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奧利奧。
上篇遊記中,展示了瑞典林雪平的“鄉村walk”:
https://api.xiaoheihe.cn/v3/bbs/app/api/web/share?link_id=70f0707a945e
但幾天之後,才發現之前發的那些圖片,其實算不上是“鄉村”,只是林雪平地廣人稀的小區常態。
而上週末去參加瑞典小屁孩6歲生日party,才真正算是見到了鄉村美景。不過食物嘛......一言難盡啊......
--------------------
前言
--------------------
我來的城市叫林雪平,很多盒友是通過玩歐卡才瞭解到這個城市的。
並且,如果你搜索瑞典城市,會發現很多叫“雪平”的地方,北雪平,延雪平,林雪平,南雪平,尼雪平等等。有些是城市的名字,有些是某些地點。
爲什麼呢?
瑞典語中,“雪平”寫作“köping”,表示“集市”的含義,就像中國有“xx莊”,“xx屯”一樣。
而前綴是指古時候這些“集市”的特徵,比如“北雪平”就是古時候位於北部的“大集”。
瑞典語中,“k”發的是類似“sh”的音,所以這個詞不念“koping”,而是念類似“shoping”的音。
--------------------
在路上
--------------------
好了,回到正題。
過生日的小孩叫ebba,去他家,需要駕車半小時。
開,往城市邊緣開,把車窗都搖下來
滿眼都是藍天白雲,和草坪或麥田。
這邊很多土地,大部分都是私有的。農場主會種小麥,養牛養馬等。還會有高爾夫球場。
天晴的時候,雲層很厚,藍天,綠地,加上隨處可見的紅頂小房子,隨手一拍,就像是電腦壁紙。
當然,天氣變化的也很快,太陽躲到雲層裏,整個天就會暗下來一些。
和上篇的圖片一比,這纔是瑞典鄉村,地廣人稀啊
--------------------
好...好大啊......
--------------------
到達目的地,ebba的家就在鄉村公路的邊上,可以說是相當偏僻了。周圍都是高大樹木,看起來就像是森林。
但是,門前門後的花園,是相當相當大,配合紅屋頂的小房子,有種童話裏世界的感覺
房屋正面
前院
後院,到小房子那裏都是
房子已經有100多年曆史了,也算是祖上傳下來的。
可能是因爲土地私有?所以期間自己進行了擴建,再加上經常修繕,從外表看起來,完全看不出有這麼老。
在瑞典,如果你發現有這種木頭房子,刷着紅色的漆,拐角鏈接處是白色,基本都是百年老建築了。
周圍雖然偏僻,但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真的很美。
瑞典人特別喜歡掛國旗,基本家家戶戶都有。
看到了兩三個鞦韆椅,他們是真的很喜歡戶外啊。不過也能看出來,周圍有多偏,全是樹木,看不到其他房子。
鞦韆背面的風景,全是樹,沒有房子
還自己建了個桑拿池?還是洗澡池?就在鞦韆的下方。
只能說,地廣人稀的好處啊,家家花園都那麼大......羨慕......
--------------------
很難評的食物
--------------------
我們到的時候接近兩點,大家先進行室外一輪自助餐,當做午飯或下午茶。
桌子擺在室外,上面鋪了桌布,用石頭壓住。還有不知名小蟲子在爬。
而他們就直接把麪包放在桌布上喫......
有時候真覺得瑞典人對於乾淨很雙標......
他們對大自然和自己國家特別信任,覺得自然的都是乾淨的。
東西掉在桌子,地上,都是撿起來直接喫......
去室外的湖裏游泳,兩歲小女孩能脫光衣服下水......
野外沙灘一腳都是泥巴,但覺得是自然的,乾淨的,都不衝腳,穿上鞋子就走......
我姐夫作爲瑞典人,所有買回來的蔬菜,只要瑞典產的,不給洗,直接喫。其他地方的蔬菜,哪怕是淨菜,也要洗......
而食物方面,這次是徹底翻車了......
大致描述一下,一大盆,奶油蘑菇雞肉意麪。
但是冷的。
濃稠的接近凝固的醬汁糊在一起,一口下去,沒有味道,只有沙沙的口感,就像是在冰箱裏放了三天的失敗意麪.....
還有肉丸和香腸的串,也是冷的。感覺是服務區難喫的關東煮,賣了一個禮拜賣不掉,放在冬天室外準備丟掉,而被我碰巧喫到嘴裏......
這算是來瑞典最難喫的一餐了......難喫到我倆只顧着小聲蛐蛐,都沒拍照。
草莓和小番茄倒是不錯,畢竟水果嘛,也出不了啥錯,而且就是幾公里外的農場摘的,很新鮮。
----------------------
然後就是全世界都有的喫蛋糕,吹蠟燭環節。
孩子媽媽端着蛋糕出來,大家一起唱生日歌,再許願吹蠟燭。
瑞典生日歌我倆也不會,就對對口型,然後鼓掌就行。
蛋糕是孩子奶奶自己做的,一個大的是草莓的,還有個印着“汪汪隊立大功”的是藍莓的。
我也是第一次知道“汪汪隊”是國外的動畫。ebba超級喜歡,party還有很多汪汪隊氣球哈哈哈。
另一個小草莓的,是因爲有人過敏,所以專門做了個。還有一些巧克力,餅乾啥的,也都是自己做的。
味道嘛......也就那樣,國內普通蛋糕店水平吧。
國外真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過敏,比如我姐夫就對所有堅果類的東西過敏。
之前還聽過一個說法,國外很多人對花生醬過敏,是因爲國外企業爲了追求口感,會把花生殼一起加工進去。而花生殼可能從泥土裏吸附了一些東西導致他們過敏.......(只是聽說,就當圖一樂吧)
--------------------
拆禮物環節
--------------------
瑞典這邊挺重視儀式感的。每次生日都會送禮物,而且還得用包裝紙包起來,以保持神祕感。
不過這邊不大喜歡貴重禮物,會讓人有壓力。人們喜歡送一些便宜實用的小玩意。
這次小屁孩收到的禮物,也都是小挎包,螺絲刀,帽子等等。
直接坐地上,開始拆
我們作爲神祕東方大國的來客,專門爲他準備了他最愛的“汪汪隊”周邊,義烏生產的“魔法印章貼紙”。榮獲整場第二喜愛的禮物嘻嘻。
雖然國內就二三十塊,但對於瑞典來說,也算是進口商品了哈哈
專門拍了我們禮物的特寫
而在拆禮物的期間,他們只是犯了全天下小孩都會犯的“錯誤”:
哭😭
哭的原因很簡單,都想拆禮物,但自己沒輪上;看到別人有禮物,自己也想要。
而面對如此難辦的情況,我倆就和狗子一樣,無奈
接下來是所有禮物中,最高光的:
車!他奶奶親手做的!
全手工製作,還自己畫圖配了安裝說明。爺爺現場帶着他,裝輪子,裝座椅,裝車牌,釘釘子固定。
最後成品:
這玩意,別說小孩了,我這個年紀,也得被迷的五迷三道的。
--------------------
瑞典特色,釣魚遊戲
--------------------
這次還體驗了瑞典的特色環節——
釣魚遊戲
其實就是孩子拿着“魚竿”,去小房子“釣魚”,大人們在幕布後會給他們夾上不同的禮物。
禮物有很多,有玩具,糖果等等。當然也有惡搞的東西,比如我第一次釣上來個尿不溼,我對象釣上來只鞋子哈哈
當然,最終都會釣上一袋糖果,算是美好寓意。(畢竟小孩子都愛糖果)
再一次感嘆瑞典對於乾淨的判斷,袋子裏的糖果,散裝和包裝袋的混在一起......
糖果配置
喫了幾個橡皮糖,其他都給孩子了,年紀大了,對於糖果,沒那麼大興趣了。
-------------------
之後大人們閒聊,小孩子們四處奔跑玩耍。
中午沒喫完的意麪,蛋糕,他們也都會打包帶走,倒是一點不浪費。
最後擁抱分別,瑞典小孩的生日party也就結束了。
-------------------
整體感受下來,這邊對孩子還真是散養類型,更傾向親近大自然。
整個過程中,沒有一個小孩會找父母要手機看,畢竟地廣人稀,他們可以在草坪隨意奔跑,爬行。玩的多了,自然就不會沉迷手機了。
另外,這邊的學生春夏秋冬都有假期,一年將近4個月,而且假期是不允許佈置作業的,就是讓孩子純粹的玩。
當然也不用擔心考不上好學校,這邊除了幼兒園要給錢,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都是免費的(大學額外給個書本費),算是“16年義務教育”。
就算是想當農民,也是要求大學畢業。需要在大學裏學習種植的技術。大學反正不用考,最多就是個專業選擇。
高福利意味這高稅收,物價也很高。
兩個彩椒55克朗,相當於41人民幣。
一根大蔥,也是41人民幣......
每天喫一頓晚飯,光在超市裏買菜都得大幾百到1000......
------------------
而且這邊的人雖然嘴上說平等,但對於移民來的或者難民,心裏還是有優越感或者反感的。
想想也是,他們交了幾十年的稅,你移民來就交了幾年的稅,享受的確是一樣的福利,心裏也會不平衡吧
再加上北歐祖上就富,不缺資源人又少,骨子裏還是會有血統上的優越感。他們非常看不上美國,覺得美國很亂,人都很瘋狂(畢竟美國移民國家,人又多又雜)。
-------------------
接下里會在這邊待到14號,期間會去斯德哥爾摩玩幾天,有空再接着寫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