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討論的問題:腕管綜合徵(鼠標手),拇指腱鞘炎,足底筋膜炎
相信大家等這一篇等了很久了吧,鼠標手這個就不說了,黑盒人均PC玩家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問題;至於腱鞘炎,很多從事手部工作的hxd、或者大家的父母可能會有,那麼就請大家慢慢看
———————————分界線——————————
(一)腕管綜合徵(鼠標手)
這個症狀主要是因爲正中神經在腕部的腕管內受卡壓從而引起手橈側三指半的感覺異常,嚴重時可出現拇短展肌和拇對掌肌萎縮。多發於手腕部反覆勞作者(指PC玩家)或腕部手術後。
1.貼扎目的:減緩腕管內壓力。
2.貼扎方法:
(1)放鬆肌肉:
1)貼布形狀:可根據患者體型選擇I形或Y形貼布(胳膊粗的話就用Y分兩條,其他用I)
2)擺位:坐位,上肢置放在桌面,肘伸直,手掌向上。
3)操作:
①I形貼法,將錨固定在手腕處,中部以自然拉力貼於前臂前羣肌肉上(就是你手掌向上胳膊露出來的肌肉,比你手背處白的那一片),尾端以無拉力貼於肘關節下方內側的屈腕肌羣附着點(就是你的手肘稍微往上一點),如圖
這個比較簡單
②Y 形貼布,錨點和I型一個位置,兩條尾端分別貼在橈側屈腕肌及尺側屈碗肌附着點上(就是你的胳膊肘的兩側),如圖
正稍微難一點,主要是尾端不好貼
(2) 緩解疼痛:
1)貼布形狀:採用I形貼布。
2)擺位:選擇前臂旋後、腕背伸體位,大概就是你手心朝後,手掌往上抬,就像在撐單槓
3)操作:貼布中間1/3區域以中度拉力固定在腕橫紋中部(就是你的痛點),兩側的1/3分別用無拉力向兩側延伸貼上,如圖
簡簡單單的I型貼布
(二)腱鞘炎(也叫媽媽手)
拇指反覆過度用力使得拇長展肌拇短伸肌肌腱與腕部橈骨莖突處的腱鞘反覆摩擦,導致局部炎症、增生增厚。臨牀表現爲局部壓痛,拇指被動拉伸或抗阻時疼痛加重。
這個疾病有個簡單的檢測方法,你可以讓你的父母試一下,首先要握拳,把大拇指握在四指裏面,然後向下彎你的手,如果感覺上方手腕有同感,就說明你有一定的腱鞘炎症狀了。
這個檢測方法很簡單
1.貼扎目的:減緩疼痛、放鬆肌肉。
2.貼扎方法:
(1)緩解疼痛
1)貼布形狀:採用I形貼布。
2)擺位:選擇不引起疼痛的情況下腕部尺偏位。
3)操作:貼布中間1/3區域以最大拉力固定在橈骨莖突(就是你的痛點),兩側的1/3分別用無拉力向兩側延伸貼住,如圖
和鼠標手有點像,就是地方不太一樣
(2)放鬆肌肉。
1)貼布形狀:選擇I形貼布,因爲手指較細,所以要把貼布的寬度剪成2.5cm,就是一半的寬度
2)擺位:在無痛的情況下取腕部尺偏(還記得第一個帖子裏面的知識嗎,不記得就複習一下)、拇指屈曲使皮膚牽伸。
3)操作:將錨用無拉力固定在拇指遠端指節,尾以自然拉力沿着手背延伸至腕部上方後,向回手肘外面貼至肘關節的背側,整體方向是由遠及近,如圖
這個的擺位很重要,大家要注意
(三) 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足弓結構或力學異常示意圖引起足底筋膜跟骨止點的反覆微損傷及退變,常與跟骨骨刺併發,引起足底部疼痛、腫脹等。臨牀表現爲晨起下地或休息一段時間後走路時疼痛,繼續行走後疼痛常好轉,但是當長時間或劇烈活動後疼痛會再次發生。疼痛部位爲蹠腱膜、足底筋膜跟骨的起點和跟骨內側結節處,有的伴有小腿三頭肌緊張,前足變寬,足旋前、足旋後等。
1.貼扎目的:促進循環,減輕疼痛,消除腫脹,促進感覺輸人,維持和強化踝關節周圍肌肉平衡,矯正異常足弓。
2. 貼扎方法:
(1)僅表現爲足底疼痛,採用淋巴貼扎。伴有足跟疼痛,先進X痛點提拉貼扎,再進行淋巴貼扎。
1)貼布形狀:選擇爪形貼布和X形姑布。
2)擺位:俯臥位, 舒適體位,足置於牀外。
3)操作:採用x形貼布,中間以最大拉力貼在你疼的地方,各尾端以自然拉力延展。爪形貼布錨於跟骨,以自然拉力沿足底向腳趾遠端延展,如圖
X貼在你疼的地方
(2)如果伴有小腿三頭肌緊張,行小腿肌肉貼扎。
1)貼布形狀:選擇Y形貼布。
2)擺位:俯臥位,舒適體位,足置於牀外。
3)操作:Y形貼布貼在跟骨底部跟腱附着處,以自然拉力沿向上到腿彎處,分開後以自然拉力分別沿腓腸肌外側頭和內側頭至股骨外上髁和股骨內上髁(這個地方要先貼外側後貼內側,位置大概在你膝蓋兩側偏上的地方),如圖
跟腱受損也可以這麼貼
今天的課程就到這裏了,因爲大傢俬信好多和我說足底筋膜炎的,我就一起更新了,下一期是膝蓋疼,在下一期的內容沒有了,你們評論區留言想看什麼吧!
你的點贊、評論、關注、充電、是我最大的動力!!
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