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喜歡遊戲的春秋呀!今天爲大家帶來《消逝的光芒:困獸》的資訊。
白天是美景,夜晚是驚悚
自《消逝的光芒》系列開篇以來,我們的目標始終是打造最具沉浸感的殭屍末日世界。通過在該系列上的研發實踐,我們認識到,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精通三個關鍵領域:視覺呈現、音效設計與玩法機制。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探討《消逝的光芒:困獸》(Dying Light: The Beast)中沉浸式體驗與恐怖氛圍的營造。
夜晚,愈發陰森可怖
豐富的視覺細節與先進的圖形引擎,讓白天的探索之旅成爲一種真正的享受;但對於《消逝的光芒》這類遊戲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夜晚氛圍的塑造。畢竟,我們 “開放世界邂逅生存恐怖” 的核心玩法,正是在夜晚才能展現出最佳效果 —— 藉助遊戲內的各類系統,爲玩家制造重重挑戰與驚悚體驗。
我們打造《消逝的光芒:困獸》(Dying Light: The Beast)的目標,是創造一段緊張刺激、令人毛骨悚然的夜間體驗 —— 其濃重且讓人神經緊繃的壓迫感,足以媲美初代《消逝的光芒》中那些經典的深夜場景。
我們組建了一支專屬攻堅團隊,成員涵蓋程序員、遊戲設計師與關卡設計師。團隊每週推進迭代開發,並在遊戲全製作週期內持續投入工作:有些周重點優化 “夜魔”的行爲模式,另一些周則專注於調整刷新規則與追逐機制。最終呈現的夜間系統,希望能給玩家帶來 “難以預測且充滿恐懼” 的感受,打造一段讓你久久難忘的遊戲體驗。
爲了實現我們期望的夜間恐怖氛圍,我們採取了多項措施。總體而言,我們讓夜晚變得更昏暗;但同時也發現,“卡斯特森林”(Castor Woods)這一場景設定爲氛圍營造提供了極大助力,還爲其增添了豐富的層次與變化。畢竟,在自然保護區的森林裏遊蕩(漆黑一片!),與在城市中悄悄躲避夜魔(燃燒的油桶會營造出截然不同的氛圍),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體驗。
另一項重要決策,是將夜間體驗的核心明確聚焦於 “夜魔”—— 我們設定中的 “頂級掠食者”,這一方向也主導了我們後續所有相關設計選擇。我們重新設計了夜魔的移動方式,無論是單獨行動還是羣體協同,都能讓它們在地圖的各個區域更高效地追捕玩家。我們還對生物刷新技術進行了迭代優化,確保無論夜魔處於何處,你都能切實感受到它們的存在。此外,我們還必須結合載具體驗進行調整,並考慮到地圖的多樣性 —— 遊戲中包含從狹窄街道到開闊曠野等多種不同場景。
因此,我們不僅讓夜晚變得更加昏暗,還爲手電筒加入了更具真實物理感的可見慣性效果,同時讓 “夜魔”變得更 “聰明”。但我們從玩家反饋中瞭解到,這些或許仍不夠。正因如此,在遊戲製作的最後幾周,我們組建了一支由人工智能程序員與玩法程序員組成的攻堅團隊,並聯合技術與美術團隊提供支持,力求讓夜晚體驗更添恐怖氛圍。我們還整合了在德國科隆國際遊戲展期間收集的反饋,以及遊戲測試版本在內容創作者手中試玩時引發的各類反響。你們想要更強烈的、讓人手心冒汗的夜間恐怖體驗?我們早已備好!
以下僅列舉我們在遊戲發售前最後幾周內,針對夜間體驗優化的部分內容:
大幅改進夜魔的移動方式,提升追逐過程的壓迫感與威脅性
優化尋路算法,減少不必要的路徑選擇,讓追擊更精準
改進奔跑循環動畫,使動作更流暢自然
新增跳躍抓取與跳躍攻擊動作,豐富戰鬥交互
降低動畫同步性(例如夜魔對紫外線的反應動畫),讓每次遭遇夜魔的場景更具多樣性
強化夜魔的感知能力 —— 使其更容易發現玩家,並對玩家行爲(如手電筒閃爍)做出反應
調整夜魔的撤退行爲觸發條件,讓它們在更多情況下會 “血戰到底”
優化生物刷新邏輯,使其更符合場景合理性
新增夜魔從車輛前方與後方跳上車的行爲判定
改進夜魔跳躍時的物理效果,提升動作真實感
沉浸式音效
此外,我們還優化了夜魔的視覺表現:增加其身上的血跡效果,並擴充夜魔的變種類型 —— 讓每一隻夜魔都更顯恐怖,且更具獨特性。
夜間恐怖氛圍的另一大助力來自音效設計。爲了讓你產生 “身臨其境” 的代入感,我們將核心精力放在了夜間環境音的打造上 —— 我們刻意弱化了部分背景音,讓你能清晰聽到夜魔與感染者的腳步聲,僅通過聽覺就能精準判斷它們在周圍環境中的位置,甚至感知距離遠近。但一旦你被發現,一切都會截然不同:首先,你會聽到那標誌性的恐怖音效,隨後緊張感拉滿的背景音樂隨之響起,克蘭沉重的呼吸聲更會進一步放大這份壓迫感。
而當你終於擺脫追逐,找到一處安全區躲避至日出時,你還能發現卡斯特森林的另一面。夜晚令人膽寒的景象與聲響,在白天竟會呈現出別樣的美感。
每個生物羣落 —— 從城鎮到沼澤,再到茂密森林 —— 都擁有獨特且細節豐富的音景。在城市裏,你能聽到窗戶碎裂與天線晃動的聲響;在森林中,樹枝斷裂的脆響清晰可聞;在沼澤地帶,則能捕捉到水聲漣漪與其他細微的自然音效。
混響效果,以及室內外環境的音效反差,在《消逝的光芒:困獸》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室內音效近乎微弱,營造出寂靜與緊張交織的氛圍 —— 這正是製造 “突然驚嚇”的絕佳場景!而室外音景則密集厚重,甚至帶有幽閉壓迫感,進一步放大了危險降臨的體感。
在玩法相關音效方面,《消逝的光芒:困獸》中的武器音效比系列前作更具厚重感與衝擊力。每一次射擊或揮砍都帶着真實的重量感與碰撞反饋,無論是骨骼碎裂聲還是血液飛濺聲,都能通過耳機或揚聲器清晰傳遞。戰鬥音效的豐富多樣性,既增強了操作帶來的爽快感,也凸顯了動作本身的原始衝擊力,讓體驗更具真實感。
殭屍的音效也經過了全面重構。“啃咬者”(Biters)與 “迅捷感染者”(Virals)如今的聲音更具人類特徵 —— 一種充滿攻擊性的人類聲音,讓玩家能清晰意識到自己面對的是 “受感染的人類”,而非單純的怪物。它們的低吼、尖叫與動作音效中,都蘊含着一種原始且近乎絕望的強烈情緒,深刻凸顯了 “變異” 背後的恐怖本質。這種設計讓每次遭遇都更顯緊張,也更具沉浸感 —— 你幾乎能從它們的聲音裏,聽到人類意識與感染本能在體內激烈抗爭的痕跡。然而,要達到這樣的音效品質,背後是海量的工作量:你能想象嗎?僅爲殭屍的嘶吼與尖叫,我們的遊戲就用到了超過 9000 段獨立音效素材。
匠心打造的卡斯特森林世界
最後,視覺設計讓《消逝的光芒:困獸》的世界真正 “活” 了起來。我們希望打造一款內容飽滿、場景豐富且充滿變化的遊戲,吸引玩家探索每一個角落。要實現這一點,關鍵在於對所有場景的細節打磨與背景故事構建。
卡斯特森林中藏滿了隱祕的祕密與驚喜。你會路過紀念品商店,展櫃上還掛着未被取走的冰箱貼;走進廢棄餐廳,菜單上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辨,牆上裝飾的餃子圖片,素材源自某位概念設計師的私人檔案。就連城市徽章與部分本地商戶的標誌,設計上都保持着風格統一,且都以海狸爲核心元素。爲何是海狸?因爲卡斯特森林山谷自古就是海狸的重要棲息地,海狸不僅成了這片區域的象徵,更是當地自然保護區的吉祥物 —— 因此,你在整個區域探索時,會頻繁看到海狸相關的元素。
美術團隊甚至爲卡斯特森林構想了一場原本計劃在 2022 年舉辦的夏日慶典 —— 但殭屍疫情的爆發讓這場慶典永遠停留在了計劃中。即便如此,你仍能找到慶典留下的痕跡:宣傳海報、廢棄的裝飾,甚至還有本該登臺演出的藝人名單。我們深知,有許多玩家十分看重遊戲世界構建中的這類細節。
在農田或別墅區這類區域,每一棟房子都配有獨特的花園,而花園中藏着關於 “曾經居住者” 的細微線索。爲了讓荒蕪的花園呈現出自然且真實的狀態,美術團隊對植物花卉展開了深入研究,精心挑選了那些無需人工照料就能存活,同時仍能保持繁茂美感的植物品種。此外,當你探索卡斯特森林自然保護區時,別忘了閱讀我們團隊設計的信息牌 —— 它們會讓你產生漫步真實自然保護區的錯覺。
這片自然保護區中最具詩情畫意的區域之一,便是坐落在其核心地帶山丘之上的修道院。這裏曾有修士居住,你可以走進他們的房間一探究竟,在他們曾售賣手工製品的小店裏逛逛,或是漫步於他們昔日精心照料的花園中。這處地方不僅歷史底蘊深厚,景緻更是美不勝收。
但這絕對不是全部!我們已經迫不及待想讓大家親自探索這片地圖,發掘所有暗藏的細節。要是覺得這些還不夠,那不妨告訴你 —— 我們在整個遊戲世界裏藏了超過 100 件收藏品,還有數不清的彩蛋。準備好迎接這場挑戰了嗎?9 月 19 日,我們在卡斯特森林(Castor Woods)不見不散!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