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一天,只身一人在热得要死又挤成人饼的暑期,买一张前往上海游戏展会的动车票。
自从进入大学之后,我隐约意识到自己与身边的同学不太一样。
当他们说着想去厦门看海的时候,我在《骑砍2》拿头盖骨当碗使;
当他们刷到桂林山水的时候,我在墟黑城举着笛子为奶队友滚来滚去;
当他们商量着毕业季旅行时,我在《苏丹的游戏》里到处拉屎消苏丹的猜忌...
如果只缺我一个我当然不会扫兴,但其实他们最后付诸行动的行程寥寥无几。
我对于旅游,一直都不太感兴趣。
一方面是受限于经济,倒也不是买不起,就是有点舍不得。
一算来回行程花销,能买下我愿望单里所有打折的3A游戏...
另一方面是,我的赛博家人们给我带来了打不完的游戏,它们实在是太好玩了。
如果能够一天24小时待在家里玩游戏,让我天天吹空调吃外卖我也愿意啊!
这家伙怎么既要又要的呢?
所以这次决定参加上海的Chinajoy,可能已经能算是自宅警备员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
自宅警备员:简单来说就是整天蹲在家里的,唯一的用处就是看门的人。
对不起,是个怕晒的懒狗真是抱歉。
说实话,如果在去年的这个时刻,即使是包机酒,我大概也不太愿意去,我宁可把这时间用来呆在家里打四天游戏。
到底是什么改变了我呢?
说来有趣,改变我的还是游戏。
之前在游戏作者群里看到别人参展的现场返照。
豪华的展台没吸引我,还原度超高的Coser没吸引我,热闹的人群没吸引我,
但在某张图片的角落里看到自己喜欢的小众游戏立牌和海报,我停下了目光。
我试着放大图片想看得更清楚一点,但实在是太糊了。
这张近在眼前的照片糊到我有一点点可惜:如果我在几百里外的现场,一定能看得更清楚一点。
那是我第一次产生“去看一场游戏展”的念头。
后来真正让我决定去展会的,是我在打游戏过程中认识的人们。
作为一个小黑盒作者,我虽然给人的初印象有点高冷,但其实还挺喜欢聊天的,聊各种各样的天。
因为有人问我写文章的心得,所以我写了《创作者学院》系列文章;
因为喜欢分享日常,所以我的文章里常常会出现与其他作者的聊天记录;
就像我在写一篇游戏的评测文章时,如果可以我常常会要求和制作组直接聊上两句,这样能帮我更了解这款游戏...
于是在这个过程里、在加入黑盒的两年中,我认识了好多好多的朋友,普通玩家、创作者、制作组、厂商...
因为游戏聚集在一起,有同样的爱好,在同样的平台...
绝大多数人在大学里处了四年的同学都不一定能聊得这么来。
大家约好了在上海Chinajoy展上见一面。
其实之前核聚变就想去的,但因为一些事情没去成。
一想到只要去上海就能见到这么多朋友,和很多人吃饭(?这是重点吗)一起逛展会再聊聊八卦的东西,就突然变得很有动力。
会认识很多之前不认识的人,提前玩到游戏和拿周边的机会!
嗯,线下或许还可以聊点秘密话题。
我突然意识到:旅游去哪儿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能见到谁以及和谁去。
前几天看核聚变庭院粉丝们分享现场的情况与周边,还有人带了小礼物见面就能领,我隔着屏幕实名羡慕那个氛围。
一场旅途,有风景,也有身边的人。
Chinajoy,8月1日~8月4日,上海,与你们相见。
很期待,准备摸摸天涯的腿和椒神的腹肌。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