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氾濫的豬鼻大頭娃娃,到底是從哪裏來的?

星彡P 丨文

上網刷到個帖子,挺有意思的。

說是有人吐槽,對面住戶在窗口放了個小人,真是陰森的可怕,搞的像在做法一樣。

結果一堆二次元網友瞅見娃娃的“唐臉”,哦豁,瞬間沒繃住,當場笑作一團。

這是爲啥呢?說來也簡單——其實那娃娃根本不是什麼詭異物件,而是眼下某寶、某多多超火的“粉毛奶龍”,也就是動畫MyGo裏的吉他手千早愛音。

(圖片來自網絡)

你也可以叫她“唐音”。

這個唐笑表情出自MyGo 動畫第四集13分鐘左右,也不知道誰想出來做這麼個同人娃娃的,表情還原挺到位,節目效果拉滿。

當然,BB 姬這裏倒也不是提倡盜版,只是想借着梗圖,聊聊二次元宅男文娛的一個現象。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最近這種豬鼻大頭的棉花娃娃越來越多了,從 12cm 的努努,到 40cm、50cm 的娃娃,國內電商平臺已經都產業化了。

基本上什麼娃娃火了,第二天你就能找到各種打着【原創同人】口號的店家……哪怕你不是什麼粉毛奶龍的簇擁,也能用流口水的曼波,放在窗臺湊活一下。

想起去年我寫過一篇文章,講日本很火的手遊《學園偶像大師》出了一批 12cm 大小的努努玩偶周邊,只能通過抓娃娃機獲得。

結果這玩意又拼技術又拼店家的馬,一羣日本宅男爲了抓個破棉花娃娃,被機器套路慘了的故事。

努努到手以後,很多人把它當成真的娃娃哄着,出門喫飯要帶着打卡,旅遊逛展要帶着打卡,工地上班也要帶着打卡。

有點動手能力的兄弟,還要考慮給努努搭配新的衣服,硬生生玩成了現實暖暖……

可惜,日本的正品娃娃雖然都是Made in China,但要走一遍出口轉內銷。由於海淘手續比較麻煩,缺少直接購買的渠道,很多人轉而投向同人娃娃的灰色地帶。

當時我怎麼也想不到,這種豬鼻大頭的棉花娃娃,沒過多久就成了二次元的“時尚單品”。

(把原神妹妹的努努誤認成了藤田琴音)

微博上有個博主【Jack的聲優研究部】統計過,2025年上半年日本聲優在國內活動的數據,截至6月底,半年時間已經有76場演唱會和粉絲見面會。

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去年同期的34場。上海是聲優活動最集中的城市,半年辦了54場活動——要知道一年也就52個星期,這相當於每個週六週日都拉滿了。

根據歷年的經驗,一般下半年的數字是上半年x 2,老二次元比起擔心錢包被掏空,可能更直觀的感受是分身乏術。

高強度跑活動的情況下,很多國內二次元也養成了隨身帶痛包、帶娃娃的習慣。

放以前,你走在路上看到喜歡的二次元作品的周邊,就跟北極科考隊遇上朝陽區小學生畢業旅行差不多,有種他鄉遇故知的奇妙感覺。

現在呢,我不知道其他城市什麼情況,但在上海,週末經常能看到宅男宅女揹着精心扎飾的痛包,將娃娃小心翼翼地裝在透明遛娃包中,穿梭在1、2 號線的人潮。

只需匆匆一瞥,便能從角色的信息裏,讀懂對方與自己正奔赴同一個活動場子。然後i人們互相點點頭裝作沒看到,有種無需言說的默契在裏面。

到了場地,卸下揹包,大家紛紛掏出娃娃湊成一團拍照,這場面哪像正經的聲優見面會,反倒像一羣人舉着目標相關的媒介,在召喚特定英靈一樣。

後來每次跑Live,開場前對着那些舉着娃娃拍照的身影按下手機快門,漸漸成了我的一項愛好。也算是一種人類觀察吧。

參與過衆多熱門作品的聲優歌手,演出現場總會出現格外壯觀的畫面:臺下觀衆齊刷刷將娃娃、吧唧的痛包高舉過頭頂,用滿手的珍藏向臺上傳遞愛意。

(紫羅蘭永恆花園的娃娃,來自TRUE演唱會,主辦方是鉑金文化)

就像前兩天我在 Machico 亞洲巡演的現場,左手邊的小姐姐挎着 PJSK 痛包,一排草薙寧寧吧唧在幽暗的場燈裏閃着光;右手邊的老哥捧着東海帝王玩偶,左調角度右擺姿勢,爲它拍了足足有十分鐘的照片。

我的一個武漢好朋友,揹着塞得鼓鼓的娃娃痛包,坐了十幾個小時綠皮車趕來上海看演出,拍了一路的帶娃娃的風景照。就連喫飯時,也會把娃娃擺在桌前換着角度拍個不停——這樣帶着同款熱忱的二次元同好,有太多太多。

聯想到最近X上有一個很火的帖子。

說是日本連鎖酒店“東橫 INN”推出了一項格外貼心的服務,只需加300日元(約人民幣 15 元)就能讓你跟自己的棉花娃娃共度晚安時光。

說白了,就是酒店提供迷你size的娃娃牀與睡衣道具,專門給看 Live演唱會或者聖地巡禮的二次元遊客服務,方便拍攝紀念照片發到網上。

笑死,真的只有二次元幹得出這種事情。我去酒店官網搜索了一下,發現文章鏈接已經失效了,不過他們的TikTok賬號在5月份確實拍過類似的宣傳短視頻,多半是整活。

推文底下也很多老哥返圖,曬出自己心愛的娃娃,讓人感慨——原來如此,酒店的牀頭櫃竟然還有這種作用。

以前總以爲宅家看動畫就叫二次元,屬於是閉門不出的省錢愛好,但現在二次元的線下社交活動可太多了,反倒看起來非常“現充”。

喫飯前先拍下“寶寶”跟食物的合影,旅遊時鏡頭對焦跳到 0.8或者 0.9,要把可愛的“崽崽”跟風景一起拍下來。

↑↑↑順帶一提,上面的表情包還是我做的,也不知道誰把“拉拉人”改成了“東北人”,看完我心態都崩了。

(這是原表情包)

說實話,我一開始也不理解,爲什麼會有人帶着個破棉花娃娃拍個不停。天真的以爲是在給照片加“防僞標籤”,防盜圖用的呢。

等真的產生興趣以後,我才發現這時候抓個娃娃在手裏,不僅是一種同好身份標識,還能讓自己出門在外不感到孤單。

而且裏面門道挺多的。

綿綿娃娃在日語裏叫【縫いぐるみ】,讀音 nu i gu ru mi 努衣咕嚕米,英文一般叫 stuffed toy,填充玩具的意思。

順便一提,穿身上的玩偶裝,或者到特攝裏的皮套,一般叫【着ぐるみ】kigurumi。雖然很像,但是不在今天討論範疇內。

(鳴潮的大傻椿)

參考手辦的比例大小,我們大致可以把棉花娃娃分成幾種:

小型 1/12 —— 12cm 左右,可以一手掌握,出門拍照首選

中型 1/6 —— 22~27cm 左右,可以放在揹包裏帶出門

大型 1/4、1/3 —— 40cm、50cm 以上,這個就比較大了,一般放在家裏當裝飾

等身 1:1 —— 最常見的就是等身大寶可夢

(奸笑社的《孤獨搖滾》波奇醬娃娃,大的坐高40cm,小的13cm)

當然,上面只是簡單分類,不一定準。目前市面上出品娃娃的廠商,主要有世嘉、奸笑社、Gift、眼鏡廠等等……

國內有個手辦維基網站叫HPOi,專門收錄這類宅物的信息,感興趣可以自己查看—— https://www.hpoi.net/

說回正題。現在很流行的【努努】,也就是 12cm 左右的豬鼻大頭娃娃,名字來源於日語 ぬいぬい(nu i nu i)。

正式的商品檢索名是 ちびぐるみ(chibi gurumi),意思是“小小的縫製玩偶”。

《學園偶像大師》的努努,就是出自眼鏡廠(BANPRESTO),正版身上會帶一個類似賽文奧特曼眼鏡的黑色LOGO標籤。

這玩意適合拿手上拍照,缺點是頭太大,重心不穩,沒法直接站立起來,需要把娃娃擺在透明的支架上面。

有一種能趴地上的娃娃叫【趴趴】。

商品全名叫寢そべりぬいぐるみ / 趴趴毛絨玩偶——順帶一提,日語的躺平族就叫“寢そべり族”。

(立起來會變成“讚美太陽”的姿勢)

算是世嘉旗下的一個招牌系列,各種尺寸都有。很多熱門動畫 IP 出過趴趴娃娃,比如《賽馬娘》《鬼滅之刃》《名偵探柯南》等等……

但最有名的還屬《LoveLive!》系列的趴趴毛絨玩偶,出貨量極高。LL 官方甚至推出過一個連線消消樂玩法的《趴趴玩偶手遊》,可惜現在玩不到了。

還有一種毛絨掛飾,眼睛是豆豆眼,直接就叫【豆豆眼】,辨識度挺高的。

如果是豆豆眼、坐着的初音未來娃娃,那麼就是【fufu】了。

商品全名是 ふわふわ ぬいぐるみ , 前半部分是 fuwa fuwa 的擬聲詞,意思是軟綿綿玩偶,英文叫Fuwa Petit。

由於玩偶表情非常呆萌,有種傻乎乎的氣質,網上喜歡叫“傻fufu”或者“大傻”。

這玩意最初是由畫師“三月八日”設計的,世嘉註冊過fufu商標,所以fufu一般特指這種豆豆眼的初音未來(V 家)娃娃。

參加過國內漫展的朋友,應該見識過隨機刷新的奇怪Coser,以及他們手裏隨機刷新的初音未來野生周邊……

很長一段時間裏,大家一說到棉花娃娃,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fufu。

但其實還有還有一種娃娃叫【fumo】。

最早是指 Gift 出品的東方Project的二頭身娃娃,商品搜索名是ふもふも(fumo fumo)+角色名字。

ᗜˬᗜ ——這種標誌性的表情相當魔性,以至於後來成了一個網絡梗,相關的東方二創層出不窮。不過 fumo 並不是東方限定。

這玩意本身是 Gift 下面的一個種類,東西出的很雜,而且大小涵蓋了 10~70cm 的不同尺寸,只要IP方給錢什麼都能做。

甚至Gift 自己也做過不少初音未來的娃娃。

比如下面這張圖,都是Gift 出品,想省事的話,直接統一叫【Gift 娃娃】就行了。

其他做娃娃的日廠牌子還有很多,比如奸笑社,最常見的坐姿娃娃,一般在17cm左右,正好是女生小揹包也能裝的大小。

區別主要還是在眼睛的縫紉工藝和頭髮貼片的質感方面。就我個人經驗總結,奸笑社的娃娃眼睛比例更大,腳部會把鞋子做出來,很少是一條木棍。

(這是奸笑社的坐姿娃娃)

要是算上國內二遊的周邊玩偶,那更分不清了,所以後來我索性就不糾結了,直接統統叫【棉花娃娃】了。

畢竟是工業製品,沒有什麼能卡脖子的高科技,不是什麼全球硬通貨,總之不具體任何可以增值的賣點,價格純粹看供需關係。

總之就是,買的人越多,成本越低,同價格能把質量做更好。

之前我加過一個娃娃定製羣,想給一個國內小衆角色找工廠,定製一款類似 Gift 的坐姿娃娃。但因爲參團的人太少,單算製作成本就要380元,再平攤打樣費,單價直接漲到了450元。

成本始終降不下來,甚至比官方正版還要貴出不少,團長一直很發愁,想要找個同人展的機會宣傳一下。所以工廠定製娃娃就是這樣,必須在前期做好宣傳,拉到足夠多有意願的人一起參團,才能把成本攤薄。

現在也有一些製作精良的祖國版娃娃,開始“反攻”日本。

聽說前兩天,就有人抱着某寶手製的超大努努在日本線下的同人展“顯擺”,結果轉頭看到有個攤主桌上擺着同一套不同角色的“金毛奶龍”在招客,兩個人互相招手笑。

網上豬鼻大頭的棉花娃娃越來越多了,連帶同款畫風的表情包也跟着火了起來。以前上網衝浪,大家用着龍圖之類相似的表情包,現在每個小圈子都有自己的表情包文化。特別是那些拍娃娃的人,簡直就是梗圖製造機。

嗨呀,這就是可悲的二次元啊。

不過沒事,我也是。

-END-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