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褒贬不一到96%好评,这款“国产年度最具诚意游戏”做对哪些?

今天想给大家讲一个有关「诚意」的故事。

4月份的时候,因为被「女鬼+麻将」的噱头所吸引,我本身又是小丑牌爱好者,所以对这款叫做《我在地府打麻将》的游戏DEMO做了先行评测:在线等,陪女鬼打麻将是种什么体验?小丑牌like又整花活辣!

本来我以为大家都是冲着下面这样的女鬼来着:

哪想到后来大伙的关注重点都不在这些瑟气又喜感的烧鸡身上,而是「雌小鬼」到底有没有OO……

(泻药,俺也不知道中间是啥,一头雾水.jpg)

但即便有各种各样的噱头,“打铁仍需自身硬”始终是硬道理。

游戏的最初版本其实相当不友好,记得当时还是褒贬不一开局——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细节上的瑕疵缺陷一环连着一环,没办法给玩家提供足够多的正反馈。

我当时测试完以后甚至打算愤然写封长信给制作组“怎么样做好小丑牌like”,虽然因为一些原因搁置了(滑稽)。好在瑟瑟是第一生产力,DEMO上线后粉丝群迅速爆满,在各路有识之士的热情反馈之下,制作组不断打磨调教,仅仅用时三个月就从推出正式版,并且收获了95%的好评率。

(这款游戏还是由《山河旅探》的制作组奥秘之家发行,没想到吧)

而我先前所感受到的那些痛苦面具,在一次次更新中早已不复存在——如今的《我地麻》,已经可以挺直摇杆说自己做到了小丑牌like的前列。

逆袭来的太迅速,我只能对制作组超高的行动力表示敬意。

由褒贬不一到玩家一致好评,这一切的背后,其实绕不过「诚意」二字。

玩家要啥就给啥,「诚意」是最好的炼金石

从制作组以「女鬼」为噱头的立项来看,这必然是一款迎合大众的游戏——首先搞点擦边瑟瑟,然后才是打麻将。

透明黑丝什么的最爱了

就像《剑星》即便在探索体验上令人发指,但依旧可以通过师姐的大长腿以及变装暖暖让玩家不由自主地点头一样,这类直击玩家XP的游戏都把端正的态度写在脸上:我就是为了取悦玩家而来的,谁交钱谁是爸爸!

所以说制作组能够逐条吸收玩家的反馈,也就不那么奇怪了——但拥有足够的技术力将所有的反馈全部修正,这还是要点技术活的,毕竟现阶段的《我地麻》雀食能称得上「惊艳」。

初期关卡中敌人数值太高、挫败感太强?现在新增入门级难度0,并在前两个进阶附送「分数锁」,直接将敌人数值固定到宝宝巴士水平,玩家可以慢悠悠地通过低进阶熟悉游戏。

针对麻将规则过于复杂、萌新一头雾水的问题,教学关不断被优化,现在可以说是奶奶级引导:从单一的教学关进阶到完整的第一幕,真·手把手教学了!

碰到一些针对自己牌组的BOSS太恶心?听牌了但是胡不到?不用慌,开局自带「更换BOSS」以及「保证胡牌」两件套(每局生效一次)。

以及充满「魑魅魍魉」风格的鬼怪演出,不过给我的感觉却是满满的克苏鲁味道orz

还有很多小细节优化,比如听牌提示、倍速更改、灵俑仓库管理……总之,玩家所能想到的意见基本上都被修改完毕,如此努力的制作组我已经要落泪了。

当然,他们也不是只顾否定自己、全盘按照玩家反馈修改,毫无主观意见。一些能引起社区MEME的BUG同样得到保留——比如下面的这个吊死鬼(所以是为了让大伙欣赏狱卒?)。

前面讲过的雌小鬼秦广王到底是OO还是XX我们再看亿遍:

甚至包括定价,它们也在玩家粉丝群里进行了调研,最后决定将价格从66元下调到58元。

对此我只能说,努力是有回报的,95%的好评率便是玩家与其心意相通的最好印证。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痛点全部解决的小丑牌like

虽然说有啥改啥确实让人刮目相看,不过也是因为游戏有着一个很好的底子,只需要更改数值就能逆转乾坤——而《我地麻》最核心的依仗之一,便是游戏五花八门的角色:这些或可爱或性感的女鬼可不只是花瓶,每个角色都代表着一种流派玩法!而目前版本,足足有二!十!一!种!之!多!

我曾经写过一篇有关《小丑牌》优缺点的分析,私以为它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高注解法太少,从策略游戏变成运气游戏。高能玩家聚集地 - 小黑盒

而《我地麻》的这“21般女鬼”,显然就是为了策略肉鸽的「多解」而设计。

比如说这位巨R大姐姐钟馗比较擅长玩字牌~

白毛马面则是七对高手:

还有僵尸四人组,吃碰万毒各有各的手艺,但是都同样强大——很显然角色的梯度解锁也经过精心设计,早期解锁的角色都简单易上手,即便你是对麻将一无所知的萌新,只需要盯紧「全鸣(吃/碰/杠)」「清/字一色」「七对」等几个强力番种就能爽杀低进阶了。

而等到后期对麻将规则熟悉之后,制作组又准备好了一大堆新花样在等着你:看到这些花里胡哨的古役了吗?去追逐雀神的宝藏吧,少年!

不过这些想法固然很美好,但做好平衡并不容易——如何让那些边缘角色不成为花瓶呢?《我地麻》走出了一招妙手:让每个角色都能爽杀不就行了!

这其实也是俺一直以来对肉鸽游戏乃至所有游戏“致胜秘诀”的理解:与其追求难度曲线导致翻车,不如宝宝巴士让玩家爽杀!可以没有深度,但一定不能犯错。看到Steam评论区这位老哥对本作的评价,真个儿是说在了我的心坎上。

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玩家后期的强度,不但有各种各样的局外天赋带来极致增益或者是粗暴的数值加成,玩家还可以对角色培养升级,让她的技能愈发强力。

针对「我解锁越多反而越弱」的后期困境,则是提供了传统肉鸽游戏里偶尔会见到的「封禁」功能加以弥补——这点在小丑牌like里并不多见,一切都要以爽为主!

我尤其喜爱本作的「灵俑仓库」设计,这让小丑牌里的「成长VS后期」的抉择有了更多操作空间,比方说下面这个倍乘灵俑明显要到后期发力,但如果前期就带上强度就会稍显不够,还减弱了经济类灵俑的登场频率——而「仓库」就很好地规避了这点,在前期用前期道具,把后期道具提前储存起来,肉鸽不是本该如此吗!

还是那句话,你真的可以在这里打麻将!

既然是站在小丑牌的肩膀上,那难免会看到不少前者的影子。本作基本的闯关思路跟《小丑牌》保持一致,仍旧是「底分X番数X倍率」的通用公式——而有些不同的是,底分以及番数都能够通过「麻将」番型本身来获得,玩家完全可以简单粗暴地寻找倍率跟倍乘。

而在各种角色技能、遗物道具加持之下,凑出这些高阶番型也比较轻松,《雀魂》里打不出的大牌在这里一次性发给你了。

《我地麻》之所以能够在角色差异化的基础上、让玩家追逐理想的番型,这显然离不开游戏的底层机制:接近真实的对局体验。

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它绝对是市面上目前将肉鸽跟麻将玩法融合最舒适的一款作品——因为你真的可以感受到「打麻将」的乐趣,而不是单纯的小丑牌like。

你不仅能够体验一把正儿八经的国粹——相比较《青天井》的日式麻将玩法,《我地麻》基底是川麻的「血战到底」规则:可以多次胡牌,并且胡牌大的才能赢而不是先胡的赢;不过丢掉了「缺一门」的限制,让游戏体验更加爽快,在地府里感受真正的“血战到底”。

并且你将会经历完整的麻将对局,只不过是1V1版本!这个体验倒是有点像最近的一款「1V1德扑」《深渊绝赌》,但并没有那款游戏里沟槽的“弃牌惩罚”机制让玩法完全变味,相反,它把麻将的核心体验进一步强化:既然都是为了胡牌来,那就加快游戏节奏!

因为从四人桌变成了真人PK,所以每轮玩家可以有四次摸牌机会,从手中替换掉不要的牌,大大加快做牌速度。通过遗物、灵俑,你可以提高摸牌次数、和牌上限,构造出一个美好明天,感受数值膨胀的快乐。

又因为没有其他玩家存在,所以基本上不会有弃和,只要你光速听牌、听牌面足够多就有机会获取更高的分数,甚至让对方和不出来,你独赢也是有可能滴,这就回到传统麻将「点数与速度」的平衡上了。

总之,我前不久才在《青天井》中感受到的欣喜如今在《我地麻》中彻底变成了惊艳:这绝对是一款将麻将进攻性与肉鸽策略性结合最好的麻将+小丑牌like,彻底把这个概念盘活了。当然如果你是日麻的防守型代表,那我只能说赶紧滚出克,真男人的牌桌上不欢迎乌龟!

以真心换真心,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我地麻》在游戏内已经做得很棒,但游戏外的一切更让我动容。

文章开头聊过的「玩家让改啥就改啥」就不多说了,潜伏进官方粉丝群以后就每天被官方不停歇的制作人直播通知以及更新通告刷屏了……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本作由曾经打造过《山河旅探》这样口碑、商业双重成功年度佳作的奥秘之家团队担纲发行,难怪能展现如此高的亲和力——虽然B站上宣发没啥水花,但我们能看见官号在小黑盒上地用心宣传:

不仅尽心尽力地回答玩家疑问,游戏数据百科也是早早为玩家准备好。

正是这种「以真心换真心」的满腔诚意,才有了《我地麻》从褒贬不一开局到95%好评的绝地翻盘。

「国产年度最具诚意游戏」,《我在地府打麻将》配得上这句话。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