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王者歸來:新歌火爆登頂,汪峯那英再上熱搜!

    近日,刀郎發行專輯《山歌廖哉》,其中新歌《羅剎海市》在全網刷屏,很快登頂各大音樂榜單,那位2002年第一場雪的傳奇流行歌手刀郎王者歸來,再次回到公衆視野!這首新歌填詞非常有文采,不過也引發了網友們的深度解讀,將這首歌的諷刺內涵,與刀郎和汪峯那英之間的“恩怨”往事聯繫起來......



    刀郎

    提起刀郎這個名字,我們很容易想起當年火遍大江南北的一首歌——《2002年的第一場雪》,這首歌創作於2002年的一個深夜,當時正下着大雪,刀郎聽到同伴說”這是2002年的第一場雪”,突發靈感寫下了這首歌。

    不過,這首歌實際是在2004年初才正式發佈,因爲刀郎本身是一個對自己很嚴格的歌手,在作品做完後,刀郎一定要一次次反覆修改和檢查,直到自己對歌曲完全滿意,才肯發佈,於是02年創作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直到04年才與聽衆們見面。

    帶着帽子的刀郎,也成爲一代“國民歌手”,不過在這首歌后,曾經的音樂巨星,卻在2012年逐漸淡出娛樂圈,極少公開露面,隨着流量新時代的到來以及偶像飯圈歌手的爆紅,刀郎的名字似乎逐漸被人遺忘。



    2002年的第一場雪

    自從《2002年的第一場雪》這首歌火了以後,刀郎身上被打滿了各種標籤,歌手同行們對刀郎的評價也偏負面,2010年音樂風雲榜十年盛典上,那英公然說刀郎的歌雖然銷量很高,大街小巷都在唱,但是沒有美感,去KTV點歌的都是農民,所以刀郎不能入選十大歌手。


    另一位歌壇天王汪峯也表示,“我不認爲刀郎是一個好歌手,也不認爲他是一個好詞作者。我認爲他只是一個會抓住時機、會利用網絡平臺、會迎合大衆心理的商人。他的歌曲沒有任何的藝術價值,只是一種低級的娛樂。”


    汪峯進一步抨擊,說刀郎是流行音樂界的悲哀,“他的歌詞沒有任何的深度和內涵,只是一些膚淺的感情表達。他的旋律沒有任何的創新和突破,只是一些老套的模式和公式。他的聲音沒有任何的特色和魅力,只是一種平淡的嗓音。他不配被稱爲一個音樂人,更不配被稱爲一個藝術家。”



    羅剎海市

    近日,刀郎新專輯《山歌寥哉》正式發行,其中新歌《羅剎海市》非常火,將中國古典傳統文化與流行音樂相結合,該曲引用了《聊齋志異》中的一篇故事,具有極強的諷刺和象徵意義,這樣的做法使得這首歌在網絡上引發了熱議。


    《羅剎海市》的歌詞寫道:“羅剎國向東兩萬六千里,過七衝越焦海三寸的黃泥地,只爲那有一條一丘河,河水流過苟苟營,苟苟營當家的叉杆兒喚作馬戶。”

    許多網友對其讚賞,歌詞寫得非常有中國古典文化的韻味,但也有一些人可能因爲不熟悉《聊齋志異》,而無法理解其中的深意,因此有網友說“沒點文化真的聽不懂這首歌”。



    聊齋志異

    還有好事聽衆進一步解讀,認爲刀郎的《羅剎海市》有“弦外之音”,因爲羅剎海市描寫了一個虛無縹緲的國家,那裏的人以醜爲美,越是猙獰怪異,越以之爲美,越顯榮富貴,這個故事有憤世嫉俗之意。

    立刻有網友發揮聯想,逐字逐句尋找羅剎海市歌詞與那英汪峯等人的關係,歌詞開頭的“丘河”,有網友認爲丘爲峯,河爲水,這個丘河就是影射汪峯,後面那句“未曾開言先轉腚”,指的是好聲音的轉椅,隨後的“那又鳥”是那英,“馬戶”和“公公”則指的是楊坤和高曉松。


    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這首歌本身就是刀郎多年沉澱後的大作,單憑几句歌詞就對號入座說是刀郎故意所作,顯然證據不足,但如果有些人能對號入座的話,那麼說明這首歌諷刺的就是那些人,聊齋志異本身就有這種極強的諷刺意味,刀郎結合古典文學的做法,也爲如今的流量時代注入了創新精神。



    往期文章:

    梁祝——當民樂遇到交響樂

    華語樂壇——30年前的“神仙打架”

    馬友友——大提琴聖經,巴赫無伴奏組曲

    黃霑——從《上海灘》到《笑傲江湖》

    鄧麗君——亞洲歌后與《北國之春》

    張國榮——自你故去,風華絕代

    黃家駒——光輝歲月,海闊天空

    Beyond——再見理想,孤單一吻

    朴樹——白樺林,平凡之路

    陳奕迅——誰說站在光裏纔算英雄

    那些年——港臺翻唱過的日文金曲

    環球唱片——唱片時代的衰落

    叮叮噹噹——那些風靡短視頻的“越南土嗨神曲”

    天賜的聲音——“泰褲辣”小鬼唱歌翻車

    聽我說謝謝你——童歌背後的音樂製作人

    四大三小時代——華語樂壇最後的繁榮

    金曲獎——周杰倫新專獲提名!

    #gd流行音樂#

    #gd古典樂#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