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走龍蛇書神話,《黑神話:悟空》的書法美學密碼!

《黑神話:悟空》作爲國產 3A 遊戲的佼佼者,在展現東方美學與文化特色方面堪稱典範,從遊戲的開篇到每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書法元素宛如一條無形的絲線,巧妙地編織進遊戲的每個角落,爲玩家呈現出一場別具一格的視覺與文化盛宴。

從2020年8月20日首支實機演示驚豔亮相,到2024年8月20日正式發售,《黑神話:悟空》歷經四年打磨。這期間,遊戲中的字體也如同取經之路般不斷蛻變與進化,從初綻光芒時的驚豔一瞥,到正式登場時的成熟厚重,每一筆每一劃的更替,都見證着這款遊戲對東方美學與文化細節的極致追求。

接下來,就讓我們從書法的視角,深入剖析《黑神話:悟空》中書法文化的獨特韻味。

一、2020年初版實機PV

來到夢開始的地方,遊戲科學發佈的首支實機演示。彼時的畫面以震撼的東方美學驚豔衆人,磅礴的西遊場景與天命人颯爽的戰鬥姿態令人心馳神往;然而,在那些宏大敘事的縫隙間,細節的貧瘠亦如未被打磨的璞玉。

遊戲角色對話使用了簡單黑體字。

任政字庫

老猴子旁白使用行楷,BOSS靈虛子登場介紹使用了任政行楷,出自任政字庫。

任政(1916-1999),字蘭齋,浙江黃岩人。

任政生前爲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書協常務理事、上海外國語學院藝術顧問、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藝術顧問。出版及已發表的有《楷書基本點畫筆法》、《隸書寫法指南》、《唐人絕句選鈔》、《蘭齋唐詩宋詞行書帖》等十餘種。

任政曾爲淮海戰役紀念碑書寫碑文,爲周恩來紀念館題字。1977年,上海字模廠邀請上海許多知名書法家各寫了代表自己風格的行楷字樣,任政行楷被廠方選中。他花費兩年時間,完成近七千個通用印刷字表的行楷字模體。這套任政行楷字模被全國的報刊書籍廣泛使用,還作爲“書寫標準模本”進入了電腦漢字行楷常用字庫。

整個PV最爆炸的部分便是玩家熟知的定海神針鐵“如意金箍棒”以及大聖出場這一段。

龍王道:“那是大禹治水之時,定江海淺深的一個定子,是一塊神鐵,能中何用?”

對於這件歷史悠久,又兼具丈量工具的法寶來說,採用篆書作爲其上的銘文再合適不過了,這種字體筆畫遒勁圓轉、靈活多姿,結構精巧且具裝飾性與高古典雅氣質,與商周以來兵器銘刻傳統相契合。

縱觀整支 PV 的字體運用,呈現出明顯的單薄感與程式化傾向。以基礎字體爲主導,從場景題字到角色銘牌始終停留在不一致的簡易風格,顯得過於寡淡粗疏。

二、2022年PV“戒網”

此PV裏的字幕大多以米芾、王鐸爲主基調,偶爾有些趙孟頫和趙之謙,這裏拿出的“山海半生漂泊”五個字中就有三個出自名家之手。

山海半生漂泊

"海"字出自米芾行書《多景樓詩帖》,共書四十一行。

《多景樓詩》中字與字之間的連帶,法度中逆入起筆往往是上一筆畫的繼續,回鋒收筆往往是下一筆畫的開始,使得筆勢細挺勁健,節奏分明,空間關係豐富。

書寫時注重起筆和收筆,提按頓挫,迴環往復,具備嚴格的法度,在筆勢方面,書寫時多爲按筆,用力沉穩,線條渾厚,運筆有力,每個字都開張,體現出奔放的運動感。

《多景樓詩帖》

米芾

米芾(1051-1107),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祖籍太原,遷居襄陽。天資高邁、人物蕭散,好潔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號米顛。書畫自成一家。能畫枯木竹石,時出新意,又能畫山水,創爲水墨雲山墨戲,煙雲掩映,平淡天真。

善詩,工書法,精鑑別。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

"半"字出自趙孟頫《行書十札卷》,信手寫來隨意自然,流露出作者真實的性情意趣和深厚的藝術修養。書中真草間行,運筆婉轉停勻,字形遒麗妍潤,取勢正中寓變,既見圓融如意的成熟技法,又具美妙多姿的書卷意趣,富有溫雅清朗的審美意蘊。

《行書十札卷》

"泊"字出自王鐸《晚歸東園》,反映了他晚年書法風格的變化。這個時期的王鐸,書法風格從之前的飛騰跳躑、狂野自如轉向了更爲成熟老辣、出神入化,筆法更加放肆但不失法度,體現了他對傳統書法的深刻理解和自我突破。

儘管他晚年的生活充滿困頓,但書法成爲了他表達自我、排遣憂鬱的重要方式。通過書法,他不僅展現了個人的藝術才華,也反映了那個動盪時代文人的複雜心境。

《晚歸東園》

王鐸

王鐸(1592—1652),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十樵、嵩樵,又號癡庵、癡仙道人,別署煙潭漁叟,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書畫家。他的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有“南董北王”之稱。王鐸的書法作品有《擬山園帖》和《琅華館帖》等,其繪畫作品有《雪景竹石圖》等。

三、2023年科隆遊戲展及820線下試玩會

23年的字體可謂是古韻十足,當時這個字體方案在中文互聯網上收穫了非常廣泛的討論,其中所有的字都出自現實中流傳下來的各種名家字帖。

紫雲山

“紫雲山”三字出自唐代著名書法家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圖冊》,碑文二十四行,行五十字。

筆畫兼具着剛強與溫婉,結體修長,中宮收緊,四邊開張,左斂右縱,化險爲夷。字形隨勢賦形,左右結構作相背之勢,上下結構上窄下寬,間架開闊穩定,氣象莊嚴。其布白勻整,字距、行距疏朗,爲九宮最準者,全碑血脈暢通,氣韻蕭然。因此《九成宮醴泉銘圖冊》一直以來被視爲唐代楷書的典範,被後世譽爲“天下第一楷書”或“天下第一正書”。

《九成宮醴泉銘圖冊》

《九成宮醴泉銘圖冊》

《九成宮醴泉銘圖冊》

臥虎寺

臥虎寺的“寺”字,出自《化度寺碑》, 鐫於唐貞觀五年(公元六三一年),李百藥撰文,歐陽詢楷書,共三十五行,每行三十三字。

用筆瘦勁剛猛,結體內斂修長,法度森嚴。此碑模勒之工,非後世所及,故稱楷法極則。

《化度寺碑》

歐陽詢

歐陽詢(557年一641年),漢族,唐朝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字信本,楷書四大家之一。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陽),祖籍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歐陽詢與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並稱初唐四大家。

代表作楷書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行書有《仲尼夢奠帖》、《行書千字文》。對書法有其獨到的見解,有書法論著《八訣》、《傳授訣》、《用筆論》、《三十六法》。所寫《化度寺邑禪師舍利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皇甫誕碑 》被稱爲“唐人楷書第一”。

挾魂崖

”崖“字出自歐陽詢《清遠道士詩》

百戲套裝

百戲套裝上的錢幣是開元通寶,字也是歐陽詢所寫。

開元通寶

一些妖怪出場時的名牌選字也大有講究。

虎先鋒

“先鋒”二字來源於歐陽詢《丘師墓誌》《皇甫誕碑》

《丘師墓誌》

《丘師墓誌》36行,行36字,共存字1219字。

墓誌的主人丘師,歷史記載中叫丘師利,是唐朝的開國元老。

書法結體平正中有欹側,筆畫靈動,刻工精準,保存了歐陽詢晚年楷書風貌。

《皇甫誕碑》

《皇甫誕碑》28行,行59字,全稱《隋柱國左光祿大夫宏議明公皇甫府君之碑》。

此碑書法用筆、結體及字形具有北齊風格,骨氣勁峭,法度嚴整。明王世貞說:“率更書《皇甫君碑》,比之諸碑尤爲險勁。是伊家蘭臺發源,然蘭臺《道因碑》,筆筆帶批(隸法),得之家學也。”

三個字沒有全部使用歐體,是因爲當時“虎”字應避諱唐高祖李淵爺爺李虎的名諱,當時歐陽詢壓根沒有寫過“虎”字,故特別選用了顏真卿《清遠道士詩》進行集字。所以“虎先鋒”三字成了顏歐合體。

《清遠道士詩》,爲35豎行,全文共281字。

此帖起筆藏鋒,重起重收,筆力沉着痛快,撇捺舒展,用筆外拓,豎鉤往左下衄挫,但又不失圓潤,再以中鋒順勢挑出筆鋒,勁健爽利、飽滿自然,節奏感、立體感十足。

《清遠道士詩》

顏真卿

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唐朝名臣、書法家,祕書監顏師古五世從孫 、司徒顏杲卿從弟。

顏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其筆法。其正楷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創“顏體”楷書,對後世影響很大。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爲“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被稱爲“顏筋柳骨”。又善詩文,有《韻海鏡源》、《禮樂集》、《吳興集》、《廬陵集》、《臨川集》,均佚。宋人輯有《顏魯公集》。

毒敵大王

”毒“字取自歐陽通《道因法師碑》

《道因法師碑》

”敵“”大“”王“三字均取自歐陽通《王女節墓誌》,文字共有23行,約506字。

此作切筆而入,行筆紮實有力,長橫越行越重,收筆時頓筆回彈而出,尖入鈍出、提按分明。筆畫主次分明,橫長豎短,豎畫短小精悍,首尾凝重。撇畫、捺畫筆勢舒展,向左右外拓,勾挑含蓄自然。轉折處方折、圓轉並用,既有頓挫剛健感,又有婉轉內斂之美,險絕奇宕,體現了“歐楷”的經典風貌。

《王女節墓誌》因其保存完好和藝術價值,被視爲“歐楷”晚期風格的代表作。

《王女節墓誌》

《王女節墓誌》

王女節墓誌

赤尻馬猴

“赤”“猴”二字來源於歐陽詢之子歐陽通楷書《道因法師碑》,34行,行73字,橫列正書7字。

書法筆力勁健,筆法險絕,得其家法,是歐陽通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明楊士奇稱其“書法出家學,矩矱森嚴,意度飄逸”。

《道因法師碑》

《道因法師碑》

歐陽通

歐陽通(625年—691年),字通師,潭州臨湘縣(今湖南長沙市)人。唐代宰相、書法家,太子率更令歐陽詢之子。

天授二年(691),爲酷吏來俊臣陷害處死。神龍元年,追復官爵;工於楷書,繼承父法,筆鋒險峻,父子合稱“大小歐陽”。傳世作品有《道因法師碑》《泉男生墓誌》等。

“馬”字則來源於其父歐陽詢《丘師墓誌》

《丘師墓誌》

靡道人

“靡”和“道”二字來源於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九成宮醴泉銘》

《九成宮醴泉銘》

小驪龍

”小“”龍“二字來源於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九成宮醴泉銘》

《九成宮醴泉銘》

石先鋒

”石“字來源於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九成宮醴泉銘》

得勝

對戰並擊殺對手後出現的“得勝”二字,源自趙孟頫《遠遊帖》《蜀山圖歌》

得勝

《遠遊帖》

《遠遊帖》展示出趙孟頫精巧嫺熟的技法,藝術風格雍容平和,不激不厲,全篇千百言無一懈怠。此卷雖無書寫年月,筆法似五十歲左右書。

《蜀山圖歌》

《蜀山圖歌》全文358個字。是趙孟頫晚年之作。

拓本墨色清醇濃潤、結體嚴密,用筆圓轉秀勁,極顯瀟灑古逸,其運筆的輕重、疾澀、轉折已至爐火純青之境。紙本原藏於清代那彥成家,並被刻石於保定蓮池書院牆壁,廣傳於世。此卷後有明代陳繼儒、李流芳等名家題跋。其書跡原件已軼。

趙孟頫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作孟俯,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畫家,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

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爲“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

通關

擊敗關底BOSS後的“通關”二字取自蘇軾《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中的字體。

《洞庭春色賦》與《中山松醪賦》,均爲蘇軾撰並書,此兩賦並後記,爲白麻紙七紙接裝,紙精墨佳,氣色如新,前者行書三十二行,二百八十七字;後者行書三十五行,三百十二字;又有自題十行,八十五字,前後總計六百八十四字,爲所見其傳世墨跡中字數最多者。

通關

《中山松醪賦》字體筆畫豐腴,線條厚重,給人一種沉穩大氣的感覺。同時,字體的形態又變化多端,如“之”字的寫法各不相同,體現了蘇軾書法的靈動之美。

在此賦書法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蘇軾在書寫時的心境和情感,他將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融入到書法之中,使作品具有了靈魂和生命力。

《中山松醪賦》

蘇軾的書法在《洞庭春色賦》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其行書筆意雄勁,姿態閒雅,瀟灑飄逸,而結字極緊,集中反映了蘇軾書法“結體短肥”的特點。

《洞庭春色賦》

蘇軾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

與父蘇洵、弟蘇轍三人並稱“三蘇”。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敗陣

連戰模式在BOSS的戰鬥中失利後的“敗陣”二字分別取自祝允明《秋夜宿僧夜》《滕王閣序並詩》

敗陣

《秋夜宿僧夜》以行草爲基,中鋒用筆爲主,線條圓潤而不失骨力,整體風格“狂而不野”。

筆畫間多”筆斷意連”,通過線條的緩急、提按的輕重傳遞,以急促的連筆表現動態,字距行距疏密交錯,大小錯落,氣韻隨詩意流動,放中見斂。將狂放書風與詩作清幽意境通過情感共鳴達成統一,是明代“書詩合璧”的典型,既體現其“集古大成”的功底,又彰顯吳門書派重個性的突破。

《秋夜宿僧夜》

《滕王閣序並詩》卷,是祝允明56歲時的傑作。

高頭長卷,洋洋灑灑近千字,“奔蛇走虺,驟雨旋風”,意到筆隨,一氣呵成,有行風行水上之勢,變幻無窮。祝允明的書法面目多變,每卷有每卷的情致風規,如這卷草書,用小筆硬毫,筆畫瘦勁而婉約,縱橫揮灑,滿紙雲煙,偏多懷素遺意。全卷前段尚有拘矜之態,愈後則愈解脫自在,最後漸入化境,超妙自得。全卷草書多用連筆連字,以至興到之時,筆勢自生,大小相參,上下左右,起止映帶,都能達到神妙的意境。

《滕王閣序並詩》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號“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他家學淵源,能詩文,工書法,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讚譽,師法李邕、黃庭堅、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變化,風骨爛熳。人稱:“枝山草書天下無,妙酒豈獨雄三吳!”流傳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

祝枝山所書寫的“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草書詩翰卷”等都是傳世墨跡的精品。並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齊名,明歷稱其爲“吳中四才子”之一。由於與唐寅遭際與共,情性相投,民間流傳着兩人的種種趣事。

擊破

連戰模式擊敗BOSS後的“擊破”二字取自蘇軾《前赤壁賦》

《前赤壁賦》是蘇軾中年時期的代表作,書法上被譽爲東坡之“蘭亭”,也是蘇軾最有名的文章之一,可謂“書文雙璧”。

此帖一洗魏晉唐人的高華風貌,瀟灑姿態,精美儀容,輕靈音調,而以“偃筆”、“正鋒”、“聚墨”,作豐腴肥厚的“蘇體”,字體大小雖錯落佈置,筆畫粗細提按明顯,然絲毫不覺突兀懸殊。行與行之間距離相仿,整篇氣息卻佈滿輕重緩急的變化帶來的節奏感。此卷雖爲楷書,字字獨立,但仍不乏行書意味,體現了蘇軾擅於行書的本色。

擊破

《前赤壁賦》

《前赤壁賦》

這個版本呢,除了字體變化之外,遊戲中還添加了印章元素,但暫且按下不表,會在後面的內容詳細說到。

四、2024年820正式版

還記得開預購的時候每天聽見的最多的就是”大的要來了“

黑神話的logo在整個研發的過程中也是有一個不斷變化。

黃科設計logo

爲《黑神話:悟空》揮毫題寫 logo 的書法藝術家是黃科。

在他的筆鋒遊走間,每個筆畫的起承轉合都承載着明確的設計意圖——既非純粹的藝術創作,亦非機械的字體設計,而是以書法爲媒,讓玩家透過墨色濃淡與線條張力,第一眼便觸摸到遊戲的精神內核。有人從“悟”字的筋骨中,窺見金箍棒破雲而出的千鈞之力;亦有人於筆畫留白處,捕捉到筋斗雲踏風而行的飄逸神韻。這般解讀看似超脫文字本身,實則暗合漢字與生俱來的視覺基因。

像“悟”字偏旁

或許有人會疑惑:觀字如觀畫,是否過度闡釋?須知漢字自甲骨文起便深植“象形”基因,“日”字最早是圓日中一點的寫實描摹,”山“字源於層巒疊嶂的輪廓提煉,這種“畫成其物”的造字邏輯,讓每個漢字從誕生起便自帶圖像密碼。因此在中國文化語境中,書法從來不止於書寫技巧,更是以筆爲刃的意象雕刻——如何收放筆勢、怎樣經營字形,皆爲創作者與觀者搭建的視覺對話通道。黃科的題字正是深諳此道,將遊戲的“剛勁”與“靈動”熔鑄於筆墨,讓 logo 超越標識功能,成爲承載東方美學的視覺詩行。

這其中還發生了一個插曲,書法家劉唐敏對黑神話logo設計提出批評,認爲其水平低俗打國潮擦邊球,隨即曬出自己設計的logo。感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事情始末。

劉唐敏設計的集字logo

《黑神話·悟空》正式版中實裝的是量身打造的IP專屬定製字體——漢儀黑神話字體,包含《黑神話:悟空》遊戲中BOSS銘牌、地圖銘牌、章回名等場景用字,爲行楷書法字體,整體風格中宮收緊、筆畫開張,書寫風格取歐體行楷勁俏、險峻的神韻,總字符數達12122個。

“漢儀黑神話”整體字形取自行楷書法,筆法凌厲,字體中宮收緊,筆畫開張,書寫風格取歐體行楷勁峭、險峻之神韻,一如悟空“肉在裏面,骨在外面”,貼合整體遊戲風格;在BOSS銘牌、章節介紹中,字體的出現或險峻,或平緩,猶如一本緩緩鋪開的古籍善本,讓人沉浸其中。

“漢儀黑神話”字體在設計中,更多的保留了書寫細節,其中有大量異體字形,更具書寫韻味。對於因書寫習慣、舊字形、增減筆畫等原因而出現的異體字形,在有據可依且字形不產生混淆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予以保留。

印章

字體介紹完,回到剛纔提到了印章上來。

在《黑神話:悟空》的 BOSS 名錄裏,與初版簡單的紅色打底加字相比,每個妖王名諱側上方總端坐着一方小篆硃紅印章。

中國印章自先秦誕生起,便鐫刻着權力與等級的視覺符號:秦印的威嚴、漢印的雄渾,皆曾在竹簡絹帛間印證着身份的尊卑。如今遊戲中,這方印章化作辨識妖王的”視覺徽記“。

通關

但是,我發現了一個黑神話的印章使用錯誤!

連戰模式“擊破”

擊破

連戰模式的印章,此處應該想表達”擊破“,但是”擊“爲”撃“

同樣的情況,只是這裏朱文變爲了白文。

”擊“並無印章中的篆法,那印章中的是什麼字呢?

答案是”缶“

那爲什麼遊科會把”擊“刻成”缶“呢?

因爲以觀書法中”擊“字混進了一個“缶”字。

破荷

順便說一下,“破”取自清代篆刻家吳昌碩的一方“破荷”。

五、那爲什麼《黑神話·悟空》最終還是選擇定製字體呢?

我們可以從以下原因分析。

1、從藝術到工程:字體設計的工業化轉譯邏輯

在 3A 遊戲的精密開發體系中,字體早已超越單純的視覺裝飾,成爲貫穿遊戲世界觀的「隱形敘事者」。它不僅需要在宣發物料中以驚鴻一瞥的美感抓住眼球,更要在百萬行代碼構建的虛擬世界裏,成爲支撐起整個視覺識別系統的基石。試想,當玩家在不同場景中頻繁遭遇 UI 界面、道具說明、BOSS 名諱時,字體若缺乏統一的設計語言,便如同交響樂中跑調的單簧管,再華麗的音色也會淪爲雜音。黑神話團隊深諳此道——他們追求的不是書法展上的孤本美學,而是讓每一個字符都能無縫嵌入工業化管線,在引擎渲染、多語言適配、跨平臺顯示等重重考驗中保持「像素級的優雅」,讓筆墨風骨與技術理性在開發流程中達成精妙平衡。

2、詞條汪洋中的字體統一性攻堅

當81位形態各異的妖王、數以萬計的場景道具與系統文本構成龐大的“文字宇宙”時,傳統書法字庫的生產模式已如杯水車薪。倘若執着於從唐代碑帖中逐字考據,且不說“尋章摘句”的考據工作會讓開發週期陷入漫長的文獻迷宮,單是不同書家筆下“橫畫斜度”“豎鉤弧度”的微妙差異,就可能在高頻次的視覺接觸中累積成突兀的審美斷裂。黑神話的字體設計團隊面對的,是一場“用現代設計語言重譯古典美學”的攻堅戰:他們需要構建一套既承載東方韻味,又能滿足工業化標準的“動態字庫——每個偏旁部首如同可自由組合的齒輪,在保證整體風格統一的前提下,實現詞條的高效生成與靈活適配。這種”模塊化書法“的創新,讓古老的漢字藝術在數據洪流中找到了現代性的生存範式。

3、從緊箍咒到筋斗雲:字體風格的主題性破界

若將楷書比作天庭戒律的“橫平豎直”,那行書便是孫悟空撕開雲霧的“筆走龍蛇”。當莊嚴的碑刻體遇上大鬧天宮的潑猴傳說,恪守框架的楷書難免顯得拘謹,恰如用規整的官閣體書寫遊俠列傳,筆墨間總少了份肆意灑脫。而”行楷“的妙處正在於此——它保留了楷書的筋骨架構,卻讓筆畫在提按轉折間滋生出行雲流水的動感。這種在“規矩”與“自由”間遊走的字體選擇,恰似遊戲中“孫悟空既要對抗天庭秩序,又要守護本心”的精神內核,讓文字成爲主題敘事的視覺隱喻——當像素世界的金箍棒砸向南天門時,屏幕上的每個字符早已在筆勢開合間,提前奏響了打破陳規的戰歌。

《黑神話:悟空》縱然留有存在一些問題和遺憾,卻絲毫不影響它在我的眼裏是國產 3A 的天花板,小問題瑕不掩瑜。

願遊戲科學帶着這份對東方神話的赤誠,在未來的創作裏繼續深耕。畢竟,能將我們血脈裏的西遊故事、筆墨裏的東方美學,用互動藝術的形式講給世界聽,本就是最動人的征途。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