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人生1》经典合集版——重返像素生活的温暖旧梦

对于原版:

开天辟地

可能对于模拟人生知名度来说,模拟城市系列更广为人知,毕竟创始人Will Wright早早靠着模拟城市发家致富,而我们所看到这部模拟人生初代作品又和模拟城市如此相似,那么这会是模拟人生的起源吗?

(Will Wright,世界最著名的游戏设计师之一,《模拟人生》的开创者。)

Will Wright的工作室Maxis由于资金周转被EA收购,之后员工又进行大换血,虽然实力不如从前这么雄厚,但是在强大资金和当时高层合作方式下。Will Wright在开发《模拟城市3000》的同时,打算开发一个基于当代生活的有关人与社会互动的游戏。这应该就是模拟人生系列的雏形了。

(《模拟城市3000》的游戏截图)

(《模拟人生1》游戏截图)

在经过反复探索后, 终于在2000年2月4日——《模拟人生1》诞生

(《模拟人生1》封面)

游戏正式开始之前,你要基于你的模拟小人出发,因为初代受到模拟城市影响很大,所以模拟人生又称为模拟市民,方便我称呼,姑且叫他市民。

那么现在你将会开始他的捏脸系统,你可以设定他的性别和体型,但是无法精确到某些部分,都是最基本的高矮胖瘦,还可以完成性格特点的设置,你不是觉得初代的捏人系统就是如此简陋?这个由于时代局限性,初代模拟人生只能注重游戏性,模型甚至画质都是低质量的贴图。

进入世界后,系统会提供启动资金,帮助你装潢住所满足基本条件。

这个时候你将会打开建造模式,有着缩放和左右旋转功能,仔细一看,你还会发现,这个游戏虽然属于上帝视角三维游戏,但是实际操作下来明显是个二维游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伪3D。

对应房间形式有侧包围、半包围和全透视三种模式。这个设计特别贴心,首先家具如果从下到上装修,地板装修是全透视,再来是墙壁窗户采光和门的位置,还可以设置壁纸,最后侧包围看效果,至于为什么不是全包围?你看看全包围你能看见什么?家具分类则是一般陈列,分为可互动家具和不可互动家具,可互动如床,门和电视一类的,不可互动如各类装饰品,比较引入注意的是初代家具不能斜放,但是墙体可以斜放。

(《模拟人生1》建造模式)

当你装修完小窝以后,你就可以打开生活模式了。

游戏中时间汇率为游戏一分钟代表现实一秒,游戏时间可以暂停或者加快。

市民头上悬浮着菱形水晶,这是代表你所控制的市民,当然游戏中可以控制多个市民,这是方便你选择。游戏中互动又分为非人接触互动和社交接触互动,非人接触互动是指对物品互动,直接点击物品会有弹出气泡框选择,社交接触互动包括自己本身和他人点击会有各种社交活动,初代聊天就是一个“赞美”选项,所以提升与他人关系特别快。

市民需求有八大类:分别是饥饿、精力、舒适度、卫生、如厕(多种翻译,如小便,膀胱等)、娱乐、社交、房间。其他比较好懂,这个小便失禁会影响卫生,房间只需要把房间里环境收拾好来提升。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这代AI特别弱智,发生突发事件放任过去,有时候我才等几分钟去看,竟然被活活烧死。本作开始就有初步技能熟练度设置,通过提升熟练度,你可以烹饪更美味的佳肴,弹奏很优美的音乐甚至上更好的班。

于是你早出晚归,昼伏夜出的努力挣钱,谈恋爱娶妻生子。避免枯燥无聊在游戏本体是看不到工作内容的,终于可以买扩建你的房子,装修更奢华的家具,还可以买另一块地皮,走向人生赢家。

(《模拟人生1》生活模式)

游戏除开游戏本体的玩法,还有资料片的新玩法,什么是资料片?简单科普一下就是扩充包,一种基于游戏本体而胜过游戏本体的补充内容,也有人说是官方模组。

每年春、秋推出两部资料片。发行了四年前后共计有七片资料片:美丽人生、欢乐派对、非常男女、欢乐假期、宠物时代、超级巨星、魔幻天地。 这些资料片为游戏生活更加多元化,不可思议的魔幻世界和更加精彩的人生。

后期职业,个人感觉巨星最赚钱。

《模拟人生1》7部资料片封面合集

现在很流行注入灵魂这个热词,如果是游戏的话,你很容易想到一些信仰之跃,膝盖中箭这些老梗。托马斯旋转加旋风效果迅速衣服,凭空捏造餐具(比如从裤裆掏出汤匙),在进行下一个动作时先反应指令在行动,思想气泡代表真实想法,滑稽的做餐动作等等。

你都可以从中体会到其中独特的乐趣,而这些系统沿用至今,变成《模拟人生》系列不可抹灭的灵魂之一。

令人惊讶的是,时至今日,模拟人生的mod网站依然留存着。

对于这代,我是一个后来者(从模拟人生3开始玩)角度来看,需求有八个之多甚至觉得有些不太合理,容易手忙脚乱,有种“捡了西瓜丢芝麻”的仓促感。

马赛克直接打全码,只是一些比较隐晦动作,人都糊了,搞得我父母认为我在看什么不良动画。

其次是感觉资料片奠定后代游戏的基础,因为是开山之作,我不知道这个时候EA是否打算圈钱,但是从资料片质量来看,感受到初代诚意一定很足的。

再来就是一般沙盒神作似乎都有作弊码一说,也许可以增添游戏乐趣。所以从初代到四代,《模拟人生》系列也有自己的作弊码。

无论如何,初代游戏已经是一个仿真社会的雏形,改作在当年的销量一举让创始人大获成功。

2000年2月4日,Maxis创始人威尔·莱特(Will Wright)发布初代的《模拟人生1》,其灵感源于莱特在房屋被山火焚毁后对重建过程的思考,以及电子宠物和建筑模拟游戏的启发。

初代以沙盒玩法为核心,玩家通过满足虚拟角色(模拟市民)的日常需求、建造房屋等方式体验开放式生活模拟。尽管最初被质疑“谁会想控制假人吃喝拉撒”,但其自由度与创造性迅速吸引了大量玩家,成为PC游戏史上的现象级作品,并且一举夺得当年的年度最佳游戏。

四大游戏奖历年年度最佳回顾及总结

时至今日,贴吧老哥分享图仍记录这份荣耀。

对于新版:

《模拟人生:经典合集》作为EA与Maxis联手重磅推出的合集,旨在将曾风靡一时的初代《模拟人生》及相关资料片以数字化形式回归市场。对于老玩家来说,这是一次重温童年记忆的怀旧盛宴;而对于新玩家而言,则是一次亲身体验早期模拟生活游戏设计精髓的机会。然而,重现经典并非易事,如何在保留原汁原味情怀的同时兼顾现代玩家对技术、稳定性以及操作体验的更高要求,成为了这次合集面临的关键挑战。

该合集依然沿用了初代的2D/伪3D混搭画风,这种略显粗糙却充满温度的视觉效果,使玩家仿佛回到了那个“像素年代”。这一风格对于老玩家来说有很强的代入感,同时也唤起了不少美好回忆。

尽管没有进行全盘重制,但开发团队在优化兼容性上做出不少努力,使游戏在当前的Windows 10及11系统上能流畅运行。不过,在高清大屏下,那种“复古滤镜”反而成了双刃剑:一方面能打动怀旧情怀,另一方面可能对追求精细画面的新玩家略显粗糙。

游戏核心——自由建造、社交互动和角色成长依然是这部经典作品的灵魂。玩家可以从租屋起步,逐步构建自己的小人世界,体验从无到有的成就感。面对充满无限可能的沙盒玩法,每一次选择都充满了乐趣和不确定性。

尽管玩法简洁,但正因简单也导致系统较为单薄,没有现代版本在个性、职业及情感维度上那样丰富。例如,角色互动和社交关系塑造较为固定,情感反应也缺乏多样性,新手玩家可能一开始会觉得缺乏引导或深度。此外,部分用户在Steam平台上反映在进行大型社交活动或举办派对时存在闪退、卡顿等技术问题,这也让沉浸体验受到一定影响。

经典合集整合了初代游戏及多款经典资料片(如《Livin’ Large》、《House Party》、《Hot Date》等)的全部或主要内容。从玩法拓展到场景设定,这种打包方式为玩家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老版世界”,让怀旧玩家一次性回味当年的所有“爆点”。

然而,复刻并非升级。部分扩展内容在技术表现和交互设计上未能结合现代玩家习惯,某些界面操作显得生硬,且缺少对当前网络MOD生态或二次创作的支持。特别是在面对现代的多人或社交平台时,这种“封闭”的传统设计可能会限制其吸引力。

开发团队针对Windows 10及11环境做出了优化,使得老作能够顺利运行。但在部分硬件或Steam Deck环境下,仍有玩家反馈需要关闭部分设置(如画中画选项)才能避免闪退问题。

尽管部分玩家给予“特别好评”,但也有不少用户指出游戏在某些情境下出现随机崩溃、黑屏现象,甚至在部分界面切换时反应迟缓。EA官方也曾回应,正在积极寻求补丁解决方案,未来可能会推出更多更新以提升稳定性。

游戏原版中的背景音乐,如轻快的吉他声、钢琴独奏等,依然能在特定场景下触动玩家的心弦。那种简洁而极富情感的旋律,成为连接当年美好记忆与当前怀旧体验的重要纽带。

然而,部分玩家反映在音效与新优化下的界面切换之间存在不协调感,背景音乐与现代音频输出设备的匹配度不高,略显“陈旧”,这也可能会影响部分追求高品质影音体验的玩家的感受。

综合来看,《模拟人生:经典合集》在重现经典情怀上做得可圈可点:它成功唤起了老玩家的无限回忆,使之成为一份珍贵的文化载体;但同时,也暴露了技术时代的局限——界面设计、系统深度、稳定性等方面与现代游戏标准相比仍有差距。对于怀旧向的核心粉丝来说,这款合集无疑是一份心灵礼物;而对于希望体验全新交互、更多自定义和多人社交玩法的新玩家,或许还需要等待未来更多补丁或新版调整。

总体建议:

  • 老玩家: 如果你曾在早期《模拟人生》世界中留下过美好回忆,这次合集能让你再次感受到那份纯粹的乐趣,但请注意可能的技术问题。

  • 新玩家: 想必你可以从中了解早期模拟生活游戏的设计理念,但建议同时尝试新系列作,如《模拟人生4》,以获得更丰富的交互体验。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