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和木之間的金——英、日、德語中「星期幾」說法的有趣關聯

我對日語和英語中星期幾說法之間的相關性認識最早產生於小學看的一部多啦A夢漫畫。大概是大雄丟失了關於多啦A夢的記憶,要找回記憶需要解開「土和木之間的金」的祕密,答案卻是《魯濱遜漂流記》裏的星期五。

我當時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對這個謎題一直印象深刻。直到學了日語,這則童年未解之謎纔有了答案——日語中金曜日就是星期五。學英語的時候又發現,Saturday中的Satur-,不就是土星Saturn嗎,那麼英語中土正好是星期六,如此巧合奇妙?後來我才後知後覺星期幾的說法其實來源於天文曆法,只不過現代漢語裏數字命名方式使得關聯被弱化了,僅有「星期」還能看出其與天文的關聯。再後來學習德語,驚訝於多數德語單詞與英語單詞之間的相似性,深感不同語言間某些共通之處之奇妙。以下內容大多來自維基百科,並參考了卡洛琳·拉靈頓《北歐神話》,缺乏嚴謹深入的語源學或歷史考證,止作語言學習之外的趣談。

先來看星期一到星期日在三種語言中的說法:

英語: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Sunday

德語:Montag Dienstag Mittwoch Donnerstag Freitag Samstag Sonntag

日語:月曜日 火曜日 水曜日 木曜日 金曜日 土曜日 日曜日

可以很明顯地看出,英語和德語的星期一、星期五和星期天從讀音到組成形式上何其相似乃爾(Tag在德語中意爲「天」,對應於英語中的day,日語中的「日」)。

古代歐洲人採取的是星體-神祇的命名方式來爲星期命名。而在日語中這種用天體爲星期幾命名的方式被稱爲「七曜(しちよう)」,曜即「耀」,取發光天體之意。值得一提的是,日語中這種叫法實際來源於漢語。漢語中七曜日是唐時星期制從西域傳來後與本土天文學融合誕生的產物,一直延用至近代,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才被袁嘉穀所定用「星期」取代。此後星期的叫法在現代漢語中成爲主流,原本「七曜」的叫法式微,卻在日語中得以保留。所以要注意,日語中七曜的命名並非直接來源於英語,而是由西方經印度傳向中國再傳向朝鮮半島和日本。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點,英語week來源於worship,這估計就是周又被稱爲禮拜的原因之一。德語中周被稱爲「die Woche」,與week同源,原來的意思與「轉動,循環」相關,所以周之爲周。日語中同樣有「週(しゅう)」,但是沒有禮拜和星期的叫法。

星期一(月亮,月曜日)

Monday中的Mon-,來源於moon(月亮),這一點與德語完全一致。德語的月亮爲der Mond(《原神》中蒙德Mondstadt即爲「月亮之城」),與moon同源。盎撒神話中就有一位鮮爲人知的月神Mona,北歐神話中有其對應體Máni,並且此神並不像廣爲人知的羅馬神話月神露娜(Luna)那樣是一位女神,而是一位男神,我猜這也是德語中Mond的詞性爲陽性的原因。

(不過我一開始記住星期一是月曜日是因爲一檔日綜《月曜から夜ふかし》哈哈哈哈哈。)

星期二(火星,火曜日)

Tuesday中的Tues-,來源於北歐神話中的戰神提爾(Týr),盎撒神話中爲Tiw。我們更熟悉的一位戰神是羅馬神話中的戰神馬爾斯(Mars),也就是火星英文名字的來源。德語中Dienstag的Diens-同樣來源於此神,但經過演變乍看之下已經看不出來了。其演變路徑有可能是Týr→Tiw(古英語)→Ziu(古高地德語)→Zies→Diens。

星期三(水星,水曜日)

Wednseday的Wednse-,來源於北歐神話中的主神奧丁(Odin),Odin由古斯堪的納維亞語的Óðinn演變而來,在日耳曼語族裏則是Wuotan(古高地德語)/Woden(古英語,盎撒神話中奧丁即被稱爲沃頓)。現代德語裏情況卻有些變化,Mittwoch直意即爲「一週之中」,跟神祇沒有任何關係,但在十世紀之前古德語中週三還是Wodenstag。水星的英文來源於羅馬神話中的衆神使者墨丘利(Mercury,對應希臘神話中的赫耳墨斯Hermes)。

星期四(木星,木曜日)

Thursday對應於雷神索爾(Thor)。索爾在盎撒神話中變體爲圖諾爾(Thunor),而在古高地德語中,索爾被稱爲多納爾(Donar),Donnerstag中即來源於此(可不是Döner哈哈哈),der Donner在現代德語中也意爲「雷霆」。但木星的英文名字卻來源於另一位司掌雷電的神祇——羅馬神話的主神朱庇特(Jupiter),在古巴比倫這一天也用的是巴比倫神話中的主神馬爾杜克(Marduk,即是EVA中馬爾杜克機關和瑞典黑金樂隊Marduk的來源)命名。

星期五(金星,金曜日)

Friday來源於奧丁的妻子——愛與美之女神弗蕾雅(Freya,沒錯就是《巫師三》中芙蕾雅的花園的那個芙蕾雅),德語中的Freitag同理。而英語中的金星則是羅馬神話中象徵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Venus。

索爾:誒嘿,想不到吧我也是女裝大佬。

星期六(土星,土曜日)

Saturday來源於羅馬神話中的農神薩圖恩(Saturn,也就是「土星」)。德語中的Samstag來源於希臘語Sabbaton,與希伯來語中的安息日(Sabbat,也就是日本激流金屬樂隊Sabbat名字的含義,同時可以聯想到Black Sabbath哈哈哈哈)同源。由農神聯想到土地確實很自然,不過採用土星命名與農神並沒有直接關聯,只是一個有趣的巧合。

星期天/星期日(太陽,日曜日)

Sunday則非常明顯了,Sun即是太陽,來源於羅馬神話中的太陽神索爾(Sol,北歐神話中爲太陽神Sól,歐陸日耳曼神話中被稱爲Sunna)。而德語Sonntag中的Sonn,在德語裏也意爲太陽。順帶一提,日耳曼神話中的太陽神是一位女神,因此德語中的太陽是陰性。這點和月亮是陽性一樣,在我一開始學德語時覺得是非常反直覺的。

最後聊一嘴我在dig的過程中找到的關於七曜的說法。

七曜日中除開日月,實際上命名來源於五行學說。據說是古人根據觀察到的行星顏色用五行爲其命名,比如水星顏色深近黑色,黑色於五行中屬水,故命名爲水星;金星(太白星)明亮近白色,白色屬金,故命名爲金星;而與西方農神之土地屬性巧合的土星,則是因爲觀察中呈黃色,五行屬土,才命名爲土星。七曜的順序既不是按五行(五行只是命名),也不是按天體亮度或大小來排列,而是基於原始的地心天文學觀念,依據每顆星體相對於地球在天空出現的順序排列的。至於星期制度的起源,則要追溯到古巴比倫。可以看到,星期制在各語言中的命名本質上是天文-曆法-占星-宗教混合產物。

但我還有一點不解的是,英語中命名星期的神祇與對應天體命名的神祇都有一定相關性,比如星期二是戰神,星期四是雷神,星期五是美與愛神,星期六、星期天、星期一命名和對應的天體命名則是高度一致,但爲什麼獨獨星期三命名來源於奧丁,對應天體來源於墨丘利這倆感覺相關性很小的神吶?也許有相關領域的大佬可以給xdx解惑嗎?

最後補一個“莫名其妙”的小彩蛋:

咱們哈寶也是位列仙班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