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語
聲明:本文首發於公衆號遊戲水獺
就在昨天,Dlsite更新了一份公告。
作爲日本最大的二次元類型產品的數位發行平臺,Dlsite上售賣大量的同人作品、電腦遊戲、電子書籍等類型的作品,尤其是扯下“全年齡”的標籤後,好東西更多。
所以關於這個賣顏色產品的網站,相信不用獺過多介紹,老司機們怕是懂得多了。
不過一碼歸一碼,儘管網站的調性如此,新公告也的確有股“嚴肅”的味道。
原本下個遊戲漫畫或者插畫啥的,只需要錢包充裕對上眼緣即可,隨着近年來AI的火熱發展,還得提防一手“低質量”的“AI刺客”,生怕一不小心錢花在了別人的電費上。
雖然是老梗,體驗下來還真就和不看信息直接去冰櫃裏翻雪糕一樣一樣的。
Dlsite這次的公告是針對於AI作品的第二次調整。
上一次是二月底,那份公告要求作者或社團在作品中加入“AI生成作品”和“AI部分使用”兩個TAG,並且同一個遊戲社團,每週僅允許1到2部作品申請上架,如有違反一律擊斃。
在使用這套規則兩個月後,Dlsite發現即便是這樣依舊管不住大量AI作品的湧出,且“一鍵生成”的AI繪畫一直以來都在給相關的版面上壓力,於是有了這次的“鐵拳”:
漫畫、CG插畫、影片、素材集一類的作品,完全禁止AI生成作品,而小說和遊戲這兩種類型,則根據“是否過於依賴AI技術”這一標準,來決定能否過審上架。
獺對於這個看着好像很有操作空間的“是否過於依賴AI技術”的說辭很感興趣,於是獺找來了Dlsite上的三部作品,讓咱們用嚴肅的態度研究一番,看看“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的AI黃油現在是什麼情況。
一號選手:快餐型六合一
首發出場的這部作品被獺稱爲“六合一”的原因,是因爲它真的跟盜版多合一卡帶一樣簡單粗暴:點擊Start,在六個H場景中選一個,然後開始觀看。
——獺好像明白這麼多人說AI黃油大多都很低創的原因了。
儘管對於這個“大多”的結論還需要驗證,但“低創”這個情況獺確實體會到了,就算是拔作也很難見到連個開場都沒有,不鋪墊直接上壘的。
點進第一個CG,直接進入正戲,這段劇情貌似是患者和護士在密會,但什麼身份其實也無關緊要了,總的體驗約等於看一個可以用鼠標左鍵點擊翻閱的CG本子,而且非常短。
反正遊戲裏也是看AI畫圖,不如看點養眼的
沒有語音、沒有前後劇情、連個畫外音也沒有。
點擊,觀看AI黃圖,搭配彷彿哼哈二將的簡單對話,放送完後直接給你彈回主界面。
第一款遊戲的試玩到此結束,獺給各種標準上的1分。
在獺看到Unity的時候還小小的期待了下,現在想來還是年輕了
一號選手的銷量
二號選手:RPG製作大師的模板作品
有一說一,這個白毛+妹妹的設定,還是挺對胃口的,最起碼比上面那個的第一印象要好上不少。
遊戲模式不用多介紹了,RPG製作大師,黃油裏的老朋友了,即便沒有AI參與,這種作品在黃油中也不在少數。
名爲NTRPG的神作則是其中的佼佼者,沒有CG和配音,卻薄紗了一大批純愛戰士,恐怖如斯
一般來說只要不是很離譜,至少這類遊戲都能讓人玩的下去,有劇情有戰鬥,操作也簡單,只需要上下左右加上ZXC。
加上立繪確實比較可愛。
據作者本人說是AI繪畫後再經過人工調整後的結果,看起來是比一號選手要好上一些。
遊戲的劇情比較簡單,男主與妹妹被召喚到一個陌生的世界,被賦予了拯救世界的任務,雖然玩起來可能是在拯救怪物的生理及生育問題。
比起上面的,這款倒是可以玩玩——雖然簡單粗糙的城鎮,隨意設計的戰鬥數值,依舊有種“低創”的感覺,但最起碼有個黃油樣兒是吧。
數據也證明了獺的判斷。
二號選手的銷量
三號選手:牌佬誘捕器
本黃油具有以下要素:
打牌。
爬塔。
構築卡組。
不知道是一個黃油作者轉換賽道,還是一個牌佬做起了黃油——總之這樣一款奇特的遊戲就出現在了獺的眼前。
遊戲的玩法已經足夠清楚,通過打出卡片來取得優勢,使美少女怪物損失血量,而主角的血量則是累積式的算法,當積累滿後則“戰敗”。
遊戲有簡單的教程,儘管是日語,但遊戲對於牌佬或者接觸過卡牌遊戲的玩家非常容易上手。費用、攻擊力、防禦力,簡單的數值,加上卡牌比較清楚的文字表述,遊玩起來毫無壓力。
這款遊戲爲了遊戲性服務,摒棄了存讀檔的設定,每次啓動都是一局全新的遊戲,甚至還有多周目的設定。
——話說獺好像是來玩黃油的,算了,怪物轉階段的HCG真煩,跳過趕緊下一關。
三號選手的銷量
質量比想象中的浮動要大很多,其中不乏有趣的作品
在聊遊戲前,不得不感嘆AI對於生產力的幫助。
不考慮作品質量的前提下,獺能看到Dlsite上截至現在,才半個月的功夫,正常的黃油大約有十幾部,而有着AI參與的黃油足有三十多部——這還是限制了社團每週發行數量的情況。
全年齡的櫥窗界面
這些作者估計也明白自己的作品質量可能有待提高,所以大多都配備了試玩版給玩家白嫖,如果你對獺介紹的這三部作品任何一部感興趣,都可以直奔正版試玩,一鍵網頁下載,這種輕鬆便利的感覺還蠻奇妙的。
這三款是獺選取的比較有代表性的,且三款遊戲的發售日期按順序分別是,5月11日,5月14日和5月15日,最後一款遊戲甚至是在Dlsite發出公告後上架的。
獺不清楚是否這類更傾向於遊戲性的黃油是否會更容易過審,在三號選手的遊戲體驗中,“AI”這個概念更多的是給作者生成幾張卡面和場景CG,比起前面的黃油,顯得依賴性很低,很貼合官方審查的“是否過於依賴AI技術”標準。
很符合獺對AI繪圖的刻板印象,不過作者設定上這就是個詭異奇幻的門,遊戲中倒也合適
但畢竟規定是昨天剛出的,現在的例子太少,沒辦法得出什麼結論,加上在之前的作品中,如同一號二號選手一樣質量的多如牛毛,且大多畫風雷同,三號選手這種是“另類”還是“新賽道”還不得而知。
不光類型相同,甚至這些作品都是在一兩天內發佈的
以至於在獺撰寫文章的時候,還發現一款在今天發佈的5個G的AI黃油“大作”,獺都沒來得及體驗(之前的作品大多幾十到幾百MB)。
鑑於這款也是RPG製作大師的作品,質量起伏不定不好隨意評價,不過這遊戲Buff欄一點也不少:
三種語言(甚至簡繁都有)+大容量+配音,帶有Roguelik的玩法,甚至號稱是有1000+的HCG(逮着AI往死薅是吧)。
想來也不是什麼隨手製作,還有點小期待。
出於樸素的玩家情感,如果Dlsite這次的措施,可以讓CG播片那樣低創類型的遊戲變少的話,倒確實是不錯的,在黃油裏找玩法,在全年齡裏看賣肉也不失爲一種樂趣。
畢竟低創的作品,確實讓人提不起興致來,就像同這次公告一同被封殺的有關CG插畫、漫畫等類型,那種正關鍵時刻,結果畫面人體結構錯亂,動不動給你來上六根手指三個眼睛兩個舌頭的畫面,看多了都怕早早得上ED。
整改後的CG插畫區
不過遊戲方面,尤其是作爲一個支持且鼓勵新作者上傳練習作品的網站,像二號選手這種情況的作品也不能完全用“低創”兩個字概括,畢竟多練手纔會成長。
這個度這麼一想還真挺難拿捏的,也許現在還操之過急,畢竟纔過去一天,看看到時候Dlsite處理的怎麼樣。
等獺攢夠了一批質量好的AI黃油,可能再來一期試玩合集,到時候各位司機們再相逢。
(其實是5個G的黃油終於用公司網下完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