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快要結束,你買了些什麼電子產品,手機?電腦,還是外設?歡迎和大家在評論區分享!
這裏便按鍵位來聊聊那些還不錯的鍵盤,性價比?有特色?高玩必備?統統都有!
100元以內
狼途LT84
百元內能給個正經機械軸體的鍵盤不多,MK9價位差不多但填充太單薄,手感一般,還不支持軸體熱拔插。
LT84基礎款99元能給到旋鈕+Gasket配列+背光+全鍵熱插拔+7000W次長壽命軸體,性價比很高。
87配列較爲取巧,整成大(全)配列成本兜不住且受衆不一定廣,但體積控制與大部分功能的保留是實打實的。
Gasket結構+三層填充,是這個價位能做到的極限,也使其軸體手感能得到保障的最低限度,夠用即可。
軸體可選項挺多,比較熟知的有紅軸、青軸、銀軸,也有祥雲軸,銀灰軸之類的國產軸體。
個人更推薦低預算用戶選擇紅軸或銀軸版本,主打辦公日用選紅軸,Cherry正統靜音軸;主要玩遊戲選銀軸,穩定性與高觸發觸底壓力反饋感會好一些。
如果你預算再足一些,+40元還可以升級到等高線側刻鍵帽和祥雲軸,半年前光升級一套側刻鍵帽就得額外+50元,現在這價還能捎上軸體的升級。
總的來說,基礎版的LT87看着挺蓋,但基礎的結構、填充、軸體、燈光、衛星軸等正經機械鍵盤該有的都全乎,不是所謂“機械感”鍵盤能碰瓷的。
Leobog 75C
99元買五層填充Gasket結構套件?甚至還是鋁合金上下蓋?要什麼自行車!但現在沒貨,蹲到就是賺到。
客製化鍵盤,尤其是新的成品套件,好看點價格簡直不敢想,畢竟出貨也不多,leobog直接上架成品套件也算是開了個好頭。
其鋁合金+表面噴塗工藝算不上頂級,但這99元or139元的套件、189元的成品價格,讓人挑不出毛病。
不喜歡燈光,蹲個99元版套件,鹹魚幾十塊錢就能收一套鍵帽+軸體,可玩性很高,預算足買好的,預算不足買拆機的就完事兒了。
但個人更推薦139元版本,哪怕是無光黨,萬一哪天整了套好鍵帽,想開燈了,難道靠打手電筒?
Pro版套件/成品則額外支持三模,電池給到4000mAh,也算夠用。套件價格爲179元,成品229元起,都還算合理,畢竟鋁合金嘛,還帶顆旋鈕。
對於H75C系列,個人更推薦上套件版本,自己配鍵帽+軸體,走出不一樣的風格。成品也挺不錯,喜歡75%配列,想整個鋁製外殼鍵盤,189元的成品也價格也厚道。
狼蛛Mini60
狼蛛Mini60堪稱目前性價比最高的“三模”磁軸鍵盤,性價比巨高。
不過個人更推薦選擇PRO版,只需加30元,就能擁有五層填充與質感不錯的RGB燈光,電池容量也稍有增大,達到4000mAh。
性能方面不必過於擔心,RT精度可達0.01mm,全系支持混軸,還支持省電模式,自動休眠且可一鍵喚醒,利好耗電量相對較大的磁軸鍵盤。
可選軸體有風雲磁軸、煙雲磁軸與靈雲磁軸三種,本人上手過其煙雲磁軸,性能良好,聲音表現相對超模,在這個價位(149元)實屬難得。
總的來說,性價比爆棚,小配列+成熟產業鏈供給,的確能帶來如此逆天的價格,反倒是機械鍵盤,99元的超絕價位段產品倒是越來越少了。
美加獅Mad 60 RGB
單模,ABS鍵帽,兩層填充,在99元的價格面前,這些似乎不值一提。個人認爲,它就是新手或機械鍵盤黨初次嘗試磁軸鍵盤的最佳選擇之一,試錯成本極低。
去年年末,艾石頭打響磁軸內卷第一槍,如今大家紛紛參與進來。雖說價Mad60格不到百元,但性能比之前入門磁軸有顯著提升。
RT精度可達0.02mm,輪詢率爲8K,延遲和掃描率也不構成短板,甚至換句說它居然還有兩層填充?
在易用性方面,配備了網頁驅動,相當不錯。但受成本限制,琥珀軸表現可能一般,不過應對方法很簡單,花十幾塊錢把WASD鍵換成萬磁王就行。
如果想講究點,選個旗艦版也行,琥珀軸Pro/萬磁王Gaming性能手感算是第一梯隊,價格209元,支持國補。性價比OK,能接受60配列,可入。
100~200元
阿斯頓H87
阿斯頓H87曾經“一元一鍵”的性價比神話已然落幕。如今,最低139元版本登場,也算是師出有名,性價比在線。
畢竟在這個價位,疊加一些優惠,一百出頭就能擁有PBT鍵帽(甚至還是側刻)、RGB背光及側燈、雙層填充結Gasket構。
FR4定位板、PCB板以及衛星軸都與高配版本一視同仁,挺厚道。當然,這個價位就別指望三模了,爲支持鍵線分離的有線版本。
199元的極速銀軸漸變版本,個人不是很推薦。畢竟都200塊了,如果想買H87這個系列,再加一些錢,249元就能拿下六層填充,5000mAh電池等高線版本,會更香一些。
達爾優EK87Pro
達優這把87配的鍵盤,標準配置版本並沒有沒有太多特別之處。鍵盤體積與功能性折中的80%配列,五層填充,豐富的可選配色與軸體,簡直是國產客製化的來時路。
比較特別的是399元的陶瓷鍵帽版本,價格不便宜。但這類鍵帽相對好維護,手感也更爲溫潤,與常規PBT/ABS鍵帽有着明顯區別。要是預算充足,可以考慮整一套玩玩。
軸體方面,可選的種類挺多,總共有六款。其中桃水拿鐵軸相對中性一些,如果拿不準選哪種軸體,或者場景較爲雜食用,碼字&遊戲都有,選這個版本就行。
對於注重聲音且偏向打字的用戶,可以選擇夢玉HIFI軸,它行程較長,反饋比較明確。遊戲用戶個人推薦選擇雲霄軸&大師軸版本版本,都是40gf左右的觸發壓力,類似紅軸。
行程也不是特別長,在遊玩的時候手感不會太肉,可惜的是EK87Pro系列裏並沒有類似銀軸的軸體,這套鍵盤就軸體而言,更多面向打字&雜食類用戶。
美加獅Nano 68
美加獅Nona68這把鍵盤挺有特色,且目前部分地區仍支持國補,價格169元起。
它分爲標準版和PRO版,標準版性價比相對較高高。兩者區別在於RT範圍和精度,標準版延遲、RT精度與可調範圍略弱一些,但紙面參數依舊是第一梯隊。
與Pro版差價在100元左右,若預算有限,個人更推薦標準版,畢竟多數人使用場景並非追求極致。
外觀上,這款鍵盤也很有特色,採用私有模具,還配備了燈箱,頗有“走小蜜蜂的路,讓小蜜蜂無路可走”的意味。
主要聊聊標準版,畢竟之前體驗過,觀感挺好。琥珀Pro線性控制以及軸體觸底回彈的空腔聲控制得不錯。
對於磁軸鍵盤,個人一直認爲性能夠用就行,畢竟目前大多鍵盤都能換軸,要是實在用不慣或影響穩定性,換幾顆萬磁王軸等頂級軸體,性價比最高。
68配列相較於60多了幾顆功能鍵,F鍵區依舊是缺失的。這算是磁軸鍵盤的定位策略,畢竟誰會用磁軸鍵盤去碼字呢?乾脆做成小配列專攻遊戲,小小的當斜鍵仙也挺方便。
200~300元
TK V100
AKV100這把鍵盤的配列有些特殊,相當於全配列消減了幾個功能按鍵,並做了緊湊化處理,仍然保留了2U0按鍵等全配列鍵盤精髓,算是小桌大鍵盤剛需者的一個折中方案。
V100分標準版和PRO兩個SKU,五層填充Gasket結構,電池容量分別爲4000mAh和8000mAh 。還有一個特點是它擁有鋁製上蓋,結合249元的起售價格,性價比還不錯,不過標準版目前沒什麼貨。
Pro版是多了4000mAh電池,漸變側刻鍵帽以及夢菲軸、藍莓冰激凌軸。
對比來看,個人更推薦標準版,性價比更高一些,雖然可選軸體只有阿尼亞軸,但這是個偏中性的軸體,聲音也不錯。
而夢菲軸是目前少見的高觸發壓力軸體,約爲54gf,並且總行程也來到4mm,喜歡強觸發感受的用戶可以考慮。而藍莓冰激凌軸則是短觸發軸體,行程僅爲1mm,40gf的觸發壓力也相對偏輕,遊戲玩家可以考慮,畢竟短按即可觸發,復位也快。
當然,如果你有ATK家例如鼠標等的一套設備,並且需要一把大配列鍵盤,那Pro版也可以入手,畢竟它有HUB軟件可以一同管理多款設備,易用性更高。
狼途LT75Pro
75配列首先想起來的便是雨75,鋁坨坨質感好,但399元起步的價格,不貴,但受衆也不一定算廣。
思來想去狼途家的卷王——LT75 Pro便入選了,249元的價格,配全綵小屏幕+旋鈕,周邊配置也十分到位,稱其爲75%配列畢業鍵盤不爲過。
並且早些時候發售的狼途LT75甚至還要更卷,150元不到的價格也能在Gasket結構七層填充的情況下,給到一個LCD小屏幕,很誇張。
而LT75Pro在此基礎上,升級電池容量爲10000mAh的同時,屏幕也升級爲1.14英寸的彩屏。
250元的價格可選馬卡龍軸,偏向於快速觸發的軸體,當然也可以升級爲蘿蔔軸或翠音軸。
80鍵配列鍵盤相對較少,比目前常規84/87配少一些功能鍵,佈局也更爲緊湊。
較爲適合對鍵盤功能鍵依賴不大的用戶,日常打打遊戲,簡單做一做文稿碼碼字,功能鍵有所缺失問題不大。
如果你預算在400元及以上,雨75自然是客製化更好的選擇,但如果你預算有限,並且不想太過折騰,那狼途LT75反而是更合適的選擇。
SKN青龍4.0
青龍4.0個人認爲是一款里程碑產品,去年夏天鍵盤內卷戰爭打響之前的產物,其QKM改鍵和高質量網頁驅動到目前很多性價比鍵盤都還沒玩明白。
並且青龍4.0相較於3.0版本優化了無線模塊和驅動,且由鍵盤高度OEM改爲MDA高度,真正的完全體。
四層填充+TTC烈焰紅軸,打字手感和聲音表現,不輸五層,甚至更高填充的產品。並且其FR4定位板本身的塗裝也十分有個性,好看。
更重要的是在當時鍵盤的整體質感與網頁驅動易用性,不是公模鍵盤可以碰瓷的,甚至現在很多新品都不及它的表現。
雖然青龍4.0定位更強調性能,但個人更偏向將其定位爲打字鍵盤,球帽習慣後挺舒適,不易誤觸。
硬要挑刺的話,還是老毛病,4000mAh電池不夠卷,但關燈能用上半個月,倒也還好,期待後續新品能上個8000mAh。
狼蛛F108Pro
F108 PRO版相較於標準版,在提高4000mAh電池容量的同時,將4枚多媒體按鍵替換爲小屏幕,價格則增加50元。個人認爲,F108PRO版是大配列鍵盤中值得入手的一款畢業級全配列鍵盤,爲啥這麼說?
首先,配色和軸體較爲豐富,有5款配色可選,相應配備3款軸體,採用了Gasket結構五層填充,實際體驗手感不錯,一致性和聲音反饋也較好。
對於將多媒體按鍵換成顯示屏這一點,個人覺得利大於弊,畢竟多數功能的實現不用再依賴快捷鍵or驅動解決,而是通過屏幕+旋鈕,學習使用成本較低,最重要的是屏幕它支持實時顯示電量。
就軸體而言,這幾款軸體都是偏中性普適的軸體,硬要做區分,辦公打字人羣推薦焦糖拿鐵軸和風靈軸,45gf的初始壓力+中部偏下的觸發行程,打字確認感會比較強,也不容易誤觸摸,聽雨軸則會偏遊戲一些。
作爲全尺寸配列鍵盤,還帶小屏幕,Pro版的售價已經來到299元起,對於無大配列需求的用戶而言,反倒是8x配列產品會更香一些,畢竟體積擺在這,市場也更卷。但F108相較於同類產品,這把鍵盤還是很有競爭力的。
狼途LT104
這把也是完成的較高的大配列鍵盤,有線和無線價位跨度較大,分兩部分來聊一聊。
首先是有線版,120—150元不等,軸體也分爲相對常規的紅、銀、青、金與銀灰軸。大配列+旋鈕最低配勉強做到所謂“一元一鍵”,再結合其大配列成本更高的特性,三重填充又如何?
當然,妥協也不少,相較於其無線版,屏幕組件被貼紙取代,鍵帽等周邊配置都有相應的縮水。比較適合對鍵盤配置不怎麼追求,並且有大配列需求的用戶。
而無線版更像是LT104的完全體,10000mAh電池、旋鈕、屏幕,相較於108鍵,犧牲幾個多媒體按鍵,換小屏幕+旋鈕,划得來。
軸體也有更高配置可選,例如翠音軸,十分適合對碼字手感有一定要求的用戶,想追求靜音也可選擇海空軸Pro版本。
總的來說,LT104這個系列偏辦公/碼字黨選擇,大電池大配列,原廠高度,包括軸體也爲更適合碼字的軸體。
預算有限,100多元入個紅軸金軸丟辦公室碼字足矣,也不用擔心維護保養啥的。自用一步到位整個無線版,大配列且旋鈕小屏幕大電池都安排到位了。
就是填充沒做到五層,甚至七層,就有些可惜。
300~500元
渴創K10Max
相較於K10Pro,K10Max纔是K10系列的完整體,補足連接模式,升級軸體與電池容量。
如果讓我在接觸的這麼多鍵盤中選一把最經典、最適合辦公場景的鍵盤,那非渴創K10Max!
首先108全尺寸大配列,搭配較爲低調的灰黑設計,放哪都不突兀,顯得較爲老成。再結合其一直在線的抽拉式外包裝,用作友人贈禮也很合適。
填充方面,相較於常規五層填充,增加一層EPDM棉。配合super軸體,打字手感一絕。
K10Max提供了茶軸、紅軸與香蕉軸。茶軸和紅軸不必多言,香蕉軸爲提前段落軸,但聲音不同於青軸那樣響亮,而是相對硬朗的“咔噠”聲,有一定麻將音沉悶的感覺。
公共場合個人更推薦紅軸或者茶軸,絕對靜音選紅軸,需要更好的手感,且聲音接受度尚可的環境,茶軸也是可以的。
如果不在乎周邊環境,例如居家使用,super香蕉軸個人認爲無論是打字手感與聲音反饋,絕對是最high的一款。
值得注意的K10Max和其他渴創偏辦公定位的鍵盤一樣,在燈光和軸體可插拔上有區分,可選擇RGB或白光版,軸體也可選擇可拔插與不可拔插版。
4000mAh電池,只能說是這樣的,無論是渴創還是SKN又或者是賤驢,都不參與電池內卷大軍,但得益於其良好的電源管理,也夠用。
遊俠2RX
原價429元我覺得還行,國補後365我直接衝爆!這價能給到ROG自家的RX光學軸體,全尺寸大配列,炫酷的RGB燈效以及多媒體按鍵及奧創控件,沒話說。
鍵帽分爲ABS和PBT,傳統藝能了屬於是。其ABS鍵帽上有相應的UV塗層,手感有所提升的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打油。
軸體方面並非採用傳統機械軸,而是光軸。分爲線性靜音RX紅軸與段落清脆RX藍軸。
很明確的定位,日常需要碼字或者對靜音有一定要求的用戶推薦選擇紅軸版本,1.5mm的觸發鍵程偏短,用來打遊戲除了反饋較弱以外,觸發靈敏度沒問題,畢竟是ROG,遊戲屬性必須得有!
遊戲場景偏多或對靜音沒有要求的用戶自然推薦藍軸版本,段落軸,鍵程段,初始壓力與觸底壓力相差甚至有30gf,雙重BUFF下來,鍵盤觸發的反饋感前所未有的強烈。
除此之外,IP57防塵防水、多功能按鍵與旋鈕聯動的奧創中心以及可被點亮的大眼,功能性與觀賞性都照顧到位了!
個人認爲,就目前依舊支持國補的情況下,遊俠2RX就是最適合用戶初入ROG生態的鍵盤之一,探底的價格+ROG正統體驗與服務,值得一試!
CHERRY MX3.0S櫻花
MX3.0S,作爲Cherry最暢銷的系列,有線全鋁外殼,並且還有粉色殼體版本,這麼潮流的嗎?
配列方面,必須得是滿配列,甚至還帶一枚“櫻桃鍵”,一鍵跳轉櫻桃助手,可快速調整鍵盤設置。
軸體方面可選較爲豐富,Cherry家經典的紅、茶、青、黑軸皆有,也有較新的玉軸與櫻花軸。其中紅軸茶軸更適合辦公日用,聲音控制好;青軸黑軸更適合遊戲場景,反饋與確認感強。
而最新的櫻花軸也很特別,35gf的觸發超輕,甚至比紅軸還要適合長時間碼字。目前僅搭載在MX3.0S NBL白色版本上,要是能配粉色殼體,那將絕殺。
該版本定位比較明確,適合有長時間碼字需求的辦公黨或者內容創作者,一億次長壽命軸體配合其鍍金觸點,以及Cherry過硬的品控與兩年質保,老牌廠商就是令人放心。
並且本身較爲在線的外觀設計與鋁製殼體,配合可插拔的軸體,客製化也不在話下,畢竟Cherry鍵盤的穩定性與驅動的易用性是很多新晉鍵盤所欠缺的。
渴創K5Max(矮軸)
辦公黨想找個低調且有質感的鍵盤?那非渴創莫屬。之前其子品牌SKN新出了個青鳥75,也是矮軸,個人覺得便攜性拉滿,並且其手感介於筆記本交叉軸與常規機械軸之間。
辦公黨想在工位整把大配列鍵盤,要求靜音且有一定便攜性,方便帶回家,很合適。
或者乾脆當作低調騷包的桌搭鍵盤,朋友會問:這是什麼鍵盤?怎麼鍵帽這麼矮?
K5Max在17mm厚度的鍵盤裏塞下Gasket結構+五層填充,保證矮軸的手感能貼近常規機械軸體,雖然還是有一些差距,但比筆記本要強的多。
並且也可選擇支持熱插拔的版本,雖然個人覺得選個紅軸便可一步到位,畢竟目前矮軸鍵盤能夠客製化的部分不多。
作爲一把偏辦公和桌搭的大配列鍵盤,無論是做工和驅動皆爲上佳。就是2000mAh的電池有些難繃,要是能擠一擠塞個4000mAh,配合無光模式,續航也不會太差。
500元以上
ROG 魔導士Ace HFX
這把鍵盤雖然是ROG首款磁軸鍵盤,但功能與硬件配置給的很大膽,甚至不少功能無前車之鑑,一代更比三代強。
配列爲目前磁軸較爲流行的小配列(65%),無F鍵區與小數字鍵,主要運用場景爲遊戲,沒啥好說的,一般能覆蓋大多使用場景8X配列已經是極限,再小功能就會有較大缺失。
雖然作爲磁軸鍵盤,整個TOP+金屬定位板就能很好解決軸體一致性問題,但這裏ROG還是給到多填充的TOP結構,額外優化聲音表現。
軸體爲自研的ROG HFX磁軸,完成的很高,聲音表現與穩定性一步到位,並不比萬磁王之類的頂級軸體弱。
除開基本軟硬件配置外,SmartBar功能+RT旋鈕+雙USB接口,就鍵盤背面這一塊區域有三個新東西,最重要的是它們都挺好用。
鍵帽分爲ABS和PBT鍵帽,差價在100元,ABS帶有塗層,手感絕對夠用。PBT版本字體部分透光,RGB燈光觀感更好,有舍有得。
對於磁軸鍵盤而言,自定義RT、MT功能、動態鍵程等功能十分齊全,獨立的專用簡化版奧創中心功能完善,最重要的是不集成其它亂七八糟的功能,清爽多了。
SpeedTap可以說是直接簡化急停,有利於CS用戶初步養成急停習慣,先從下意識按反向向鍵開始,原按鍵的釋放就交給SpeedTap吧!
CHERRY MX8.3
MX8.3爲Cherry去年發佈的新旗艦,在8.0系列的基礎上做了不少創新,採用全新模具,支持小屏幕+旋鈕。只可惜首發並未搭配經典軍火箱一同面世。
而在618期間,MX8.3搭配軍火箱一同出售,這一波屬實是老粉狂喜。
首先,整體設計比較有趣的是“無極旋轉腳撐”,而非傳統的兩段式結構,並且兩側可見Cherry的標準,CNC雕刻的。
性能方面支持有線8K和無線4K,看着不那麼電競的外觀,內藏一顆電競核心,畢竟是旗艦產品,內外都不可落下。
這代產品最具亮點的還是在於——小屏幕+CNC旋鈕,經過一段時間的體驗,帶來的易用性改善十分巨大,也有一些特色小功能。
Cherry優化的Gesket結構+六層填充,鍵盤軸體一致性上佳,最新的極光軸爲線性軸體,低音設計,手感反饋卻不差,回彈很迅捷,辦公遊戲都沒問題。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先去買幾顆嚐嚐鮮,個人認爲這款軸體非常全能。
最重要的是,618期間曬單可送軍火箱,用它裝着鍵盤出門回頭率直接拉滿。
618還是有不少優惠的,疊加各類優惠券也有朋友做到1500元以內拿下。那整一把用個三五年,個人認爲價格也能接受。
當然,如果你是Cherry的老用戶,那MX8.3在升級上十分具有誠意,延續傳統的同時也有不少創新,再加上送軍火箱,值得換下這把新旗艦。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