的不同,此詩並不是詩人誇耀王的土地廣闊,而是詩人勞於王事而發出的不平之鳴,其主要內容是怨刺役使不均,“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是詩的主題所在。全詩六章,前三章每章六句,後三章每章四句,運用對比和排比手法批判了上層統治者的驕奢淫逸,給人以強烈的震撼力。
即使單獨看這句話,此句也是比喻最高統治者擁有獨攬一切的權力,表現了封建宗法制下王權的至高無上和嚴格的等級劃分,渲染天威浩蕩;從作者所處的平民階層的角度看,則表現出封建等級制度下爲人奴隸的痛苦和不平。
![]()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最初所描述的是井田制下的土地“保有權”狀態,因爲在井田制下,所有人的土地都實際上是周王室的土地,諸侯們被分配的公田擁有的是“使用權”,所以必須爲周王室履行義務。這一制度隨着西周後期諸侯們自己圈佔的不納稅的私田越來越多遭到破壞,最終魯國率先開始稅制改革,直接宣佈無論私田還是公田都要納稅,變相承認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於是,在封建土地私有制確立後,爲了維護封建君主專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又被儒生們強加了新的含義:一、中國的政治傳統的“家天下”的傳統,“天下是君王的家天下,國家爲君王的私有財產”;二、中國的司法傳統是不保護私人財產權的傳統,臣民的財產都是國王的私產。這使得中國的君主總是能夠無理由地沒收臣民的家產。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本來是基層小官吏的倒苦水,之後被用於論證君主專制的合法性,再被沙文主義者用於宣傳擴張藉口等等這些宏觀敘事,頗有一種“說盡天下太平事,不肯俯首看蒼生”的黑色幽默。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