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交換生學習與生活體驗第一期:申請流程與準備工作

轉眼來歐洲已經近三個月了,然而我的黑盒專欄卻一直沒有更新(除了偶爾發帖水點趣事),今天正好抽個空和各位聊聊歐洲交換生項目的申請流程與準備工作。

緣起:玩刺客信條玩的

首先是去外國交換的動機。在這裏我可以列出一長串理由:提高外語水平、培養獨立生活和適應新環境的能力、開拓視野、欣賞異域自然風光、品嚐地方特色美食、體驗不一樣的課堂氛圍、結識國際友人……

就我個人而言,有一條原因是重中之重。作爲一位歷史題材遊戲愛好者,我一直想親自去王國風雲裏的那些知名城市、小鎮與鄉村聖地巡禮,親自看一看,摸一摸,爬一爬刺客信條裏的地標性建築。正是在這種執念的推動下,我最終鼓起了勇氣並努力克服重重困難,報名並參加了學校的境外交流項目。

至於爲啥是去歐洲而不是北美、日韓或者澳新等熱門地點呢,因爲我個人更喜歡歷史悠久的人文景點嘛~

交換生vs留學生

與我們熟知的留學生相比,交換生主要有三個特點,一個是交換時間短(像我就是在歐洲待一學期,明年回去),一個是費用相對低廉(一方面很多交流協議裏面免去了學費甚至生活費,另一方面既然交換時間短那麼相應開銷也小了),一個是學業壓力相對小(像我只要對應科目不掛科,就能回本校兌換學分,不需要卷績點了,很多考試可以提前考掉)。

當然你看到這裏可能不禁要問,既然交流時間這麼短,考試又不難,那你能學到啥真實本領?這不就是變着花樣去歐洲旅遊嗎?

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那我要告訴你,沒錯,這就是變着花樣去歐洲旅遊

申請條件與流程

就我所知,國內很多高校都有類似的境外交換生項目(無論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所以感興趣的朋友密切關注輔導員和國交處發的通知即可。

我們學校與全球數十所知名與不知名政法類院校簽訂了合作協議,因此我們填寫報名表時要在這幾十所學校中選擇三項學校作爲志願。選拔的標準是外語能力(通常要求託福雅思,有些外校還會派人來面試,但是我運氣比較好,因爲去年上海託福雅思考試延期,所以直接用五年前的英語六級申上了)和學校成績排名,而前者的權重更高。

口試:C+

看了一眼我的ip後,大夥兒可能又要問我爲啥不去申請法德意西的學校,而要來匈牙利。老實說,不是我選擇了匈牙利,而是匈牙利選擇了我。畢竟許多學校不能用六級申,必須用託福和雅思成績,或者要六級650以上才能申請,加上我報名晚了,所以最後就被匈牙利學校錄取了。

不過有一說一,來了以後才發現布達佩斯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點都不錯,加上我以前玩ck2萊昂阿方索劇本時總喜歡娶匈牙利王國的王太后,去歐洲其他地方也方便,所以我沒啥好抱怨的

除了國交處要審覈報名申請並擇優錄取外,家長,導師,學院和學校的意見也很重要。一開始我家裏管錢袋子的那位說什麼也不讓我出去,而家裏掙錢的那位又態度曖昧,喜歡打太極拳,所以我改變了策略,先去做我導師的思想工作。

我導師人很好,對我的想法非常支持。有了導師的背書後,家裏人對這次歐洲之行對我學術生涯(喫喝玩樂)的重要意義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加上我對他們作出了一些承諾,所以態度轉爲支持,甚至後期還不斷催促我儘早辦簽證。所以說,選好導師並和導師處好關係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和家長有了矛盾也要儘可能以溝通爲主

ps:我導師他老人家對我太好了,我拿着導師意見表去他家裏找他簽字,被他拉着問長問短,聊歐洲史,聊論文開題,一坐就是幾個鐘頭。等回學校找學院辦公室蓋章時,裏面的老師已經快下班了,於是我復刻了卡諾莎覲見,在辦公室外等了一個多小時(裏面的老師還有個會議),這才搞定了。

護照、保險與簽證

學校的流程走完後就是等外校通知(他們的國際協調員會發錄取通知書和住宿證明),以及辦理護照、保險和簽證。

護照我回戶籍地江蘇辦的,拍個照簽個字和工作人員聊聊天即可,工作人員聽說我是去外國學法的,還誇我優秀,然後我只是一個運氣爆棚撿了交流名額的漏,爆家裏金幣(雖然自己搞法律諮詢和創業也掙了點),毫無學術建樹的廢物罷了(攤手)。費用一兩百人民幣。

保險是境外交流生必須買的,否則學校那邊不放人。我買的安聯,費用一千一人民幣,覆蓋我在歐洲的六個月行程。

簽證一般在領事館或者簽證中心辦理,我辦的匈牙利留學籤,分爲材料提交和麪籤兩部分,費用八百人民幣左右,加上一些文書的公證費就有一千二了。因爲老外的辦事效率極慢,所以我建議大家儘早辦理,並且最好一次性交齊所有材料。匈牙利簽證申請的特點是要用藍色筆填表,而且他們和我們一樣姓在前面名在後面。

領事館

面籤就是在一個封閉的小屋裏單獨和老外簽證官聊天,難度極低,類似以下對話:

簽證官:你爲啥要來匈牙利?

我:歷史悠久(從馬扎爾人定居開始算確實蠻長的),源遠流長,景色很多。

簽證官:你來匈牙利學什麼?

我:法學,具體說是國際法學、政治理論及歐洲事務研究。

簽證官:爲啥來匈牙利學法學?

我:因爲某某學校的教授們專業知識豐富,業務能力過硬,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軍人、警察、律師和學者。

簽證官:誰邀請你去匈牙利的?

我(一開始沒聽懂問題):(說了幾個人名),校長和國際協調員邀請我去的。

簽證官:你在布達佩斯有親戚朋友嗎?

我:(難不成是怕我在那裏打黑工或定居?)沒有,但是我願意去匈牙利交新朋友。

簽證官:你能說出布達佩斯的一些景點嗎?

我:國會大廈,瑪格麗特島,漁人堡……(來面籤之前花了幾分鐘在地鐵裏看了一下)

簽證官:好好好。

ps:我第一次提交材料的時候少了親屬關係證明和家長資助證明,不得不網上補充提交。以至於時間太緊想要去國交處申請取消交換項目,好在補充材料後沒幾天就下籤了。

費用一覽

前述護照、保險、簽證加上交通費複印費公證費大概兩千五元左右,我的半年交換總預算是五萬元左右。

往返機票:八千到一萬元,建議提前兩個月買,之後我會在第二期裏詳細說機票的事情。

住宿:學校宿舍,一個月1250,一學期6250,二人間,包水電費,在歐洲算是很便宜的。

喫飯:奢簡由人,我的話可以喫5毛人民幣的麪包,也能喫幾百人民幣的歐式自助,不過一般是喫便宜中餐。

旅遊費:包括交通(機票、火車、市內交通)、景點費和酒店住宿,彈性很大,之後我會在未來幾期介紹廉航和青年旅舍,以及如何免費遊覽大斗獸場、聖天使堡和萬神殿。

不過近年來匈牙利受疫情和鄰國戰爭影響,通貨膨脹嚴重,物價已經和西歐差不多了(以奶茶爲例,大致是30-40元一杯,是上海的1.5倍-2倍),所以這個預算是動態的。

匈牙利福林

檢查你的裝備

出遠門,裝備是必不可少的。

證件:護照必帶,身份證和駕照倒是相對而言沒那麼重要,還有就是外校提供的一些文件。

厚衣物+雨傘:歐洲天氣變化無常且入冬早,我這裏十月份就有人穿羽絨服了。

轉換插頭與接線板:十分重要!匈牙利的插頭是歐標,意大利的比較特殊,要另外買。

電子產品與充電寶:歐洲的電子產品很貴,充電寶也一樣,我附近的充電寶要三四百人民幣一個,最便宜的也要兩百出頭,所以儘可能從國內帶。

藥物:出門在外以防萬一。

現金與銀行卡:銀行卡最好是visa或者MasterCard,芯片卡爲宜(我的讀條卡在很多地方不能用),並少帶些歐元。

結語

因爲再過一個小時就要坐火車去維也納玩了,所以第一期先寫到這裏,之後的內容會是匈牙利的簡史以及我在歐洲的學習生活(包括旅遊攻略以及和各色人等鬥智鬥勇的經歷),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提問,也歡迎其他留學生或交換生來這裏一起分享吐槽身邊的趣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