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發動了歷史上最成功的變法改革,爲大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以霸道之術贏得君主信任,因變法而封爵,又以戰功封地,但最終卻死於自己定下的規則。他就是大秦變法者商鞅。
商鞅,姬姓,公孫氏,衛國國君之子,故也稱衛鞅。商鞅年輕時就十分喜歡李悝、吳起等人的法家學說。
後來在魏國國相公叔痤手下任中庶子。公叔痤認爲商鞅有奇才,病入膏肓之時曾向魏惠王推薦過商鞅,但魏惠王並沒有採納他的意見。
不久,秦孝公發佈求賢令,欲廣納天下賢才以圖強秦。商鞅便帶着李悝的《法經》投奔秦國去了。
商鞅見到秦孝公之後,先是以上古五帝的王道遊說,秦孝公不感興趣。隨後又以周文王以德服人的王道進諫,結果又被拒絕。
最後商鞅給秦孝公講了春秋五霸的霸道之術,這下引起了秦孝公的共鳴,竟和商鞅暢談數日,仍不知倦怠。最後秦孝公決定任用商鞅,在秦國幫他推行變法。
公元前 359 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在秦國發布了《墾草令》,正式拉開了變法的序幕。《墾草令》是商鞅變法的預案,它從食着眼,以糧爲綱,是一套重塑社會價值觀的政策。
通過規定貴族子弟除嫡長子外必須服徭役,來削弱貴族特權。
禁止一切影響農業生產的娛樂活動,壟斷山澤之利,來抑制商業活動。又通過剝奪限制農民遷徙自由,來加強對農業的刺激。
同時還禁止士大夫通過辯論來提高百姓見聞,實行徹底的愚民政策。這樣不僅削弱了貴族特權,還讓貴族也加入到農業生產中,同時也使百姓更能夠一心一意地爲國家種地,從而提高糧食稅收。
《墾草令》初見成效之後,秦孝公正式任命商鞅爲左庶長,開始實施變法。這次變法是《墾草令》的升級版,他先是廢井田,開阡陌,將所有土地都分配到百姓手中,百姓不再需要向貴族交租,而是直接向秦王納稅。
在繼續刺激農耕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獎勵軍功的辦法。商鞅直接廢除了官爵世襲制,建立二十等軍功爵制。
前八個等級只需要在戰場上殺一個敵人,並獲取其頭顱就可以提升一級,因爲憑一個首級就能升一級,從此便出現了 首級 這個叫法。
由於所有人只有憑軍功才能做官,因此百姓從此便有了上升的通道。
同時商鞅還爲大秦建立了秦律和戶籍制度,按編戶徵收租賦和徵收徭役、兵役,並推行什伍連坐法。
以五家爲伍,十家爲什,其中一家有罪,其餘各家均應告發,否則將連同懲罰,所以亦稱鄰里連坐。輕則斬手斬腳,重則夷滅三族。
一時間秦人人人自危,戶戶自保。
爲了讓百姓信服,商鞅甚至還處罰了犯法的太子贏駟,但考慮到太子的身份,便只處罰了他的兩個師傅公子虔和公孫賈,一個被臉上刺了字,一個被割掉了鼻子。
到最後秦國甚至出現了道不拾遺,山無盜賊,怯於私鬥,鄉邑大治的局面。商鞅也因此被秦孝公拜爲大良造,是當時秦國的最高爵位。
商鞅變法壯大了秦國國力,實現了秦孝公富國強兵的願望,使秦國逐漸成爲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也爲後來秦王朝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與此同時也爲商鞅自己埋下了禍根。
公元前 341 年,商鞅統率秦軍擊敗魏國,收復了河西之地,因戰功獲封商、於十五邑,號爲商君,商鞅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但就在商鞅如日中天之時,一直支持他的秦孝公卻突然去世了,太子贏駟即位,即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一上位就以謀反的罪名下令逮捕商鞅。商鞅本想逃到魏國去,但當他逃到邊關,晚上想住店時卻被客棧老闆拒之門外。
客棧的老闆告訴他:“商君有令,留宿無憑證的客人是要治罪的。” 無奈之下商鞅只能又折返回自己的封邑商於,決定發兵抵抗秦軍,結果商鞅戰敗身死。
秦惠文王命人將他的屍首帶回咸陽,車裂示衆,並誅滅其全家。(可以看到呀,商君是戰死的,而遺體被車裂)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