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應理性對待《黑神話:鍾馗》:實機演示才值得振奮

遊戲科學在 2025 年科隆遊戲展開幕夜(Opening Night Live)上公開了《黑神話》系列第二部 《黑神話:鍾馗》 的首支 CG 先導預告片,並同步上線了專題官網。該作目前處於早期開發階段(僅 CG,無實機演示/發佈日期)。

遊戲科學上一作《黑神話:悟空》帶來的強烈成功(高銷量、高熱度、國際話題度)讓粉絲很自然地把對悟空DLC的期待投射到系列新作上——“既然上次做得這麼好,這次也一定值得期待”。

維基百科"Zhong Kui"詞條瀏覽量暴漲300%;海外玩家積極搜索鍾馗背景,拼湊其故事;社交媒體(如Reddit)熱議刷屏。 

但外媒Thegamer發文:“《黑神話:悟空》的續作目前還只是開發者眼中的一絲微光,八字還沒一撇。”(疑似文章現在已刪除)

文章稱:玩家對系列新作產生期待十分正常,也確實值得歡呼。但《黑神話:鍾馗》目前並不存在——至少不具備實質意義。根據《黑神話:鍾馗》官網表述,選擇在8月20日公佈該項目,是因工作室每年此日需向玩家彙報進展,但現階段該項目“僅僅建立了空文件夾”,關於新作的劇情與玩法,“團隊甚至尚未完成大綱設計”。發佈會上展示的預告片僅是一段CG短片,宣告着某個模糊創意的存在,僅此而已。

遊戲從“概念/劇情設想”到“可玩實機”往往會遇到玩法不合、技術或預算問題,許多早期預告最後並未變成成品或大幅拖延。Game Science 自身也沒有公佈玩法大綱或可玩演示,就無法斷言項目方向與質量。

團隊若把大量資源投入到新項目,可能影響對《悟空》後續支持的節奏——這正是部分玩家在公告後表達不滿的原因之一。

行業常見先發預告來炒作或招募人才,但也會造成“期望膨脹→失望反彈”的循環。媒體提醒,是希望把“情緒化歡呼”轉爲“等待實機/可玩證據”的理性期待。

《黑神話:鍾馗》在未來數年內都難見真容,鑑於現階段開發團隊對遊戲形態尚無明確公告,Thegamer推測甚至遊戲科學可能會在發現玩法或故事不夠吸引人後直接推翻重來。對此Thegamer只想提醒:不必過早寄予厚望。在當前遊戲行業環境下,唯有實機演示才值得爲之振奮。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