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女神異聞錄》系列中的人格面具往往多以各種神話傳說、都市奇聞裏的角色爲原型,那麼本系列就來對其作一個分類盤點~
本期要盤點的是“基督教”&“猶太教”體系中的“天使”裏有名有姓的人格面具~
上一期在這裏:人格面具大盤點!之天使篇(上)
加百列
加百列意爲 “上帝的力量”,是大天使長之一,以傳遞關鍵啓示著稱,橫跨猶太教、基督教與***教典籍。
在《但以理書》中,他爲但以理解讀 “七十個七” 的預言,揭開歷史的神聖藍圖;基督教中,他是 “報喜天使”——《路加福音》記載,他向馬利亞宣告 “你將懷孕生子”,向撒迦利亞預告施洗約翰的誕生,成爲連接天國與塵世的關鍵中介。
《聖訓》記載他 “以人形顯現,教授先知誦讀經文”,其形象與 “天啓” 直接綁定。猶太教僞經《以諾書》中,他還負責監管 “墮落天使的刑罰”,將反叛天使囚禁於黑暗深淵。
藝術表現上,加百列常持百合花(象徵純潔)或卷軸(代表啓示),如佛羅倫薩烏菲茲美術館的《天使報喜》中,他以輕盈姿態傳達神聖訊息。
神學層面,他象徵 “神聖的溝通”,其事蹟揭示 “無限如何屈尊與有限對話”,成爲信仰中 “啓示可能性” 的具象化。
米迦勒
米迦勒是猶太教、基督教與***教共同尊奉的大天使,希伯來語意爲 “誰像上帝”,象徵對神聖權威的絕對捍衛。
在《但以理書》中,他是 “以色列的守護天使”,與波斯國的守護天使爭戰,確保上帝對選民的應許;《啓示錄》更將其描繪爲 “率領天軍與巨龍(撒旦)爭戰” 的領袖,以火焰劍斬斷邪惡,最終將撒旦拋入無底坑。
藝術形象中,米迦勒常以身披金甲、手持長矛的戰士姿態出現,如拉斐爾的《聖米迦勒戰勝魔鬼》便凸顯其 “除惡者” 的特質。
在神學象徵中,他代表 “神聖的正義與守護”,信徒遇困境時會祈求其力量,而天主教將 9 月 29 日定爲 “米迦勒節”,紀念其 “戰勝黑暗” 的寓意。
烏列爾
烏列爾意爲 “神的火焰”,是猶太教與東正教中的重要天使,以智慧與啓示著稱,卻因天主教剔除其名而較少爲西方熟知。在《以諾書》中,他是向以諾揭示 “天體運行、洪水將至” 的天使,將神聖知識(如幾何學、天文學)傳授給人類,被稱爲 “啓蒙者”。
東正教與科普特教會尊其爲四大天使長之一,負責 “焚燒邪惡”—— 傳說他曾以火焰淨化所多瑪城的罪惡,在《塔木德》中,他是 “死亡天使的導師”,同時守護悔改者的靈魂。其形象常與火焰、書卷相關,如埃塞俄比亞宗教藝術中,他手持燃燒的書卷,象徵 “智慧如火焰般燒盡愚昧”。
在神祕主義傳統中,烏列爾是 “神的戰車” 的守護者,修行者需通過他的引導才能進入神聖異象。與加百列的 “溫柔啓示” 不同,他的智慧帶着 “審判的鋒芒”,正如《巴錄書》所言:“烏列爾的眼睛能看見一切隱祕,他的火焰能燒盡一切謊言。” 這種 “嚴厲的慈悲” 使其成爲 “神聖智慧雙面性” 的獨特象徵。
拉斐爾
拉斐爾意爲 “神的治癒”,是猶太教、基督教與***教中的 “療愈天使”,其事蹟集中於僞經《多比傳》:他化名爲 “阿茲里爾”,陪伴多比雅遠行,治癒其父親多比的眼疾,並以魚膽擊退附在莎拉身上的惡魔阿斯摩太,最終促成多比雅與莎拉的婚姻,展現 “身體與靈魂的雙重治癒”。
在基督教中,拉斐爾被列爲四大天使長之一,象徵 “神聖的憐憫”,與米迦勒(正義)、加百列(啓示)、烏列爾(智慧)並稱。
其形象常爲手持藥罐或蛇杖(醫學象徵),如文藝復興壁畫中,他總是以溫柔的青年姿態出現,與病人或旅人相伴。
聖德芬
聖德芬是猶太教與基督教神祕主義中的 “祈禱天使”,希伯來語意爲 “與神同行者”,傳說他是以諾之子、諾亞的祖父瑪土撒拉的天使化身 —— 瑪土撒拉死後靈魂昇華,成爲與梅特塔隆對應的 “下界天使長”,負責收集人類的祈禱,轉化爲神聖能量。
在《佐哈爾》中,聖德芬的身軀極爲龐大,“站立時頭頂觸及上帝寶座,腳踩大地”,他將凡人的禱告編織成 “光之衣袍”,呈獻給上帝,同時將神聖的回應轉化爲人類可理解的形式。與梅特塔隆的 “威嚴” 不同,他以 “溫柔” 著稱,尤其關注弱者的祈求。
基督教神祕主義典籍《希克瑪爾之書》將其列爲 “吟唱天使”,稱他率領天使合唱團,以人類的祈禱爲歌詞讚美上帝。其形象常爲身披亞麻長袍、手持祈禱書的巨人,腳下環繞無數細線(象徵不同人的禱告)。
梅特塔隆
梅特塔隆是猶太教卡巴拉神祕主義中的核心天使,被稱爲 “小耶和華” 或 “神的代理人”,其起源與凡人以諾緊密相連 —— 據《以諾書》記載,以諾被上帝提升爲天使,轉化爲火焰之身的梅特塔隆,成爲天界與塵世的中介。
在《佐哈爾》中,他是 “神聖王座的記錄者”,手持記載萬物命運的書卷,七重冠冕象徵對七重天的統治。
與其他天使不同,梅特塔隆保留着 “人性痕跡”—— 傳說他仍會爲以色列人求情,在審判日爲義人辯護。
其形象在神祕主義藝術中極爲壯麗:周身環繞萬道光芒,每道光芒都刻有上帝的聖名,腳下踏着由火焰與藍寶石構成的車輦。
路西法/路西菲爾
路西法源自拉丁語 “Lucifer”(意爲“光明使者”),本是晨星(金星)的人格化,後在基督教傳統中演變爲墮落天使的代表。
其原型可追溯至《以賽亞書》14:12 的隱喻:“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何竟從天墜落?”這一段被基督教神學解讀爲天使因驕傲反叛上帝的寓言。
路西法的故事經神學家整合後,形成如今的故事:路西法本是最美麗的熾天使“路西菲爾”,因渴望與上帝同等而率領三分之一天使叛亂,最終被米迦勒擊敗,墜入地獄併成爲“撒旦”的別稱。
但在猶太教中,“路西菲爾” 仍保留晨星本意,與墮落無關。
這個角色的張力在於:他既是 “光明的墮落” 象徵,也被解讀爲 “自由意志的代價”,其名本身的矛盾性(光明與黑暗),成爲文學與神學中探討 “惡之起源” 的永恆母題。
撒旦/撒旦耶爾
撒旦在猶太教中最初是 “試探者” 而非絕對邪惡 ——《約伯記》中,他是 “神的衆子” 之一,受上帝允許測試約伯的虔誠,希伯來語意爲 “對手” 或 “控告者”。
而 “撒旦耶爾” 是敘利亞語 “敵對者” 的變體,在僞經《禧年書》中成爲墮落天使的領袖,教唆人類背離上帝。
基督教將撒旦重構爲 “與神爲敵的終極邪惡”:《馬太福音》中他誘惑耶穌,《啓示錄》中他是 “古蛇” 與 “紅龍”,最終將在末日審判中被投入火湖。
文藝復興時期,撒旦的形象逐漸複雜化 —— 彌爾頓《失樂園》將其塑造爲 “反抗權威的悲劇英雄”。
那麼以上便是《女神異聞錄》系列中的“天使”系列人格面具盤點了~
系列往期:
收集資料、創作碼字不易,如果覺得寫的不錯或是有幫助的話,還希望各位不要吝惜點贊、充電、關注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