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暴雨中的一幕引發全網熱議:永康路咖啡店“三立方”門前排起蜿蜒30米的長隊,顧客冒雨撐傘、拖行李箱苦候兩小時,只爲體驗一杯售價26元的“零下80度dirty”咖啡。這款網紅產品日均銷量超500杯,節假日飆升至800杯,迫使店家三次升級製冷設備,從小冰箱擴容至工業級冷櫃。
該咖啡核心賣點在於實驗室級超低溫工藝:特製玻璃杯預冷至-86℃,倒入牛奶瞬間凝結雪白奶霜,再澆上滾燙濃縮咖啡,形成“冰火兩重天”的視覺奇觀。顧客需在40秒內飲用完畢,徒手觸杯可能凍傷,店員需全程佩戴厚手套操作。社交媒體上,“冒煙咖啡”的液氮效果一週內話題播放量破2億次,定製玻璃杯甚至被炒至30元一個,成爲年輕人朋友圈的“硬通貨”。醫學專家警告,超低溫飲品易刺激消化道致胃痙攣,已有消費者反映飲用後胃痛;觸碰杯壁凍傷案例頻發,網傳“急救指南”引發熱議。按上海平均時薪65元計算,排隊兩小時隱性成本達130元,遠超咖啡本身價格。網友調侃:“排隊兩小時,喝咖40秒,不如6元蜜雪冰城”。爆款背後,咖啡師日均製作333杯、時薪僅22元,高強度工作暴露人力壓榨問題,與同期MANNER咖啡衝突事件形成呼應。
這場暴雨中的長隊,折射出當代消費文化的雙重面相:年輕人追逐“社交貨幣”,甘爲朋友圈九宮格支付溢價;上海9000家咖啡館的內卷,更將咖啡異化爲都市生活儀式感的載體。當液氮的冷霧散去,真正值得回味的是舌尖的驚豔,還是朋友圈的點贊?答案或許藏在那句顧客自白:“暴雨中苦等兩小時,40秒喝完就扔——但定位永康路的朋友圈,值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