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G、ACT、CAG、FPS…這些遊戲“稱呼”你真的懂嗎?

“遊戲類型”是指根據遊戲的玩法、主題、目標受衆等因素對遊戲進行的分類。不同的遊戲類型都有自己獨特的「稱呼」,例如RPG、ACT、CAG、MOBA、FPS等等。

這些「稱呼」具體指的是什麼?它們定義了遊戲的哪些屬性?有哪些代表作品呢?

一、RPG 角色扮演遊戲類

RPG(Role-Playing Game)角色扮演遊戲是一種讓玩家扮演虛構世界中角色的遊戲類型。

此類遊戲通常都會有一個完整的世界觀和故事背景,玩家將會扮演一個或多個特定角色,通過完成任務、戰鬥、探索和決策來推動故事發展。RPG遊戲強調故事性、角色成長和玩家的選擇對遊戲世界的影響。

RPG一般分爲以下幾類。

JRPG

JRPG(Japanese Role-Playing Game)即日式RPG,遊戲內玩家扮演的是有固定形象的主角,並會設置一條固定的劇情線;玩法上大多采用回合制或半即時制。

JRPG的缺點在於玩家個人操作空間是有限的,但它的魅力在於對於世界觀、劇情、人物的刻畫都十分細膩。

代表作品:《最終幻想》系列、《女神異聞錄》系列、《鍊金工房》系列

CRPG

CRPG(Computer Role-Playing Game)即電腦角色扮演遊戲,一般可以視作與“美式RPG”劃等號。

其起源於以《龍與地下城》爲代表的桌面角色扮演遊戲(TRPG),遊戲內玩家扮演的主角沒有固定形象,同時根據玩家不同的選擇也會導向不同的劇情線。

CRPG的角色塑造雖然不如JRPG,但是給玩家提供了極高的自由度高,可玩性大幅增加。

代表作品:《博德之門》系列、《極樂迪斯科》、《神界:原罪》系列

ARPG

ARPG(Action Role-playing Game)即動作RPG,強調玩家動作(特別是戰鬥動作),需要玩家利用按鍵配合打出連擊,玩法更加靈活(可以越級挑戰擊殺boss,或者直接“逃課”)。對於喜歡動作遊戲的玩家來說,ARPG多了一份故事性,代入感更強。

代表作品:《影之刃》系列、《刺客信條》系列、《鬼泣》系列

SRPG

SRPG(Strategy Role-playing Game)即戰略RPG該類別以戰棋遊戲(TD)爲主,遊戲樂趣在於利用地形差異、職業區別製造的戰略性及不同流派之間的平衡性。

SRPG的比起純戰略遊戲,世界觀會有更多細節,角色設定、故事也會更加豐富,目標感更強。

代表作品:《火焰紋章》系列、《鈴蘭之劍》《明日方舟》

MMORPG

MMORPG(Massive Multiplayer Online Role-Playing Game)即大型多人在線RPG,其依託互聯網而生,實現多人玩家在線信息交流和休閒娛樂。

遊戲內通常具有一個持續運行的虛擬世界和社會經濟體系,玩家離開遊戲之後,這個虛擬世界仍在網絡遊戲運營商提供的主機服務器裏繼續存在,並且不斷演進,直至遊戲停運。

代表作品:《劍俠情緣網絡版3》《最終幻想14》《洛奇英雄傳》

開放世界RPG

近年來,“開放世界”玩法越來越受到玩家們的歡迎,其兼具JRPG角色塑造&CRPG自由度的優點,雖然往往會有固定的劇情點,但玩家們仍可以選擇自由探索,做想做的事情,地圖中也會有各種各樣細節的“彩蛋”等待玩家挖掘。

代表作品:《塞爾達傳說》(雖然官方定位是ARPG)《艾爾登法環》《原神》

二、ACT 動作遊戲類

ACT(Action Game)動作遊戲源於現實生活中的格鬥技巧、人與人之間的動作和現實的人和事等等。

這類遊戲強調玩家的即時操作和手眼協調能力,通常涉及戰鬥、跳躍、奔跑等動作元素。動作遊戲一般有關卡設計,設置各種各樣的難關考驗玩家的操作。玩家必須操控遊戲角色,根據周邊環境的變化,做出反應動作,並達到遊戲設定的目標。

大衆對於ACT的認知可能更偏向於上文在“ARPG”(ACT+RPG)中提到的《刺客信條》系列和《鬼泣》系列等,但實際上ACT遊戲主要還有以下細分品類。

Platform

Platform即平臺遊戲,需要玩家在使用各種方式或者跳躍(甚至滑翔)穿過障礙。在3D遊戲出來前,平臺遊戲是ACT的“主力軍”。

代表作品:《超級馬里奧》《冒險島》《索尼克》系列

FTG

FTG(Fighting Game)即格鬥遊戲,玩家一般會分爲多個兩個或多個陣營相互作戰,使用格鬥技巧(連招)來擊敗對手。

代表作品:《鐵拳》系列、《拳皇》系列、《任天堂明星大亂鬥》

MUG

MUG(Music Game)即音樂遊戲,編者認爲音樂遊戲對於手眼協調的要求可以歸入這一大類進行介紹。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近年有些遊戲確實將MUG和ACT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爲玩家帶來了視聽動的多重享受。

代表作品:《Muse Dash》《Hi-Fi Rush》

三、CAG 卡牌遊戲

現在常說的CAG(Card Game)卡牌遊戲,是純粹地是從系統設計元素和美術上來進行分類的,比如有大量的卡牌元素存在,並採用從卡池中隨機抽取角色、道具或其他遊戲資源的方式,就可以從廣義上定義爲卡牌遊戲。

但其在加入了大量商業化元素(如數值養成)後,核心玩法實際上各不相同。

分爲以下幾類。

CCG

CCG(Collectible Card Game)即在線卡牌對戰遊戲,特點在於有卡牌收集,但無卡牌交換系統,卡包是隨機的,同時會強調卡牌價值(強度、稀有度)。

代表作品:《爐石傳說》《影之詩》《陰陽師》

TCG

TCG(Trading Card Game)即集換式卡牌遊戲,兼具卡牌收集、卡牌交換,卡包是隨機的,同時會強調卡牌價值(強度、稀有度)。

代表作品:《遊戲王》《寶可夢PTCG》

DBG

DBG(Deck Building Game)即牌組構築遊戲,所有玩家共用一箇中央牌庫,在遊戲中通過與牌庫交互,構築、加強自己的卡組(可以看作卡牌+Rouguelike)。

代表作品:《殺戮尖塔》《月圓之夜》

四、STG 射擊遊戲類

STG(Shooting Game)射擊遊戲是一種以使用武器進行攻擊爲主要玩法的遊戲類型,其核心玩法是通過射擊來擊敗敵人或完成任務,強調玩家的反應速度、精準度和策略性。

射擊遊戲通常具有快節奏的戰鬥場景和緊張刺激的遊戲體驗,玩家需要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迅速做出決策並執行操作。目前射擊遊戲主要分爲以下幾類。

FPS

FPS(First Personal Shooting Game)即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玩家通過屏幕上的視角直接控制遊戲角色的行動,以射擊爲主要玩法,強調快速反應、精準操作和沉浸感。

代表作品:《使命召喚》系列、《CS》、《穿越火線》

TPS

TPS(Third Personal Shooting Game)即第三人稱射擊遊戲,玩家可以看到角色的全身動作和周圍環境。這種視角更注重動作感和場景互動,從而更直觀地觀察角色的動作和環境變化。

代表作品:《戰爭機器》系列、《堡壘之夜》、《全境封鎖2》

MMOFPS

MMOFPS(Massive Multiplayer Online First Person Shooting Game)即

多人在線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需要玩家聯網遊玩,一般有個人競技與團隊合作兩種PVP形式,圍繞據點爭奪或是人質解救等目標開展對抗。

代表作品:《漫威爭鋒》《守望先鋒》

五、AVG 冒險遊戲類

AVG(Adventure Game)冒險遊戲是一種以探索、解謎和故事驅動爲核心玩法的遊戲類型。玩家通過控制遊戲角色進行虛擬冒險,完成任務、解開謎題,推動劇情發展。

AVG遊戲通常是不提供直接的戰術策略對抗,而是側重於玩家的觀察力、分析能力和決策能力,通過控制角色進行交互性的故事體驗。
AVG遊戲一般分爲以下幾類。

TAVG

TAVG(Text Adventure Game)即文字冒險遊戲,該類遊戲側重於利用文字或圖像的謎題來考驗玩家,一般設有多個分支和多個結局,通過CG和動畫作爲輔助,玩家做出影響到整個遊戲走向的選擇。其中戀愛冒險遊戲、推理遊戲也可分在文字冒險遊戲中。

代表作品:《彈丸論破》系列、《神祕島》《巨洞冒險》

AAG

AAG(Action Adventure Game)即動作冒險遊戲,融合了動作遊戲與冒險遊戲元素。其以豐富的劇情和探索爲核心驅動力,同時結合了動作遊戲的戰鬥、奔跑、跳躍等操作性玩法,爲玩家提供兼具深度與快節奏的遊戲體驗。

這種類型的遊戲通常設定在一個廣闊的、充滿未知和挑戰的世界中,玩家需要通過解謎、收集物品、與敵人戰鬥等方式來推動劇情發展。

代表作品:《古墓麗影》系列、《神祕海域》系列、《生化危機》系列

VNG

VNG即視覺小說遊戲,其以文字、圖片、聲音爲載體,相較於TAVG更加側重劇情敘述。

代表作品:《沙耶之歌》《命運石之門》《餓殍:明末千里行》

六、SLG 模擬遊戲類

SLG(Simulation Game)模擬遊戲是以資源管理、戰術規劃及長期決策爲核心機制的遊戲類型,強調玩家通過邏輯分析、全局統籌和動態調整實現目標,根據玩法可分爲以戰略模擬,策略模擬、經營模擬,甚至是生活、體育、載具模擬等。

可細分爲以下幾種。

RTS

RTS(Real-Time Strategy)即即時戰略遊戲,玩家需要在實時的環境下下達指令,實現情報收集、資源採集、建築建造、多兵種作戰等操作。

代表作品:《星際爭霸》系列、《紅色警戒》系列

TBS

TBS(Turn-Based Strategy)即回合制戰略遊戲,玩家和對手輪流進行操作,每回合可以規劃和執行一系列行動,包括移動單位、建設設施、進行戰鬥等。

代表作品:《文明》系列、《三國志》系列

MOBA

MOBA(Multiplayer Online Battle Arena)即多人在線戰術競技遊戲,起源於即時戰略遊戲。

在MOBA遊戲中,玩家通常被分爲兩隊,每隊由四到五名玩家組成,每個玩家控制一個擁有獨特技能和能力的角色。遊戲的目標是團隊合作,保衛自己的基地,同時攻擊並摧毀對方的基地。

代表作品:《DOTA 2》《英雄聯盟》《王者榮耀》

SIM

SIM(Simulation Game)即模擬經營遊戲,玩家需要規劃、建設和管理城市、公司、主題公園等虛擬設施。

代表作品:《模擬人生》系列、《過山車大亨》系列

EDU

EDU(Education Simulation)即模擬養成遊戲,“養成”是模擬養成遊戲的核心元素。玩家需要在遊戲中培育對特定的對象(人或動物),並達成不同的結局。

代表作品:《美少女夢工廠》系列、《明星志願》系列

七、PUZ 益智遊戲

PUZ(Puzzle Game)益智遊戲的核心在於“解謎”,這種過程不僅考驗玩家的邏輯思維和觀察力,激發玩家的智力潛能和創造性,還能帶來解開難題後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益智遊戲涵蓋了從拼圖、數獨、逃脫房間到邏輯謎題等多種類型,可以滿足不同玩家的偏好。在玩法上,益智遊戲操作簡單容易上手,適合在碎片時間遊玩。

代表作品:《俄羅斯方塊》《開心消消樂》《夢幻花園》

-
感謝閱讀、點贊和充電

遊戲的世界豐富多彩,每一種類型都有其獨特的魅力。無論是沉浸於RPG的奇幻世界,還是在ACT的熱血戰鬥中暢快淋漓,亦或是在CAG的策略對決中鬥智鬥勇,總有一款遊戲是你喜歡的類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