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ox创始成员质疑微软多平台战略 硬件业务“慢性退出”

Laura Fryer 曾是1995年微软游戏工作室(Microsoft Game Studios)的首批制作人之一,后担任过《战争机器》(Gears of War)系列最初版本的制作人,并出任Xbox高级技术组(Advanced Technology Group)负责人,2000年代末离职后又在WB Games Seattle和Epic Games Seattle任要职。她以深厚的Xbox项目经验,转为在YouTube上发表评论、解读业界动态。

Fryer 在视频中直言:“从我的视角来看,Xbox 似乎已无意愿,或已经无法再推出自家硬件……所以这次(与外部厂商的)合作,本质上就是微软在硬件业务上的‘慢性退出’。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Xbox 硬件业务已经死了。”

她批评微软标榜的“Xbox Anywhere”多平台营销只是“噱头(style, with no substance)”,并不代表真正的硬件创新或核心竞争力,而是利用概念包装来掩盖对自研主机的放弃意图。

Fryer 指出,近期与华硕推出的 ROG Xbox Ally 只是“把一台Windows掌机贴上Xbox标签”,并非微软自主研发的新主机;从这点可看出微软未来硬件或将完全依赖第三方OEM制造,而非自己设计、生产。

她认为,微软已将重点放在拉升Game Pass订阅,以软件与服务取代硬件利润。Fryer 甚至猜测,这也许是微软将《外部世界2》(The Outer Worlds 2)定价为80美元的原因之一:“计划就是把所有人都引向Game Pass。”。

Fryer 认可重制《晨风之陨》(Oblivion Remastered)等老IP带来的可观收益,但质疑长期战略:“我想知道,未来的新爆款在哪?仅靠怀旧游戏无法维系平台活力。”

Xbox 将于2026年迎来25周年,Fryer 表示希望届时微软能拿出更清晰的硬件与软件蓝图,但她也坦言“也许明年一切都会明朗,但现在我仍在等待答案”。

除了Fryer本人,其他开发商和发行商也对微软大范围多平台发布策略表示“困惑”,担心若Xbox硬件吸引力减弱,开发者继续为其主机投入的动力将不足,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的健康发展。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