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喜欢游戏的春秋呀!今天为大家带来《消逝的光芒:困兽》的资讯。
白天是美景,夜晚是惊悚
自《消逝的光芒》系列开篇以来,我们的目标始终是打造最具沉浸感的僵尸末日世界。通过在该系列上的研发实践,我们认识到,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精通三个关键领域:视觉呈现、音效设计与玩法机制。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探讨《消逝的光芒:困兽》(Dying Light: The Beast)中沉浸式体验与恐怖氛围的营造。
夜晚,愈发阴森可怖
丰富的视觉细节与先进的图形引擎,让白天的探索之旅成为一种真正的享受;但对于《消逝的光芒》这类游戏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夜晚氛围的塑造。毕竟,我们 “开放世界邂逅生存恐怖” 的核心玩法,正是在夜晚才能展现出最佳效果 —— 借助游戏内的各类系统,为玩家制造重重挑战与惊悚体验。
我们打造《消逝的光芒:困兽》(Dying Light: The Beast)的目标,是创造一段紧张刺激、令人毛骨悚然的夜间体验 —— 其浓重且让人神经紧绷的压迫感,足以媲美初代《消逝的光芒》中那些经典的深夜场景。
我们组建了一支专属攻坚团队,成员涵盖程序员、游戏设计师与关卡设计师。团队每周推进迭代开发,并在游戏全制作周期内持续投入工作:有些周重点优化 “夜魔”的行为模式,另一些周则专注于调整刷新规则与追逐机制。最终呈现的夜间系统,希望能给玩家带来 “难以预测且充满恐惧” 的感受,打造一段让你久久难忘的游戏体验。
为了实现我们期望的夜间恐怖氛围,我们采取了多项措施。总体而言,我们让夜晚变得更昏暗;但同时也发现,“卡斯特森林”(Castor Woods)这一场景设定为氛围营造提供了极大助力,还为其增添了丰富的层次与变化。毕竟,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里游荡(漆黑一片!),与在城市中悄悄躲避夜魔(燃烧的油桶会营造出截然不同的氛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
另一项重要决策,是将夜间体验的核心明确聚焦于 “夜魔”—— 我们设定中的 “顶级掠食者”,这一方向也主导了我们后续所有相关设计选择。我们重新设计了夜魔的移动方式,无论是单独行动还是群体协同,都能让它们在地图的各个区域更高效地追捕玩家。我们还对生物刷新技术进行了迭代优化,确保无论夜魔处于何处,你都能切实感受到它们的存在。此外,我们还必须结合载具体验进行调整,并考虑到地图的多样性 —— 游戏中包含从狭窄街道到开阔旷野等多种不同场景。
因此,我们不仅让夜晚变得更加昏暗,还为手电筒加入了更具真实物理感的可见惯性效果,同时让 “夜魔”变得更 “聪明”。但我们从玩家反馈中了解到,这些或许仍不够。正因如此,在游戏制作的最后几周,我们组建了一支由人工智能程序员与玩法程序员组成的攻坚团队,并联合技术与美术团队提供支持,力求让夜晚体验更添恐怖氛围。我们还整合了在德国科隆国际游戏展期间收集的反馈,以及游戏测试版本在内容创作者手中试玩时引发的各类反响。你们想要更强烈的、让人手心冒汗的夜间恐怖体验?我们早已备好!
以下仅列举我们在游戏发售前最后几周内,针对夜间体验优化的部分内容:
大幅改进夜魔的移动方式,提升追逐过程的压迫感与威胁性
优化寻路算法,减少不必要的路径选择,让追击更精准
改进奔跑循环动画,使动作更流畅自然
新增跳跃抓取与跳跃攻击动作,丰富战斗交互
降低动画同步性(例如夜魔对紫外线的反应动画),让每次遭遇夜魔的场景更具多样性
强化夜魔的感知能力 —— 使其更容易发现玩家,并对玩家行为(如手电筒闪烁)做出反应
调整夜魔的撤退行为触发条件,让它们在更多情况下会 “血战到底”
优化生物刷新逻辑,使其更符合场景合理性
新增夜魔从车辆前方与后方跳上车的行为判定
改进夜魔跳跃时的物理效果,提升动作真实感
沉浸式音效
此外,我们还优化了夜魔的视觉表现:增加其身上的血迹效果,并扩充夜魔的变种类型 —— 让每一只夜魔都更显恐怖,且更具独特性。
夜间恐怖氛围的另一大助力来自音效设计。为了让你产生 “身临其境” 的代入感,我们将核心精力放在了夜间环境音的打造上 —— 我们刻意弱化了部分背景音,让你能清晰听到夜魔与感染者的脚步声,仅通过听觉就能精准判断它们在周围环境中的位置,甚至感知距离远近。但一旦你被发现,一切都会截然不同:首先,你会听到那标志性的恐怖音效,随后紧张感拉满的背景音乐随之响起,克兰沉重的呼吸声更会进一步放大这份压迫感。
而当你终于摆脱追逐,找到一处安全区躲避至日出时,你还能发现卡斯特森林的另一面。夜晚令人胆寒的景象与声响,在白天竟会呈现出别样的美感。
每个生物群落 —— 从城镇到沼泽,再到茂密森林 —— 都拥有独特且细节丰富的音景。在城市里,你能听到窗户碎裂与天线晃动的声响;在森林中,树枝断裂的脆响清晰可闻;在沼泽地带,则能捕捉到水声涟漪与其他细微的自然音效。
混响效果,以及室内外环境的音效反差,在《消逝的光芒:困兽》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室内音效近乎微弱,营造出寂静与紧张交织的氛围 —— 这正是制造 “突然惊吓”的绝佳场景!而室外音景则密集厚重,甚至带有幽闭压迫感,进一步放大了危险降临的体感。
在玩法相关音效方面,《消逝的光芒:困兽》中的武器音效比系列前作更具厚重感与冲击力。每一次射击或挥砍都带着真实的重量感与碰撞反馈,无论是骨骼碎裂声还是血液飞溅声,都能通过耳机或扬声器清晰传递。战斗音效的丰富多样性,既增强了操作带来的爽快感,也凸显了动作本身的原始冲击力,让体验更具真实感。
僵尸的音效也经过了全面重构。“啃咬者”(Biters)与 “迅捷感染者”(Virals)如今的声音更具人类特征 —— 一种充满攻击性的人类声音,让玩家能清晰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 “受感染的人类”,而非单纯的怪物。它们的低吼、尖叫与动作音效中,都蕴含着一种原始且近乎绝望的强烈情绪,深刻凸显了 “变异” 背后的恐怖本质。这种设计让每次遭遇都更显紧张,也更具沉浸感 —— 你几乎能从它们的声音里,听到人类意识与感染本能在体内激烈抗争的痕迹。然而,要达到这样的音效品质,背后是海量的工作量:你能想象吗?仅为僵尸的嘶吼与尖叫,我们的游戏就用到了超过 9000 段独立音效素材。
匠心打造的卡斯特森林世界
最后,视觉设计让《消逝的光芒:困兽》的世界真正 “活” 了起来。我们希望打造一款内容饱满、场景丰富且充满变化的游戏,吸引玩家探索每一个角落。要实现这一点,关键在于对所有场景的细节打磨与背景故事构建。
卡斯特森林中藏满了隐秘的秘密与惊喜。你会路过纪念品商店,展柜上还挂着未被取走的冰箱贴;走进废弃餐厅,菜单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墙上装饰的饺子图片,素材源自某位概念设计师的私人档案。就连城市徽章与部分本地商户的标志,设计上都保持着风格统一,且都以海狸为核心元素。为何是海狸?因为卡斯特森林山谷自古就是海狸的重要栖息地,海狸不仅成了这片区域的象征,更是当地自然保护区的吉祥物 —— 因此,你在整个区域探索时,会频繁看到海狸相关的元素。
美术团队甚至为卡斯特森林构想了一场原本计划在 2022 年举办的夏日庆典 —— 但僵尸疫情的爆发让这场庆典永远停留在了计划中。即便如此,你仍能找到庆典留下的痕迹:宣传海报、废弃的装饰,甚至还有本该登台演出的艺人名单。我们深知,有许多玩家十分看重游戏世界构建中的这类细节。
在农田或别墅区这类区域,每一栋房子都配有独特的花园,而花园中藏着关于 “曾经居住者” 的细微线索。为了让荒芜的花园呈现出自然且真实的状态,美术团队对植物花卉展开了深入研究,精心挑选了那些无需人工照料就能存活,同时仍能保持繁茂美感的植物品种。此外,当你探索卡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时,别忘了阅读我们团队设计的信息牌 —— 它们会让你产生漫步真实自然保护区的错觉。
这片自然保护区中最具诗情画意的区域之一,便是坐落在其核心地带山丘之上的修道院。这里曾有修士居住,你可以走进他们的房间一探究竟,在他们曾售卖手工制品的小店里逛逛,或是漫步于他们昔日精心照料的花园中。这处地方不仅历史底蕴深厚,景致更是美不胜收。
但这绝对不是全部!我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让大家亲自探索这片地图,发掘所有暗藏的细节。要是觉得这些还不够,那不妨告诉你 —— 我们在整个游戏世界里藏了超过 100 件收藏品,还有数不清的彩蛋。准备好迎接这场挑战了吗?9 月 19 日,我们在卡斯特森林(Castor Woods)不见不散!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