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裏的第二個大學生,貌似情況不太對”。剛過10點,朋友就發消息私聊我。
7月24日,由靈澤科技研發、505 Games和B站聯合發行的國風克蘇魯魂類ARPG遊戲《明末:淵虛之羽》正式發售,發售當天登頂Steam熱銷榜TOP1,截至發稿前Steam同時在線人數峯值達到11.4萬。
之所以說情況不對,是因爲《明末:淵虛之羽》的口碑不太樂觀。
截至發稿時,遊戲在Steam好評率僅有19%。玩家差評吐槽主要集中在三點:一是遊戲優化差;二是在發售前對國區以外的地區永久降低售價引發國內玩家的不滿;三是購買標準版玩家可獲得豪華版獎勵,豪華版玩家戲稱自己爲“小丑”。
看到網上鋪天蓋地的謾罵,這一幕與2021年《明末:淵虛之羽》首曝時竟如此相似。
2021年9月17日,《明末:淵虛之羽》公佈了首個實機演示,雖然取得數百萬播放量,但如同AI貼圖一般的主角臉型、僵硬的戰鬥動作以及縫合各種遊戲的機制,都讓這款遊戲遭受了鋪天蓋地的謾罵。加上不到一個月前,《黑神話:悟空》公佈了12分鐘的實機演示,對比更爲明顯。
2021年,主角塑造的確粗糙
此前我在與靈澤科技CEO姜敏和《明末:淵虛之羽》製作人夏思源聊到這個可以算作“事故”的宣發時,二人都稱之爲“至暗時刻”。
在我對夏思源的採訪中,他表示有很多剛進入公司比較年輕的同事承受不了這樣的壓力,不少同事都在當時的節點上離職了。但如今再回看當時的情景,夏思源反而從中看到了更多希望,他表示“做遊戲最恐怖最可怕的不是被人罵,而是連罵的人都沒有,從這件事情上我們看到更多的玩家在關注,至少我們決定走的這條路,並不是前途黯淡無光的。”
好在靈澤科技並沒有放棄,同時也吸引了國際知名發行商505 Games的關注。505 Games CEO Raffaele Galante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2021年左右就開始關注並輔助《明末:淵虛之羽》成長,2022年初開始着手投資整個項目,可以說 505 Games 對《明末:淵虛之羽》的投資無異於雪中送炭。
隨後的三年中《明末:淵虛之羽》幾乎沒有任何的發聲,在不少人印象中這款產品可能就這麼夭折了,甚至都不夠資格出現在玩家的印象中。這三年是怎麼度過的,在我此前採訪靈澤科技CEO姜敏時,他只用了一句輕描淡寫的話一筆帶過“這三年我們在明末項目上投入了更多,包括人員、精力這些。”一句輕飄飄的話,背後所付出的努力與艱辛必定重達萬斤。
《明末:淵虛之羽》的第二次亮相是在 Xbox Showcase 發佈會上,只放出了一段中文配音的宣傳片,並官宣2025年上線。說實話第二次亮相就直接官宣上線時間的,着實少見。用夏思源的話來講“Xbox告訴我們,這裏有個機會爲大家做展示,然後我們就去了。”
真正讓《明末:淵虛之羽》實現口碑逆轉是在2024年10月份放出全新實機演示的時候,一時間口碑、關注度都回來了,這時候大家開始稱《明末:淵虛之羽》爲“村裏的第二個大學生”和“村裏第一個專升本”。
2024年10月實機演示刷屏彈幕
2024年10月,口碑回來了
這樣的橋段讓我不得不懷疑,靈澤科技是不是拿到了重生劇本,才上演了一出《重生之霸道製作人穿越回2021年悶頭三年做出國產3A單機遊戲並驚豔所有人》的劇情。
當然,口碑逆轉更離不開製作人夏思源沒日沒夜的爲網友答疑。在B站上,夏思源幾乎會回覆每一條網友的私信;在玩家羣裏,他也會耐心回答玩家在羣裏或是私聊提出的問題和反饋。在各大遊戲論壇上,前期透露和曝光的一些遊戲概念設計大多是通過這種方式流傳出來。
日常是製作人“牢夏”,過了午夜12點就是客服“小夏”,這種接地氣的方式很容易贏得玩家好感。這也是爲什麼,即便夏思源在《明末:淵虛之羽》之前並沒有特別成功的代表作,依然能夠被如此多的玩家所熟知。
玩家做的夏思源各種表情包在網上流傳
5月份以來的一系列線下試玩,讓外界和玩家對《明末:淵虛之羽》的品質有了底,遊戲雖有瑕疵,但大體上質量還是過硬的,這也讓《明末:淵虛之羽》在發售前收穫了巨大的關注。
高熱度就像一把雙刃劍,如果產品和宣發經得起考驗,贏得的讚美和名利將會放大;如果產品或者某個環節出現問題,這些問題同樣也會被放大,更何況需要面對的可不止一個問題。
《明末:淵虛之羽》還能像2024年那樣再次逆轉局勢嗎?目前誰也沒辦法下定論。作爲一直關注《明末:淵虛之羽》的我而言,看到首發日的輿論,心裏很複雜,一方面是看着這款產品從無到有走來,另一方面也爲曾經打贏復活賽的《明末:淵虛之羽》感到惋惜。
回想在發售前,《明末:淵虛之羽》其實已經有不少爭議出現。
在BW期間有消息傳出《明末:淵虛之羽》會提前開啓UP主直播,當時就已經被玩家衝了一遍,最終直播計劃也被擱置。
此前曝光的第三章節BOSS“黃虎·張獻忠”以及網傳最終BOSS“崇禎”也引發了熱議。不少“明粉”分析將義軍領袖和明朝皇帝作爲BOSS,那麼遊戲主角乃至研發團隊站位立場爲“清軍”,有網友直接稱爲“清軍模擬器”。
更有網友稱“不殺**做這東西有什麼用”。
就在發售前幾天,《明末:淵虛之羽》出現了較爲嚴重的偷跑事件,某位B站UP主更是直接開啓了偷跑直播,雖然被沒多久就被封禁,但偷跑的畫面仍在擴散中。更爲嚴重的是,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出現了大量遊戲的實體盤,相當一部分爲現貨即發。
在海外甚至有網友在Facebook上發文稱自己已經通關了《明末:淵虛之羽》,雖然評價多爲讚美,但也側面反映出來《明末:淵虛之羽》偷跑情況的嚴重性。
對於這些爭議,無論是研發商還是發行商都沒有做出正面回應,也成爲發售當天出現“事故”的誘因,也成爲玩家口誅筆伐的“論據”。
回到這次的主題:我們期待《明末:淵虛之羽》時,期待的究竟是什麼?
相信大多數玩家和我一樣,想看到的絕不是優化卡頓、海外降價、遊戲獎勵搞錯,更不想看到19%的好評率和一片謾罵。從2021年到2024年的轉變,單就遊戲品質而言,我們相信《明末:淵虛之羽》是有能力成爲一款合格的國產3A遊戲。
我們期待的是在2024年夏天《黑神話:悟空》橫空出世之後,國產單機領域能夠再出現一款能夠扛大旗的產品,之所以將《明末:淵虛之羽》稱爲“村裏第二個大學生”,也正是大家對其所寄予的厚望。
有人說《明末:淵虛之羽》的巔峯是在發售前的幾天;也有人說巔峯是在2024年10月;也有人說國產單機遊戲依然是一坨。我並不這樣認爲,反而覺得《明末:淵虛之羽》的發售日折戟爲國產單機行業帶來了一些警示:我們不僅需要有做出好遊戲的實力,同時也需要又顧及玩家的體驗感受能力,知道玩家要什麼、市場要什麼。
對於國產單機領域,我們也不必過於悲觀,我們能看到國產單機還有更多產品能夠把接力棒傳下去,靈遊坊《影之刃零》、零犀科技《失落之魂》、鈴空遊戲《昭和米國物語》、蛇夫座《湮滅之潮》、劍貓熊《猿公劍》等產品都有機會扛起國產單機的大旗。
《影之刃零》本週開啓線下試玩
我們也不用非得以《黑神話:悟空》Steam首日在線220萬、3天破千萬銷量的成績做爲標杆,畢竟在遊戲本身以外,《黑神話:悟空》承載了更多,國產3A單機的後繼者也很難複製當時的大環境。
相比《黑神話:悟空》那種讓國產3A遊戲壓抑多年得以釋放的橫空出世,我們應該把目光放在遊戲品質是否能夠繼續保持高水準,不要讓國產單機領域出現“原以爲是開始,沒想到是巔峯”這樣的遺憾。
此前我們一直以“村裏第X個大學生”來稱呼這些擔起國產單機希望的產品,或許有一天這個X越來越不夠用,越來越拗口;或許有一天我們也不需要用這個稱呼,國內遊戲廠商、國內遊戲市場和國內遊戲玩家,本身就是孕育“大學生”的土壤。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應該也不會太遠。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