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讀詩一樣,想更深入瞭解一篇詩詞需要先了解作者的創作背景,遊戲也是如此。
在體驗了這麼多優秀的遊戲之後,我不禁對遊戲背後的製作人們感到好奇,那麼本期就來盤點一下知名的遊戲製作人。
由於日本的重量級製作人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單列一篇。(排名不分先後,可能有遺漏大家評論區補充)
1.宮本茂
代表作:《超級馬里奧》《塞爾達傳說》《大金剛》
貢獻:奠定了動作冒險遊戲的基礎,推動了任天堂主機(NDS、Wii)的創新。
其代表作《超級馬里奧》作爲電子遊戲開創性的作品,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
偉大,無需多言
2.小島秀夫
帥氣島哥哥
代表作:《合金裝備》系列、《死亡擱淺》
貢獻:開創“戰術諜報”玩法,將電影敘事融入遊戲設計。
離開科樂美后成立獨立工作室“Kojima Productions”,直到如今仍在不斷堅持創新,探索遊戲新的可能。
邪魅一笑
這位是真正意義上的“明星製作人”,高強度發推的小島秀夫每發一條推文都能放在小黑盒上當成新聞,因此也經常被網友調侃不務正業。
如今,年過半百的小島秀夫始終保持着對遊戲開發的熱情。他的作品被當做行業標杆,但他至今都沒有停下創新的腳步。
最後:f**k KONAMI!
3.三上真司
代表作:《生化危機》系列、《惡靈附身》、《幽靈線:東京》
貢獻:他於主導開發的《生化危機》初代徹底革新了恐怖遊戲類型,首創固定視角與電影化分鏡設計,結合資源管理和生存壓迫感。
定義了“生存恐怖”的核心玩法,使該系列成爲卡普空的招牌IP。而後《生化危機4》採用了開創性的“越肩視角”,更是成爲了一代經典。
放一張我老婆
卡普空的招牌人物,在《生化危機》系列大火之後,三上真司曾宣佈正傳“《生化危機4》”將於ngc獨佔,否則將切腹自盡(結果英文翻譯成砍頭)。
然而在遊戲發售前兩個月,CAPCOM便宣佈移植PS2平臺,後續還登陸了xbox、安卓等多個平臺,由此得出外號“九頭蛇”。(不過怕是9個頭也不夠砍的)
即使已經離開CAPCOM21年,他的作品仍被拿來“炒冷飯”併成爲CAPCOM最暢銷的遊戲之一。《生化危機》系列無疑是歷史上最知名的喪屍題材遊戲。
4. 坂口博信
代表作:《最終幻想》系列、《特拉之戰》
貢獻:創立《最終幻想》拯救瀕臨破產的史克威爾,推動JRPG全球化。後成立Mistwalker工作室,雖主機遊戲《最後的故事》銷量不佳,但通過手遊《特拉之戰》衆籌成功,重返主機領域。
再放一張我老婆
坂口博信被譽爲“《最終幻想》之父”。他於1987年創立《最終幻想》系列,憑藉前七代作品的開發奠定了JRPG的全球地位,尤其是《最終幻想VII》以革命性的3D畫面、深刻敘事和920萬份銷量成爲行業里程碑。
居然專門給3D區女神做了個遊戲?(bushi)
5.宮崎英高
我知道你們都在找誰
最經典的一張圖
代表作:《黑暗之魂》系列《只狼:影逝二度》《艾爾登法環》
貢獻:獨創魂類遊戲並將其發揚光大。
放一張可愛蛙蛙
與他的作品風格一樣,宮崎英高的經歷也是相當“與衆不同”,與大部份遊戲製作人不同,大學社會科學專業學士學位的宮崎英高29歲才從甲骨文財務轉行遊戲業。
自2004年以來,憑藉優秀的個人能力,從普通程序員一路幹到社長的。兩度獲得“年度最佳遊戲”殊榮是對他作品的肯定,越來越多模仿者的“魂系”遊戲證明了他在遊戲界的地位。
與小島秀夫的性格相反,宮崎英高作爲一個社恐在公開場合鮮有露面,這樣“陰暗的性格”也造就了許多梗。
(想聽宮崎英高小時候的故事了)
儘管宮崎英高的歷史地位與榜單上的其他人還有些距離,但我相信隨着更多優秀作品的產出,他也會成爲遊戲歷史上真正的“傳奇製作人”。
6.神谷英樹
光頭+深色墨鏡也是經典形象了
代表作:《鬼泣》《獵天使魔女》
貢獻:原卡普空第四開發部成員,後創立白金工作室。《獵天使魔女》系列以華麗連招和女性主角設定聞名。
帥貝姐
“四大act”(鬼泣、獵天使魔女、戰神、忍者龍劍傳)其中兩部出自神谷英樹之手,可見其對act遊戲領域的貢獻。作爲“第四開發部成員”,他與三上真司也有着緊密的聯繫。
在與CAPCOM高層理念背道而馳後共同創立了白金工作室,現任四葉草公司的工作室領隊兼首席遊戲設計師,目前仍活躍於遊戲開發領域。
7.岡本吉起
代表作:《街頭霸王》系列、《怪物彈珠》
貢獻:作爲CAPCOM創社之初的骨幹成員,首創FTG遊戲類型,後期爲CAPCPM挖掘了大量人才,(三上真司等人)。
後創立Game Republic失敗,轉投手遊領域。《怪物彈珠》月流水超2億日元,成爲全球收入榜首手遊,並高調宣稱“主機已死”。
CAPCOM社長辻本憲三
這裏有段有趣的小故事,在日本一部名爲《如何體現自己真正價值》的暢銷書中,記錄了一段岡本吉起初到CAPCOM面試的經歷。
1983年初夏的一天下午,剛剛創建不久正式員工尚不足10人的日本CAPCOM公司,社長辻本憲三正在他陳設簡潔但不失儒雅格調的辦公室裏埋頭翻閱成堆的卷宗資料,忽然闖來了一個相貌精幹的毛頭小夥子聲言要參加面試,並非常自信的索要高薪。
當聽說這個青年原先在KONAMI供職時,辻本不禁莞爾一笑,在這些天裏已經接待了許多KONAMI出身的應徵者,他曾自嘲CAPCOM居然成神戶小波的難民收容站。
當時誰都沒有想到,沒有辻本憲三對一個毛頭小子的破格高薪聘請,就沒有CAPCOM日後的輝煌,就不會有街頭霸王的問世和一個新的遊戲類型FTG的誕生。
8.堀井雄二
代表作:《勇者鬥惡龍》系列
貢獻:開創日式RPG模板,被譽爲“日本國民級RPG”,與《最終幻想》並稱JRPG雙璧。
國內玩家可能對於這位製作人不甚瞭解,但他在日本遊戲界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堀井雄二被譽爲“JRPG奠基人”與“敘事大師”。他將深厚的敘事功底與漫畫創作經驗融入遊戲設計,開創了以“劇情軌道”引導玩家的JRPG範式。
使《勇者鬥惡龍》系列成爲日本銷量最高的遊戲IP之一併多次獲得fami通滿分評價。
如今70歲的他仍活躍於一線,2024年主導《勇者鬥惡龍3 HD-2D重製版》並推進DQ12開發,持續書寫“看不見盡頭的遊戲世界”這一畢生理念。
9.櫻井政博
老哥看着是真年輕啊
代表作:《星之卡比》系列、《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系列
貢獻:革新遊戲類型:將平臺跳躍與格鬥結合,定義“大亂鬥”玩法,推動跨界IP合作。退休後,自費9000萬日元製作270餘期遊戲開發科普視頻,覆蓋職業素養、遊戲性設計等全領域,以零廣告收益的“爲愛發電”模式無償分享30餘年行業經驗。
櫻井政博視頻封面
教科書般的職業態度,自掏腰包在油管上免費播出的遊戲開發教學更是令我受益匪淺,與櫻井孝宏的“雙櫻井梗”,讓更多人認識了他。
而與巖田聰社長的故事也成爲了一段行業佳話,如果有機會,我想再講一遍他們的故事。
10.五十嵐孝司
這個也是經典形象了
代表作:《惡魔城》系列、《血污:夜之儀式》、《曉月圓舞曲》
貢獻:“銀河城”中的“城”來自五十嵐孝司的代表作惡魔城系列,“銀河城”指在傳統橫版動作過關遊戲的基礎上加入可自由探索的2D沙盤地圖,《空洞騎士》《奧日》等獨立遊戲皆受其影響。
老玩家都知道什麼含金量
離開科樂美后,爲開發新作《血污:夜之儀式》,通過衆籌創紀錄的550萬美元,延續惡魔城精神,成爲獨立遊戲標杆。
另外,還要再說一句:f**k KONAMI!
結語
縱觀歷史,每一位殿堂級遊戲製作人都有着遠超常人的抱負,他們秉持着遊戲人最真誠的理念,爲玩家奉獻出一部又一部優秀的作品,使電子遊戲成爲了真正的“第九藝術”。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