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元自組手搓NAS,低成本入門NAS攻略。

  從今年6月份的時候,在恩山論壇刷到有關nas設備的帖子,關於功能以及用途,看完帖子第一反應就是,這玩意兒我應該需要,但是上TB和JD以及PDD看了一下成品的價格,讓我有些望而卻步,隨後又在張大媽刷了一個月的帖子,逛了一個月的海鮮市場,又在貼吧和小紅書看別人的NAS是什麼樣的,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是否我真的需要Nas這麼一個設備,來滿足我的日常工作和娛樂的需求。

恩山論壇 nas專區

  在各大論壇刷帖有一個多月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其實大頭並不是NAS,而是硬盤,我一直關注的是NAS的價格,但是卻忽略了硬盤這個關鍵的硬件,看了一眼硬盤的價格,好像比前兩年高了一些,我大概記得21、22年的時候,chia礦潮初,4T單盤的價格在335-375之間,現在普遍價格在500+,突然間又打消了裝nas的念頭。(我自己有盤 但是我想上更大的)

硬盤價格—來源 什麼值得買(張大媽)

  在我已經徹底放棄的時候,小米手機更新了系統OS2,更新完之後,相冊分類沒了,自動識別和人像識別也沒了,導致七月底接單子想給客戶看效果圖和之前的實例,照片太多根本找不到(金凡 你****),我跟朋友吐槽了這件事,他說可以試試飛牛的nas系統,最近新出了一個AI相冊模型,分類很好用,瞬間激起了我又想裝NAS的念頭,因爲工作需求所以我搭建了一套簡易的nas,純鞋盒,這也是我第一次使用,僅僅是爲了相冊分類。

8月1日首次安裝

相冊模型

  也確實好用,於是在各大平臺關注了飛牛的官號,看了所有的視頻,瞭解了大概,確實比我前幾年用的黑裙要方便的多,因爲黑裙不常開,有時候開機還會丟引導。

  於是更加的篤定的選擇,我一定要裝一臺符合自己需求且外觀好看的NAS,於是第一代的成品出來了。

時間爲8月14號

初代 很簡陋 且不完善

  之後上機發現很悶熱,CPU經常溫度上80,且硬盤溫度高,考慮可能是風道沒有設計好。

  於是修修改改的同時又補充了外觀的缺陷,於是最終的機箱外觀出來了。因爲最近在看新世紀福音戰士,就做了這麼一個配色出來。

最終版 初號機撞色

接下來進入正題:配置清單如下

nas全套配置詳細單子

  主板是偶然刷拼多多刷到的,原本考慮的是上H110ITX,但是D4內存漲價,所以往D3看齊,發現D3的更加便宜,CPU我是花2.97買下來的,刷到淘金幣可以抵扣,但是實際購買的話,大概16-18元左右,所以我還是寫16吧,散熱器我建議其實原裝英特爾散熱就可以了 五六塊錢還包郵,固態是年初的時候跟朋友拼團買的,其餘零散配件哪家便宜買哪家。硬盤背板看自己需求,我自己是覺得沒有太大的必要。

雜牌但是有保,有M2接口

  如果追求極致性價比的話,可以考慮上H61I的板子,海鮮市場只要35-50塊錢,可以找帶內存或者U的商家購買 可能三件套下來也就70-80左右吧,這樣能省60左右,如果還想省下散熱器的錢,那就買工控板 一體的價格也很便宜。

鹹魚 主板價格

  最終實現的功能:前置USB2.0*2、USB3.0*2  四盤位+M2,後續可通過M2轉sata 6口或者8口實現10盤位,另外機箱設計支持半高pcie設備,後續大概率上E3帶L無核顯的U,半高顯卡裝一個GT720或者730,這樣就完美了。

3D打印 設備P1SC

機箱3D打印套件 材料爲PETG耐高溫

用到的電腦配件 這個電源不推薦 太吵 巨吵 我換了一個還沒到貨

  安裝的時候建議先把主板上所有的線都接好 然後再去安裝連接到各個地方。不然有問題很難調整,上機前最好裸平臺直接測試,能點亮再上機。

機箱內部

前置IO 接口

機箱背面


  關於硬盤,我是前幾年chia礦難收了一批盤,4T那時候的價格是150塊錢一張,這個幣生存週期短,所以盤是比較健康和乾淨的,我自己之前放在黑裙上用了幾年,但是有幾塊壞掉了,還剩下三張,打算後續都裝上去,在等新電源到,圖中的電源不推薦買,很吵。

前面可以加一個3cm的風扇 我沒加 因爲沒必要

側面cpu的位置做了開孔 上進風 側出風

機箱背面 風扇是反裝的 從後側進風 所以加了一個防塵網

左側開口後續如果考慮上高性能獨顯的話 可以用延長線連到外面

正面圖 耐看 比初代的成品好看

  最後再給大家提個醒,近期不要買hc550 12t容量的盤,品控有很大問題。

最後補兩張系統圖,完結,希望大家也能裝到屬於自己喜歡實用的NAS。

PS:影音庫也很好用,非常OK,自動搜索封面我願稱爲最強 哈哈哈哈。其餘功能探索中,後續應該會更新外接顯卡拓展和硬盤櫃的帖子。

再看一看怎麼掛載網盤 把迅雷的22T和夸克的12T 百度盤的12T都掛上去,搭建一個影音庫,就完美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