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国知名coser Yasal和Nari与中国代理“十三月”终止合作的消息在cosplay圈和粉丝群体中掀起波澜。这一决定并非突然,背后有着复杂的前因后果,而这一事件也为整个行业带来诸多值得思考之处。
事情的导火索是在今年ChinaJoy期间。Yasal、Nari还有Siru原本满怀期待地来到中国参加活动,却在行程中状况百出。本应是自由行与粉丝亲密互动,展现自身魅力的时刻,Yasal却被安排在休息室,甚至被迫提前离场,这让翘首以盼的粉丝们大失所望,愤怒情绪瞬间点燃 。
而早在英雄联盟生日会活动时,她们就遭遇了“低俗剧本”争议。当时安排的活动内容设计低俗化,存在严重损害coser形象的风险,像安排她们参与一些明显格调不高的剧本段子拍摄,在视频中做一些尴尬、不符合她们形象的举动 。当这些问题在网络上发酵后,作为中国代理的“十三月”,不仅没有积极回应、妥善处理,反而选择沉默,甚至删除网友的评论,这无疑是火上浇油,让事件进一步恶化,引发了网友们对“十三月”以及coser所属公司RZCOS的大规模线上讨伐 。
随着舆论风暴愈演愈烈,8月4日凌晨,Yasal在B站发布了澄清视频,Nari、Siru一同出镜。她们在视频中努力挽回形象,强调B站账号为本人持有,地理位置显示错误是因为e - sim卡商的问题,RZCOS如同家人般支持她们,ChinaJoy相关工作人员也很友善,拍照是自愿参与,同时对和粉丝互动不足表示歉意,承诺未来会优化安排 。但此时粉丝对官方声明的不信任已经根深蒂固,弹幕里满是“代运营账号”“剧本洗白”等质疑。
在整个事件中,“十三月”以及RZCOS的不专业尽显。从活动安排来看,他们没有充分预估好Yasal等人的人气,在韩援口碑的巅峰期,却做出一系列不合理的安排。前期没有明确活动脚本的审核流程,导致coser陷入形象危机。而在事件发生后,又将澄清压力全部转嫁给coser本人,这种“甩锅”行为不仅加剧了公众对品牌的不信任,也让Yasal和Nari面临掉粉与潜在甲方避雷的双重困境 。
对于Yasal和Nari来说,与“十三月”终止合作或许是及时止损。在经历这次事件后,她们在选择未来合作伙伴时必定会更加谨慎。而对于整个cosplay行业而言,这一事件也是一个警示。代理公司和经纪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必须重视对艺人形象的维护,合理安排活动,并且在出现问题时积极承担责任,而不是逃避和推诿。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赢得口碑,实现coser与公司的双赢,也才能推动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