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是一个近两年颇具话题度的年份,大约与明朝的科普程度有关:
对我个人而言,《明朝那些事》《大明王朝1566》的深入人心十分关键。
洪武起微末,永乐征漠北,天子守国门。
嘉靖勤修道,万历十五年,崇祯死社稷。
强大、传奇、荒诞并不足以概括这不足三百年的短短国祚。明可亡天下不可亡,作为第二个入住中原的王朝,明末与伐清勾连的原因,似乎并不是“全民明粉”能够一言蔽之的。
对于明末的处理,不同作品选择了不同的视点。
黄埃无地,白骨露野
蝗过无际,饿殍千里
如果在此时还念叨着:我大明天下无敌,那么大约是观音土噎到嗓子眼的幻想。
大明是强大的,远征漠北,外拒满金,抗倭援朝。但大明也是脆弱的,这个自信且强大的王朝骨子里是烂透了的官僚结构,吮吸国运的王爷,四起的天灾与饿殍遍地的人祸。
他早已是冢中枯骨。
《明末:饿殍千里行》的视点是凡人所能窥得的明末黑暗,由此更让人怀恋光明。
不见、共死、共生。
是天灾人祸下人与人如湖水般平静的绝望,是末世任侠冲破黑暗的纵身扑火,是最深沉绝望下的最终幻想。
幻想后的现实则是...“扬州十日”。
羽化王朝,死而不僵
《明末:渊虚之羽》更像是用一个黑暗气质的架空明末,去勾勒那股从歪脖子树上穿山而过的不甘之风。
节奏的起源大约来源于远古网络的谣传发源地:
明末是抽象的,但穿清不造反的共识让《明末:渊虚之羽》被架在了火上烤了起来,同时还有游戏中各种敏感的设计,存在着巨大的解读空间...
优化、版本发放错误的共同作用下,险些一日击穿《三国杀》沉淀多年的江山。
北宋=抗金、明末=伐清,《明末:渊虚之羽》虽有非战之罪,但山河破碎,大厦将倾之际,又有哪个玩家不想做一名力挽狂澜的英雄。
哪怕是...一道点亮黑暗的余火。
夏思源作为狂热的魂、狼“爱好者”,结局更像是断绝不死、修罗、龙之还乡、复归常人...
明末的前缀有用吗?大约是借四川与明军、民兵讲了古蜀的故事之外,更多的是宣传的噱头。
前缀是无常、是轮回、是羽化似乎根本无关紧要。
反而更借着这样的由头,给本就存有瑕疵的游戏抹了一道黑,给首日愤懑的玩家上了上眼药。
逆行伐清,恢复中原
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在《明末:渊虚之羽》“全网热度”持续发酵的时候,《伐定天下》悄悄打上了“明末”的前缀。
虽然不是特别道德,但是我依旧要叫一声好蹭!
《伐定天下》证明了一件事,只要屁股不歪,哪怕足够翘也能够
他是“明末”中那道需要被燃起的火把,为了向历史证明这段被打压的历史,存在即意义,哪怕是千金买马骨。
他甚至在每一个结局中,给到了一个伐清时的击杀计数,也就是最近口号响亮的杀...
对于金钱鼠尾的造型还原,更要给演员老师赞一个敬业。
甚至于我忧心于在满清文娱大手的遮盖下,参演《伐定天下》后演员的将来是否会受到影响?
在粉红软件没有丝毫流量的前提下,《伐定天下》的发售预告被推至的百万播放量。
甚至还有粉丝自发支持的商场大屏宣传↓
如果你忧心他只是蹭题材的劣质套皮,在质量上,即便是在全动态真人互动影游中《伐定天下》也是最难的一档。
首先便是古装、场景对于经费的要求,此类作品预算连大多网剧的基本经费也够不上,所以对于服道化和场景的搭建你能在《明末:伐定天下》中看到过得去的质量。
62GB的容量不仅代表了更高的画质,还有更长的剧情与选择分支,十小时往上的单线游玩时长算的上同类型翘楚。
原著《伐清》的加持下,即便添加了原作不曾有的多女主,本身剧情也足够能打,在第三章渐入佳境。
512集剧情,268个选择,87种结局,真正的按照原作来解构了这段历史。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一些特定场景中,给到了对于明末、南明的历史讲解。
于是《伐定天下》成为了南明的互联网功德牌。
在成本的局限下,它对于“历史”这样一个宏大题材的呈现固然有限,在做好“完蛋like”的本职后,它又是那么一个带了点梦想与机遇的小透明。
《明末:渊虚之羽》就是他的东风。
如果这段历史无我,空流遗恨讥笑五百年。
永历初年,力挽狂澜。
称王还是救驾?爆杀吴三桂,还是脚踢洪承畴?
希望这段历史中的四川,不会出现朱由检和赵云。
希望尘封的历史,能被歪脖子树的绕梁风吹散尘埃。
是兄弟,就来《伐定天下》!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