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話:悟空》裏黃眉的四個徒弟究竟什麼來歷?有什麼故事?

不管是原著還是《黑神話:悟空》 裏,黃眉怪都是看不起取經的團隊,始終想着自己來。

所以黃眉怪給幾個徒弟的名字叫做:不空 、不能 、不淨 、不白 ,對應了悟空、悟淨 、悟能 、白龍馬 。不過有意思的是,這四兄弟和取經組的四兄弟性格剛好完全相反。

這一窩臥龍鳳雛,都有什麼特點呢?

不空——自欺欺人

悟空天性自由灑脫,而不空則是關在寺廟中,閉門不出。

不空是四人中最早跟着黃眉的,他也是四個徒弟中游戲裏戲份最多的角色。在故事裏,描寫到不空時候,說他總有念不完的經,而且看待事情都是極其豁達的樣子。

他極少從佛殿裏出來,似乎總有念不完的經。他還極擅寫詩作畫,畫過諸天神佛,嘆過市井百態。可他卻從不留戀,筆下的東西,寫完畫完就是草草扔在地上。

但實際上,不空是極其虛僞的,不空是第二章結尾,因爲南柯一夢殺死小狐狸的書生。

後遁入空門,所謂日日誦經來彌補昔日罪行,結果在支線任務中,再次看到小狐狸的時候,第一反應是想再次“殺害”。

此外,除了殺死小狐狸外,在他出家成爲不空後,利用所謂的慧根、悟性等詞彙哄騙徒弟在冬天裏 穿薄衣,最後被凍死。

新僧入廟,可領件新袈裟,不空法師得到一名新徒後,便帶着徒弟去庫房領袈裟。結果徒弟發 現,薄袈極其單薄,在雪嶺上根本就不防寒。結果不空和徒弟說,自己和徒弟穿的一樣,只是華 彩了些。心有般若,就不懼寒冷。 小徒弟一開始不信,指着雪地說有凍死的師兄,然後不空就騙他:“凍死的師兄是悟性不夠,禪心 不堅的人。但小徒弟不一樣,有慧根。”結果小徒弟就沒幾日就被凍死。

不空又帶着新徒弟來領袈裟,面對一樣的疑惑,不空繼續騙新徒弟說,是心不誠的人才會被凍 死,新徒弟有慧根。

雖然所謂的“遁入空門”,但諸多行爲卻和妖怪惡魔無疑。

無法放下執念,即便遁入空門,終究還是放不下俗世的恩怨情仇,無法解脫,貪嗔癡慢疑一個也沒落下,終爲不空。

再看大師兄悟空,知道自己不空,要悟空。所以大師兄最終大徹大悟,成就果位。

不能——頑固不化

悟能投機取巧,插科打諢,結果不能是比較耿直和“認死理”的,他一直堅定自己想法。

不能在背景故事幹的兩件事,分別是嘲諷了不空師兄的虛僞,和黃眉師父投機取巧。

在背景故事裏,有提到了一次不能和不空的辯經。不能問到殺生有罪否,不空的回答是爲了大道殺 死,就可無罪。

結果不能以殺生加孽緣,直言到不空殺生是巧立名目和裝腔作勢,駁得不空啞口無言,後面不空就 再也沒找過不能論過禪。

不空和不能辯經:

一日,不能過來問他:“師兄,殺生有罪嗎?

不空答:殺生有罪。可若爲了大道,不得不殺,便無罪。

不能反問:那何爲大道?

不空答:自是明空覺性,福德圓足,登極樂,入淨土。

不能反問:殺生不但不能了結因果,反造了更多孽緣業障,這又如何登極樂?

不空答: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若不殺,便是爲旁人遺留禍害,豈非更是缺了福德。

不能笑道:師兄你都說要入地獄了,可見無論如何殺生都不對。說來好人自有福報,又何須你再多 此一舉?

不空急道:入地獄只是比喻,本義是替他人受苦受難……

不能打斷道:放屁!殺便殺了,還搞這許多彎彎繞繞。師兄,巧立名目我欲即法,殺生背後的這份 裝腔作勢,纔是真正的罪過啊。

而不能的高光是,他在故事裏還嘲諷了黃眉師父。 起因是不能因爲堅信拳法超羣,不必寫用他法。黃眉知曉後,便打算教他克敵的法術,結果不能覺 得用自己不認同的方法爭勝,即便最後贏了,面上雖能,心裏仍是不能(不認同自己)。

當黃眉問:你不認同爲師的道。不能直接回到:“師父,您一直走巧路子,所以難以成佛。看似樣樣皆能,實則樣樣不能。”

黃眉聽後輕笑幾聲,命人反綁了他的雙手,令其在寺外的石壁前思過。原以爲他跪上幾日便會放下 執念,不想他十分耿倔,直至今日也不肯低頭。

頗有意思的是,黃眉在劇情中確實也有在走巧路子,黃眉再次迴歸小西天,是因爲的到悟空六根器 之一,同時又偷了彌勒法寶(短軟狼牙棒、人種袋、金鐃),然後利用悟空的根器力量把人種袋轉 化爲有着銷骨噬魂的能力。

因此,在遊戲中,看到不能時候,是捆綁雙手的狀態,但在他在二階段時候,是可以掙脫繩子進行戰鬥。

事實上,繩子是束縛不了不能,之所以不能一直反綁“反思”,是不能始終認爲自己沒錯。

此外,和不能打鬥中,也能看到不能堅持初心,都是使用拳法,沒有法術。

而不能擊敗天命人時候也會說到:來世,莫在欺凌弱小。遊戲中天命人確實是主動去攻擊不能,一 開始還反綁雙手“放水”了一局,後面掙脫就展現“拳王”一面。

不能雖爲黃眉弟子,但是對於黃眉的手段和理念都不贊同。

對於法術,不能和尚認爲拳腳足矣,不學。

對於黃眉的理念,不能也不認同,認爲是在投機取巧(雖然這裏不能和尚說的對,但是黃眉畢竟是師長)。就算黃眉罰他自縛認罪,他也不肯更改自己的想法,真頑固不化。

相對於二師兄八戒,卻是爲人圓滑世故,把師父哄得團團轉。

這兩人是兩個極端。

不淨——躲懶偷閒

悟淨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不淨喜好的是躲懶偷閒。

不淨有一個故事,一日,不淨在值班,突然有妖怪吵着要見黃眉拜師。結果雷長老步兩次進來通報 要不淨去處理,不淨以拿鏟頭和鏟頭繡了等原因“磨洋工”,直到來的妖怪因爲爆發衝突被門口的鬼王不小心打死了,不淨都沒出去。

不淨就這樣避免這次“工作”。

不過頗有意思的是,來的妖怪說是拜師,其實是尋仇。不知道不淨是誤打誤撞,還是大智若愚。

不淨的介紹詩:心寬體胖肚兒大,相貌兇頑嘴角耷。 按兵不動穩如山,偷閒躲靜守寶剎。

不淨和尚雖然跟沙悟淨形象很接近,但是一個踏實肯幹任勞任怨,一個心眼諸多,內心不淨,總想躲事。

不白——高調狂妄

白龍馬在取經組裏面是沒有多少存在感的,而不白則是想着當主角。

不白的故事裏,他本來是戲班裏唱丑角的人,平素總塗着張白臉。爲了當主角,扮一次英雄好漢, 平日沒日沒夜練功,但還是隻能扮演丑角被觀衆“嘲笑”。

只能當丑角原因是,不白身上沒有正氣,不適合這種角色。有次不白擅自改戲,被趕出戲班。 於是走向極端不白就把扮英雄主角殺了,剝下他的麪皮,貼在自己臉上,上臺演戲。後面戲班都認爲他瘋了,把不白送到了寺廟。

院主告訴他,只要他能等到一個讓其功法大成的天命之人,就能頂着他的臉,做一回真英雄。

所以劇情中,不白看到主角時候,會說:等剝了你這張臉,我也去當個天命人玩玩。

在《西遊記》中小白龍說自己是“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我父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把我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誅。”

86版《西遊記》電視劇裏面,還給燒了明珠加上了一段戲,說小白龍洞房花燭夜,新娘萬聖公主和九頭蟲偷情被他撞見,被綠的小白龍盛怒之下拔劍和九頭蟲對打,最後打砸洞房,失手燒掉了玉帝御賜的夜明珠。

這裏小白龍是遭到了不白之冤,但是並沒有因此而惱恨,反而說“我本是西海飛龍,因爲犯了天條,觀音菩薩救了我,將我鋸了角,退了鱗,變作馬,馱師父往西天取經,將功折罪。”(西遊記朱紫國)

反觀不白和尚,嫉妒正角,惱羞成怒,反而想取而代之。黃眉也知道他的心思,PUA不白和尚讓他等待天命人做一回英雄。

不得不說,這四徒弟名字,黃眉確實有一顆想要去“取經”的心。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