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含 7 種去廣告狠招,有簡單,有硬核,手把手教你把手機變回 “純淨版”!
(有懶人方法)
引言(其實是廢話)
現在的app,開屏廣告動輒5秒,跳過鍵真假難辨;搖一搖離譜到手機平放都能觸發,搭配鏈式啓動,稍不留神就瞬間跳轉到另一個軟件。
猜猜真正的跳過鍵在哪?
但要我說最可恨的,當屬信息流廣告。
當廣告僞裝成評論,那你看的正文又何必是正文?
信息流廣告
爲了提高廣告“點擊率”,智囊團花樣迭出,千方百計地讓你“誤觸”。現在的 APP 廣告,早把 “誘導誤觸” 玩成了玄學。想和它們鬥智鬥勇?
別笑,你也過不了第二關!
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7 種廣告處理方法
逆向修改:代碼層面的徹底清除
對apk文件反編譯,定位並移除廣告代碼、啓動頁,或修改佈局文件移除廣告橫幅,一次性去除應用內所有廣告。
這種修改過的安裝包,被稱爲“綠色版”“純淨版”,也曾風靡一時。
可以試着搜索“app名字+無廣告/純淨版”,或許會有驚喜,但今時不同往日,要小心木馬病毒釣魚軟件。學有餘力者,可前往某些論壇的技術板塊,或者“極客堂”學習如何自己綠化app。
優點:一次性根除app廣告
缺點:不能更新;官方可能會停用舊版本
自動化點擊工具:模擬用戶點擊行爲跳過開屏廣告
利用無障礙輔助功能監測界面元素變化,當識識別到“X”“跳過”或“關閉”按鈕的文本特徵或資源ID時,自動模擬用戶點擊行爲。效果立竿見影。
首推“搞快點”,規則可從GitHub等平臺獲取。
搞快點
優點:效果立竿見影
缺點:駐留後臺會增加耗電、殺死進程即無效
權限控制:阻止搖一搖廣告的觸發
搖一搖作孽太多,被央視點名以後稍顯收斂,後續手機廠商做了權限控制。
搖一搖廣告依賴“獲取設備動作與方向”權限,通過系統設置直接關閉該權限,可以從阻止搖一搖的觸發。
圖文版教程
文字版教程
操作方法:進入系統設置→應用管理→找到需要關閉搖一搖的應用→權限管理→找到並關閉“獲取設備動作與方向”或“傳感器”權限
優點:無需額外工具
缺點:廣告仍然存在,只是不會意外觸發;需要手動爲每個應用設置,較爲繁瑣
AdGuard:攔截廣告請求
通過本地代理攔截所有網絡請求,當匹配到廣告規則後阻止請求或返回空數據,在廣告內容加載前將其攔截。
這有什麼好處呢?可以攔截僞裝成朋友圈的信息流廣告、僞裝成評論的信息流廣告等等。
理論上可以通殺任何廣告。同類工具還有AdAway。
優點:覆蓋範圍廣,支持多種廣告形式
缺點:常駐後臺,增加耗電;降低網絡速度
Root與插件:系統級廣告攔截方案
root手機後獲取系統最高控制權,使用Hosts重定向、防火牆規則攔截廣告域名解析和請求。
推薦使用AdAway的root模式,修改Hosts文件,屏蔽廣告域名。軟件是開源的,GitHub有大佬分享規則源。
插件推薦小綠書Top大佬的AdGuardHome模塊。
優點:一次配置,全局生效;效果最徹底
缺點:root過程複雜,有變磚風險;銀行類應用檢測root會拒絕運行
LSPatch修補:無需root的模塊化方案
利用無線調試啓動Shizuku,再授權給LSPatch工具,之後將Xposed模塊直接打包進APK文件,實現無需root的模塊功能注入。
需要模塊支持修補模式
操作步驟:
獲取原版APK和去廣告模塊→無線調試啓動Shizuku→授權並使用LSPatch進行修補→安裝修補後的APK
Shizuku授權LSPatch
優點:無需root,相對安全
缺點:需要爲每個應用單獨處理;應用更新後需要重新修補;可能觸發簽名驗證導致閃退
DNS過濾:唯一平衡了效果和易用性的終極方案
這是所有去廣告方法中,我最推薦的一個。
只需要在手機上輸入一串網址,就能去除95%的app牛皮蘚廣告!
DNS提供商在服務器搭建好廣告域名黑名單,用戶在智能設備(手機、平板、pc)配置好DNS後,當設備查詢這些廣告域名時,就會返回錯誤IP(如0。0。0。0)或本地IP,使廣告無法加載,這樣就達到了去除廣告的效果。
這和AdGuard、AdAway本地代理模式有異曲同工之處,因爲這兩個app的去廣告功能都使用了DNS過濾。
而Android 9+自帶私人DNS功能,與其使用需要常駐後臺的應用,不如直接採用手機原生的DNS功能來過濾。
配置方法:
進入系統設置→網絡和互聯網→私人DNS→選擇“私人DNS提供商主機名”→輸入DNS服務地址
Android 9以下可以走wifi的dns解析。
DNS過濾無需安裝應用,操作簡單,一次配置,網頁、應用全局生效,消耗更低的手機資源,獲得和AdGuard、AdAway等應用幾乎一樣的效果。
優點:無需安裝應用、網頁和應用全局生效
缺點:少數頑固廣告可能漏網、存在誤殺、有時候會拖慢網速
最後
碼字不易,如果文章有錯誤,歡迎指出。
還得是我小黑盒,一點廣告也沒有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