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为新车YU7推出的车载磁吸纸巾盒(售价169元)登上热搜,网友争议其“天价”定位。雷军在直播中回应称,该产品采用车规级材料,需通过耐高温95℃、低温-30℃等极端测试,内置14块防退磁磁铁,外层手工包覆耐高温PU皮,导致成本高企,但坦言“定价偏高”,已督促团队降本。
![]()
尽管舆论两极分化,部分消费者质疑“纸巾盒是否需要车规级”,但小米官网显示珊瑚橙、幕影蓝等配色已售罄,第三方平台溢价至350元。汽车博主@韩路 晒单力挺:“磁吸设计适配多场景(如办公桌、冰箱),且中控位置暴晒后温度极高,耐高温需求合理,价格并不夸张”。有用户扒出竞品价格,蔚来ET9磁吸款308元、问界非磁吸款339元(官方建议勿暴晒),而小鹏同类产品仅75元。相较之下,小米磁吸款兼顾高温耐受性与多功能吸附,被部分车主称为“高端车型中的性价比之选”。分析师指出,新能源车企常以“硬件让利、配件盈利”平衡成本。YU7定价25万逼近成本线,而高毛利配件(毛利率或超50%)可补利润缺口。此次争议也折射消费者对“实用价值”与“品质溢价”的认知差异——年轻群体更愿为“多场景科技美学”买单。
![]()
雷军承诺推动降本设计,若实现价格下探,或进一步引爆市场。这场“纸巾盒大战”背后,实则是车企争夺磁吸生态标准话语权的序幕。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