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S遊戲奠基者·DOOM GUY新作
說到FPS遊戲先驅者,如果有人還不知道id Software,那簡直就是白玩了~簡單來說,它開創了FPS遊戲里程碑三部曲,從《德軍總部》再到《毀滅戰士》,接着是《雷神之錘》,三者都有其重要歷史意義:
《德軍總部》是作爲首款商業化FPS遊戲,《毀滅戰士》則擔負着推廣FPS遊戲品類的重任,《雷神之錘》更是業界公認的首款真正意義的3D FPS遊戲。
作爲DOOM GUY的忠實擁躉也是第一時間入手了新作《毀滅戰士:黑暗時代》,不過這一代價格都漲了,豪華版甚至都要499元,這也是衆多網友吐槽之處~囊中羞澀只好入標準版了。
本作採用idTech 8升級引擎,並強制集成實時光線追蹤和全局光照(RTGI)技術,還不能關閉炫的是id的神優化?還是想對標虛幻引擎5?本文就用7款A卡實測驗證一下,看看到底有沒有延續約翰·卡馬克大牛的代碼精神,最後環節當然還要聊聊遊戲體驗。
七款參測的AMD顯卡和配件介紹
第一款是來自旗艦級的藍寶石RX 7900 XTX白金版,外觀風格主要是採用紅線點綴更爲簡潔,也符合AMD主題色,它擁有14層PCB、鋁製電容、6根鍍鎳熱管等高規格用料,代表着A卡陣營最強4K理論光柵性能。
第二款則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4K遊戲卡——藍寶石RX 9070 XT NiTRIO+氮動OC,外觀採用一體式框架、獨特紋路形成了簡潔和大膽的工業風格,它擁有12層多倍銅PCB、16相數字供電、6根複合熱管等豪華配置,採用全新12V-2x6供電接口並且隱藏在背部。
第三款則是介乎於4K和2K定位的藍寶石RX 9070 PURE極地OC,全新設計的極地白導流罩依然是一種簡潔、優雅現代美學,非常適合白色主題裝機方案,它內置了12相數字供電、5根複合熱管、一體式散熱模組等配置用料。
第四款則是2K全能卡定位的藍寶石RX 9070 GRE PURE極地OC,也是同樣風格的純白設計,內部用料和RX 9070相似,配備5根優化複合熱管和PTM7950超導熱膏,並有一體式框架加固設計。
第五款則是中端定位的藍寶石RX 7700 XT白金版,外觀還是採用白金版代表性的紅色元素進行點綴,大尺寸雙飛翼軸流扇的設計,也使之尺寸達到了280mm長,是一款精通2K分辨率的遊戲顯卡。
第六款則是定位甜點的藍寶石RX 6750 GRE 12GB極地版,外觀採用完全純白的導流罩設計,加持刀刃式軸流扇、四熱管散熱系統,性能方面完全碾壓同價位的RTX 4060,至少能領先一個身段,是2K遊戲顯卡中相當不錯的性價比選手。
第七款則是定位主流甜點的藍寶石RX 7650 GRE 8GB黑鑽版OC,外觀採用帶鑽石、金色三角形點綴的灰黑色導流罩,內部擁有3根鍍鎳熱管、加厚鰭片以及顯存和供電散熱模組,能勝任1080P暢快遊戲體驗。
本次搭配顯卡測試CPU是銳龍7 9800X3D,使用利民FROZEN EDGE 360 BLACK冰封幻刃進行壓制,定位是主流款360水冷,簡潔的光圈燈效特別配純黑的外觀,它配備了TL-B12系列無光性能扇,具備S-FDB軸承和動平衡點膠工藝,最高轉速可達到2150RPM,配件中還附送了一個風扇PWM供電HUB相當貼心。
冷頭部分採用全金屬CNC精雕紋理,鋁合金質感直接拉滿,外圍有一圈ARGB燈效襯托,內置第四代泵體構架,可保證卓越的散熱性能。
菜單、超級噩夢/低畫質對比、光追分析、FSR對比和測試場景
銳龍7 9800X3D開啓PBO ENABLE狀態,遊戲性能目前最強之一足以最大程度降低CPU瓶頸,搭配主板是微星MPG X870E CARBON WIFI暗黑。
內存是兩根DDR5 6000C26 16GB*2套裝,操作系統是Windows 11 24H2最新版本,顯卡驅動是AMD Adrenalin 25.5.1 (WHQL),對《毀滅戰士:黑暗時代》有針對性優化,不過目前還沒有FSR 4支持的消息比較可惜。
idTech 8引擎依然採用Vulkan API,可以在設置中調出OSD硬件監控,調成超級噩夢檔可監控豐富的硬件實時運行狀態,這就很id了~遊戲支持AMD FSR 3、NVIDIA DLSS 4以及Intel XeSS三大主流升頻技術,其中FSR 3具備原生抗鋸齒、質量、均衡、性能和超高性能五種檔位,可調FSR銳度和支持FSR幀生成,期待能更新FSR 4支持吧。
預設畫質檔位延續了DOOM重啓作以來的設定——分爲低、中、高、超級、噩夢和超級噩夢,涉及12個具體選項,作爲一款FPS遊戲來說還算挺豐富了,其中紋理池可大小是單獨設定,各位可以參考右下方的顯存佔用情況來設定(如果顯存超載可能會造成貼圖延遲),因爲id把顯存預估做得還挺精準。
遊戲默認集成實時光線追蹤和RTGI技術,並且是強制開啓,根據官方最低配置來看,顯卡最低要求都得RX 6600或者RTX 2060 SUPER,也就是有硬件光追支持纔可允許進入遊戲~
4K預設超級噩夢畫質
4K預設低畫質
《毀滅戰士:黑暗時代》所採用的idTech 8引擎,它有着類似虛幻5引擎的Nanite幾何技術,支持動態LOD。本作因爲涉及大戰場等場景,對比《毀滅戰士:永恆》物理交互效果提升明顯,場景中大多數物品都可破壞且精細,比如木質大棚,只破壞一邊支撐柱是不會倒的。
至於超級噩夢和低畫質對比下來,畫面差距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低畫質也能提供一定的反射、陰影、全局光照效果,如果是其他遊戲,估計第一眼就能辨認出來,因爲在這種室內場景光柵畫質調成低,陰影、環境光遮蔽處理會很假物體沒有立體感。
接下來分析下《毀滅戰士:黑暗時代》的光線追蹤體現在哪裏,以上這個城堡場景,可見大門處的人造藍光把整個門都照亮了,一部分反射到大門旁邊的牆壁,和日光漫反射形成過渡帶——偏冷和偏暖色溫的交融區域,這就是RTGI所帶來的間接光照效果。
把視角移至城堡內,能看到日光直接照射到建築門口處,這種直射光源經過漫反射直接把建築的大門變成偏暖色溫,而靠近右方的建築窗戶區域是超過了漫反射範圍,只呈現一點點偏冷不像人造藍光那麼明顯,可見RTGI效果是相當真實的,後續遊戲還會更新路徑光追支持——屆時每一束光線都會遵循物理規律,畫面真實度直接拉滿~
經過仔細勘察,硬核還發現了遊戲存在光追反射效果,比如上述這個圍繞積水地面的場景——遠處的火光呈現的反射效果,並且隨着視角移動也會發現變化,並非是屏幕空間反射那種侷限,據數毛社Digital Foundry稱,主機版的《毀滅戰士:黑暗時代》是不支持光追反射的,這就是PC平臺的最大優勢吧~
至於存不存在光線追蹤陰影,個人認爲是有的,以上畫面中可以看出,前面的士兵存在直射光源作用下形成可見的影子,更具說服力的是——靠近DOOM GUY武器眼前這個士兵,由於他的身軀擋住了,影子會留在武器上,而且隨着視角影子形狀也會發生變化。
4K截取TAA原生畫面
4K截取FSR原生抗鋸齒+銳度50
4K截取FSR質量+銳度50
4K截取FSR性能+銳度50
由於遊戲只支持時間縮放算法的FSR 3,除了FSR原生抗鋸齒以外,其他FSR檔位效果後是會比TAA原生略遜一籌的,不過這對於高速FPS遊戲來說其實還好,畢竟這也不是開放性世界地圖,此外FSR原生抗鋸齒在這款遊戲中優勢並不明顯,和TAA差距主要體現在遠景更爲清晰,不怎麼推薦大家使用了,還是那句話,期待日後能支持到FSR 4吧。
場景方面,這次挑選的是攻城一(前往戰場任務)章節,具體測試過程簡單描述一下。出城後落地先震碎一羣普通惡魔士兵,同時使用破壞槍打爆油桶解決右側的肥球。
接着往左邊走使用噴發器撕裂一羣普通惡魔士兵,這個環節就很能體現物理交互效果——血肉橫飛之餘,甚至連武器也沾滿了濺起的血跡。
再切換破壞槍打爆左側的油桶,解決另外一個肥球~
最後用盾牌衝擊到粉紅魔騎士面前,一頓輸出讓騎士先進入處決狀態,搞定後使用強力拳套三連招打出處決。
以上就是這次顯卡測試的全流程,個人感覺渲染壓力是拉滿了,有大場景涉及多個惡魔單位,能打出明顯物理交互、爆炸以及粒子效果,甚至整個視角還有遠景區域。所有測試顯卡均拉滿超級噩夢畫質,關閉分辨率縮放,並把紋理池大小設置成最大的4096,而視角直接拉到120最大(默認是90),渲染壓力會小一點,主要是120視野看得比較廣更容易躲避攻擊,也符合實際遊玩情況。
三種分辨率預設超級噩夢畫質+紋理池4096幀率表現
1080P分辨率,追求完美流暢兼顧畫質,至少需要RX 7700 XT,如果使用FSR質量檔,那麼最低RX 7650 GRE亦可將就,而RX 6750 GRE 12GB這時候平均幀率已經超過60fps。
至於高刷入門建議是RX 9070 GRE起步,搭配FSR質量檔情況下,RX 9070以上能完美髮揮144HZ顯示器的全部實力,最後搭配幀生成情況下,RX 9070以上的顯卡均能跑到200fps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1080P分辨率下,除了FSR質量+幀生成以外,其他兩種情況RX 9070 XT都要比RX 7900 XTX更強,領先幅度約5%左右。
通過以上1080P實測數據,能發現這款遊戲的1% LOW幀是很接近平均幀的,而且幀生成時間也很穩定,就算是甜點級的RX 7650 GRE,觀測FSR質量+幀生成設置下(原始幀48fps補幀到86fps),其幀生成曲線也是很平緩,幾乎沒有突發的毛刺區域(代表卡頓),和其他兩條曲線一點重合都沒有。
2K分辨率,若想原生TAA完美流暢,則需要RX 9070 GRE級別,藉助FSR質量檔的話,最低顯卡需求可下降到RX 6750 GRE 12GB,它的平均幀能有48fps玩起來流暢度還算可以,因爲1% LOW幀和幀生成時間真的不錯。
至於高刷需求那就一定得藉助FSR質量檔,最低入門是RX 9070,若考慮幀生成方案,則可以下降到RX 9070 GRE呢。最後還得說一句,RX 9070 XT很依舊強勢——全面領先RX 7900 XTX。
4K分辨率,RX 9070 XT繼續小幅領先RX 7900 XTX,不過原生TAA情況下壓力特別大,最好的RX 9070 XT也只能跑到平均51fps,暫且算比較流暢的水平。考慮到idTech 8引擎集成光追全局光照、光追反射甚至陰影等多層疊加技術,對比其他優化一般的遊戲已經算是很出色的水平了。
4K比較建議是搭配FSR質量檔使用,這樣只需要最低RX 9070 GRE就可入門,RX 9070則滿足完美流暢,高刷需求得搭配幀生成纔可達成——最低RX 9070起步。
永恆是戰鬥機,黑暗時代是坦克
作爲idSoftware聯合創始人的約翰·卡馬克曾說過:“FPS遊戲的劇情就應該像X片一樣,可以存在,但不必要”,《毀滅戰士:永恆》確實還在延續這種做法,而《毀滅戰士:黑暗時代》如今做出了強化敘事的改變,一開頭的過場動畫居然是毀滅戰士出動的廣播,猛男都被控制叻,確實引起了硬核的好奇心,後續章節巨型機甲和泰坦惡魔的打鬥演出也很精彩。
不過這種輕敘事導致過場只有簡單的對白,碎片化明顯得很,玩到第九章DOOM GUY好像只說了一句話,需要真的瞭解劇情還得結合收集到文獻,可是能玩毀滅戰士的人,誰又在乎呢?
《毀滅戰士:永恆》核心玩法只是2016重啓作的高級版,極高的機動性堪比戰鬥機,老玩家狂喜同時也勸退了一大波小白。而本作也許考慮到操作門檻和創新性,活生生把DOOM GUY變成重裝坦克了——盾牌是最核心的原生道具(其實也符合中世紀的背景),可格擋紅色特色攻擊,可彈反綠色特色攻擊,這一機制其實就是近幾年3A大作流行的元素,使其判定窗口更寬鬆了,玩法變成了站穩輸出,而不是高速射擊、切槍和滯空。
盾牌還能像美國隊長一樣投擲,這就相當於提供了遠程清理惡魔小兵的能力,尤其遊戲還能解鎖盾牌升級符文清兵一流,這就有點RPG的韻味了,不過盾牌投擲再回首會有一段空窗期,此時面對某些敵人的強力攻擊就會很尷尬,這就讓玩法變成了具備一定策略性,玩家需考慮何時投擲。
不過idSoftware也有更友好的設計是:按住R鍵準備投擲,可以讓時間變慢一段時間,通常硬核都用它來對付護盾士兵——邊發射子彈然後鬆開R鍵投擲一氣呵成,在混戰中特別無敵。如果不投擲,雖然沒有前作的浮空能力,但也可藉助盾牌跳臉,適當時機可以接強力拳頭連招,很容易打出處決。
另一方面,Q鍵的武器轉盤依舊可以讓時間變換,因爲本作延續了前作的一個特性——不同敵人使用對應弱點的武器更好處理。
盾牌投擲還有一個相當好用的功能,那就是可直接嵌入大部分惡魔的身體讓其眩暈,多多少少都有點代替了前作的電鋸處決,只是肯定電鋸會更帶感。說到處決動畫,本作有點少且重複率高,看起來沒那麼有視覺衝擊,這是比較遺憾的地方。
盾牌攻擊同時可補充護甲,這點就要比前作的肩部火焰噴射器更有策略性了,補充彈藥和血量就得打出可處決狀態或者擊殺,硬核一般都習慣用盾反了相當無腦,要知道在永恆裏,那些精英怪處理起來可沒那麼容易,到了黑暗時代盾反就可以了,確實大大降低難度。
武器方面,雖然本作設計了雙形態槍械——同類型武器可通過F鍵快速切換,比如戰鬥霰彈槍和超級霰彈槍,也能通過升級增強武器特性,只是有一點用得不太習慣了———前作戰鬥霰彈槍按F鍵可在三連發和榴彈模組之間快速切換,這一套輸出下來是真的爽,而本作有時候不想用三連發就得暫停戰鬥纔可切換,多少有點影響~
惡魔種類是越往後面關卡越豐富,當然難免會有換皮現象,重點來說說這個精英惡魔士氣系統,同樣更考驗策略性,得想好先處理哪些惡魔,逐層擊破然後把精英惡魔破盾,之後就是無腦的盾反環節。對於老DOOM GUY來說確實可能越到後面越乏味,畢竟前作那種摧毀惡魔心臟後的車輪戰纔有挑戰性,強度會隨着進度提升,還是多層地圖結構多講究走位啊,而黑暗時代顯然弱化了不少。
本作也有不少解謎環節,並且地圖有點像趨向沙盒設計了,最明顯的是攻城章節之後,如果不是特意認路的話還真有可能迷路。
當然也有一些友好設定,比如祕密鑰匙居然像廣告牌那樣浮空指示,而且打開鑰匙的門必定在附近,這種沙盒設計唯一驅動力其實收集黃金、紅寶石等升級道具,個人感覺也有些少許乏力。
最後,本作還新增了機甲和飛龍戰,或許爲了效仿某些遊戲的QTE機制,從而豐富視覺效果並增強沉浸感,個人覺得大可不必。
總結
《毀滅戰士:黑暗時代》完全說得上是系列革新作了,盾牌的加使主角擁有盾反、格擋、衝鋒和投擲的能力,四個字來形容就是站穩輸出更講究策略性,節奏相比前作確實降速了對大衆玩家更友好,感覺idSoftware是在試探性創新吧,畢竟古典FPS遊戲玩法還是小衆,他們也是想打開市場的呢。
另一方面,《毀滅戰士:黑暗時代》採用全新idTech 8,帶來更出色的畫面以及深層光線追蹤技術,即使這樣優化還是一如既往地優秀,在拉滿超級噩夢畫質情況下,1080P個人建議RX 6750 GRE 12GB起步,2K則是RX 7700 XT應對比較好,4K入門可選擇RX 9070即可,最後多提一嘴,這遊戲8GB顯存還是夠用的,前提是核心性能得跟上~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