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第十五本書 《莫失莫忘》

一本後勁很大的書,一本披着科幻外皮的嚴肅文學,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描述爲:“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發掘出來我們與世界虛幻聯繫下的深淵”

–––––前言

石黑一雄 2017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而今天這本書正式其代表作。小說重點描述着三位天生只爲捐贈器官而活的克隆人 平淡度過一生的故事……很平淡很平淡,沒有反抗 沒有大的衝突,但看完後卻給人帶來一種深深的怪異感。爲什麼他們不反抗?爲什麼主角兩人深信着那個假的不能再假的傳言?爲什麼明明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看完後憂傷卻久久不能消散?在此,我並不想劇透過多內容 好的故事需要自己評鑑 後面僅僅是個人閱讀書的心路歷程 主觀看法與思考(劇透警告)

在閱讀第一部分時,在小孩子視角中 以他們的日常生活看到了他們對於日常生活的所思所想以及對於未來的嚮往,而從隻言片語中隱隱察覺到那個療養院的怪異並以此聯想到了看過的一部番––––約定的夢幻島以及玩過的遊戲,同樣的“畜牧場”,再者是與克隆人相似境遇的遊戲《底特律變人》,心裏想着:後來的發展應該是反抗吧? 然而並沒有,而後的第二第三部分可以視爲一體,在困苦中對於愛、夢想……的渴望而去追尋“生”的可能性,但在與其導師的聊天中才發現一切僅僅是一個再微小不過的流言罷了……而他們一生也就如此簡簡單單的結束了。

剛剛閱讀完的感受其實是有點蒙的,“什麼,這就完結了嗎?”有所想法卻無法串起 並湧現了文章開頭的問題,而後在看了些書評、他人的感悟、石黑一雄接受的採訪……才堪堪有了些自己的想法與觀點。

黑爾舍姆中篇章的一切,是否與我們童年生活一樣,在老師家長的教導下學到了許多技能並有了自以爲伴隨一生的愛好 但如同克隆人的最終歸宿一樣我們在當前社會的規訓下大多人的“生活意義”大多化爲獲得工作、恰米、結婚生子 ……爲了這個目標而忙碌一生 之前所學的玩意也不斷被拋棄與遺忘我們的在不斷工作當中 “器官”不也在不斷的“被捐贈”;克隆人知道未來要捐獻而害怕不安 但卻不知道捐獻的是如此的痛苦 我們也知道長大步入社會會很艱辛 但卻沒想到是如此的艱辛,而回到剛開始的問題,哦不 而是正問向現在的我們,你爲什麼不反抗呢?

反抗這句話說起輕巧,哪怕是在這片土地當中又有多少人敢做 能做到呢?麻木纔是常態,而回到書本當中,書中的一個情節或許能窺得作者的想法\感受,夫人在面向湯米與凱西的詢問 在對於讀者如此緊張的環節,夫人卻明顯感受到她對於牀頭櫃更爲在意 而艾米麗也更爲在意的是她何時才能站起來 而但站起來的“器官”又從哪裏來呢 或許啊或許,畜牧者對於畜生的態度本身就是對待兩個物種,而面對“人形電池”比其他上位者多少帶有那一丁點仁慈罷了。(過度解讀,不喜勿噴)

正如石黑一雄在面對採訪時所說的:“從我的世界觀來看,我認爲人們無論承受怎樣的痛苦,無論遭遇怎樣的悲慘經歷,無論如何不自由,都會在命運中夾縫求生,接受命運給予的一切。人們不懈奮鬥,努力在如此狹小的生存恐懼中尋找夢想與希望,這類人始終比那些破壞體制、實施叛亂的人更讓我感興趣”

這句話就留給大家來看待了

最後的最後,留下我在學生時代寫作文最喜歡的一句話作爲結束吧:羅曼羅蘭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後,依舊熱愛着生活”

–––––––2025.9.1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