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國第二次西征

蒙古帝國第二次西征也稱長子西征(1235年~1242年)

即以成吉思汗之孫拔都(朮赤次子)任統帥,諸王子貴由(窩闊臺汗長子)、蒙哥(拖雷長子)等從徵,因爲各支宗室均以長子統率軍隊,萬戶以下各級那顏(貴族中的千戶長)也派長子率軍從徵

蒙古大軍實際指揮掌握在前軍主將速不臺手中,蒙古大軍兵鋒主要指向欽察和斡羅思(俄羅斯)等地

欽察

事件背景

窩闊臺即位前的形勢

窩闊臺

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春,速不臺、哲別率領蒙古軍進入阿速(高加索北麓的伊朗語部落)、欽察(分佈在裏海至黑海之北的突厥語部落)之境,先後將阿速、欽察諸部各個擊破,遂駐冬於欽察之地

迦勒迦河之戰

嘉定十六年(1223年,金元光二年)五月,蒙古軍與斡羅思、欽察聯軍會戰於阿里吉河(今烏克蘭日丹諾夫市北),終被蒙古軍一一擊潰,史稱迦勒迦河之戰

寶慶三年(1227年,金正大四年),蒙古軍入掠南宋四川關外地,同年七月,成吉思汗病逝

阿里吉河(迦勒迦河之戰)

蒙古軍圍攻中興半年餘,城中食盡,西夏出降滅亡,蒙古諸將遵照成吉思汗遺命殺李晛(西夏末帝)

紹定二年(1229年,金正大六年)八月,拖雷召集諸王、大臣在怯綠連河(克魯倫河)上游的大斡耳朵(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時的核心政治中心)舉行選汗大會,共奉窩闊臺即大汗位,尊號“木亦堅汗

早期都城大斡耳朵

窩闊臺即位後的形勢

宋紹定二年(1229年,金正大六年),窩闊臺派遣綽兒馬罕征討花剌子模末帝札蘭丁·明布爾努的殘餘勢力

紹定四年(1231年,金正大八年)八月,札蘭丁在迪牙別克兒(在今土耳其東部迪亞巴克爾)地區的山中被當地庫爾德人殺死,花剌子模殘餘勢力終被消滅

滅札蘭丁後,綽兒馬罕率領西征軍鎮戍波斯西部,出兵攻略旁近諸地,谷兒只、大阿美尼亞均被先後征服

紹定四年(1231年,金正大八年),皇弟拖雷率軍強行假道宋漢中地攻金,抄掠四川北部諸州縣

蔡州之戰(滅金之戰)

端平元年(1234年,金天興三年)正月,蒙宋聯軍攻破蔡州,金哀宗將皇位內禪給完顏承麟後自縊而死,金末帝承麟亦死於亂軍中,金朝滅亡(南宋成功復仇靖康之恥

滅金戰略圖

蔡州之戰

端平二年(1235年),皇子闊出、闊端分統東、西兩路軍侵入南宋境,東路軍取唐、鄧、均三州(三州守臣皆金降將,蒙古軍至,即叛宋降蒙),攻破棗陽、光化,掠襄陽、郢州等地

窩闊臺統治的時期正是蒙古帝國蓬勃發展的上升時期,大蒙古國的領土擴張到中原、中亞、西亞等地,經濟、軍事實力大增,蒙古貴族的征服野心急劇膨脹

深紅爲當時版圖

這一時期窩闊臺實施了一系列統治措施,鞏固了自己的大汗權威,加強了中央集權郵驛制度的建立,速不臺、哲別的第一次西征欽察、斡羅思,綽兒馬罕的西征花剌子模、波斯,爲蒙古軍便捷了信息傳遞,在這些有利的條件下,“長子西征”便應運而生

西征!!!(第二次)

端平三年(1236年)秋,滅不裏阿耳

嘉熙元年(1237年)春,滅欽察;秋,進兵斡羅思,攻取也烈贊(梁贊)城

次年,分兵四出,連破莫斯科、羅斯托夫等十餘城,合兵圍攻弗拉基米爾大公國首府,陷之

弗拉基米爾一世受洗

嘉熙三年(1239年)滅高加索山北麓之阿速國,攻入斡羅思南境;遣使至乞瓦(基輔大公國)諭降,被殺

乞瓦之戰

嘉熙四年(1240年),拔都親統大軍圍困乞瓦,四周架炮猛攻

乞瓦之戰

蒙古西征軍分成三路:一支從伏爾加河下游出發,向南斡羅斯進軍;另一支北上,先征服莫爾多瓦和奧卡河上游的穆羅姆城;再一支由拔都率領攻克佩累雅斯攔夫、契爾尼克夫等城;同時,蒙古軍向東北掠下加婁牙城,東至頓河,切斷乞瓦援路,使其變成孤立之地

名將德米特爾領導乞瓦軍民進行了英勇抵抗,城破,德米特爾受傷被捕,拔都嘉其忠勇,赦之不殺,但乞瓦軍民則遭到殘酷屠掠

蒙古軍攻陷乞瓦後,繼續西進,攻佔伽裏赤(加利奇公國),其王丹尼爾·羅曼諾維奇逃入馬札兒(匈牙利王國)

裏格尼茨戰役

淳祐元年(1241年)春,拔都分兵兩路,一路由諸王拜答兒(察合臺之子)、大將兀良合臺,攻孛烈兒國,一路由拔都、速不臺率領攻入馬札兒,拜答兒一軍破散多米兒城,抵克剌可夫,孛烈兒王亨利二世棄城遁,蒙古軍焚燬其城,遂入西里西亞境,西里西亞侯集孛烈兒諸軍,與來援之捏迷思(日耳曼)軍聯合抗敵,激戰於裏格尼茨,被蒙古軍擊潰

裏格尼茨戰役

抵抗蒙古入侵的亨利二世公爵

裏格尼茨戰場本身,是河流間一塊足夠大的曠野,非常適合進行騎兵野戰,兩軍在裏格尼茨相遇後,迅速擺開了陣勢

亨利的軍隊規模大致爲12000-13000人,由四股主要勢力組成:亨利本人率領的西里西亞騎士精英、摩拉維亞志願軍、來自聖殿騎士團的部隊;波列斯瓦夫釋放的巴伐利亞農民和日耳曼裔礦工;米埃什科帶領的來自奧波萊的軍隊;還有克拉科夫總督(他本人已死於赫米爾尼克)的兄弟蘇里斯拉夫及其招募的軍隊,其中包括自大波蘭徵募來的軍隊

參加裏格尼茨之戰的蒙古軍隊最多隻有8000人,蒙古一方用輕騎兵構成了第一線,分成左中右三個陣型。後面是石炮和被稱爲中國噴火龍的架設式火箭,全軍的最後方還有作爲總預備隊的具裝騎兵

蒙古人在裏格尼茨施展了經典騎兵戰術

總指揮的亨利二世最後還是被蒙古人俘虜,他被蒙古人按在地上向蒙古戰死者的屍體下跪,然後像綿羊一般被斬首,據說他左腳的六根腳趾讓其妻辨認出了他的無頭屍體,遂被葬在弗勞茨拉夫的聖文森特方濟會教堂

戰後,蒙古人還不忘將亨利的頭顱插在槍尖上,圍着裏格尼茨城進行遊行,希望以此震懾還在抵抗的守軍

裏格尼茨之戰使歐洲諸國十分震驚,感受到蒙古入侵的嚴重威脅,但由於教皇和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腓特烈二世的尖銳矛盾,未能採取一致的對策,蒙古軍獲勝後,又攻入莫剌維亞(捷克東部)

拔都軍在撒嶽河(漷寧河)畔擊潰馬札兒軍,進拔佩斯城

佩斯(布達佩斯)匈牙利首都

1241年冬,拔都大軍渡過禿納河(多瑙河),攻陷格蘭城。

淳祐二年(1242年)初,遣諸王合丹(窩闊臺之子)率一軍追擊馬札兒王別剌四世(貝拉四世)

欽察汗國的建立(第二次西征的結束)

不久,窩闊臺死訊傳來,拔都率軍東還,淳祐三年(1243年)初,到達伏爾加河下游的營地

拔都於是立國統有東起也兒的石河,西至斡羅思的遼闊地域,史稱欽察汗國(因以原欽察部地爲中心而得名)

欽察汗國

喜歡多多三連!!!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