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我們的地球“奇異生物”王冠之爭來到了第三期,回顧前兩期請點擊這裏跳轉:
那麼,讓我們有請第三批參賽選手入場:
1、鴨嘴獸
鴨嘴獸(拉丁學名:Ornithorhynchus anatinus),別名爲鴨嘴、鴨懶等,爲鴨嘴獸屬卵生哺乳動物,是鴨嘴獸科唯一的物種。因其吻部似鴨而得名鴨嘴獸,鴨嘴獸全身被毛;雌雄體型大小不同,體型爲流線型,四肢短而粗,具蹼和硬甲;尾扁平寬大;成年無齒。鴨嘴獸是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分佈於澳大利亞東部和塔斯馬尼亞州,棲息環境主要爲淡水溪流、湖泊和潟湖, 喜在溪流和湖泊的岸邊築巢而居;營獨居生活,爲夜行性動物,雄性具有毒腺, 水中的蝦、水蟲、蠕蟲和貽貝等都是它們的食物。
2、僞虎鯨
僞虎鯨(學名:Pseudorca crassidens)是海豚科、僞虎鯨屬的哺乳動物。全身呈黑色或深灰色,體細長,頭鈍而圓,由前端起呈圓弧形過渡到頭頂;口大,口裂朝着眼睛的方向切入;上頜比下頜略微前突,上頜的牙齒一般略少,牙齒大而尖,橫切面呈圓形;16對肋骨中前6對是雙頭肋骨,前6個頸椎癒合;背鰭後緣凹入,鰭肢的末端很尖,後緣常有兩個突出部,尾鰭較寬。 生活在熱帶或溫帶海域。遊訪沿海水域,但更喜歡留在更深的水域。它們的潛水深度可達2000米。常集大羣活動。以烏賊類爲食,也捕喫帶魚、小鯊魚,以及鮐魚、黑鯛、鱸魚和竹莢魚等。
3、貓毛蟲
該物種因體表覆蓋金色緻密絨毛,形似假髮或貓毛,被稱爲貓毛蟲(幼蟲名爲Megalopyge opercularis),其頭部與尾部結構特徵難以辨識。 該幼蟲每根毛髮基部連接毒腺與毒針,毒刺接觸後毒素釋放可引發劇烈灼痛、皮膚紅腫、眩暈及發燒。被慄翅斑傘鳥幼鳥模仿體色與行爲。棲息於美國東南部,以橡樹、柑橘等植物爲食,經歷多次蛻皮後變態發育爲南部絨毛蛾,成蟲體表呈現黃橙色絨毛特徵。別看它毛茸茸的很可愛,想要摸一摸那就不要了,這傢伙有毒,皮膚會紅腫熱痛持續很多天。
4、鹿豚
鹿豚屬(學名:Babyrousa),是豬科、鹿豚亞科唯一屬的3個物種。體長85-110釐米,肩高65-80釐米,尾長20-32釐米,體重約80千克,最大達100千克左右。主要特徵爲獠牙4枚:其中下獠牙如野豬,突出脣外,擋在眼睛前方;上獠牙從口腔中向上長,穿出上顎骨和臉部,在眼睛斜前方彎曲向後。聽覺非常敏銳,嗅覺也十分發達,但它的視力很差。皮膚粗糙,經常有大的褶皺或皺紋,呈灰色、褐色至黑色,下體變淺,毛髮稀疏而短,腿長、皮厚。 棲息地僅限於高地森林和山地丘陵,遠離人類居住的地區。羣居生活,由一頭成年雌性擔任首領,白天活動,善於在林間奔跑,奔跑速度很快。善游泳。以植物的根、葉以及果實等爲食。
5、美西螈
墨西哥鈍口螈(學名:Ambystoma mexicanum)是鈍口螈科、鈍口螈屬兩棲類動物,又名六角恐龍、美西螈。野生的墨西哥鈍口螈體色爲深棕色,帶有黑色斑點。頭部較寬,眼睛較小,四肢和四足嬌小。體長通常爲20-30 釐米,體重60-110克。皮膚光滑無鱗,不具鼓室和鼓膜。擁有明顯的外鰓和鰭狀尾巴,呈羽毛狀。背鰭從頭背向後延伸至尾端,腹鰭從兩個後肢中間延伸至尾巴末端,利於在水中游泳。 墨西哥鈍口螈野生個體僅分佈在霍奇米爾科湖、查爾科湖和查普爾特佩奇湖的運河中。多在水底覓食,主要靠嗅覺側線感知捕食,它們捕獵的方法很獨特,發現食物後會慢慢地接近獵物,接着通過腹腔的真空力量把獵物吸食到口中。墨西哥鈍口螈幼體喫水藻,成體有肉食習慣,以小型魚類、昆蟲、軟體動物和節肢類及兩棲動物幼體等爲食。
6、曼加利察豬
曼加利察豬是偶蹄目豬科豬屬動物。個頭較大,身體圓滾較短,長有大量捲曲毛髮,頭小,耳朵中等大小,向前生長,有點耷拉。瞳孔爲棕色,毛色分有棕色、紅色和黑色。曼加利察豬原產於匈牙利、奧地利和巴爾幹半島一帶。喫玉米、土豆、胡蘿蔔等豬飼料,喜食牧草、野山果等。曼加利察豬是歐洲瀕危地方品種,擁有200 多年的飼養歷史。其特色是全身瘦肉少,脂肪比一般豬多一兩倍,是做火腿、香腸的上等豬肉。因爲同和牛一樣,脂肪重量與肉重量基本持平,被稱爲豬中和牛。其肉色鮮紅,接近牛肉,肉味強勁,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膽固醇的含量也比現代品種低。傳說,其是由野豬和家豬雜交而成的一個豬種,最早出現在18世紀末約瑟夫·安東王子的莊園裏,當初培育其的目的是爲了得到更多的肥肉。
7、鯨頭鸛
鯨頭鸛是鸛形目鯨頭鸛科鯨頭鸛屬的物種。鯨頭鶴又被稱爲“鯨面鸛”“靴嘴鸛”或“鞋之父”,是現存的頭部最大的鳥類。鯨頭鸛成年鳥羽主要爲灰色,雌雄同色,背部有綠色光澤,幼鳥羽毛主要爲棕色,背部無綠色光澤。尾較短,頭後有短羽冠。嘴顏色多爲黃綠色、虹彩白色至淡黃色,腳是黑色的。外形最突出的是具有很大的頭和木靴子樣特別厚而大的嘴,名稱就來自它強大的喙。鯨頭鸛生活在非洲東部熱帶地區蘇丹共和國和贊比亞的巨大沼澤地區,多棲息於蘆葦等水生植物豐富的近水地帶。鯨頭鸛通常單獨或者成對生活,全夜行性。它們會把身體隱藏在水邊茂密的水草叢中,耐心地等待小鱷魚、甲魚、鯰魚、青蛙和水蛇等獵物。旱季沼澤乾涸時,用嘴挖開泥土,喫躲在泥土中的肺魚。飛翔時的姿態像鷺或鵜鶘,頭頸彎曲成“Z”形。由於鯨頭鸛鳴管肌已經退化,不會鳴叫,卻可以發出像白鸛“嗒、嗒”聲。
8、雪人蟹
雪人蟹(學名:Kiwa)是雪人蟹科雪人蟹屬的甲殼動物,全身覆蓋絲狀絨毛,體長約15釐米,螯部密佈黃色細菌羣落且無視覺功能,包含K. hirsuta和K. puravida兩個物種。其剛毛結構與中華絨螯蟹相似,因形態獨特被獨立歸爲基瓦科。 雪人蟹棲息於南太平洋2194米深的深海熱泉區,通過揮動螯部使細菌接觸熱泉化學物質,並以梳狀口器攝入細菌顆粒。其絨毛中的絲狀細菌可中和熱泉毒素,適應劇毒環境。該物種2005年被發現,以吉尼斯認證“毛最濃密的甲殼動物”著稱。
9、藍腳鰹鳥
藍腳鰹鳥是鵜形目鰹鳥科鰹鳥屬鳥類,又叫結巴鳥。嘴粗壯,近似圓錐形,上下嘴緣都爲鋸齒狀,嘴喙上沒有鼻孔,喉囊發達,翅膀狹窄,長而尖,脖子粗壯。鳥喙爲暗綠色、藍色或灰色;眼晴呈黃色,雌鳥的瞳孔較雄鳥稍大,臉上的皮膚黝黑並有奇異的眼袋,頭部和頸部有濃重的棕色和白色條紋,翅膀、尾巴和下體爲黑褐色,背面和腹部羽毛爲白色,腳蹼爲藍色。藍腳鰹鳥主要分佈在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到祕魯北面的太平洋地區,喜歡棲息於熱帶海洋、海岬和島嶼上。除了繁殖期以外,大多數時間都在海上活動。社會性活動,常成小羣飛行於海面的上空或者在海面上游泳,有時能聚集200只以上的羣體進行集體捕食活動。主要食物爲魚類,如沙丁魚、鳳尾魚、鯖魚以及一些魷魚和飛魚等。藍腳鰹鳥是加拉帕戈斯羣島色彩最豐富的鳥類之一,已成爲瀕危鳥類,被列爲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10、海蛇尾
海蛇尾,是棘皮動物門蛇尾綱動物,有2000多種,是棘皮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族。其外形似海星,體盤和腕分界明顯,腕細長,內臟不伸入腕內,腕內部骨骼呈椎骨狀,椎骨彼此靠關節相連;沒有肛門,口在腹面中央。海蛇尾有的腕前伸,有的腕拖後,像蠕蟲彎曲蠕動,又像蛇蜿蜒前行,故名。海蛇尾在中國分佈於黃海,世界各大海洋均有分佈。海蛇尾有羣居習性,常常集羣出現,動作靈敏,運動本領較強,能沿着海底爬行,以海底淤泥中的有機物碎屑爲食。海蛇尾是一類可以產生生物熒光的深海生物物種,在受到攻擊或感到有危險時,很容易將部分腕甚至整個腕斷掉,以此吸引天敵的注意力,然後乘機逃走。海蛇尾的再生能力較強,斷去的腕可以長成新的個體,失去腕的個體又可以長出新的腕。
這期參賽選手看起來還算正常,如果你心目中的選手不在這裏,可以發在評論區,我會考慮將其加入下一期哦。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