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鋼鐵俠”從硅谷小丑到火星皇帝

硅谷“鋼鐵俠”、“火箭男孩”、“太空凱倫”、“馬一龍”……當你聽到這一連串離譜又貼切的外號,腦子裏是否會出現一個全球頂流的名字——埃隆·馬斯克。

雖然過氣了。

在之前,他的一言一行都能讓股市震盪、讓網友瘋狂、讓傳統車企失眠。但你以爲他的發家史是那種“車庫創業、白手起家、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峯”的爽文模板?那怎麼可能。

在1971年,他出生在南比勒陀利亞一個富裕的白人家庭。老爹埃羅爾·馬斯克,是個英荷混血的機電工程師,後來轉行成了地產開發商,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甚至在贊比亞還擁有一座翡翠礦的股份,雖然後來全部闢謠什麼也沒有,但還有一點是真的,那就是家裏絕對有錢,富可敵國談不上,超越絕大多數人是輕輕鬆鬆。

所以,馬斯克的童年大概率是在大別野裏度過的,家裏有泳池、有傭人,出門有豪車。就問你羨慕不羨慕。

而他很小就展現出自己極客的一面,沉迷編程和科幻。12歲那年,他把自己寫的一個太空遊戲Blastar的代碼賣了500美元——這事經常被拿來證明他的天才,但要我說,在80年代,一個南非小孩能接觸到昂貴的電腦,你是不是應該先想想爲什麼。所以下次再有人說馬斯克是白手起家,給他個大逼兜。

當然,他的童年時期並不全是陽光。父母離婚,他在學校因爲性格內向古怪被霸凌,甚至被打到住院。這些經歷或許塑造了他日後能忍耐與無視他人的目光,但並沒有改變他“富二代”的物質起點。

關鍵的“第一桶金”來了。

1995年,24歲的馬斯克和他弟弟金博爾一起準備進軍互聯網創業大潮。啓動資金哪來的?據說是老爹埃羅爾慷慨地掏了兩萬多美元,有說2.3有說2.8。

用2.8來算吧,1995年的美元匯率大約8.35,在當時摺合人民幣大概23萬?想想當時的購買力。這絕絕對是大多數人一輩子都攢不下來的啓動資金,甚至很多人退休也就這個數了。

兩人立刻用這筆錢創立了Zip2。這公司是幹嘛的?簡單說,就是個“原始版大衆點評+百度地圖”,爲企業提供線上黃頁和地圖導航服務。想法在當時超前的,但創業過程依然艱苦,馬斯克也確實拼,晚上就睡在辦公室沙發,跑去洗免費澡。

重點在於,他有“試錯”的資本。失敗了怎麼辦?沒關係,回家不至於餓死,甚至還能再搞點錢。這種來自家庭財務的安全網,是無數真正白手起家的創業者無法想象的奢侈品。

4年後,康柏公司以3.07億美元現金+股票的天價,收購了Zip2。馬斯克作爲最大股東,分到了2200萬美元。

注意,這是1999年的2200萬美元。

鉅款到手,一般人可能立馬退休享受生活了。但馬斯克立刻把這筆錢幾乎全部砸進了下一個創業項目——X。com。這是一個在線金融支付公司,後來演變成了我們熟悉的PayPal,現在依舊在使用,銀聯外網買遊戲匯率自動轉換。

在PayPal的創立和發展過程中,馬斯克展現了他獨特的戰略眼光,但他的管理理念使他和另一位創始人彼得·蒂爾(Peter Thiel)的理念衝突最終以“宮鬥”告終。2000年,趁馬斯克在外度蜜月,公司內部發動“政變”,彼得·蒂爾上臺,馬斯克被架空,如此草率的“被踢出局”。

然而,命運無常。2002年,eBay以15億美元的天價收購了PayPal。作爲仍持有11.7%股份的大股東,馬斯克再次躺賺,稅後入手1.8億美元。

這下,馬斯克是真正的、徹底的、實現階級飛躍的財務自由。

至此,他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兩次創業,兩次成功出售,套現近2億美元。

手握近2億鉅款,年僅31歲的馬斯克成了硅谷最耀眼的鑽石王老五之一。正常人會幹嘛?買遊艇、買別墅、環遊世界、投資點穩賺不賠的生意,享受人生

可他並沒有選擇成爲一個快樂的天使投資人,而是做了一個讓所有人瞠目結舌的決定——他把所有錢,全部砸向了兩個當時看來純屬“騙投資人傻錢”的離譜項目:

造火箭,造電車。

他腦子裏想的不是地球上的俗物,而是星辰大海。他童年的夢想、他對人類未來的擔憂(人工智能威脅、能源危機),所以他要親自下場,用這筆“私房錢”去解決人類的終極問題。

首先,他跑去了俄羅斯,想買幾枚便宜的洲際導彈(Dnepr),用來發射他的老鼠植物太空艙(項目叫“火星綠洲”),給火星來點綠色。結果毛子軍官把他當冤大頭,坐地起價,還嘲笑他“小孩,你沒錢玩什麼火箭”。

馬斯克憤然離席,在回國的飛機上,他掏出一張Excel表,噼裏啪啦一算——老子自己造火箭,都比買你們的便宜!

於是在2002年,SpaceX成立了。

幾乎同時,他看中了一個做電動跑車的初創項目(AC Propulsion),覺得這玩意兒是未來。他本想投資,但對方管理層躺平擺爛,毫無野心。馬斯克看不上他們,於是在2004年領投了另一家類似但更有潛力的公司——特斯拉(Tesla Motors),並親自出任董事長。

他還自己掏錢投資了堂兄弟的太陽能公司(SolarCity),想搞新能源閉環。

消息傳出,硅谷投資圈和航天界的老登們全都笑瘋了。

“這PayPal的暴發戶瘋了?火箭是阿波羅時代國家舉國之力才能玩的東西,你一個私企想搞?”

“電動車?哈哈哈,那不就是高爾夫球場用的玩具嗎?”

“典型的互聯網新貴,人傻錢多,燒完就清醒了。”

尤其是SpaceX,早期簡直就是一場大型煙花秀。他們在加州的霍桑市一箇舊倉庫裏,開始搗鼓自己的火箭發動機和箭體。馬斯克的口號是“便宜,可靠,快速迭代”。他們從最小的“獵鷹1號”火箭開始搞起。

2006年3月24日,獵鷹1號首飛。點火25秒後,燃料泄漏,發動機起火,炸了。

2007年3月21日,第二次發射。火箭成功爬升了5分鐘,然後開始瘋狂旋轉,最終解體。又炸了。

2008年8月2日,第三次發射。這次一級分離順利,但二級火箭在分離時意外碰撞,再次失敗。又雙叒炸了!

三次爆炸,幾乎燒光了馬斯克投入的1億多美元。

同時,特斯拉也深陷泥潭。第一款產品Roadster跑車成本失控,研發費用飆上天,公司瀕臨破產。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融資渠道徹底關閉。

馬斯克走到了人生最黑暗的邊緣。他變賣了自己的邁凱倫F1跑車和其他財產,把最後一點家底全都押了上去,甚至需要向朋友借錢付房租。媒體們已經準備好了“硅谷最大騙子”的訃告,就等着第四次發射失敗,然後給他和他的公司們釘上最後一顆棺材釘。

全世界都在等着看他笑話。

2008年9月28日,獵鷹1號第四次發射。

這是SpaceX最後的機會,也是馬斯克最後的機會。火箭點火,升空,第一級分離……第二級點火……現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當火箭最終成功進入預定軌道時,控制中心陷入了徹底的瘋狂。他們成功了!人類歷史上首次由私人公司研發的液態燃料火箭成功入軌!

很快,NASA的訂單來了,價值16億美元,爲國際空間站提供貨運服務。特斯拉也終於在聖誕前夜驚險完成融資,活了下來。

馬斯克,一度被所有人嘲笑的“硅谷小丑”,用一次近乎自殺式的豪賭,把自己從地獄邊緣拉了回來。

從此,SpaceX一路開掛:

“獵鷹9號”火箭實現可回收複用,發射成本斷崖式下跌,把全球航天發射市場捲成了白菜價。

“龍”飛船成功爲國際空間站送貨,後又實現載人飛行。

“星艦”(Starship)雖屢試屢炸,但“快速迭代、失敗中進步”的理念,使馬斯克向着移民火星的終極目標狂奔。

搞定了火箭的“上天”問題,馬斯克在地面上的“堵車”問題也玩得風生水起。而特斯拉的崛起之路,相比SpaceX更像是在走鋼絲,無數次遊走在猝死的邊緣。

時間拉回2004年,馬斯克投資特斯拉並出任董事長時,公司還只是個PPT造車小作坊。創始人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和馬克·塔彭寧(Marc Tarpenning)想造一款高性能電動跑車,打破人們對電動車“慢、醜、短”的刻板印象。

天才工程師JB·斯特勞貝爾(JB Straubel)的電池技術讓馬斯克看到了未來。馬斯克一來就展現了極強的控制慾和他宏大的願景,他不是要造一輛車,而是要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

在2008年,第一輛Roadster終於交付。這車確不錯,但也確實貴(10萬美金起),小毛病很多,而且生產成本遠高於售價,賣一輛虧一輛。公司現金流瀕臨枯竭,創始人艾伯哈德也被馬斯克聯手其他投資人趕出了公司。

這就是馬斯克的風格:願景宏大,執行鐵血,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關鍵時刻,還是那場驚險的火箭融資救了命。同時,戴姆勒(奔馳母公司)用5000萬美元買了特斯拉10%的股份,豐田又送了家舊工廠給他。這才讓特斯拉喘過氣來。

但真正的轉折點,是2006年馬斯克就公佈的“宏圖大師計劃”(Master Plan):

1: 造一臺昂貴的電動跑車(Roadster)。

2: 用賺到的錢,造一臺更便宜的四門轎車(Model S)。

3: 再用賺到的錢,造一臺大衆負擔得起的電動車(Model 3)。

4: 順便提供太陽能發電產品。

你看,他早就把劇本寫好了。

於是2012年,劃時代的Model S發佈了。這輛車徹底重新定義了電動車:超長續航、狂暴加速、全景天窗、巨大的中控屏、整車OTA升級……它不再是一個“環保工具”,而是一個比燃油車更性感、更智能、更好玩的“科技產品”。

媒體也一邊倒的好評如潮,車主們瘋狂追捧。特斯拉彷彿一夜之間封神,股價開始起飛。

但馬斯克的“生產地獄”纔出現了。爲實現Model S的量產,特斯拉被逼成了“垂直整合狂魔”——自己建超級工廠(Gigafactory)、自己研發電池、自己造生產線、甚至自己造生產機器的機器。

因爲傳統的供應鏈和製造模式,根本滿足不了他的要求和速度。

在2017年,面向大衆市場的Model 3發佈,50萬美元的預訂訂單像海嘯一樣湧來。這次,地獄模式升級了。爲了實現周產5000輛的目標,馬斯克直接睡在工廠地板子上,盯着生產線,開除不給力的高管,甚至搭建了臨時帳篷生產線(GA4)。

那段時間,他情緒失控,在財報會議上罵分析師問題無聊,在推特上亂髮消息惹來SEC(美國證監會)的調查和訴訟(最終達成和解,他交了2000萬美元罰款,並辭去董事長職務)。所有人都覺得特斯拉要完蛋了,做空特斯拉成了華爾街最受歡迎的“財富密碼”。

但他又一次扛過來了。Model 3的產能終於爬坡成功,並迅速成爲全球最暢銷的電動車型之一。特斯拉實現了連續盈利,股價一飛沖天,最高時市值突破萬億美元,超過了所有傳統車企之和。那些做空他的基金們虧得褲衩都不剩。

他不僅救活了特斯拉,更用一己之力,逼着全世界所有車企轉型,全部跳進了電動車的浪潮裏。堪稱汽車界的“秦始皇”——統一了電動車天下的度量衡。

這個時候,對普通人來說,經營好SpaceX和特斯拉其中任何一家公司,都足以名留青史,享受人生了。

但馬斯克的腦子顯然是多線程的。他的終極目標從來不是賺錢,而是解決他認爲的“人類生存風險”(Human Survival Risk)。於是,在兩家巨頭公司的間隙中,他又折騰出一堆光聽名字就讓人覺得扯淡的副業(其實都是主業)。

2006年間,他創立了光伏發電企業太陽城公司。2015年,他聯合創立了非盈利公司OpenAI,研究安全的人工智能技術。2016年,他創立了Neuralink,致力於開發腦機接口技術。

2018年12月,馬斯克被評爲《時代》週刊年度人物。2022年2月,他入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6月,他獲得2023年度世界航天獎。

2023年7月12日,馬斯克宣佈成立了xAI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他旗下的xAI團隊推出了備受期待的AI大模型產品——Grok。

而在這期間,2022年中,馬斯克做出一個震驚世界的決定:以440億美元收購推特(現改名爲X)。

雖然《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媒體批判馬斯克是爲了爭奪對公共輿論場的控制權。但當時馬斯克和特朗普站隊,特朗普封號,從扎克伯格手上買回來第一件事就是給他解封賬號,後續就是競選,不過也不重要了。

至於他的兒女雙全這事沒必要說了。

而馬斯克的財富之路也是波瀾起伏。2021年1月7日,他的個人淨資產升至1850億美元,超越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成爲全球第一富豪。

2022年3月,他以1.29萬億元人民幣連續第二年成爲世界首富。但到12月,據《福布斯》富豪榜數據顯示,他又失去了首富寶座。

2023年,馬斯克再次波動:2月以1871億美元淨資產重新成爲世界首富;5月淨資產約爲1923億美元,再次獲得世界首富頭銜。12月,《福布斯》公佈2023年前10位財富增長最多的億萬富豪榜單,馬斯克增加1084億美元,身家2549億美元,排名第一。

2024年,馬斯克繼續位居富豪榜前列。3月25日,他以1.67萬億元人民幣的財富重登《2024胡潤全球富豪榜》首富寶座。截至2024年,其淨資產達到了數千億美元。

儘管馬斯克做了很多方向的嘗試,但他的最大夢想仍然是火星殖民。通過SpaceX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

SpaceX的星艦項目現在依然在進行。這款由星艦飛船和超重型助推器組成的火箭,高50米,直徑9米,被設計爲能夠搭載乘客和貨物,執行從地球軌道任務到深空探索的多樣化任務。

星艦的推進系統採用了SpaceX最新開發的Raptor發動機,以液氧和甲烷爲燃料。設計允許它在執行任務後返回地球,並能夠快速重新發射,這是實現經濟高效太空旅行的關鍵。看到用的燃料這麼普通,是不是有種枯燥無味之感。

當這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發展時,馬斯克設定了在本世紀30年代將人類送上火星的宏偉目標。讓星艦將承擔這一任務,攜帶大量貨物和乘客前往火星,並在到達火星後返回地球,實現往返飛行。

2025年8月27日,星艦第十次試飛成功的當天,馬斯克信心爆棚,甚至宣佈了一個更加大膽的設想:讓人類未來的旅行速度達到現在的30倍!從北京飛到洛杉磯,只需要半小時。

雖然他這一生起起伏伏,但不得不說他的長遠目光非一般人能及,也難怪大家說馬斯克是穿越者。既然我是滄海一粟,那就希望我這舊時代的殘黨,可以乘上他那新時代的破船。

(另主頁附上星艦第十次發射全過程,看看小作坊手搓的核彈。)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