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6试炼场火了,那更有趣的《终极角逐》国服能活出下一世吗?

搜打撤可能是版本答案,但大逃杀依旧没有过时。

《三角洲行动》国服日活超3000w后开始作妖,而Steam同时在线75w的《战地6》已经开起了年度FPS的香槟。

除了回归的兵种系统,进一步拔高的工业制作水准,更出色的步战体验带来的沉浸战场氛围塑造之外。

《战地6》的成功离不开随着第一赛季推出的免费大逃杀:禁区冲突。

作为免费玩法,禁区冲突拥有三个独立的模式:

试炼场、双人大逃杀、四人大逃杀。

如果你在本体的突破坐大牢,或是在阴间大逃杀中对着突击兵的梯子和榴弹苦笑,那么不妨来试试《战地6》最阳间的模式:试炼场。

开局32人,八支四人小队,通过八进六→六进四→四进二→决胜局的四回合对局完成一局比赛。

比赛采用积分制,在每个对局中都会发布一个随机任务,完成任务、击杀敌人、救助队友都能够获得积分。

队伍排名通过积分决定,任务积分占据主要积分权重。

这套积分淘汰制决定队伍名次的任务驱动大逃杀玩法,听起来是否有些眼熟?

毕竟他们出自同一个制作组之手:DICE

如果将时间倒回2023年,有一群DICE老兵离开了EA,制作了一款名为《The Finals》的游戏,仅用两周玩家数量便突破千万,后续峰值在线人数达到24w。

遗憾的是,仅在发售后次月在线人数便随之腰斩,连续数月持续下滑,随后消失在大众玩家的视野之中。

这源于对反作弊的不重视与开服时的运营事故造成的玩家流失,游戏内容本质上依旧十分有趣。

如今《The Finals》以《终极角逐》的名称重头再来,在二测开放时我曾简单体验了一番, 最令人安心的便是网络环境十分畅通,虽然是测试阶段但腾讯的ACE反作弊系统加持下,想必“天才少年们”或许能够收敛一些。

在二测表现出色,公测定档11月18日稳步前进后,曾遗憾落幕的他,能否在腾讯手中能否重回巅峰呢?

所以,《终极角逐》在当年如何一飞冲天?

当时的《The Finals》制作者们另起炉灶后,从最了解寒霜引擎的使用者变成了UE5引擎的顶尖艺术家,在游戏内打造了当时最强的场景破坏。

上天入地、飞檐走壁、破墙拆屋、空间穿梭。

《The Finals》与传统大逃杀有着截然相反的玩法差异,团队融汇了艺术总监Rob开发《镜之边缘》的经验。

用多样化的道具以及异想天开的角色技能,在游戏中实现了“立体机动”、“拆迁队“、”次元小偷”等多样化的丰富战术作战游戏体验。

搞这么大阵仗的目的则是:抢钱!提现!

击杀敌人能够爆金币,开保险柜能够取出钱箱,将钱箱放入柜子提现就能获得金钱!

队伍的排名通过对局结束前,各个队伍的金钱大小决定。

游戏的主要流程是前往金库→抢到钱箱→前往提现点→保护钱箱保证他完成提现

只要拿到了钱箱开始提现,在这个过程中持有钱箱的玩家将被全图公示,成为众矢之的!

《终极角逐》的本质,便围绕着钱箱和复杂场景进行对战的...“QQ抢钱”!

要看守提款机可不容易,《终极角逐》中一场对局有四支队伍,每支小队三人。

成为了地图上的众矢之的,可不是《堡垒之夜》中搭好高台开始稳守,三角洲往地上一趴架好枪准备修脚那么简单。

原因在于:《终极角逐》有着超高烈度的场景破坏,缩在墙角?那我把房子炸了不就得了!

在《终极角逐》的对局中,和和美美的跑楼梯上楼大约只会在新手期出现,熟练之后的对局天塌地陷才是常态。

甚至你还能专炸承重墙↑土木专业再创辉煌。

比较可惜的是在二测期间用燃气瓶互射的“核爆模式”在公测并未开放,漫天飞舞的爆炸烟尘弥漫战场,建筑碎裂,被炸飞的敌人化作金钱叮叮当当落了一地,十分解压!

如果说场景破坏是特色,那么相较于其他大逃杀作品更为强调的“团队合作”,则是《终极角逐》后续长线游玩的核心乐趣。

用体型划分职业,这对吗

《终极角逐》中并不像《APEX》一样,能够选取英雄,或是和《PUBG》一般一视同仁。

他采用了一套换了个说法的角色职能划分设定——体型

如果你是《战地》的老玩家就能反应过来,这不兵种吗?

轻巧、中等、壮硕,分别代表了三种职业风格。

十分显著的区别就是:生命值的高低。

150→250→350,在《终极角逐》的长TTK对枪环境中,胖子的坦度和压迫力可想而知!

除了生命值上的区别,在可选用的武器、技能、道具上,三种体型也有着各自的风格倾向

轻巧体型更为灵活,隐身、沉默、连续冲刺,甚至还能用抓钩在建筑物之间飞跃飘荡。

武器则以轻型武器为主,能频繁骚扰敌方、背刺、拉扯,但推荐使用喷子玩近战。

中等体型相对中庸且全能:治疗、穿墙、摆放炮塔,甚至能够装备除颤器让离场队友快速返场!

武器以中型突击步枪和霰弹枪为主,擅长复杂场景的作战。

壮硕体型则是十分具有压迫感的重坦!撞烂墙壁、开启护盾路霸抓钩扯过来顷刻炼化!

武器以重型、近战为主,挥舞着长矛奔向你的大胖着实让矮子绝望。

由三种体型多种排列组合构成的三人小队,能够形成一套套极为互补的作战体系。

比如携带除颤器+治疗射线的两个中等+一个壮硕的胖子组成的横冲直撞体系。

我们《终极角逐》也有自己的天使!

以此为特点所进行的风格化配队,成就了《终极角逐》的多样化战术选择。

但最关键的一点则是:沟通!

三名角色各有缺陷,如何在对局中扬长避短,是致胜的量方。

千万记得——先拉队友!

被无数人效仿的演出,成为了独有的艺术特色

《终极角逐》充满了小圈子作品的特色,使得他可能会不火,但一定不会凉。

相比特色鲜明的场景破坏与按照体型进行的职业画风,《终极角逐》第一眼让人记住的可能是他的独具特色美术风格。

一套模型服装+搞怪热舞的播放量,比游戏内容的传播速度要快上不知道多少倍。

《终极角逐》便是这样一款气质独特的游戏,以未来虚拟竞技真人秀为包装,呈现出一种时髦且搞怪,端的起来放的下去的多生态兼容美术风格。

表面上颇具仪式感的入场与颁奖环节,我想每位玩家初次观看时要么张口哇塞,要么瞳孔地震。

——这取决于展示页面的服装是否猎奇。

腾讯代理后的《终极角逐》也进行了国服特色的内容本地化:

背景声终于响起的中文解说(因为是真人秀),不用再猜英文叽里咕噜在说什么了,变相增加了沉浸感。

特色的开服活动,完成后能获得美团骑手装扮。

原本在二测时需要购买的“城市骑手”三件套现在直接送了其中一家的。

其他皮肤也制作精良,但向着抽象的方向大步狂奔。

基于虚幻五引擎的优势,在细节的呈现上十分的贴近于现实。

更出色的骨骼绑定,更高规格的建模,以及源于各类梗元素的舞蹈音乐,都让这款“电子真人秀”呈现的颇有乐子。

更关键的一点大约是——《终极角逐》支持服饰的拆分,所以能打造出十分“惊人”的效果。

那么腾讯代理,是大坑还是救赎?

FPS是所有游戏中卷的最厉害的游戏类型,想要在竞品中脱颖而出,需要的是技术革新或是玩法迭代带来的“惊喜”,而巅峰之后的守江山环节所需要的则是丰富的长线运营经验与经得起考验的质量。

《终极角逐》想要活出新的一世,误区是搞电竞,生路大约在娱乐化。在腾讯手中,他并没有去争大哥的能力,却因其独特的玩法与气质拥有着一批拥趸。

腾讯代理后:出色的网络环境、更优越的反作弊水准,源于社交的宣发扩散与更泛娱乐化的内容改造,大约是《终极角逐》的后续出路。

想要重回巅峰,依靠腾讯社群的庞大用户基数并不是梦想,而如何更深入浅出的将游戏改造的简单有趣,则是制作组后续要着重考量的方向。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