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剛發售的《我在地府打麻將》這款遊戲,你可能腦海中出現的第一反應是:
伴隨着古箏琵琶等中國樂器激昂的旋律炸響,坐在牌桌對面和你對弈的大雷、蘿莉、獸耳娘隨着節奏頗爲帶感地搖晃着身體,誰都不敢保證在這樣一場大小腦身體爭奪戰之中,究竟是上議院能遵循理智認真打牌,還是下議院以壓倒性的優勢奪得了身體的控制權……
或者在上一次demo更新中,最終Boss之一秦廣王在擊敗你之後添加了一段戰敗CG,在你享受她一個旋轉飛踢把獄卒塞到你嘴裏的時刻,卻注意到她的身體上似乎有着莫名其妙不該出現的鼓包……關於“秦廣王”這個角色究竟是不是小南梁(以及她憑什麼不能是)的爭論,讓我地麻官方都不得不趕緊出馬證明她只是雌小鬼絕非南梁,這只是建模服飾的一點點小問題罷了。
https://api.xiaoheihe.cn/v3/bbs/app/api/web/share?link_id=ee84708234a3
但除了這些黑盒知名梗之外,你或許還需要知道的有:
比如目前本作剛剛發售便在steam上砍下了95%的特別好評,甚至在爲數不多的、主要圍繞着小bug與外國本土化翻譯爲主的差評中還包括了“不夠低俗”這種讓人“歡樂”的惡搞型評價(奧祕遊戲哭暈在廁所);
再比如在衆多好評中,除了離開離不開麻將的中國玩家之外,連“雀麻了”的各路老外也都在不連斷的胡牌中徹底瘋狂;
沒辦法,要想在這款遊戲裏不上頭是幾乎不可能的,小丑牌的思路+殺戮尖塔的肉鴿成長路徑+本身就能讓無數川渝人戰至通宵的麻將,這就是《我在地府打麻將》(簡稱我地麻)這款遊戲能夠讓世界玩家都一致好評的魅力所在。
要知道在之前推出的demo中游玩一百小時的玩家都大有人在,那麼相比較於demo來說,這次《我地麻》的正式版酒精又有哪些改動呢?又是什麼讓衆多玩家沉溺在其中無法自拔呢?
?你說你還不會打麻將?沒關係,你可以先感受到麻將“爽”的一面
“麻將、桌遊、KTV”,作爲大學生團建三板斧之首的麻將、也是中國最膾炙人口的、傳承時間最長的遊戲之一,想必大傢伙肯定都會打吧?
?你說你還不會打麻將?沒關係,本作相比較於demo來說添加了一份更爲詳細的新手教學,足以讓每一個新玩家——甚至是從未接觸過麻將的老外玩家都能輕鬆上手麻將這一遊戲:
簡單來說,在麻將中,每個人最大的任務目標就是在讓自己的牌形成類似於“三個順子或者三條,再加一個對子”的基礎胡牌牌型的同時,避免給其他玩家“放銃”讓他們胡牌。
比起四人國麻,《我地麻》更像是一種雙人立直麻將,玩法和《雀魂》裏曾經有過的“青雲之志”活動比較類似:在每一手操作中,玩家都會默認抓取一定數量的麻將(默認是4張),並自由選取將抓取到的任意數量的麻將同手牌中的牌進行替換,再將不需要的牌打出。如此反覆幾個回合,等到牌型成熟、進入了聽牌階段,不管是否擁有着喫碰槓的副露,你都可以選擇進入聽牌(待胡),可以在牌庫抽乾之前不斷地胡牌、不斷地累積得分,直到雙方都抽乾了牌庫,對局纔算停止,雙方通過比較累計得分來一決雌雄。
當然,如果你是《雀魂》等日麻或者國麻遊戲的老玩家,那你就知道比起做大牌、胡大番,更重要的是千萬別給別人點大炮(放銃),而聽牌的同時合理二擇不放銃不管在哪種麻將裏都是一門讓人又愛又恨的學問。
然而在《我地麻》中,雖然你的確可以通過觀察對面各路女鬼大姐姐們的副露以及舍張來判斷她們的聽牌傾向並避免放銃,但是因爲可以多次胡牌,在遊戲前期點炮的重要性遠不及讓自己胡得盆滿鉢滿來得重要——
所以別擔心自己不會打麻將或者打麻將打的不好,你可以先好好感受一番麻將的“爽”點,放開手腳來做大牌吧!或許我的狗運讓我在多人對戰的麻將遊戲中一輩子都沒法胡上一把“國士無雙十三面”,然而在這款遊戲裏,我能憑藉着肉鴿的構築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四槓子字一色大四喜,狠狠地在這部遊戲裏過一把胡大牌的癮!
十三張發財你能秒我?
你好,現在假設你是一個麻將新手。
在《我地麻》裏,經過幾輪和鬼孃的對弈之後,你學會了用基礎的四組順子\刻子加一對的胡牌牌型進入聽牌狀態,在每次抽四張牌的加持下,這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但是好像每次胡牌的番數都不大,於是你開始琢磨更高番數的胡牌牌型;
用同種數牌組成的清一色、只用幺九牌胡牌的十三幺(國士無雙)、在沒有明牌(副露)的前提下組成四組刻子的四暗刻……唔唔,這些在國麻與日麻中經常(並非經常?)出現的役滿牌型很好理解,通過活用各路鬼孃的特色技能,漸漸地你開始能夠做到動輒大幾十番的高額胡牌——但你翻了翻役種目錄,發現這好像還不是累積番數的終點;
於是你看到了88番的“古役:圓周率”——3.1415926,看到了188番的“天下大同”——和牌中所有的牌都是相同的且不能有明牌,看到了188番的“古役:天地創造”——有4副白板槓子且手牌中也是白板……好好好,共計至少20張白板的古役是吧,請問“古”在哪?這種新時代“古役”牌型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在現實麻將中碰到——除非你出千,而《我地麻》就給了我們這樣一種出千的方式:
靈俑能夠從根本上影響我們胡牌的大小已經胡牌的方向,比如你可以在各種靈俑“青鸞”的幫助下實現開局就能額外將整整12張一索洗入你的牌庫,從而讓“天下大同”不是夢。或者有的靈俑還擁有着永久成長屬性,如果你開局就能抽到一個花錢越多倍率越高的“畢方”,那到了遊戲後期輕輕鬆鬆你就能用1000%多的倍率把牌堆狠狠塞進閻羅王的嘴裏;
牌靈或者寶牌則更偏向於針對特定牌種BUFF與DEBUFF的選取,比如讓某一種牌變成隨機萬牌的“萬靈”或者能夠讓你的胡牌底分提升的寶牌等等,建議你在確定了這一整場肉鴿路線中胡牌方向了之後再考慮做抉擇;
而遺物則更偏向於加速打牌對局之外的整體成長,比如有的遺物能夠讓你在打出特定牌時獲得更多的金幣,或者在你喫碰槓後給牌帶來更多的牌面分等等。這些遺物雖然看起來提升都不算明顯,但是架不住它可以不限量堆積呀,隨着地府層數的加深,你的遺物積少成多也能帶來相當驚人的提升。
作爲小丑牌玩法的又一變體,在胡牌之後,每次的得分計算也遵循着底分*牌型番數*倍率的乘法守則,當你殫精竭慮地從地府深處一路走來,用各種牌靈和寶牌把手中麻將的“底分”狠狠拉高,藉助靈俑的力量讓倍率呈幾何式增長,再借助鬼娘技能的力量做出一把222番的大牌——胡牌成功,一個個役種與番數好似報菜名一般在你屏幕上彈跳出來,伴隨着音階逐步上揚的胡牌音效,除了在APEX裏一梭子碎甲或者在瓦羅蘭特里蓋亞五殺之外,我幾乎很少能感受到這種純粹的音效給我帶來的打擊感與爽感。
能被雌小鬼“勞資蜀道山”多是一件幸事:正式版都更新了什麼?
除了胡牌音效帶來的爽感之外,當你胡牌時看着本來趾高氣揚的大姐姐與雌小鬼一個個氣暈在你面前也是一大享受——
高叉旗袍的金毛犬耳娘“諦聽”爪子一撫、側身躺倒在牌桌之上含笑輕聲嬌嗔:“還不錯嘛~~”;
可愛活潑的小鬼不敢置信地盯着你的牌堆瞪了半天,最後像小孩子一般哼哼唧唧來回跳腳:“這不可能!”。
沒錯,在正式版中,在我眼中最重要的一個新改動就是給每一個鬼娘都添加了局內全程配音!這下除了能夠在擊敗鬼娘後欣賞戰敗CG之外,對局中又多了一份能夠隨時享受的要素。
在此之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殭屍砰砰”,她一張口就是“莫挨老zei”的經典蜀道山四川話,不得不說這實在是太對味了!各路大姐姐鬼娘另說,我強烈要求給每一個雌小鬼都安排上方言配音,在B站上刷了那麼多鬼迷日眼的“河南話雌小鬼”“山東話雌小鬼”“四川話雌小鬼”,我太想在《我地麻》裏也能見到活的方言鬼娘了!
除了語音的更新之外,正式版裏還爲每一種高番胡牌添加了胡牌特效動畫。在一連串地胡牌役種報菜名的最後,來上這麼一段畫龍點睛之筆的全屏結算——老八木唯和老一姬都知道,當你在雀魂裏看到類似的胡牌特效時你已經是在飛人與被飛的路上了。
以及本作還給每一個玩家可操控的鬼娘都配備了養成系統,目前階段玩家可以藉助擊敗每一關的關底Boss所掉落的道具來對應解鎖其特殊能力,比如獲得特定初始遺物以及強化鬼娘技能等等。
但製作組知道你們想要的是什麼,在後續的更新中,還將加入角色的專屬劇情以及好感度系統——原來竟然能夠在地府裏開後宮嗎?哈哈,你這傢伙,看來我是時候上國道找輛大運了(bushi)。
不得不承認,《我地麻》首先讓我上頭的肯定是各路婀娜多姿的地府女鬼們,但真正讓我沉浸下來、談笑間就能輕鬆幹掉我一整個晚上的,還是本作這隻要上手就完全停不下來的玩法設計。
無論是每回合抽四張牌的快節奏、靈俑與道具配合所實現的光速聽牌,還是在不同策略與敵人技能之間的博弈、最簡單的數值計算卻能帶來最可觀的策略規劃,和《小丑牌》師出同門的玩法與最熟悉的國麻結合定會給你截然不同的全新爽感。
想起之前在國際麻將大賽上看到中國代表團贏得磕磕絆絆,一衆四川ip的網友在論壇裏怒斥“隨便在成都的大街上拉幾個大媽過去都比他們打的漂亮”,那這下要是老外玩家在《我地麻》中又覺醒了麻將屬性,會不會讓中日在麻將這一遊戲中的壟斷地位產生動搖呢?(笑)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