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叠甲:1、【十大经典名菜】非我评出,而是在2018年9月由中国烹饪协会联合河南省商务厅共同主办评选出来的,收录在《中国菜——全国省籍地域经典名菜、主题名宴名录》代表中国面向全世界的。
2、配图图片均为网上寻找,大多为官方政务网站、大众点评及百度百科,如有错误可以及时指正,可以把你认为正确的发在评论。
陕西菜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方风味,是大西北风味的简称。在春秋战国时代,陕西为秦国治地,故简称“秦”。陕西菜既有精雅的高档菜,又有普通的中低档菜;既包括一批传统菜、仿古菜、创新菜,又包括众多的素菜、药膳菜等,还包括品类丰富、风味独特的面点小吃。在周、秦、汉、唐时期是中国的代表菜,也是中国五大风味菜系流派之一。陕菜区别于其他菜系的基本特征:一是兼备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原生态物料和全国名产;二是擅长氽、炝、蒸、炒、炖等烹制方法;三是囊括辛辣、浓郁、清爽的滋味,酸辣、鲜香比较突出。经过几千年的历史饮食文化积淀,陕菜热菜、凉菜菜品有800个左右,面点小吃品种在1000个左右。由于种种原因,陕菜在与各大菜系的竞争中发展相对滞后,餐饮市场消费者对陕菜的认知度相对不高。
秦菜由民间菜、市肆菜、宫廷官府菜、民族菜、寺院菜构成,分为关中、陕北、陕南三个地方风味。三个地方风味各有特色,各有所长。
关中风味是以西安为中心,包括三原、大荔、咸阳、铜川、宝鸡在内的关中道菜肴,是秦菜的典型代表。经营正宗秦菜的名店有西安饭庄、西安人民大厦、百姓厨房、桃李春饭店、清雅斋饭庄、同盛祥饭庄、解放路饺子馆、春发生饭店、西安烤鸭店、德发长饭店、老孙家饭庄等。主要代表菜有“葫芦鸡”、“鸡米海参”、“温拌腰丝”、“桃仁口蘑氽双脆”、“奶汤锅子鱼”、“酿金钱发菜”、“莲蓬鸡”、“烧大肠”、“盆景三皮丝”、“烤羊腿”、“红油花肚”、“烤全羊”、“红袍莲籽”、“鱼羊烧鲜”、“369片皮烤鸭”等。三原明德亭是历史悠久的名店,主要代表菜有:“带把肘子”、“水磨丝”、“升官图”、“蜜汁轱辘”等。
陕北风味是包括榆林、延安、绥德在内的菜肴。主要代表菜有“手抓羊肉”、“羊肉冻豆腐”、“红焖狗肉”、“太极鱼线”、“塞上烩菜”等。
陕南风味是包括汉中、商洛、安康在内的菜肴。主要代表菜有“白血海参”、“汉江八宝鳖”、“秦巴四珍鸡”、“烧鱼梅”、“商芝肉”、“苜蓿肉锅贴”、“薇菜里脊丝”等。
入选十大经典名菜的为:奶汤锅子鱼、带把肘子、莲菜炒肉、烧三鲜、海参烀蹄子、商芝肉、葫芦鸡、温拌腰丝、蒸盆子、糟肉
第一位:奶汤锅子鱼
奶汤锅子鱼,是陕西长安一道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菜,有1300多年历史。奶汤咸鲜,味道独特。此菜盛具为紫铜火锅,有1300多年的历史。自唐中宗李显,大臣拜官,例要献食天子,名曰:“烧尾宴”。取意“鱼跃龙门”,前程远大。韦巨源官拜尚书令左仆射时,进献的食单中有“乳酿鱼”,奶汤锅子鱼即由乳酿鱼发展演变而成。 本菜以潼关黄河鲤鱼为主料,初以“铜爨”(音窜)为炊具,后改用为火锅,煨以其汁如乳的奶汤,上席后点燃酒精。原在宫廷的御宴和官邸的宴席上使用,以后逐渐深入民间,在西北一带广为流传;比如 兰州“锅子鱼”,选用新鲜潼关黄河鲤鱼,煎至两面发黄,然后放入火锅里的新鲜牛奶汤中,沸汤涌涌、清雅味美,别有情趣,是兰州高级筵席风味名肴。 近些年,随着各大菜系间不断交流与融合,奶汤锅子鱼也出现了许多不同口味的创新与变化。如陕西西安地区,在奶汤的基础上添加了腌制的酸萝卜,将口味变成了更符合年轻人喜爱的酸辣味的酸汤锅子鱼。并迅速被广大食客接受与喜爱。
第二位:带把肘子
带把肘子是陕西大荔极具地方特色的一道传统名菜,属陕菜系。《中国菜谱》秦菜部分把其引为列为第一名菜。作酒菜、饭菜均可。以香味突出,色、香、味、形俱佳著称。色泽枣红,如把柄,故称“带把肘子”。它的用料别致,不同于其它肘菜。肘子带骨带蹄,造形别致丰满,成菜如丘,色泽枣红,香醇酥烂,肥面不腻,肘皮胶粘,堪称“盘中一王。 大荔带把肘子源远流长:明朝弘治年间,同州(今陕西大荔县)城里有个厨师叫李玉山,做得一手好菜。遐迩闻名。有一年新任州官做五十大寿,差人传李玉山到府内做菜,李玉山为人正直,不畏权贵。这州官虽然到任不久,搜刮民财却不怠慢。李玉山心中甚为不平,听见差遣,便一口回绝。不久,陕西抚台郑时来同州府巡视,州官为了讨好抚台,又差人传李玉山到府内做菜,同州府管家何三,上次因祝寿邀李玉山被回绝。一直怀恨在心,这次见李玉山来了,就想乘机陷害他,便随意买了些骨头的肉交给李玉山,限定时间要他做好。岂知李玉山看见骨肉正合心意,进得厨房刀飞勺舞,只等一声传唤便出了菜,其中一道菜上面为肉,下边是几根骨头。抚台问道:“这叫什么菜”?州官看后大吃一惊,急传李玉山便要问罪。李玉山却镇定自若,毫无惧色,从容回答道:“抚台大人不知,我们州老爷不但吃肉,连骨头也要吃的?”这位郑抚台是位清官,只两句话,便听出了其中的意思。未等州官发火,便赏了李玉山十两银子,放他回去,第二天,郑抚台亲自到李玉山的饭馆查访了州官的恶迹,回去严惩了州官,百姓拍手称快,郑抚台问那道菜叫什么?李玉山想了想说:“带把肘子”。从此带把肘子便成了席间一道名菜,世代相传。
第三位:莲菜炒肉
莲菜炒肉片是陕西传统特色菜品,以当地独有的九眼莲为核心食材。该莲藕横切直径可达八九厘米,具有九孔环状结构,质地细密无渣、清脆爽口,常被称作“九孔莲” 。菜品制作选用猪臀尖肉切片腌制,搭配黑木耳等辅料,通过旺火快炒工艺完成。 其烹饪强调操作连贯性:肉片需用葱姜丝、料酒等腌制入味,莲菜切片后浸醋水防氧化,入锅后即刻烹白醋保脆 。成菜色泽金黄鲜亮,兼具莲菜的脆嫩与肉片的香酥,咸鲜适中的调味凸显食材本味 。该菜在关中地区被视为宴席必备菜肴,常见于年夜饭及待客场景,体现了陕西地方饮食文化特色
第四位:烧三鲜
烧三鲜是陕西传统宴席中标志性菜品,以响皮(油炸猪皮)、五花肉片及肉丸构成核心"三鲜"体系。该菜采用荤素交融的搭配方式,通过炸、烧、烩等复合技法烹饪,成菜具有汤汁浓稠、鲜香醇厚的特征,常见于冬季宴客场合。早期制作讲究将肉皮涂抹蜂蜜油炸切片,形成独特的红润表皮与软糯口感 。不同地域存在荤素版本差异,部分餐馆改良版本采用鲜香菇、冬笋等素食原料替代传统荤料。
第五位:海参烀蹄子
海参烀(hū)蹄子,是陕西经典的风味菜肴,以水发海参与猪蹄为主料,属冬令食补佳肴,在烹制过程中,用到了陕菜里独特的“烀”制烹饪技法。从字面意思上理解“烀”,指的就是将食材放入锅中,加少量水,盖上锅盖,加热使其变熟的一种做法。这道菜以海参和猪蹄为原料烹制而成,整菜造型非常大气,烀好的海参口感绵润,猪蹄软糯入味,吃起来肉香味十足。
第六位:商芝肉
商芝肉,别名紫芝肉,是源自陕西商洛地区的一道经典名菜,外观跟大家熟悉的梅菜扣肉有几分相似之处,也是以五花肉为主要原料烹制而成。不过,在制作商芝肉时,会用到一样盛产于商洛山区的蕨类植物,叫商芝。成菜后的商芝肉,色泽红润,非常诱人,经过先煮后油炸再蒸的五花肉,质地软糯,入口即化,吃起来也是肥而不腻,还带有商芝浓郁的香味。
第七位:葫芦鸡
葫芦鸡是陕西省西安市传统风味名菜,始于唐代。葫芦鸡的制作分清煮、蒸笼、油炸三道工序。 制作时先放在清水中漂洗,除净血污,煮时用麻丝将鸡捆好,以保持鸡的整形,待锅内凉水烧沸,投入鸡,煮半小时取出,盛入盆内,添肉汤、料酒、精盐、酱油、葱、姜、八角、桂皮,入笼蒸透。油炸时,将菜籽油烧八成热投入蒸好的整鸡,用手勺拨动,至鸡是金黄色时,用漏勺捞出,沥油,随即盛盘中,上桌时另带小碟花椒盐佐食。色泽金红,皮酥肉嫩,香烂味醇,快到骨脱。含有丰富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饱和脂肪酸。
第八位:温拌腰丝
温拌腰丝是陕西西安传统名菜,属陕菜系,起源于唐代《玉食批》记载的“酒醋白腰子”,由西安饭庄名厨曹秉均于20世纪50年代改良创制 。该菜以猪腰为主料,配以粉丝、木耳、莴笋等辅料,采用陕菜特有的温拌技法制作而成,核心工艺包括腰丝汆水保持脆嫩、热花椒油炝香蒜末及温拌调味的技法 。 菜品刀工精细,需将猪腰片成薄片后切细丝,辅以啤酒浸泡与姜水组合祛腥 。成菜腰丝脆嫩,兼具姜香、蒜香与花椒香,口感咸酸微麻,鲜香爽口。据《本草纲目》记载,猪腰可理肾气、通膀胱,搭配富含铁元素的木耳和含钾的莴笋,兼具食补功效。该菜为陕菜中以低档原料烹制高档菜肴的代表作
第九位:蒸盆子
紫阳蒸盆子是陕西省紫阳县汉王镇的传统小吃,起源于汉代刘邦时期,相传为犒军而创制,后演变为除夕宴压轴菜,现为安康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该菜品以本地土鸡、猪蹄、莲藕等十余种食材为主料,配以多种香料,采用大乌盆隔水蒸制,需经武火、文火交替蒸煮4小时以上,成菜汤醇肉香,兼具食材原味与造型寓意。 其历史可追溯至汉刘邦东进伐楚时期,早期为汉江艄工聚会荟菜,后形成固定烹饪程式 。传统工艺强调本土食材与柴火灶具,蒸制时间最长可达8小时,蛋饺常制成元宝或金鱼形态象征吉祥
第十位:糟肉
陕西名菜糟肉,又叫红枣糟肉,是以五花肉、红枣和醪糟醅为主料蒸制而成的一道传统名菜。因为用了醪糟醅的原因,整道菜带有一股浓郁的香味,蒸过后的肉香味融合了枣香味,色泽红润诱人,其外观玲珑似水晶,色泽棕红、油润光亮,吃起来肥而不腻,甜香软糯,入口即化,无论菜相、味道都十分诱人,令人回味无穷。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