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星級大廚”溫米,陪伴你品嚐生活百味。 小小的鍋蓋遮不住飄散而來的溫暖,千金也買不來孩子發自真心的笑顏。
一 以樂觀面對痛苦
“一大鍋蔬菜獸肉湯,一大份土豆蘿蔔派,礦井下的見聞,飯桌上的傳奇…… 雷姆必拓大家庭的生活總是這樣簡單而平淡。”
溫米出生於雷姆必拓的一座礦業小鎮,雖年紀尚小,卻在烹飪、機械修理等技術領域展露出出色的天分。塔爾幹主礦脈蘊藏着億萬礦藏,其上坐落着雷姆必拓的諸多礦業城鎮,溫米的出生地便是其中一座小型城鎮。她出生後不久,母親便離家改嫁,從此杳無音信。年幼的溫米與身爲礦場工人的父親相依爲命,在那座日夜迴盪着機械轉動聲與鐵錘敲擊聲的城鎮中慢慢長大。
幼年時期母親的缺席並未給溫米帶來過多負面影響,這源於礦區的每一位成年人都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扮演了 “照顧者” 的角色。正如雷姆必拓人常將礦區形容爲 “大家庭”,這裏不僅是基層政治單元和勞動生產創造價值的場所,更將一個個小家庭緊密聯結 —— 在這裏,每個孩子都是所有人的孩子。
溫米十歲生日時,父親祝福她 “像現在這樣開開心心地長大”。這句本應普通的生日祝福,卻成了溫米自我規訓的思想烙印,只因這是父親臨走前對她最後的期望。
意外發生前,溫米生活在溫馨融洽的環境中。工人們結束勞作後,會在廠房中央的空地上消磨時光:精力旺盛的聚在一起打球、摔跤、跳舞,想休息的便湊在一塊談天說地,或是支起摺疊小凳看露天電影。年長的工人會趁閒暇傳授生活技能,溫米時常湊在旁邊學習,她高超的烹飪技術便是由此啓蒙,飯菜的香氣中蘊含着她天真的心願。
“…… 要是有一天,溫米做的飯,能治好叔叔嬸嬸們的礦石病就好了。”
或許正因礦區大家庭的生活簡單溫暖,這樣樸素又帶着孩童式浪漫的願望纔會深植於溫米心中。
可誰也無法預料未來與意外哪個會先到來。礦坑發生嚴重事故,卻無人負責。工人們談論的事故調查報告,果不其然被公司定性爲 “難以預料的意外”。無論天災還是人禍,都被這輕飄飄的 “意外” 二字帶過。對溫米而言,父親彷彿還在身邊,只是躲着不願意見她。但現實殘酷,那個每天微笑着、舉着斷了無名指的手向所有人打招呼的男人,再也不會回來了。礦場沒找到父親的遺骸,只在無人認領的失物中發現一枚胸針,裏面夾着一對父女的合影。溫米拿走了胸針,卻仍固執地往返於礦場和小鎮之間。
認領遺體、簽訂免責賠償方案,這般疲憊又麻木、程序化到不近人情的處理方式,每天都在雷姆必拓上演。溫米口中的胖鐵頭叔叔收養了她,蘿蔔纓子嬸嬸則幫她四處打聽父親的消息,催着工友們去別的礦區張貼尋人啓事,還親自帶溫米去了事故發生地。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照顧着這個可憐的小女孩,願意讓她留在身邊,可溫米還是想找爸爸。不幸再次降臨,在不斷往返中,小溫米感染了源石病。高熱之下,她服用了源石蟲膠質與冷凍瓶樹水的混合物來控制病情,萬幸這雷姆必拓民間流傳的土方子起到了一定效果。而救下溫米的卡車司機阿蘭娜藉此機會收養了她,隨後帶她來到羅德島接受治療。
二 卡車生活
“博士,又見面啦,想念雷姆必拓風味的燉菜嗎?我正要和蘭娜姐去後廚看......我不是小鍋蓋,請不要再叫我小鍋蓋啦——”
來到羅德島前,溫米和阿蘭娜生活在運輸車上,條件艱苦,她卻毫無不適。她倔強又能忍耐,不想讓旁人擔心,總是擺出樂呵呵的樣子。可鍋蓋再嚴,也蓋不住滾沸時溢出的水,阿蘭娜時常幫她解壓,方式是 “瞪眼憋笑”—— 阿蘭娜只需一個簡單的對眼,就能引得溫米 “咯嗤咯嗤” 笑出聲,撲進她懷裏。這讓人不禁感嘆,她們的關係宛若家人。阿蘭娜覺得溫米像燉菜的蓋子,平靜之下藏着走極端的可能,便給她取了 “小鍋蓋” 的外號。經阿蘭娜不遺餘力地宣傳,這個外號很快在羅德島人盡皆知,可溫米本人並不接受,她阻止別人這麼叫的樣子十分可愛,反倒激起了幹員們小小的逆反心理 —— 畢竟沒人能拒絕這隻萌萌的小兔子。
三 羅德島時期
經幹員暴行推薦,在監護人阿蘭娜的陪同下,溫米來到羅德島接受治療,同時在艦上學習源石技藝基礎課程。空閒時,她會在羅德島食堂幫忙。若你經過食堂後廚,碰巧看到幾個饞嘴的幹員圍在門邊,不必奇怪,他們或許正在等待溫米即將新鮮出鍋的 “每日例湯”。
不一會兒,那個小小的身影便會頂着大托盤出現,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大家會發現,這次的 “每日例湯” 不僅有可供挑選的豐富種類,涵蓋不同幹員心儀的湯品,還搭配着溫米精心烹製的菜餚。
“要是沒喫飽,鍋裏還有哦!還有什麼想喫的,隨時跟溫米說,就算不是雷姆必拓的菜餚也沒關係的!溫米會去學!” 自從溫米的鍋中真的誕生出泰拉各國的地道餐品後,沒人再懷疑這句承諾。
如今,溫米已逐漸掌握正確使用那把爐竈法杖的本領。藉助法杖,她能操控熱氣流精準調節食材溫度,在廚房中更加自如地大展身手。她將幹員們舌尖上的嗜好爛熟於心,成爲羅德島諸多挑剔飲食愛好者心中的 “美味魔術師”…… 誰能想到,幾個月前,她還是個必須留在病房中接受密切觀察的小感染者呢?
儘管泰拉各地區對感染者的政策略有差異,但邊緣化傾向普遍存在。偏見讓成年感染者都難在陽光下容身,更別說那些缺乏行爲能力、身心尚未成熟的兒童。作爲能提供礦石病醫療服務的艦船,羅德島本艦收治過來自泰拉各地數以千計的感染者兒童。他們忍受着難以量化的軀體疼痛,有的被家人、社羣遺棄,有的甚至選擇自我放逐。因此,除了控制兒童感染者的病程發展,幫助他們學習生存技能、創造融入社會的條件,也是我們不容忽視的必要之舉。
…… 我們真誠期盼,不再有任何事物阻礙孩子們健康成長,無論是貧窮、戰爭,還是礦石病本身。
很長一段時間裏,溫米四處流浪尋找父親,即便遭遇種種挫折,也依然掛着笑臉。就連 “感染了礦石病” 這樣的悲劇,在她看來都不算悲哀的事 —— 她堅信會與父親重逢,所以要時刻開開心心地企盼那一刻。
每種情緒的出現都有意義,尤其對溫米這樣的孩子而言。好在前往咧嘴谷的旅程後,溫米的心理狀況有所改善。她會因阿蘭娜在陌生人面前喊她 “小鍋蓋” 鬧小脾氣,會在萊伊講述傳說動物故事時露出少見的驚喜與好奇,更重要的是,思念父親或因礦石病感到疼痛時,她不再默默忍耐。這是積極的現象,值得持續觀察。
讓我們一同期待她未來的成長吧。
“小時候我有好多好多願望,爸爸卻只是祝福我幸福快樂地成長......現在我明白了,要先做到幸福快樂,剩下的願望就等待它們慢慢實現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