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了!再看一部被分成上,下集的電影我就把地球打爆!

現在的好萊塢電影........怎麼說呢?

我真就搞不懂它們了。

一部電影拆成上,下兩部,前者還搞個戛然而止的結局。

高情商:結尾扣人心絃。

今年就已經有三部電影在搞這種分成上,下部的做法了。

《蜘蛛俠:縱橫宇宙》雖然沒有在標題中點名,但《縱橫宇宙》和《超越宇宙》的劇情不還是連着的麼?

如果《超越宇宙》在明年就上映的話,我相信大多數人都還是可以接受的。

但別人現在至少得延期到2026年了。

等到2026年預告片一出來,大家估計都說“徘徊者?誰啊?”

然後是《速度與激情10》。

說實話,範·迪賽爾這種人,他幹什麼我都不覺得奇怪。

現在的《速度與激情》已經不靠劇本質量來掙票房了,靠的是越加離譜的特技和不斷被穢土轉生的老演員吊着。

不管唐老大的決策再唐,這個系列的票房都不會差到哪去。

接下來是昨晚剛看完的《碟中諜7致命清算》(上)。

我那個氣啊!

湯姆·克魯斯最拼命的一部電影,你搞的跟個大型預告片一樣。雖然最後算是有了點句號感,但所有角色都弄得像都跟去十松莊通馬桶的將軍一樣。

我不知道都2023年了,這些製作人是哪來的勇氣來搞這種分成上,下部,並用結尾懸念來銜接的電影。

首先要說的是,這種做法在電影史上算是少見,因爲這樣做代表製作人對該系列電影的票房有極大的自信心。

我們這裏拿一些2000年後的電影來舉例子。

昆汀·塔倫蒂諾的《殺死比爾》最初計劃作爲一部電影,但後來被分成兩部電影——第一卷和第二卷,分別於 2003 年和 2004 年間隔六個月上映——以避免被剪短。

這是被院方強烈要求下的妥協做法。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的《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第 1 部分於 2010 年 11 月發佈,第 2 部分於 2011 年 7 月發佈。

這可是《哈利·波特》啊!《神奇動物》三部曲爛成那樣華納都願意繼續拍的系列。

就算電影院告訴你必須買100塊錢的爆米花才能進去看,當年也有人願意接受的。

《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是《無限戰爭》的直接延續。

在其開發過程中一度被命名爲《無限戰爭 - 第 2 部分》 。《無限戰爭》於2018年4月27日上映,《終局之戰》於一年後的2019年4月26日上映。

《復仇者聯盟》敢搞上下集的原因和《哈利波特》是一樣的,都是靠着死忠粉的數量來做票房保證,之後就可以爲所欲爲了。

《沙丘:第一部分》只改編了赫伯特小說的前半部分。名爲《沙丘:第二部分》的續集將於 2023 年 11 月發行。

《沙丘》的情況比較特殊,在上世紀的多次改編後,改編電影界都一致認爲《沙丘》就不可能當作純商業片來拍,而是要用系列自帶的那種恢弘的藝術氣場來誘惑觀衆買票。

在上個世紀,拆分電影是爲了讓觀衆在觀看那種將近三四個小時的電影途中,能有時間去上廁所或整點東西喫。

你甚至可以先買上半部分的票,什麼時候有時間了再來看下半部分。

這是從舞臺劇行業借鑑來的做法。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是第一個自主選擇將一部電影進行拆分後上映的。後來被《暮光之城》《飢餓遊戲》《分歧者》等發揚光大。

當時的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稱其爲“好萊塢最近的趨勢,將一本書分成多部電影,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大片特許經營的票房回報。“

說白了就是薅羊毛就要把羊薅光。

電影公司用的藉口是:”將《哈利·波特》和《飢餓遊戲》等系列小說分成多部電影的原因之一是爲了安撫那些不希望系列電影結束的粉絲。“

而今年這三部搞上下集的理由就。。。。。

《哈利波特》等有原著劇情在那裏,觀衆看完上部分等不及了去買書也能順利撐到下部上映。

等《超越宇宙》《速度與激情11》和《碟中諜8》的時間裏我們看什麼?

而且之前舉的那些例子和沒有寫出來的例子裏,別人的上下部最多也就隔個一年,因爲他們都知道人這種生物對什麼都是三分鐘熱度。

現在的人哪來那麼多耐心來等你一年以上,有些人連解說電影類視頻都要快進。

而《速度與激情11》要等兩年,《蜘蛛俠超越宇宙》很可能要等三年。

其實我大概能夠明白這三這麼做的原因。

還記得我之前說要這麼做需要製片人對影片的票房有十足的自信嗎?

《蜘蛛俠》這個大家都能理解,前作的口碑和票房都有着不俗的成績。

《速度與激情》《碟中諜》系列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系列主角的演員範迪塞爾和湯姆克魯斯都在劇組中有決定性的話語權。

光頭被背心遮住的肉都已經鬆垮成那樣了還敢拍動作片,湯姆克魯斯在開拍的第一天就決定拍最危險的一場鏡頭。

這就是自信的表現!

他們甚至自信到認爲自己無論怎麼折磨使自己大賺的系列電影,觀衆都會回來。

有點自以爲是了不是嗎?

    #速度與激情#速度與激情10##蜘蛛俠縱橫宇宙#蜘蛛俠#電影#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